张竹坡对《金瓶梅》写作动机的评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写作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评论。他提出,《金瓶梅》可以被命名为“奇酸志”和“苦孝说”。此书源自作者的不幸遭遇,他深陷于亲人为仇人所算的痛苦之中。作者心有不甘,却无法向天子申诉隐情,无法向士师寻求公正,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他只能选择沉默,让怨恨一天天在心中发酵。即使他流泪洗面,椎心泣血,即使他百倍复仇,也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在这种绝望的境地里,作者只能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痛苦。



张竹坡认为,《金瓶梅》体现了一种愤懑的气象。作者必定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必定遭受了史公之厄而著书。他通过《金瓶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以求自我解脱。这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控诉,更是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在《金瓶梅》中,张竹坡看到了作者悲惨的心境和可悲的志向,他同情作者的遭遇,也赞扬了作者的勇气和毅力。



在张竹坡看来,作者的痛苦源自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黑暗。他通过《金瓶梅》将这些痛苦和愤怒表达出来,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尽管《金瓶梅》的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它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这是一本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悲剧的作品,张竹坡的评论为我们理解《金瓶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度思考。


扩展资料

张竹坡(1670.9.9-1698.10.18)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生于康熙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十五,享年二十九岁。祖籍浙江绍兴,明代中叶迁居徐州。徐州人。张竹坡自幼聪颖好学,6岁即能吟诗作对,8岁入塾攻读,以博闻强记闻名遐迩。15岁时参加乡试,然而一直仕途不顺。 张竹坡同族显赫权贵极多,唯其一支布衣寒门,这促使张竹坡自幼发愤进取,然仕途不顺,屡试不第。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他第四次应试,在名落孙山之后,便遍游京师,在天下名流荟萃的长安书社,大展诗才,赋得诗词百余首,众称其为才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