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13 01: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5:11
先说银河奖征文。第6期的银河奖征文一共发了五篇,其中有名家作品,更有新人新作。虽然对于所谓名家我历来要挑剔许多,但刘慈欣的《天使时代》的确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这篇小说使我确信,中国当代正在逐步出现不逊色于西方科幻名篇的大作品。与同一期里“世界科幻”栏目中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西尔弗伯格获得了星云奖的《借体者》相比,我认为《天使时代》要强很多很多。
《天使时代》一如刘慈欣以往作品那样大气磅礴,也一如其以往作品那样总有一些让人心灵震动的东西。但这次的震动更多的是不安。这里的天使,清一色的是非洲最穷困国度的黑人,他们长出了翅膀,成为天使——洁白的翅膀是天使的标志,有趣的是,这一次拥有翅膀的不是历来“高贵”的白人,而是向来“卑微”的黑人。我一直确信,刘慈欣最大的特征不是惊人的想象力,而是其视角的独特。以本篇为例,有两个角度很值得回味:
1,作者认为,“当科技高度发达之后,尤其是当基因工程突飞猛进之后,人类社会的宗教情绪反而会更虔诚,表面上看这是对生命伦理的崇敬和维护,实质上却是人类在使其茫然的技术社会中试图找到一种精神依托的表现。”我从这些语句中惊讶地发现刘慈欣目光的敏锐,和他对未来人类命运的忧虑。这绝对不是那种作态式的忧虑,而是真正的思考。因此让我产生敬意。
2,从全文看,作者对于黑人为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利用基因技术改变自身这样一种有违通常伦理的行为,持有的是审慎的赞同态度。对那些被基因工程更改了人类特质的人,未来的主流社会或许会用“个体”这么一个冰冷的词语来称呼他们,而作者则称呼他们为“天使”。
这种角度的独特,使得刘慈欣的作品总能给人意外的感触。同时,他在细节处也很下了一番功夫。如果说,一篇小说就像一个建筑物,那么,大多数建筑师都是在外形和色彩上着眼,而一流的建筑师还会特别留意细节。高明的小说家一定是善于处理细节的高手。我们分析一篇小说质地如何,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其细节得出答案。
《天使时代》有不少精致的细节,比如天使战士们被导弹击中时白色羽毛飘落的细节,又比如空中小姐杀基因变异后的黑人孩子的细节……但是,最有力度的是博士讲述故事的细节——在非洲大旱之年,因为没有食物,妹妹为了让哥哥能够活着,吃下了一颗涂着响尾蛇毒液的箭头。对哥哥说,“妹妹难受,妹妹不想活了,妹妹死后哥哥可以把妹妹吃了,哥哥就有劲儿走到城里去了……”——之所以有力度,因为它感人,而且为此后本文中的“基因改造行为”设置了一个小说逻辑上的合法性。
但是,对于《天使时代》的阅读并无太多快感。因为它里面流露的思想是“反道德”的,其实,即便在今天,我们的道德观念上对“基因改造”持有的都是比较反对的态度,比如对于克隆人的禁忌,比如很多人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可见,我们的道德是希望人类保持“自然的天性”,反对利用基因技术改变人的固有状态。而《天使时代》却持有一种相反的取向,它可能使阅读者感到一种潜意识里的不舒适。
由于《天使时代》实在给了我太深印象,所以我花了相当多篇幅来谈这一篇文章,或许以后我会对刘慈欣作品做一个专题研究,那时或许会更深入地探讨《天使时代》及其在刘慈欣总体创作中的价值——但现在,还是让我把目光放到本期其他作品上去。
另外四篇银河奖征文,小谷的《新人》叙述了未来的新人类的孤独,视角本来应该算是独特的,但考虑到以前有韩松的《水栖人》,而《新人》在主题、水世界、悲剧感等许多方面都和《水栖人》有相似之处,所以削弱了《新人》的魅力。另外就是结尾牵强了一点,作者的结尾前两段是对人类未来悲观的,偏偏要在最后两段设置一个婴儿,抒发一种对未来的希望,显得很突兀,过渡不自然,情绪的承接不连贯,有些生涩。
另一篇银河奖征文,郑佩麟的《角斗士》,是给我带来惊喜的优秀作品,有一种淡淡的悲悯情怀贯穿全文,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对机器人而非对人类的悲悯。读这篇小说,让我联想起当初美国的黑人追求的运动,当年的黑人在白人眼里是奴隶而不是人。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机器人在人类眼里也只是商品和努力,也不是人——如果站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我们会发现今天我们对机器人的看法和当初白人对黑奴的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当有一天,人类依靠机器人建设和维护着世界,却又只把机器人当作工具,而具有智慧的机器人的反抗,是否具有当初黑奴追求的运动那样具有相似的正义性?这篇不长的科幻小说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确实让人不得不有所思考。
黄能的《发绿光的小东西》篇幅不大,但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一个来自未知世界的似乎很弱小的东西,竟然有巨大的魔力让人丧心病狂,为了“小东西”的自由,可以置整列火车的生命于不顾,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小东西——诸如希特勒之流——为了他们自私的理念而令生灵涂炭啊。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小东西”控制了精神的人,是那么狂热地忘记了一切,甚至自己伤害自己而不知觉,正如文中最后一句,“交出自己的灵魂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5:16
星云奖
1969年
长 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长中篇:《一个男孩和他的狗》 哈兰·埃利森
短中篇:《时间像假宝石的螺旋线》 撒缪尔·R·狄兰尼
短 篇:《乘客》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1971年
长 篇:《变化之时》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长中篇:《失踪的人》 凯瑟琳·麦克里恩
短中篇:《空气与黑暗的女王》 波尔·安德森
短 篇:《来自梵蒂冈的好消息》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没有看到有什么借体者,你找找是不是弄错题目了,或者翻译的不同,有可能翻译的名字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