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轮作在欧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07 05:2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7 09:05

在欧洲的历史上,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在8世纪以前,欧洲普遍采用一年麦类种植、一年休耕的二圃式轮作模式。随着中世纪的到来,轮作系统进一步发展,转变为三圃式,将土地划分为三个区域,按照冬谷类-春季谷类-休耕的顺序轮流种植,确保每一区每年都有1区休耕,2区种植冬春谷类。


到了18世纪,随着畜牧业的兴起,草田轮作开始盛行。以英国的诺尔福克式轮作制为例,这种四圃式轮作将耕地分为四个区域,依次种植红三叶草、小麦(或黑麦)、饲用芜菁或甜菜,以及二棱大麦(有时会混播红三叶草)。这样的轮作周期持续四年。此后,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开始采用多种多样的大田作物和豆科牧草轮作方式,以提高土壤利用效率。


19世纪,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提出者J.von李比希强调了作物轮作对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的重要性,区分了需氮作物、需钾作物和需钙作物的轮换种植。进入20世纪前期,苏联的Β.Р.威廉斯则提倡多年生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这种混播方式有助于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因此,一年生作物与多年生混播牧草的轮作模式,如草田轮作,不仅能够保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还能持续恢复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扩展资料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长期以来中国旱地多采用以禾谷类为主或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