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剧本/小众佳作——《遗忘诗行》,一个关于集体遗忘和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1 23:3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6:48


电影《遗忘诗行》:一段集体遗忘与片刻铭记的旅程
在电影的世界里,伊朗导演阿利雷扎·哈塔米的匠心之作——《遗忘诗行》(2017),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悄然在小众影坛绽放光彩,赢得了多个国际奖项的肯定。影片围绕智利时期的四位角色——守墓人、盲眼掘墓人等,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痕迹与记忆追寻的探索。


故事的主线聚焦在守墓人身上,他通过创造“根源”,赋予无名女尸一个曾被遗忘的身份,这不仅是对个体记忆的重塑,也是对集体遗忘的深刻质疑。影片巧妙地将人的不可靠性与后现代、超现实元素交织,让我们看到了遗忘与记忆之间微妙的平衡与冲突。


遗忘与篡改: 如《被掩埋的巨人》和《1984》所揭示的,历史并非铁板一块,记忆可以被操控,甚至集体消失。然而,守墓人和掘墓人却以“铭记”为武器,对抗遗忘,试图挖掘出无名女孩的真实身份。


意象与时空: 鲸鱼成为悲伤记忆的象征,守墓人与鲸鱼的相互映射,传递出深沉的情感与命运的无常。档案馆,这个记忆的容器,与实体化的线交织,地震则预示着记忆的瞬间毁灭。时间在片中变得模糊,最后的谜团留待观众去解读,那可能是守墓人过去的自己,也可能是未来的希望。


电影采用后现代与超现实的手法,不仅探讨了记忆的边界,也揭示了身份认同的多重性。每个角色都在寻找自我和历史的关联,从遗忘的深渊中寻找片刻的铭记。


守墓人与新生: 电影的转折点,守墓人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反思生命的意义。掘墓人的建议,既是警醒,也是对未来的寄托。


光明与希望: 在时空交错中,悲伤与希望交织,形成了一道光明的路径。反抗者们以微小的行动,象征着曙光的到来,小群体的力量足以带来改变。


葬礼后的转变: 电影以从葬礼到婚礼的转换,象征着爱的力量,足以淹没所有的悲伤。即使面对死亡,也有爱在其中绽放。


电影《遗忘诗行》以哀而不伤的叙事,细腻的细节描绘,IMDb评分6.6,豆瓣评分7.8,值得在闲暇或心情低落时品味。它告诉我们,即使在遗忘的洪流中,总有人愿意铭记,爱与记忆永不消逝。


结语: 这并非一部追求震撼效果的作品,而是一首慢热的文艺赞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