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49
《安娜卡列尼娜》告诉我们的道理如下:
爱情和婚姻只靠*维系不了长久的感情,爱对方需要花费精力、时间与心思。哪怕是问候一句,都是表现出对爱人的关心和兴趣。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生活一成不变,不重视爱人的苦恼与痛苦。主动去关心、聆听对方的感受,共患难,同欢乐,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爱,也表达出她的爱,这才是维系婚姻和爱情的润滑剂。
内容分析
8年以来卡列宁耗尽了安娜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安娜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可恨的是,卡列宁不爱安娜却不同意和安娜离婚,安娜饱受折磨,他也不愿给她自由,卡列宁是安娜悲剧人生的第1个助推者。
伏伦斯基真诚地爱着安娜,为她放弃前途,同她私奔,甚至为了安娜开*自杀。但是当他得到安娜后,*逐渐变淡后,对安娜和这段感情的漠视与疏于经营,没有像爱护车子一样,经常给它上油擦拭维护,他的爱迅速老化和失去保护,导致了安娜的绝望自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50
随笔|为了爱情,值得吗
曾经的人,会羡慕安娜·卡列尼娜,佩服她冲破了伦理的枷锁,勇敢去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难道安娜不知道那可怕的后果吗?但她还是去做了!”她听凭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被认为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一种对与自主的热烈追求。
现在的人,则有新的反思了,她们会反问: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的爱情,牺牲那么多,值得吗?为了爱一个男人,活得那么痛苦,值得吗?“难道不应该自己做主,活得更漂亮些吗?何必受爱情的约束呢?”这仍然被认为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一种对与自主的热烈追求。
看,不同时代的人,观念变了,心理需要与情感倾向不同了,能武断地讲谁对谁错吗?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可以有更多不同选择的假象,人们最后悲伤的发现,原来那些选择,都不能属于自己。能够自主选择的,很有限。这一点与曾经倒没有什么不同。现代社会,只是以各种面具与柔和的分界线迷惑住了人们,让人以为可以按照自主意志,去选择生活,去行动,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笼中鸟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它并不知道外面还有蓝天。”
人可以有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更多的徘徊与取舍,往往换来更糟糕的结局,不能够果断,是很多人的侥幸心理与短浅。
山还是那座山,山还在那里,只是山底下的人换了。不管是曾经读安娜的人,还是现在读安娜的人,人们以为时代不同了,追求不一样了,人也变了,可仔细想,变了吗?
登山难,移山更难。世界不缺登山的人,缺的是移山的愚公。
——胡柳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