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清时期哪个学校成为教育局

2023-04-17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明清时期国子监成为教育局,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元代初设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置祭酒、司业,掌管教令;监丞、专领监务。此外,另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区别。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各设在南京与北京。南监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规模尤盛。明成祖永乐元年,在北京设国子监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国子监(元明清时期教育机构)详细资料大全

国子监 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 太学 ”或“ 国 学 ”。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国子监 外文名 :The Imperial College 别名 :太学、国学 作用 :培养各民族人才,促进文化交流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门票预订,景点美图,景区热度指数,历史沿革,主要功能,职务设定,相关知识,

历史沿革

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定“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258年)东吴景帝孙休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建业太学之滥觞。 西晋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建业太学中断。晋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乱”,以王导、谢安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拥著西晋皇族琅邪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今南京),史称“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并在鸡笼山下建立建康太学。西晋末(313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建康县。后宋、齐、梁、陈先后在建康建立建康太学。 刘宋时期,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师(今南京),令国子学开馆于鸡笼山,聚徒百人教授。刘宋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祖。祖冲之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国南朝机械工程专业之最早肇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大时期。这一时期,蒋州(今南京)又一次成为南唐的都城。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以扬州为国都,史称“杨吴”。后来权臣徐温操纵了吴国的军政大权。909年,徐温兼任异州刺史,由他养子徐知诰具体负责军政事务。937年,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金陵,并改金陵为江宁府,国号唐,史称“南唐”。939年,徐知诰称自己是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后裔。南唐的宫城设在金陵城的,大体上位于今南京洪武路一带,设南唐金陵太学。 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如北宋著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招收七品以上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辽代的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国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洪武八年,在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永乐二十年(1422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顺治七年(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 1902年,南京清江宁府学在四牌楼江宁府学基础上建立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 1905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设定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便告结束。 1956年,北京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 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北京国子监。 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

主要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职务设定

职务 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 国子学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不立学官,附中经而已。 太学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有学生七十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广文馆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天宝九载,置广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四门馆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直讲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律学 博士三人,从八品下;助教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寻废;贞观六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龙朔二年复置。有学生二十人,典学二人。元和初,东都置学生五人。 书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武德初,废书学,贞观二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秘书省,龙朔二年复。有学生十人,典学二人,东都学生三人。 算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相关知识

国子监之“监”不读兼 “监”作监察、监视、监狱解时读平声jiān(兼),用作官名、官署名时读去声jiàn(荐)。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古书文字都是竖排的。“上监”即前面的“监”字,“下监”即后面的“监”字。左大监、右大监都是官名。张守节的意思是,官名之“监”读去声,监察之“监”读平声。魏、晋至隋、唐殿中省主官殿中监,南北朝末期以后秘书省主官秘书监,其“监”字都读荐。 “监”也是官署名,如中书监、钦天监、牧马监等。国子监既是官署,又兼有国子学性质。 在我国、国子学、国子监历史悠久。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二者同设。北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这是国子学由高等学府变成教育管理机关的标志。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更加突出了国子寺的教育管理功能。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也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明、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国子是些什么人呢?《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 作为官署名,牧马监、钦天监、中书监之“监”都读jiàn(荐)。国子监作为古代教育管理机关和高等学府,“监”也读荐。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历史上只有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此外,古代称当官之人为“监子”,称官署的低级为监事,称国子监生员、肄业者为监生,称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为监元,称国子监刻印的书本为监本,称国子监的规章制度为监规,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称监院。这些“监”都应该读去声。

中国古代第一个独立教育机构是什么?

隋文帝即位后,正式设立国子寺,置国子祭酒,专门管理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机构的开始,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并增设司业一人,为国子祭酒副手。祭酒、司业既是官职,同时也是教授。此后,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清代。

中国最早的学校在夏代

我国早在夏代就已经有广泛意义上的学校了,称为“校”,主要是教授祭祀礼仪和射、御、书、数;到了商朝,学校称为“序”,主要开展礼乐、习射、宗教教育等活动;西周的时候,学校的名称为“庠”,是源于虞舜时期的教养机构,主要是利用养老活动对青年进行孝悌教育。

当时,周天子还设置了专门供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大学”,称为“辟雍”。满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都可以在里面学习各种所需的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射箭、骑马、驾车等。而10岁到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则寄宿到城内的“小学”学习。

后来,孔子开创私学,即私塾,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在设置太学(国家最高学府),在地方设置学宫。到了隋唐时期,办学达到极盛时期,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有了更多的分类。

值得称道的是唐朝时成立的“书院”,在宋代达到顶峰,形成蔚为大观的“六大书院”。明清的学校形式基本上承袭隋唐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由地方或私人创办的学塾,也就是私塾,遍布城乡,普及度高。

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和最高学府是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太学零落。

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

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子弟。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扩展资料

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其后,经曹魏、西晋,洛阳太学至北朝末衰落,历时六、七百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1、东汉太学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出身于太学的中,有不少号称“循吏”、“廉吏”,而太学生的“嘘枯吹生”的贡献,主要还体现在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中。

2、太学对洛阳影响亦大。

自东汉以降,儒学在洛阳得以发扬光大。洛阳“自宋以前随时建学”,致使洛阳可与孔子设教的洙泗并称,并有西邹鲁之誉。尤其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创始人二程夫子即出洛阳,这与太学数百年雄踞洛阳的实效绝分不开。洛阳太学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的借鉴价值也不容忽视。

3、管理方式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太学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在对太学的管辖方面,还是在对学生、教学、卒业等管理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_______,明清时最高学府称为_______.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国子监,明清时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概述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官方教育和民间教育。

官方教育据史载:

夏商时期叫“庠”、“序”(就是学校);

西周时期叫“辟雍”;

西汉时期官方学校分和地方两种,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

清朝光绪年间学校叫做“学堂”;

辛亥后将“学堂”更名为“学校”沿用至今。

我们国家的古代教育从从远古就开始了,那时并未有文字,更不可能有书籍教材,只有言传、手教、示范这种传统的师傅教徒弟,直到文字的出现,记录之后可供后人观看学习。现有民间教育,类似于私塾,广收门徒,如老子、空子、门子等,而后转向了官方办学与民间私塾并存,而职业教育还是传统的模式。例如木匠、瓦匠等。直到清末才将教育分专业划分。

中国第一个办学校的人是谁?

综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南京晓庄学校之实践时,还提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

直至如今现代化的学校培养人这一性质也没有变化,因为这才是学校应有之义;只不过对于“培养人才”之内涵是更为丰富、更顺应人之个性发展国家需要及社会进步,也使学校更显生命与活力。

词语来源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西汉时学校分和地方两种,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

唐时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

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

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校

请问中国古代各朝代皇室教育的机构有什么?例如国子监、上书房、尚书、上斋之类的~

你所说的皇家教育机构,好像没有专!因为皇家的教学都是专门请有学问的专门教导,根本就没形成一个教育体系!或者有专门的名称!好比,当今请家庭教师一般。每换一个皇帝,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教育小团体!!

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印记

什么是教育行政?教育行政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事业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显然,教育行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学校等教育机关,二是有国家机器,三是国家权力对教育机关的介入。根据考古资料的研究,中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余年的原始社会后期已有学校教育的萌芽。据《周礼》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的五帝时代,名为“成均”。但那时没有国家,当然也就没有教育行政。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始于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此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学校,而且由于实行“学在官府”的,各种教育机关都置于国家管理之下。这便是中国教育行政的源头,距今已有4000多年。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各阶段或时期内,教育行政管理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行政机构也不同。《中国教育行政简史》分为古代篇、近现代篇、当代篇。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教育行政的断代不应该也不可能有悖于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但是具体明确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和现代教育行政从何时起,却又不能不尊重中国教育行政运行的轨迹。作者以19世纪60年代洋务泥创设新式学堂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的发端,中国现代教育行政以20世纪的废止科举制度、颁行现代学制为中国现代教育行政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教育行政则列为中国当代教育行政。本文对我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做了简要的分析。

一、夏商周秦汉的教育行政机构

夏朝有“序”、“校”、 “庠”、“瞽宗”等多种教育机构,实行“官守学业”、“学在官府”、“官师一体”的制度。典章与礼乐器皿均有官府执掌,唯官有书有器。学校的教师就是的教育官吏,学校管理就是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中国教育行政带着这种特色从此产生。

商朝的学校除“庠”、“序”之外,又增加了“学”和“瞽宗”。“学”之名,自此开始。商之“学”,不但是已经成型的学校,而且有“大学”“小学”之分,形成了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制度雏型。“瞽宗”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设有专职教师。商朝仍和夏朝一样,“官守学业”,只有奴隶主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资格,教师即官吏,国家所藏典册就是教材,政学内容由国家规定。“学在官府”集中体现了夏商奴隶制社会教育行政的基本特点。

西周时期,据《周礼》和《学记》中记载:“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这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政教合一”的教育。西周的教育行政事务主要由“六卿”中的宗伯掌管,宗伯之下设大司乐,又称乐正,掌管音乐和教育国学贵族子弟,是西周学校的主持人。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地方教育最高领导,同时设乡大夫一职,执掌政教禁令。这是中国地方教育行政的萌芽。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讲,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已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育行政。但各诸侯国鼓励兴办私学,乃至拨款资助;重视养士,甚至举办大型学宫,成为特殊形式的官学。

秦朝建立了吏师制度和博士制度。位列“九卿”之首的常奉,负责执掌国家的宗教礼仪,教育也在其管理范围之内。乡“设三老,以掌教化”。

汉朝的行政机构与职官的建置制度,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枢以下设有“九卿”等机构,只是名称和职权有所调整。掌管礼仪的奉常改叫太常,负责教育行政事务。地方教育行政事务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不设管理教育的专职。

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教育行政机构

两晋有“诸县率千余户置一小学,不满千户亦立”的规定。南朝四个朝代均设有国子学,北朝四个朝代办了太学和一些贵族学校。

隋朝设立了国子监。隋以前的各代王朝一般都由执掌礼仪的太常(宗伯、举常)为主管理教育,执管土地户籍的司徒也有管理教育的责任。隋一改旧例,设立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并设祭酒作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在祭酒之下设有司业、丞、主簿、录事等职。隋朝的官学有大学、国子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比仅有国子学、太学又进了一步。太学设博士“总知学事”,下设助教协助教学与管理。在设立专门教育行政机构自隋朝国子监起,这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虽然地方官学由地方管理,但地方不设专职教育行政。

唐朝行政机构沿袭隋的六部制度,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设司。礼部通过掌管全国礼仪、贡举的政令成为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隶属于礼部的国子监则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另有管理宫廷教育的机构。由部门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由部门自行管理。作为专门教育行政机构的国子监,据《新房书·百官志三》记载:“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大学、广文 四门、律、书、算,凡七学。”国子监设祭酒为最高行政长官,设司业2人为副职。下设丞1人.负责管理国子监日常事务,管理七学学生的学业成绩,每年将修业已完的学生送请祭酒与司业举行毕业考试,及第者上报礼部应省试。设主簿1人,负责掌管印章,管理七学学生的品行学规。以皇族宗室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崇文馆,归东宫系统。专收三品以上子弟的弘文馆归门下省管理,门下省是唐朝处理政务的中枢之一。另一中枢中书省属下的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等都办有专门学校,秘书省还辖有小学。唐朝还没有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但在地方设置长史一职,专门管理教育,这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地方教育行政。

三、宋元的教育行政机构

宋朝的教育行政体系承唐制,由礼部掌管“学校、贡举之政令”,是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礼部行政长官为尚书,次为侍郎。国子监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隶属于礼部。国子监在宋初本来具有行政与教学机构的双重职能,既是教育行政机关,又是国家最高学府。但国子监的教学职能,已徒具虚名。至北宋后期元丰年间,国子监的教学职能划归太学,成为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宋朝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专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提举学事司。

辽的教育行政机构亦是在礼部下设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学官,仿唐制兴办学校。清宁六年(公元1060年)又置中京(今山西大同市)国子监,设置官职与上京国子监同,但此时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已经弱化,主要职能是办学。辽没有专门设置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地方教育行政事宜由地方长官直接负责。

金的教育行政机构为礼部及其下属的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和司业总管国子学和太学.设国子监丞提控女真学,还设有校勘和书写官,负责编辑刊印全国通用的教科书。金末设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在府、州、县府内,指定专人管理教育行政事宜。

元朝没有统揽全局的教育行政机构。虽然元朝也设六大部,但礼部没被赋予管理学校的权力。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集贤院,之后在集贤院下设国子监。管理教育的机构还有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医学提举司、司天台等。集贤院的职责是“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贤良。”主要行政官吏有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等职。大学士往往也兼国子监祭酒,直接管理学校。翰林国史院主要掌管翻译修撰国史,教习“亦斯替非”语,主要有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土、直学士等职。回回国子学属其管辖。蒙古翰林院掌管蒙文诏书及蒙文译写等,主要官吏有承旨、直学士、待判、修撰等职,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属其管辖。医学提举司和司天台负责系统内办学事宜。元朝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除在各处行省所署之地皆置儒学提举司统辖诸路、府、州、县学外,还在江浙、湖广、江西三省专设蒙古提举学校官,京城大都专设大都路提举学校所。

四、明清的教育行政机构

明朝,是高度集权的王朝。礼部“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统管教育行政。明朝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礼部之下虽设有国子监,但国子监是管理国子学的机构。国子学之外的官学分属各部门。武学隶属于兵部。医学隶属于太医监,太医监置医学提举司。宗学由王府设长史主管。明朝地方教育行政主要由省管理。明初由巡按御史,布、按两司及府州县官负责地方官学及有关教育事宜。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每处添设按察司官一员,南、北直隶御史各一员,专一提调学校。”建立了提学官制度。各省设立提学官后,巡按御史及布政司、按察司官对学政事务多数不再过问,并一再有官上疏,认为提学官或因阻山隔海,或因其他原因,难行督教之实,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废提学官制。但各省直学政改由按察司官提督后,又逐渐放松了对学校的管理,于是,景泰六年(1455年)在南北直隶地区复设了提学官。1461年,各省都恢复了提学官以总学政。这一制度直至明亡没有改变。明朝提学官在20多年间的设立、裁撤、再设立的过程,提醒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负责和专职之间的关系。

清朝仿照明制,设内阁作为中枢机构,在内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礼部主管全国的科举、学校、庆典、祀典、治丧礼仪等事务,设尚书、左右侍郎满汉俱一人。礼部下设四个司,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只有仪制司下的学政科。清朝的国子监不受礼部掌管,名义上直接受皇帝领导。清朗中期,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设管理监事大臣掌管国子监,以亲王统领,嗣后,一般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简选。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同

时兼有教育行政职能,负责管理俄罗斯学馆、算学馆、八旗官学、琉球官学等。另外,翰林院、兵部、钦天监、宗人府、理藩院均有管辖所属官学的教育行政职能。

简评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的现象?

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清的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京师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为地方学校。国学即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人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既是一种出身可直接授官,也可科举做官。取得地方学校人学资格的各级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通过童试录人各级地方学校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生员每年都必须参加由提学官(清为学政)主持的两种考试,并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一种是岁考(岁试),目的是考查在校生员的学业。另一种是科考(科试),于每届乡试大比前为选拔参加乡试的优秀生员而举行。成绩列一、二等的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会试落第的监生可选授小京职、府一级的佐官、州县正官或教职。落第的举人,地位与监生相近。清代对举人的选用几经变动。顺治时规定,会试五科不中的准栓补知县,一科不中的授教职。雍正、乾隆年间实行“明通榜”制,即于正榜外续出一明通榜,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好的举人补授出缺的学官。乾隆以后就实行大挑制了。

武则天时开科的武举明清也沿袭,但不定期举行,到明中期开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分内外场,清代沿袭。外场考马、步箭、弓、刀、石。内场默写五经。其乡试、会试、殿试及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与文科同,仅加武字以区别。北宋“重文轻武”明清继续延续,武举出身做不了大官,所以民间亦不重视,到1901年废止。

科举的演进从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越来越严,自王安石推行经义取士的积极作用逐步被其发展的消极作用压倒。

到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发展到极盛,而其弊端也渐达极致。明清的八股取士把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于僵化、刻板而无用的八股选本。其一整套苛酷、繁琐、等级森严的科举、学校制度使社会知识阶层被囚禁在程朱注疏、八股章句的枷锁中,挣扎攀爬在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的层层阶梯上,丧失了唐宋以前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魄力与自主精神。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的腐朽化使其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弊端发展到极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就连统治集团内部也不断提出废止科举的奏请。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会试之年,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联络各省一千多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绝和约(马关条约),变法图强,提出富国、养民、教民、改官制、讲外交、学习西方主张,特别斥责八股取士残害人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决定改革科举,乡、会试第一场改试中国史事论,二场试各国、艺学(科技)策,三场试四书五经义,一律不用八股文,同时废武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举行了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会试、殿试,两年后正式宣布废除科举。至此,自唐以来绵沿约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中国通过考试选拔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办法的国家,也是我国在古代国家制度上的重大发明,对近代西方各闰产生过很大影响。《大英百科全书》高度评价中国科举这种不论出身、财产、地位、名望,凭个人学识平等考试、竞争公职的方法。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代表奎纳在其所著《中国的主义》中就主张仿行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试。1853年,英国也逐渐推广,之后为近代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在世界古代制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古时的学校分为哪些,有哪些讲究?涉及到教学,需要知道。主要是有关明清时期的学校设置。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称监生。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误解,以为“庠”、“序”、“太学”只是古代学校不同的称谓,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其实,在我国古代,“庠”、“序”、“太学”虽然都是指学校,但是,它们所指代的却是有所区别的。

庠,古代乡学名,《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注》曰:“此庠,谓乡学也。”旧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明清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促织》中有:“又嘱学使俾入邑庠。”邑庠,即县学。

序,亦古代乡学之名。《辞源》云: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相对而言,后泛指学校。《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谨庠序之教。”《注》云:“庠序者,教化之宫也,殷曰序,周曰庠。”

书院为乐育人才之地,是我国古代公众教育制度的一种,类似学校的教育机构。我国最早官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自两宋至元、明、清千年之久,对于历代文化的发展,确有一定贡献。古代书院都有教学行政组织、领导班子,有学田作为经费来源,经济,供学生膳食并按所制定的院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有序的教学和生活。书院的主持人古称“掌教”或”主讲”,明代称“山长”,谓其尊同山岳。

古代书院大约可分为(一)讲学的书院(二)庙祀的书院(三)课士的书院三种类型。清代州全省性课士的书院有鳌峰、凤池、正谊、致用四所,称为省城四大书院。鳌峰、凤池两院,是教育生员和童生:正谊书院主教育举贡;致用专门研究经史兼教举贡生员、其对象各有不同。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廷明令“废除科举,广设学堂”;“改书院、办学堂”的改革措施,从而福州各书院也就逐渐转为改办学堂讲授新学,书院自此全部消亡。

一 凤池书院

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一凤池书院,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 )为福州省城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距今(1997)180年。由于当时文化逐渐发展,士子增多,省会所在地仅有一所全省性的“鳌峰书院”不能满足读书人的需求,为了广育人才,总督汪志伊、盐法道孙尔准选择城内风池里的三牧坊兴建书院,初名“圣功书院”有讲堂三楹十二间,专门教育生员和童生。书院初设,旋缘经费无着,几复荒废。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人盐法道吴荣光积极筹措,捐俸倡率,经费才有着落。道光元年八月十四日前督宪、巡抚颜检批准在案,以所在地为凤池里(今东街、东大路,原来状元许将所居故宅之地得名),遂把“圣功书院”改名“凤池书院”。此时盐商萨重山、林世通等捐资,改建门楼官厅,添造横舍,撰碑文、树碑石,以垂久远。道光二年,盐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楼”五楹,以祀宋儒陈古灵、陈季慈、周公辟产宏中、游定夫、杨龟山、王信伯、李忠定、林拙斋、罗豫章、李愿中、李西山、胡康侯、胡籍溪、胡致堂、胡五峰、刘屏山、刘白水、朱元晦、蔡西山、蔡九峰、黄勉斋、陈北溪、廖子晦、真西山;明儒陈布衣、蔡虚斋、黄石斋共二十八位。并增建讲堂,收藏书籍。道光三年间前督宪赵慎畛又倡捐拓展“凤池”,经营一切,自此凤池书院规模大备,人文蔚起,多士观摩,鼎盛一时,实与鳌峰书院并驾齐驱。五年,盐法道朱桓清、总督赵慎畛、巡抚孙尔准捐俸在离讲堂几步远的地方建轩,总督赵慎畛题匾取名“佳土轩”。六年,布政使司吴荣光在“佳士轩”之南建“树人簃”,又增拓学舍多间,捐置书籍二千余卷。八年,盐法道窦欲峻捐棒作童生奖学金。由于官府倡导,士、商捐钱的更多,养士额比过去成倍增长。十八年,回县贡生何恭崇、儒土柯恒喜、举人何则贤等共捐纹银820两。二十年,又共捐钱三干缗充膏火费。

凤池书院有讲堂十二间,学舍三十余间。院内一路梅柳夹植,松竹掩映,园林优美。院后还有花坞、荷地。他的左边有宋代种植的两株古荔枝树。院内亭、榭建筑多仿苏州园亭式样,其中如“翠竹轩”/‘树人抵’/‘佳士轩”/‘横经精舍”/‘藤阴书屋”等,构造尤为精美,山长多邀集名流,觞味其中。院中厅、堂、亭、榭悬挂许多楹联。(清)杨平叔所书楹联:“他浴文禽,从罗舍梦里飞来,览凭苑林翔吉宇/’;“凤鸣翊凤,向刘勰笔端流书,迁乔阿阁听和声/’有些楹联则是山长抒发自己情怀,舞文弄墨,和书院毫不相干。例如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原系京官,因丁忧回籍,充任凤池山长,想不再出外做官,于是撰联一对,“文酒过从,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衣冠脱略,看投林鸟倦,出帕云闲/’所以联中有“菜根味美”和“鸟倦云闲”等语。但此人官心不死,又一联说:“薄宦归来,万里江湖犹恋阈/’;“故人健在,一堂风雨此谈心/’由于他“恋阈”,终又出山做官,一直做到湖北巡抚。

凤池书院的组织、经费来源、招考对象、甄别试和月课的手续、内外课录取的名额以及膏火奖金的数目,都和鳌峰书院相似。书院名师很多,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他教生员、童生首先要修养品德,其次才是道艺、文章。次任山长魏敬中。勤于工作,受到生员的爱戴。戊戌政变(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后,全国知识分子思想一新,山长陈璧,他们在书院中提倡实用,学风有所转变。末任山长曾宗彦,于清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一1901川司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该职。曾宗彦思想和行动上属于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积极参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筹办、在北京福建会馆成立的维新组织“闽学会”并成为骨干之一。变法失败后,自感已为力,返回故里颐养天年,卒于初期。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十二人,书院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科举废止后,凤池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首任山长叶在传。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第二任1905-1906);第四任:19O8-19O9两任);林炳章(第三任19O6一19O8)陈培辊(第五任:1909一1911),一至五任的四位监督(校长)均为(清)进士、翰林出身。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建立,陈培锟调任道尹,由本堂第一期毕业生、日本高等师范毕业的王修出任监督。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后又数易校名,1952年8月定现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至今。

二 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的前身“正谊书局”,址设福州城内新美里(今城内黄巷人这所书局是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所创立。书局以校、刊理学总集为主要任务,选举人和五贡(拔贡、优贡,副贡、恩贡、岁贡)百人入局工作,月发津贴银五两,中间寄托“养士”、“劝学”之意旨。共计刻成书籍五百二十五卷,定名为《正谊堂全书》。

后来地方绅士杨庆深、沈葆桢联函镇闽将军英挂,请求改书局为书院,专教十郡的举人、贡生。时兼署总督的英柱接受他们的建议,决定购买骆舍铺(现东街省立图书馆旧址)民房改建书院,到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书院建成。取汉儒董仲舒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意,又因书院由正谊书局演化而成,所以定院名为“正谊书院”。书院经费除以正谊书局原有经费为基础外,另拨一笔官帑补充。

正谊书院建筑朴素大方,与鳌峰、凤池两院构造风格不同。院大门上有一块字径盈尺青石刻的横匾,上镌“正谊书院”四个大字,是当时闽籍书法家郑世恭所书,强孝胥之父)该匾额现还嵌于福建省立图书馆后进正门上,另一复制原大青石匾嵌干福州一中校园碑廊上。书院有大讲堂,而无学舍,后进五间排全座为山长住宅、右边有大客厅一座,中悬首任山长林鸿年所撰并书的对联:“客皆当代要津,到此地只谈风月”;“我本昔年都讲,愿诸生共筮云雷”以易经久“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谓有才以经世人书院每年二月上旬开始招考,投考资格以举人和五贡为限,不收卷资,不许冒名顶替,每年报考约四、五百人。每年二月十五日以前,由总督、巡抚亲临书院(初在贡院)主持元考。经评定甲乙后,录取内课(超等)十五名,每名给膏火银四两;外课(特等)八十五名,每名给膏火银三两;附课(一等)一百名,不给膏火(原定内外课名额统共只有一百名。)书院规定每年从元考录取后开课,十二月初二散学。散学时总督、巡抚亲临参加散学仪式,学员要穿冠服随班行礼。

书院规定每月考课两次,初二为师课,十六日为官课。师课由山长主持,课题以制艺和试帖诗为主。官、师各课,考列在一、二十名之内的,都另有奖赏。

正谊书院首任山长是道光十六年1836)状元林鸿年,曾任云南巡抚。太平军初起时,袭云南边境,鸿年初次闻警,便弃城而逃,所以被劾去官。回籍后,充正谊书院山长。虽然他常以“状元”二字梗于胸中,脾睨一切,但在书院主讲十九年,还是造就了很多人才。士子中如叶大焯、陈宝深、林纤、陈衍、吴增棋等皆是当时待出人才。所以正谊书院对于晚清文学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什么朝代呢?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什么朝代呢?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可以说,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与学校的关系甚至比与家庭的关系还要密切。我们每天在学校学习交友,在学校周围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学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事实上,中国的学校教育出现得很早,但当时并没有“学校”的概念。早在夏朝,就有广义的学校,称为“学堂”,主要教授祭祀、射箭、科举、书法和数学。到了商代,学校名为“序”,主要开展礼乐、射练、宗教教育等活动。

当时,周天子还设立了一所“大学”,供奴隶主和贵族学习,名为“邳勇”。年满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可以在里面学习各种所需技能,比如礼仪、音乐、舞蹈、射箭、骑马、开车等等。10-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住在城里的“小学”读书。

后来,孔子开办了私塾,即私塾,使教育从“官学”变为“民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到了西汉,汉武帝在设立了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在地方设立了学堂宫。到了隋唐时期,学校达到了顶峰,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分类也更多了。值得称道的是,唐代建立的“书院”在宋代达到顶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六大书院”。

明清时期的学校形式基本上承袭自隋唐,其中最突出的是地方或私塾创办的学校,即私塾,遍布城乡,知名度很高。清末,随着洋务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浪潮,近代教育迅速发展。光绪二十八年,学校成为一种新的学校形式,新式学校逐渐流行起来。辛亥后,机构重新公布了教育制度,并将所有“学校”改名为“学堂”,从此沿用至今。因此,中国的教育发展起步很早,教育机构的正式名称为“学校”是在时期。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