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是外模式。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视图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从这个窗口中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视图的定义存在数据库中,与此定义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再存一份于数据库中。通过视图看到的数据存放在基表中。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外模式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逻辑表示。
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面向具体的应用程序,定义在逻辑模式之上,但于存储模式和存储设备。设计外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应用的扩充性。当应用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相应外模式不能满足其视图要求时,该外模式就必须做相应改动。
外模式之间的区别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由于它是各个用户的数据视图,如果不同用户在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则其外模式描述就是不同的。
即使对模式中同一数据,在外模式中的结构,类型,长度,保密级别等都可以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所应用,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是不可见的。
数据库中的数据视图与用户数据视图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据库系统原理中,存在模式:外模式、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分别对应视图级、概念级、物理级。
所谓视图,就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层次(级别)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你问题中提到的“用户数据视图”应该是模式中的视图级即是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级,主要为局部逻辑结构,因为模式上很多个外模式,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射定义了局部数据逻辑结构与全局逻辑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了数据的逻辑性。追问我可能没有明确指出,我说的用户数据视图是信息资源规划中的概念。
追答“用户视图是数据在系统外部(而不是内部)的样子,是系统的输入或输出的媒介或手段。威廉·德雷尔认为,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义词——用户视图是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受端的数据流。
常见的用户视图有:
输入的表单;
打印的报表;
更新的屏幕数据格式;
查询的屏幕数据格式。”
上面是网上摘抄的一段话。
系统信息化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把以上这些“用户数据视图”抽象并映射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抽象与分析用户数据视图,并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与设计,最终会形成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视图。
数据库三级模式中,各级模式的作用
1模式.
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观。
2.外模式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
uage,dml)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
3.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翱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内模式由内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它是数据库的存储观。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唯一的数据库,
因而作为定义
、描述数据库存储结构的内模式和定义、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模式,也是惟一的,但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的应用则是非常广泛、多样的,所以对应的外模式不是惟一的,也不可能是惟一的。
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
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外模式。
外模式的定义: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的作用:供用户和程序操作。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物理性。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
一、数据库系统的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模式(逻辑模式、概念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描述的是全局逻辑结构。一个数据库只要一个模式。模式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它与其他层次。设计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逻辑模式。DBMS提供模式描述性语言来严格定义模式。
2、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描述的是局部逻辑结构。是模式的一个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数据库内模式。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是不可见的。
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有力措施。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它定义在逻辑模式之上,但于存储模式和存储设备。当应用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相应外模式不能满足其视图要求,该外模式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设计外模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应用的扩展性。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性语言来严格定义子模式。
3、内模式(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法。比如记录什么存储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库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它依赖于全局逻辑结构,但于数据库的用户视图和存储设备。它将全局逻辑结构中所定义的数据结构及其联系按照一定的物理存储策略进行组织,以实现达到较好的时间与空间效率的目的。DBMS提供内模式描述性语言来严格定义内模式。
二、二级映像:
1、外模式/模式映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当模式改变时(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需要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也可以是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因此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性,简称数据的逻辑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说明逻辑记录和字段在内部是如何表示。
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这就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性,简称数据的物理性。
扩展资料:
数据库的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 (层次)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储。
实际上 ,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而言一有物理级数据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中不过是物理数据库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户级数据库则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它是概念级数据库的一个子集(外模式)。
用户应用程序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外模式一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通过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模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数据库模式
百度百科_外模式/模式映象
百度百科_模式/内模式映像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什么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同时只能有一个用户在使用,该用户一次只能提交一个作业,一个用户独自享用系统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
根据在同一时间使用计算机用户的多少,操作系统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用户使用,一个用户独自享用系统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如果在同一时间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则称为多用户操作系统。另外,如果用户在同一时间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作一个任务),则这样的操作系统被称为多任务操作系统。如果一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则对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单任务操作系统。
数据库视图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
你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查询结果集
查询时实现数据库操作的最主要方法,尽管从查询结果集看到的数据集合与打开的数据表看到的数据集合一样,但实质是完全不同的:
*数据表是数据库中存放数据的实体对象,在数据表中看到的是数据的静态物理集合,是实际的数据源表。
*查询只是针对数据源的操作命令(程序),在查询结果中看到的是数据的动态逻辑集合,是执行命令对数据表操作的结果,十一哥虚拟的数据表。
视图的概念
我们经常使用SELECT语句,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查询语句,如果每次使用都要重复地输入代码是很麻烦的,如果将该语句保存为一个对象,每次使用时不需要输入代码,只给出对象的名字就能方便地使用,简化查询操作。这个对象就是视图。
视图实际上就是给查询语句指定一个名字,将查询语句定义为一个的对象保存。
既然视图是由SELECT查询语句构成的,那么使用视图就可以直接得到SELECT语句的查询结果集,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为视图下一个定义:
视图:就是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表的动态数据集合,是一个逻辑上的虚拟数据表。
另一方面,视图又具有更强的功能:使用SELECT语句只能在结果集——动态逻辑虚拟表中查看数据,而使用视图不但可以查看数据,而且可以作为SQL语句的数据源,并且可以直接在视图中对数据表进行编辑修改删除——更新数据表中的数据。
什么是数据库视图?
百度百科里有,给你摘一段:
视图是虚表,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在系统的数据字典中仅存放了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的,这些表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那些用于产生视图的表叫做该视图的基表。一个视图也可以从另一个视图中产生。
视图的定义存在数据库中,与此定义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再存一份于数据库中。通过视图看到的数据存放在基表中。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分别指的什么,它们各自用于描述什么信息?
分别指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一、概念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如何使用数据视图
SQL视图 视图可以被看成是虚拟表或存储查询。可通过视图访问的数据不作为独特的对象存储在数据库内。数据库内存储的是 SELECT 语句。SELECT 语句的结果集构成视图所返回的虚拟表。用户可以用引用表时所使用的方法,在 Transact-SQL 语句中通过引用视图名称来使用虚拟表。使用视图可以实现下列任一或所有功能: 将用户限定在表中的特定行上。 例如,只允许雇员看见工作跟踪表内记录其工作的行。 将用户限定在特定列上。 例如,对于那些不负责处理工资单的雇员,只允许他们看见雇员表中的姓名列、办公室列、工作电话列和部门列,而不能看见任何包含工资信息或个人信息的列。 将多个表中的列联接起来,使它们看起来象一个表。 聚合信息而非提供详细信息。 例如,显示一个列的和,或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通过定义 SELECT 语句以检索将在视图中显示的数据来创建视图。SELECT 语句引用的数据表称为视图的基表。在下例中,pubs 数据库中的 titleview 是一个视图,该视图选择三个基表中的数据来显示包含常用数据的虚拟表: CREATE VIEW titleview AS SELECT title, au_ord, au_lname, price, ytd_sales, pub_id FROM authors AS a JOIN titleauthor AS ta ON (a.au_id = ta.au_id) JOIN titles A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之后,可以用引用表时所使用的方法在语句中引用 titleview。 SELECT * FROM titleview 一个视图可以引用另一个视图。例如,titleview 显示的信息对管理人员很有用,但公司通常只在季度或年度财务报表中才公布本年度截止到现在的财政数字。可以建立一个视图,在其中包含除 au_ord 和 ytd_sales 外的所有 titleview 列。使用这个新视图,客户可以获得已上市的书籍列表而不会看到财务信息: CREATE VIEW Cust_titleview AS SELECT title, au_lname, price, pub_id FROM titleview 视图可用于在多个数据库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实例间对数据进行分区。分区视图可用于在整个服务器组内分布数据库处理。服务器组具有与服务器聚集相同的性能优点,并可用于支持最大的 Web 站点或公司数据中心的处理需求。原始表被细分为多个成员表,每个成员表包含原始表的行子集。每个成员表可放置在不同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每个服务器也可得到分区视图。分区视图使用 Transact-SQL UNION 运算符,将在所有成员表上选择的结果合并为单个结果集,该结果集的行为与整个原始表的复本完全一样。例如在三个服务器间进行表分区。在第一个服务器上定义如下的分区视图: CREATE VIEW PartitionedView AS SELECT * FROM MyDatabase.dbo.PartitionTable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Server2.MyDatabase.dbo.PartitionTable2 UNION ALL SELECT * FROM Server3.MyDatabase.dbo.PartitionTable3 在其它两个服务器上定义类似的分区视图。利用这三个视图,三个服务器上任何引用 PartitionedView 的 Transact-SQL 语句都将看到与原始表中相同的行为。似乎每个服务器上都存在原始表的复本一样,而实际上每个表只有一个成员表和分区视图。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视图使用方案。 只要所做的修改只影响视图所引用的其中一个基表,就可以更新所有 SQL Server 版本内的视图(可以对其执行 UPDATE、DELETE 或 INSERT 语句)。 -- Increase the prices for publisher ’0736’ by 10%. UPDATE titleview SET price = price * 1.10 WHERE pub_id = ’0736’ GO SQL Server 2000 支持可引用视图的更复杂的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可在视图上定义 INSTEAD OF 触发器,指定必须对基表执行的个别更新以支持 INSERT、UPDATE 或 DELETE 语句。另外,分区视图还支持 INSERT、UDPATE 和 DELETE 语句修改视图所引用的多个成员表。 索引视图是 SQL Server 2000 具有的功能,可显著提高复杂视图类型的性能,这些视图类型通常在数据仓库或其它决策支持系统中出现。 视图的结果集通常不保存在数据库中,因此视图也称为虚拟表。视图的结果集动态包含在语句逻辑中并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视图解析。 复杂的查询(如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查询)可引用基表中的大量行,并将大量信息聚积在相对较简洁的聚合中,如总和或平均值。SQL Server 2000 支持在执行此类复杂查询的视图上创建聚集索引。当执行 CREATE INDEX 语句时,视图 SELECT 的结果集将永久存储在数据库中。SQL 语句此后若引用该视图,响应时间将会显著缩短。对基本数据的修改将自动反映在视图中。 SQL Server 2000 CREATE VIEW 语句支持 SCHEMABINDING 选项,以防止视图所引用的表在视图未被调整的情况下发生改变。必须为任何创建索引的视图指定 SCHEMABINDING。 例: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TitleView AS Select ID,Title,PostTime,Hits From [List] 然后引用Select Top 100 * From TitleView 用循环输出数据与直接Select Top 100 * From [List]相比速度提高将近30毫秒! 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子,一般情况下对单个表没必要去用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