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汤昕,周辉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816;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 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总书记又提出了“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一论断讲清了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深远意义。文化自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新时代的大学生也要牢牢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在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文化自信;大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0)01−0062−04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造力已经成为华文化为根本的。纵览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可以说,谁拥有强大的创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造力,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创新思维是指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突破磨灭的贡献”[3]。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璀璨文化“积常规思维的局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
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生新颖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1]
。创新思维是
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4]
。能够在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中得到提升的思面向未来我们民族必将再次走向辉煌,这既是对中维方法,是创造力的核心。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也是人民对国家发展的美展最具活力的新鲜血液,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好期待。
仅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其次,中国梦是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创新。纵观国面向未来、走创新发展之路的客观需要。高校担近现代史,中华儿女与列强英勇斗争的过程,同时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
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一、文化自信铸就中国梦
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既是贯穿近现代史的主线问题,也是摆在我们眼前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的现实问题。鸦片战争后,洋枪利炮不仅打开我们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作为世界的国门、危害同胞的生命,也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巨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拥有让中华儿大的威胁。伴随着“五四”运动等救亡图存运动的女为之自豪的文明财富。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基不断深入,外国文化不断走进进步青年的视野,造因,具有历史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是一种成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误判。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更深沉、持久的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变,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意识到需要用外来先进思方方面面。
想发展中国,在这样的渴求中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首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是以中
创造了与时俱进且具有民族气息的革命文化,为中
[收稿日期] 2019-04-14;[修回日期] 2020-02-09
[基金项目] 2018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课题(重点课题)项目“‘双创’背景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LX2018Z011);2019年江苏省社科应
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重点课题)项目“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19SYA-018);南京工业大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创业型大学‘双创’教育研究团队”(SKTD201904)
[作者简介] 汤昕(1996—),男,山东淄博人,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邮箱:
615190009@qq.com;周辉(1981—),男,江苏宜兴人,南京工业大学党办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党建管理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理论研究 汤昕,周辉: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3
华民族融入红色的文化基因。
最后,中国梦是以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背景为基点的。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来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融合,并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看待中国文化,这也是*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2012年,在时代的召唤及人民的期盼中,*总书记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题,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倘若没有民族自信,民族复兴之路将会异常艰难,中华民族也就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中华民族已经能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优势,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文化,进而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和追求,在精神上、在文化软实力上率先完成民族复兴。
二、创新力驱动中国梦
中国梦实现的标志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
要以创新力来驱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
新,才能够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够助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创新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将创新思维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美国梦、印度梦、韩国梦等。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梦想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也有很大的差别。总体来看,国家梦想的实现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方面可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努力扩大生产,积累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参与主导世界资源分配,通过暴力手段掠夺财富。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通过暴力手段掠夺财富不符合我们的诉求,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分析历史上强盛的国家,其强盛的原因脱离不了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技术。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以人口、资源、技术为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一是人口红利渐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这其中人口红利功不可没。但由于受到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劳动技能要求的提高,甚至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人口红利渐渐失去。国际巨头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就是这种现象的 真实反映。如何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需要从创新维度进行解答。二是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全球工业化以来,传统能源被大量开发和使用,导致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5]。经济发展一定会消耗自然资源,生产的规律不会被人为改变,但生产的方式我们却可以创新。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以中美为例,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两国的石油消费量约占全世界的40%。而从能源利用效率来讲,2017年,中国单位标准油产生的GDP为3911美元,美国为8675美元,是中国的2.22倍。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过度依赖造成了许多地区的煤矿、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枯竭。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以创新谋求发展,以创新开拓未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发展模式的提档升级。
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国际竞争会消失。实际上,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威胁论”一时间甚嚣尘上,中国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和艰难的国际环境。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能够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提高发展质量。以艰苦奋斗精神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三、基于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若要走创新发展的复兴之路必然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个体。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者。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教学中将成为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教育路径。
(一)文化自信保障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十分重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若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将很有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我国历来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效仿苏联的教育模式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迄今为止,思政课已进行了9次重大调整,可见我国始终都非常重视对于思政课的建设,但无论怎样变化,其本质属性从未改变。当前,学生一周在学校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64
接受的正面教育抵不过学生双休日接触的社会上的消极、负面的影响,这就是“2大于5”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思政课,究其原因,思政课没有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脱节才是问题所在。当课堂脱离了现实,教育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相比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而文化自信能够保障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大学生是极容易受到不良风气诱惑的群体,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否定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这也正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出现文化不自信现象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近代以来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这段屈辱的历史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疑问,误以为中华民族就是软弱无能的民族。二是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武器实现其意识形态侵略的目的。在西方影视作品中,荧幕上的西方人往往都是正义与强大的角色设定,虽剧情老套但在华票房成绩告诉我们,这样的作品国人非常欢迎。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会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没有文化自信终将导致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质疑,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严重危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因此,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同时也是思政课程与现实结合的切入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观将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其坚信前进的道路虽艰辛却是光明的。坚定文化自信,民族才能复兴,社会才能发展,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道路走 下去。
(二)文化自信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2018年,“佛系青年”成为风靡互联网的热门词汇,“佛系青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超然洒脱,只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于外界正在发生什么丝毫不关心,传达出部分青年迷茫的价值观。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时会使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的脚步,会使青年迷茫,如美国“堕落的一代”。理想信念的迷失不仅会带走个人的远大理想,还会使社会整体丧失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促使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当中,树立远大理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迫切渴望更多学子将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的建设之中。“科学无国界,但 2020年第11卷第1期
是科学家有祖国。”坚定文化自信,让更多的大学
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关注民族的历史与国家的未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美好篇章。
(三)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之前要正确认识创新思维。网络上曾经疯传一句话:“中国有历史,没未来。”意指中国历史悠久,曾创造出璀璨的文明,而厚重的历史反而阻碍了中国人民创新的脚步。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它忽视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饱经磨难的历史中站起来,离不开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创新智慧。出现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
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知集中于科学技术层面的应用,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科学技术比不上发达国家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没有创新的传统,错误地认为中国人不擅长创新。实际上,大学生要明白,中国从不缺乏创新思维,正是创新思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从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始终坚持通过政府组织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驱动国家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创新史,中国始终都具备通过创新开拓未来的能力。大学生要树立文化自信,更要树立创新自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正确的认识与科学的实践。首先,在正确的认识创新思维后,要勇敢地走出“思维舒适区”,迈出创新第一步。创新思维必然导致新旧思维的碰撞与摩擦,倘若习惯了传统旧思维的禁锢便很难迈出创新的一步。同时,大学生物质生活的富足容易使其沉溺于物质享乐,阻碍其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坚定信念,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不管对于个体还是国家,唯创新才能发展。若想追求学习的进步、思想的进步、生活的进步就必须要坚定地迈出创新的步伐。其次,科学的实践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受到不良环境和思想的影响,不能全面、系统地看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坚持文化自信,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摆脱思维定势大有裨益。最后,要扩大实践范围。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的,创新思维重在思维过程。创新的结果可以是显性的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论研究 汤昕,周辉: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5
也可以是隐性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产生肉眼[2] 艾文礼. 深入把握和坚持文化自信[J]. 红旗文稿,
可见的回报。因此,我们要拓宽视野,提高创新思2015(5): 13−14+1.
维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AI Wenli. Deep grasp and persistence of cultural 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拓宽实践平台,促进创新思维confidence[J]. HongQi WenGao, 2015(5) : 13−14+1. 的产生。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四、结语 2014.
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国家紧抓创新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当代大学生也要以国家和社Selected and edited important documents since the 18th 会的需要为成长成才目标,主动提升创新思维能CPC national congress[M]. Beijing: Central Document 力,积极将个人的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Press, 2014.
的伟大实践之中。大学生要在文化自信中把握创新[4]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
思维的历史维度,在文化自信中坚定为民族复兴而社, 2016.
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深入挖掘文化自信的丰富内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涵,发挥创新思维的攻坚作用,将青春奉献给祖国,speeches[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6.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 白建华, 辛颂旭, 刘俊, 等. 中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
源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14): 参考文献: 3699−3705.
BAI Jianhua, XIN Songxu, LIU Jun, et al. Research on [1] 姚本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合肥: 安徽大学出
the development path for China to achieve high 版社, 2012.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J]. Chinese Journal of YAO Benxia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5, 35(14): 3699−3705.
students[M]. Hefei: Anhui University Press, 2012.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wit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ANG Xin, ZHOU hui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6, China; Office of Party Committ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6, China)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of CPC Xi Jinping interprets “cultural confidence” as the fourth confidence after “confidence in path, theory and system”, and points out in his report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a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Prosperous culture makes prosperous country, and strong culture strong nation”. This statement clarifie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and highlights Xi’s thoughts on cultu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should also firmly grasp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enhanc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firm belief of seek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编辑:胡兴华]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