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学年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2023-11-20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9学年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语文知识(1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i) 翘首(qiao) 仁慈(ci) 惊心动魄(po) B.窒息(zhi) 荧光(ying) 畸形(ji) 殚精竭虑(dan) C.镌刻(juan) 蒙昧(mei) 仲裁(zhong) 屏息敛声(lian) D.锃亮(zeng) 凌空(ling) 悄然(qiao) 藏污纳垢(gou)

2.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 泄气 忧郁消沉 文质彬彬 B.督战 遗嘱 暗然失色 微不足道 C.潇洒 轻盈 翻来复去 美其名曰 D.咆哮 娴熟 正巾危坐 不可名状

3. 下列句子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这位画家画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几乎和真迹以假乱真。

C.这家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的效果。 D.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通过老师的帮助,使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C.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国庆期间,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领衔出品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22.13亿的票房,夺得国庆档期收影冠军。

5. 请给下列新闻拟一则新闻。

记者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达到198万人次,7天合计出境游客突破700万人次,出境旅游市场繁荣,消费更趋理性。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与数年前国人海外爆买不同,今年国庆假期,出境游客更加注重放松身心,抢购马桶盖、感冒药、电饭锅等商品,甚至打包用小集装箱运回国内的现象鲜有发生。

据了解,今年国庆假日期间,国人青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也日趋分散,盲从跟游者越来越少。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传统目的地依旧火爆外,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马耳他、柬埔寨等小众目的地旅游产品在线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位数。 ( )

6. 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哪一场政变?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二、古诗文(10分) 7.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无误的两项是( )( )(4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C.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D.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E.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F.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根据课本,补写上下句。(6句只选4句作答)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与朱元思书》) ②树树皆秋色,。 (《野望》) ③,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⑤,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⑥青林翠竹,。 (《答谢中书书》)

(3)理解性默写(本题有2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7题不超过10分) ①《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②《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 下面句子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其间千二百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至于夏水襄陵 幸甚至哉

9. 句子翻译。(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 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1.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记游白水岩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2分)

A. 少北,有悬水百仞 ( ) B.顾影颓然 ( ) (2)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虽短,却将夫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的郁闷之情。

12. 古诗鉴赏(5分)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诗句中的下列词语。(2分) 晴川: 萋萋:

(2)试分析颈联对全诗的作用。(3分)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3--16题(14分)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①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②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③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赧于它的腔调,刚刚入学的孩童在学会标准发音的同时,也在遗忘自己曾经熟悉的语音。方言的日渐式微,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折射的是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

④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渐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

⑤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 以为然地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链接一】

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像“企”(“站”)、“悭”(“节省”)、“卒之”(“最后”)等;还保留了大量古文的倒装句,如“你行先”(“你先走”)等。有研究指出:广东粤语源于中国古雅

言。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成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如今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 【链接二】

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用语,是民间语言。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也是维系地方民众之间感情的纽带。而推广普通话则是增进地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普通话和方言应当互补共荣,和谐共存,想得益彰。普通话是推广,方盲是传承,都有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

(选自曹志耘《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有删改) 13.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方言收纳民间智慧,采集地域精华,一旦形成,就会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几乎不发生变化。

B.上海方言机智敏捷,天津方言纯粹耿直,齐鲁方言诙谐幽默,体现了方言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C.当今社会,由于人们漠视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因此出现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的现象。

D.粤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倒装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

14. 下列对“方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方言展现出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延续着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B.如今,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给方言带来的冲击,使地域文化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

C.方言把某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负担承载本土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的使命。

D.推广普通话增进了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5. 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分点概括。(4分)

16. 文章第③段提到:“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包皮蛋的手艺人

干亚群

①原谅我的记忆,对吃的总是特别深刻。

②皮蛋当然不是零食,是下饭的。如果有一只皮蛋让你独自享用,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饭,或晚饭。早饭吃皮蛋?!送你一个词——奢侈。

③清明过后天气还有些冷,包皮蛋的人戴一顶毡帽,毡帽的样子像一座小山丘。他挑一副担,前面是一个竹筐,后面是一个编织袋。一只手习惯性地搭在扁担上,另一只手有节奏地甩着。他一边走,一边吆喝,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识别他的身份,然后一笔笔生意跟过来。

④跟其他师傅称呼不同的是,包皮蛋后面跟的不是“师傅”,而是“的”,所以他们是包皮蛋的。的确,这个称呼有些难,叫“蛋师傅”?有些怪,而且容易在歧义的基础上产生遐想。称“皮蛋匠”?还没有这样的称呼。“包师傅”?他不姓包。干脆直接一些,包皮蛋的。因为这个“的”,包皮蛋这门手艺显得有些卑贱。 ⑤包皮蛋的取出一个黑糊糊的桶,里面装着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他让母亲从火缸里铲出灰,又拎来半桶水。然后他把水、灰,还有半湿半干白糊糊的东西搅拌在一起,很快白糊糊的东西不见了,全变成了黑黝黝。

⑥他从编织袋里捞出一大把灰,掺到刚搅拌好的灰烬里,还是黑漆漆。他戴上一双超大版的手套,一手捧住鸭蛋,一手拿木板往箕畚里一挑,然后涂到鸭蛋上,用手一搓,小心翼翼放到母亲替他准备的另一只箕畚里。

⑦因为他的手套实在是太大了,一只鸡蛋到了他手里,感觉是一颗弹珠。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鸡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⑧母亲早把一只洗干净的瓮放在他的脚边。待所有的鸡蛋搓过后,他从编织袋里掏出小编织袋,从里面倒出谷皮子。那些鸭蛋再次被一只只放进谷皮子堆里,一滚,二滚,撮在大手套里放入脚边的瓮中。

⑨包皮蛋的过程一点都不令人兴奋,与其他手艺人相比,他那点活的分量有些轻。也许是他看出我们对他的不屑,说是如果拷不出松花蛋,他的工钱不仅不要,还赔钱给我们。话说到这分上,母亲还能说什么话。

⑩这时,他的生意陆陆续续来了。隔壁婶婶,前屋婶婶,她们都来叫他包皮蛋。村里来了其他手艺人,婶婶们会把需要做的活带过来,如修修补补之类的,但包皮蛋这事还得亲自上门。或许因为他仅仅是包皮蛋的。

⑪曾经有一位杏婶婶,认为包皮蛋无非是那些料,她殷勤地给包皮蛋的端茶,甚至还很大方地从她丈夫那儿讨来一支烟给他点好,希望能得到配料的方子。别看“毡帽”人憨厚,脸上总挂着笑容,但心里比谁都清楚你递茶点烟的背后是啥文章。不过,别人不问,他也乐意享受一时半刻的嘉宾待遇,而且极其配合着东拉西扯,笃定地喝茶抽烟。

⑫杏婶婶是位有心眼的人,并不直接讨要他的配方,否则显得太猴急了。她先夸奖包皮蛋也是门手艺,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继而同情学手艺的人辛苦,尤其像他这样挑担走南闯北的。杏婶婶打出两张感情牌后,“毡帽”的情绪被酝酿起来,嗯嗯啊啊地感谢阿嫂心眼好。杏婶婶问:“为什么会拷出松花来?”“毡帽”说:“那是因为在料里掺进了松叶。”杏婶婶像得到启蒙的孩子一样,嘴里“噢”的一声,还不由自主抻了一下脖子,似乎想把刚得到的知识咽了下去。

⑬杏婶婶当然不满足仅仅得到掺松叶的信息,她还问了几个问题。“毡帽”也并不吝啬,都一一回答了杏婶婶的提问,告诉她料里有生石灰,有白碱、盐,还有一种硝。杏婶婶“步步起久进(得寸进尺)”,问他怎么配。“毡帽”这时戛然而止,笑而不答了。这是他的吃饭家什,只能到此为止。他猛抽一口烟后,一扔,烟蒂远远地抛了出去。

⑭杏婶婶心里自然不痛快,请了他一支烟,还泡了一杯茶,除了这两样物质上的讨好,还有情感上的讨好微笑理解同情。可杏婶婶拿他没办法,总不至于向他讨还香烟或茶水吧,但脸上的情绪却像蚊帐一样,马上放了下来。 ⑮包皮蛋的就是包皮蛋的,到了要紧关头踩刹车。

⑯一个月后鸭蛋变成了皮蛋。剥开的皮蛋分成三层,外层呈半透明的琥珀色,中层黛青色,最里边是鲜艳的朱红。蛋像琥珀一样,里面松花朵朵。视之,已经食欲大增,下饭,果然美味。当然,皮蛋吃得很节俭,一瓮皮蛋得吃几个月。吃完了,只能等待明年的清明时节。天热的时候,一般是见不到包皮蛋的,估计怕包的蛋质量不过关。

⑰我脸上长了几颗痣,母亲认为好相不长痣,让包皮蛋的给我点痣。包皮蛋的犹豫了一下,嘱我取个玻璃瓶来。他把黑糊糊的料装进玻璃瓶子,叮嘱我用铣铁丝蘸一点点,绝不可多。母亲依他的话挑了一点,点在几颗痣上。结果,马上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似乎还有液体渗出来。几天后,痣果然不见了,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疤痕。我记得我周围好几个同伴都曾用过这种方法。

⑱包皮蛋的走了,边走边吆喝着“拷皮蛋”,那样子似乎他第一次进村来。我问母亲,明明是包,为什么是拷?她说,老人就是这样称呼下来的,没有人更改过,反正大家都懂“拷皮蛋”就是“包皮蛋”。所以,至今都没有人帮我解释这个“拷”字。但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现在市场上的皮蛋不是“拷”的,而是浸泡,数天即可食。 ⑲自然,口味远不如以前。

(1)包皮蛋这门手艺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3分) 答:

(2)找出杏婶婶向包皮蛋的讨要配方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3分)

杏婶婶的做法 端茶、点烟 ② 问了几个问题 ④

(3)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写法,请加以赏析。(4分)

尤其他努力撮着手指,想把鸭蛋放进箕畚时,我总怀疑鸡蛋随时会跳下来。我甚至还担心鸭蛋承受不住他粗笨的手套而粉身碎骨。

③ 戛然而止,笑而不答,扔烟蒂 ① 感谢阿嫂心眼好 包皮蛋的反应

(4)第⑰段中,母亲让包皮蛋的帮“我”点痣,他的反应如何?他为何有如此反应?(3分)

(5)文章结尾处,作者仅仅是在感慨皮蛋的味道大不如前吗?请简述理由。(5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22. 请以“这样玩,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可用化名代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