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航天人物

2023-07-16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钱学森

1945年-1947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他作为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还被国际电工学会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将他正式列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 20世纪三十年代,钱学森是冯-卡门组织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火箭研究小组的重要成员。1943年和F-马林纳合作完成了研究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为20世纪四十年代喷气推进实验室成功研制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导弹是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的先驱。在超音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钱学森对航空工程师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冯-卡门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间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为高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他和冯-卡门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曾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钱学森于1956年2月17日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了火箭导弹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同年4月起,他作为这一领导机构的成员,负责规划与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他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将控制论发展成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导弹与航天器的制导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带领全院职工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战略武器,并依靠组织和群众,在研制实践中创建和发展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培养了科技队伍,制定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的技术发展途径和步骤,并亲自指导了我国导弹的设计和研制,协助聂荣臻元帅,使我军具有了实战的尖端武器,壮了国威、军威,振了民心,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中国航天的成功之路。 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梁思礼,清代名人梁启超之子。解放初期从美国留学回国。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51岁得子梁思礼,视若珍宝。梁启超生前一直遗憾他的孩子中没有一个是学自然科学的,没想到他去世后,他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思礼实现了他的遗愿,先修无线电,后学自动控制,并成为梁家的第三位院士。“我今年已是79岁的老人了。作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我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的中华民族的航天精神可以概括为24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24个字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中国航天事业46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航天事业的传家宝。”梁思礼这样开始了对自己红色年代的回忆。的时刻到了!导弹在点火之后带着原子弹头缓缓升起、转弯、飞向目标,最后精确地在目标上空实现核爆炸,标志塔笼罩在巨大的蘑菇云之中。“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此,我国就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核俱乐部成员之一。 1956年10月8日,“老五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部队的3个疗养院的空房子里成立了。聂荣臻元帅主持制定的国家12年科学规划下决心开展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钱学森被任命为当时的五院院长。院长下设10个研究室,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在苏联“半路退场”的援助下,我国仿制的1059近程导弹于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同年,从全国名牌大学选调4000名大学毕业生来“老五院”从事研究工作,从部队选调大批优秀军政干部从事管理工作,从抗美援朝复员转业的士兵中优选了一大批到工厂当工人。我国第一颗中近程地导弹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研制出来了。“到基地试射前,我充满信心。那时我的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我和妻子约定,如果生男则起名梁凯,生女则

为梁旋。我打算凯旋。”梁思礼回忆道。

火箭技术专家王德臣

我国航天领域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组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问教授、南京航空学院名誉教授。

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原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工作,历任设计员、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科技委常委、副院长等职。先后担任远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新型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特别是在长二捆运载火箭发射“澳星”等任务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先后获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神舟六号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1932年出生,1955年至1961年留学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1957年服从祖国的安排改学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1987年成为“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1992年担任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工程立项后即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 1964年7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

划。

?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 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 1980年5月2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

?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 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 199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没有载人的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顺利经过发射入轨、太空运行、返回地球三个阶段,历时21小时。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航天飞船在西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神舟”三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

?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宇航员为38岁的杨利伟。

? 2005年10月12日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