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盛 李娟
①我常常想,一百多年前,最早决定定居此处的那个农人,一定再无路可走了。他一路向北,在茫茫沙漠中没日没夜地跋涉。后来走上一处高地,突然看到前方视野尽头陷落大地的绿色河谷,顿时倒落在地,痛哭出声。
②他随身带着种子,那是漫长的流浪中唯一不曾放弃的事物。他以羊肠灌水,制成简陋的水平仪勘测地势,垦荒,开渠。在第一个春天的灌溉期,他日夜守在渠边。每当水流不畅,就用铁锨把堵塞在水阀口的鱼群铲开。
③那时,鱼还不知河流已经被打开缺口,更不知何为农田。它们肥大、笨拙,无忧无虑,争先恐后涌入水渠,然后纷纷搁浅在秧苗初生的土地上。秧苗单薄,天地寂静。阳光下,枯萎的鱼尸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冬天,河面冰封。人们凿开冰窟,将长长的红绳垂放水中。虽然无饵无钩,仍很快有鱼咬着绳子被拖出水面。它们愤怒却迷惑。世界改变了。
④春天,鱼群逆流产卵。鱼苗蓬勃,河流拐弯处的浅水里,如堆满了珠宝,璀璨耀眼。若在此处取水,一桶水里有半桶都是细碎小鱼。人们大量捕捞小鱼,晾干,喂养牲畜。牲畜吃得浑身鱼腥气。冬天,牲畜被宰杀炖熟后,肉汤都是腥的。世界改变了。
⑤鱼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耕地不断扩张,沿着唯一的河流两岸上下漫延。才开始它们如吸吮乳汁般吸吮河流,到后来如吸吮鲜血般吸吮河流。再后来,河流被截断,强行引往荒野深处。在那里,新开垦的土地一望无垠。无论在种子播下之后,还是农作物丰收之时,那片土地看上去总是空旷而荒凉。而失去水源的下游湖泊迅速萎缩,短短几年便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湖。从此,再也没有鱼了。世界改变了。
⑥又过去了很多很多年,我们一家才来到这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片逾万亩的新垦土地。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路也是新的,水渠也是新的,仿佛一切刚刚开始。只有那条河旧了,老了,远在数公里之外。河床开阔,水流窄浅。而鱼又回来了。它们彼此间一条远离一条,深深隐蔽在水底阴影处。
⑦和这块土地上的其他种植户一样,我们也在自己承包的地上种满了向日葵。这块土地也许并不适合种植这种作物,它过于贫瘠。而向日葵油性大,太损耗地力。但是,与其他寥寥几种能存活此处的作物相比,向日葵的收益最大。
⑧记得第一年,我们全家上阵。我们连夜处理种子。我妈和我叔叔两人用铁锨不停翻动种子,使之均匀沾染红色的农药汁液。我在旁边帮忙打着手电筒。手电光芒静止不动,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它们隔天就要被深埋大地。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而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在地底深处遇到这些红色种子,它们绕其左右,饥饿而畏惧。后来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
⑨此时此刻,我妈和我叔叔的紧张与忧虑也渗入红色之中。同时渗入的还有我的悲哀,我的疲惫。我一动不动举着手电。手电光芒在无边黑暗中撑开一道小小缝隙。荒野中远远近近的流浪之物都向这道光芒靠拢。我手持手电一动也不敢动,仿佛眼下这团光芒,是世
间最最脆弱的容器。
⑩第一年,我跟着去到地头,刚播完种子就离开了。那一年非常不顺。主要是缺水。平时种植户之间都客客气气,还能做到互助互利。可一到灌溉时节,一个个争水争得快要操起铁锨拼命。轮到我家用水时常常已经到了半夜。我妈整夜不敢睡觉,不时出门查看,提防水被下游截走。尽管如此,我家承包的两百亩地还是给旱死了几十亩。接下来又病虫害不断。那片葵花地无一幸免。田间地头堆满花花绿绿的农药瓶。
⑪冬天我才回家。我问我妈赔了多少钱。她说:“幸亏咱家穷,种的少也赔的少。最后打下来的那点葵花好歹留够了种子,明年老子接着种!老子就不信,哪能年年都这么倒霉?”
⑫整个冬天,小小的村庄洁白而寂静。我独自出门向北,朝河谷走去。大雪铺满河面,鸦群迎面飞起。我看到一百年前那个人冒雪而来。我渴望如母亲一般安慰他,又渴望如女儿一样扑上去哭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作者想象一百多年前先人发现这片河谷并在此定居、垦荒、开渠的情形,写出了他们的坚韧与辛劳。
B. “世界改变了”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写出了人类的到来使这片土地发生了变化,流露出作者的痛心之情。
C. 平时互助互利的种植户因引水灌溉引发争斗,既表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又批判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自私冷漠。
D. 文章结尾处景物描写“大雪铺满河面,鸦群迎面飞起”,渲染了村庄洁白寂静的氛围,引发出作者的想象和思考。
(2)文章⑧⑨段在语言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3)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标题“繁盛”的意蕴。 【答案】 (1)C
(2)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如“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②运用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如“手电光芒”的描写。③想象丰富,使人如临其境,如“种子的红色军团”“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④语言有张力,具有韵味,如“使之均匀沾染红色的农药汁液”“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
(3)①文中既指河流中鱼类的繁盛,也指定居此地的人的繁盛。②人们为了庄稼的繁盛去开垦土地并苦心播种、灌溉,却换来干旱、病虫害及歉收。③蕴含着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忧虑。
【解析】【分析】(1)C项,“平时互助互利的种植户因引水灌溉引发争斗,既表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又批判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自私冷漠”,既然“平时互助互利”就说明并不冷漠,“引水灌溉引发争斗”反应的是生存的残酷。故选C。
(2)本题⑧⑨段在语言表达上富有特色,首先找手法:“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带着希望的种子被播种时的庄严;“手电光芒在无边黑暗中撑开一道小小缝隙。荒野中远远近近的流浪之物都向这道光芒靠拢”这
是细节描写,写出黑夜的独特感受;“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而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在地底深处遇到这些红色种子,它们绕其左右,饥饿而畏惧”运用想象,生动地写出地底的情况;“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手电光芒静止不动,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语言富有张力,如同诗一般富有哲理。
(3)由“鱼还不知河流已经被打开缺口,更不知何为农田。它们肥大、笨拙,无忧无虑,争先恐后涌入水渠,然后纷纷搁浅在秧苗初生的土地上。秧苗单薄,天地寂静。阳光下,枯萎的鱼尸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人越来越多。耕地不断扩张,沿着唯一的河流两岸上下漫延”可概括出“既指河流中鱼类的繁盛,也指定居此地的人的繁盛”;由“在那里,新开垦的土地一望无垠。无论在种子播下之后,还是农作物丰收之时,那片土地看上去总是空旷而荒凉。而失去水源的下游湖泊迅速萎缩,短短几年便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湖。从此,再也没有鱼了”“那一年非常不顺。主要是缺水”“我家承包的两百亩地还是给旱死了几十亩。接下来又病虫害不断。那片葵花地无一幸免”可概括出“人们为了庄稼的繁盛去开垦土地并苦心播种、灌溉,却换来干旱、病虫害及歉收”;由“平时种植户之间都客客气气,还能做到互助互利。可一到灌溉时节,一个个争水争得快要操起铁锨拼命”“我看到一百年前那个人冒雪而来。我渴望如母亲一般安慰他,又渴望如女儿一样扑上去哭泣”可概括出“蕴含着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忧虑”。 故答案为:⑴C;
⑵ 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如“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②运用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如“手电光芒”的描写。③想象丰富,使人如临其境,如“种子的红色军团”“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④语言有张力,具有韵味,如“使之均匀沾染红色的农药汁液”“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
⑶ ①文中既指河流中鱼类的繁盛,也指定居此地的人的繁盛。②人们为了庄稼的繁盛去开垦土地并苦心播种、灌溉,却换来干旱、病虫害及歉收。③蕴含着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忧虑。
【点评】⑴该题考查散文文本的理解、概括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课下多阅读经典散文,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逐段理解,把握段意;关注关键词,理解表层义、比喻义、象征意等。
⑵该题考查语言的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完成这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本身独特之处。
⑶该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这属于重点词语的考查。理解重点词语,首先理解表层含义,然后联系文本主题或者段意,理解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做答时,要分条陈述,要全面。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
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开水是二台护林点供应,驻点护林员马连成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牌护林员,在这个点上已经十多年,由于管护人员紧缺,他是这个点上唯一的一名护林员,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区。看到我拍照,便乐呵呵地说,多给我拍几张。我知道,在大家心里,自己的工作太过平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支撑并筑牢了六盘山区的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风来了,一阵吹得紧似一阵,唤醒了阵阵林涛,草木们也随风舞动,像在普天狂欢。日影在移动,时光在奔走,地塄上一株株白色的绣线菊热烈地播曳着花球;山洼里地埂上像繁星一样缀满白色的野草莓花和黄色的蕨麻花,每一丛叶子都在合力擎起一朵朵小花,每一朵小花的脸庞,都在灿然仰望着太阳。风来,它们欢舞;风去,它们静默。像是听到了风的召唤,云也渐渐聚拢了过来,太阳躲进了云层,山谷里变得阴凉起来。
育苗进行了一多半,我们停了下来,开始给育好的苗床盖遮阴网。桦树种子的顶土能力比较弱,种子播撒下去之后,只覆盖了薄薄一层土,容不得暴晒。盖好遮阴网,浇上水,种子们就可以在这张舒适的“席梦思”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待哪天睡醒了,睁开惺忪的眼睛,伸一伸懒腰,然后相互招呼上一声,就纷纷把小小的脑袋从土里探出来了,然后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出叶瓣,待它们有了直面风雨阳光的能力,我们就会掀去遮阴网。那时,它们一定会惊呼着,舒展小小的叶片,来拥抱这个世界。
下午,育苗工作早早结束。风慢下了脚步,太阳也钻出了云缝。微喷管已接好,细雨般喷洒的水滴迎着西斜的阳光开始滋润这块土地。我爬上山洼,坐在树荫下,眺望我们的苗圃地。清凉的风从米缸山上吹过来,吹动绿波荡漾,吹来了丝丝的寒意。
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小树苗,会被栽植到有待绿化的山川峁梁,或是被移植到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在那里扎根、成长,撑起一片绿荫,携送一缕清凉,而每一片随风而舞的叶子,是否都保留着一份最初的记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穿插了对风、云以及太阳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这样处理既有利于交待育苗工作的时间变化,又丰富了文章的审美意蕴。
B. 将茫茫林海比喻成“绿罗裙”,形象生动,“裁剪合体而又别致”写出了针叶林与天然林既“融接为一体”又“林相迥异”的状态。
C.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独句成段,颇具匠心,“热闹”既是对上文山谷“宁静”的回应,也开启了对下文育苗工作的叙写。
D. 文章明暗线交织,育苗工作是明线,“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一明一暗双线并行,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文章把育苗工作写得如此详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写到的“一份最初的记忆”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①照应标题,标题为“米缸山下播绿记”,详写育苗工作符合作品写作的内容;②突出护林工作的艰辛,表现护林员默默付出和乐观的品质;③详写育苗工作,提醒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人类的人家园。
(3)①从生长的环境来看,指的是对所生长的山谷和土地的记忆;②从与人的关系来看,指的是护林员艰辛育苗细心呵护的记忆;③从情感的表达米看,指的是与护林员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④从主旨的揭示来看,指的是人与自然共筑家园的记忆。
【解析】【分析】(1)选项D,“文章明暗线交织”“‘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理解错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文章并没有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形式,文本只是写米缸山下播绿的过程。“我”的情感也没有发生变化。故答案选D。
(2)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详细写育苗工作的用意,首先从题目上看“米缸山下播绿记”,内容详细写育苗工作是在围绕题目进行写作。从内容上看,详细写育苗工作是为了体现育苗工作的艰辛和绿化者的不容易。从主题上看,详细写育苗工作是为了突出绿化环境的意义,也呼吁读者要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3)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最初的记忆”的内含,这“最初的记忆”是指小苗最初在育苗前的记忆。从原文文句:是否都保留着一份最初的记忆?是反问句,作者旨在表达要“保留一份最初的记忆”,从情感的表达上是在突出育苗人的艰辛,同时也在表达对人们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吁。
故答案为:⑴D;⑵①照应标题,标题为“米缸山下播绿记”,详写育苗工作符合作品写作的内容;②突出护林工作的艰辛,表现护林员默默付出和乐观的品质;③详写育苗工作,提醒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人类的人家园。
⑶ ①从生长的环境来看,指的是对所生长的山谷和土地的记忆;②从与人的关系来看,指的是护林员艰辛育苗细心呵护的记忆;③从情感的表达米看,指的是与护林员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④从主旨的揭示来看,指的是人与自然共筑家园的记忆。
【点评】⑴客观题的考核的内容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等。
⑵此题考查对育苗工作描写的作用。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内容角度: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结构角度:要考虑与标题和上下文的关系。
⑶主要考查重要语句的含义。可以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来考虑。在回答深层含义时,要关注文本内容,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结合作者的意图来作答。同时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记忆”,明确记忆的含义,是什么内容的记忆。
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投食下的阅读饥饿
鲁敏
①投食,一个比拟,像动物园里那样,给笼子里早已不猛的野兽丢些死鸡活鸭……这是个有点调笑的说法。调笑是为了减轻内心的不适感。我老觉得,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投食的主要表现是榜单、书目、名人推荐、月选季选年选等。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到我们各自所趴着的笼子里。如果你是一位在某个领域小有名声的人士,出版社还会直接把书给扔进来。这情况多么令人满意,你都不用动半根指头,就可以非常及时地进食到本季最时新的读物。
②某天,有个摄制组来家里拍东西,主持人随手拿起茶几上一本书,语调喜悦:“哦,我刚刚在某老师家也看到这一本哎。最近,老是听到人说哎……”我立即知道,我与“某老师”,还有别的一些老师,准是在同一时间被空投了同样的东西,都是刚刚打开包装,热气腾腾地放最靠手的地方,而这本书的下方,稍微带点陈灰的,是一堆同样来源的书。我不知道,我将在何时、或者是否真的会去拿起刀叉张开嘴巴……绝非胃口不好,相反,阅读上,这些年我一直饥饿,这满目琳琅、饱食终日的饿,已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听听,连我自己也要脸红了,多么矫情的令人反感的说法。
③我当然知道真正的供给不足是什么样的。从五十年代的前辈们那里,我们都听过许多关于阅读的故事,在那灰蓝色的回忆光圈里,他们到废品回收站找书、到贴有封条的仓库偷书、步行三个小时到一处去借书连夜急读并于次日凌晨交到下一个风尘仆仆的接力者手中。我的一位同行,是六十年代生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多次用一种不可思议地语气提起,他整个青少期的阅读,就是靠各种“意外”与“撞运气”,得以与某书碰上,然后就抱住死啃,啃得连碴子都不吐。他最神奇的是在垃圾堆里捡到过好书,拍拍灰,塞裤子口袋就拿回去读了……每每听之,我总是啧啧不已,并且有种向往的心态,觉得那种匮乏,一方面是残酷的、压迫的,可其中又有种初恋般的纯度与浓度,甚至带有传奇的美感。 ④我这心态显然也是不大健康。这所谓的美感,是出于我的主观视角,是对比而生的,对比于当下的食欲僵死。投食而来的那些书单,一拨又一拨,挤挨挨、满当当地进入视线,爱恋的感觉就此稀薄了,似已没了起初的忠贞和虔诚,因它们不是我日思夜盼、苦苦
求索而来的,甚至可能是并不需要的、伴有轻微质疑的。常常的,打开一本书,那样讲究的字体与排版,花了大心思的封面,体贴的、连配套的书签都备好了,可是啊,负疚地长叹,不想打开。我害怕会碰到反复碰到的情况,那既不甜也不苦,既不烫也不冰的滋味,都搅动不了齿舌,更何谈心肠与脑袋。当然,是可以看的,足可以翻上大半天,并也会条件反射地发笑与点头称是,直看得圆滚滚的、挺胸凸肚,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没了,就饿了,加倍的饿,空洞到极点的饿,并伴有异常的伤心,为那书,为它那好看的样子,为我对它的无情遗忘。更绝望的是:那不独是那本书的命运,那更是我的、我们的。 ⑤我饿着。我羞耻于这种饿,像得了道德败坏、见不得人的病。这怨不得别人的,为什么会在大丰大收、供给丰沛到过剩的背景下如此之饿?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去荆棘、去莽原、去冰雪中捕食的能力,从被抛弃的垃圾堆里、从加锁的门背后、从被打包变卖的废品中,翻找到那些破旧、残缺、没了用处、味淡如水的,但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吃大路货?为什么要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好像新晋小开总要赶上新品发布似的,哼哼唧唧地表示津津有味,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思考、发声?想想看,这真是可怜而贫瘠的局面!
⑥大概正是出于这种恐慌的心理,每次看到书单,看到排行榜,看到几乎像课堂作业般整齐的赞美式反馈,我总升腾起一阵迷雾般的焦虑,我不知道我能否有勇气立即站起身、跑出去,趁着肢体与脑力尚未完全绵软,离开这无需任何心力的富足之地,跃入旷野,跃入干涸,激活被干扰和驯化过的视觉与嗅觉,恢复那种挑剔但准确的灵敏,重新长出野蛮有力的肌肉……最终,在视线尽头的大地深处,在被忽略被冷落的地方,在依稀可辨的光线中,遭遇到我一直寻找和渴求的那本书。
(1)用简洁的话对第①段中划线词“投食模式”加以解释。 (2)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描摹昔日人们因读物贫乏而遗弃阅读的景况。 B. 为展开对阅读现状与文化命运的思考作铺垫。 C. 突显作者对真正供给不足状态的熟稔与忧惧。 D. 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当下阅读丰沛现状的珍惜。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面对大量书籍,感觉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严重缺乏阅读时间。 B. 对于过度讲究字体与排版、封面与美观的书籍向来嗤之以鼻。 C. 担心自己会在阅读过剩的环境中丧失自主阅读的追求和能力。 D. 每次看到书单和排行榜,就会激发自身阅读寻找书籍的动力。 (4)分析第⑤段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 (1)以榜单、书目等为内容,固定时间,精细加工后流水线一样推送的被动阅读模式。 (2)B (3)C
(4)本段的语言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丰沛的情感,论说富有气势。先用比喻把阅读的饥渴喻为一种病;再用设问引出阅读过剩下个人阅读能力削弱甚至丧失的感伤;接着用排
比罗列陈述阅读应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用一串问句,反思当今读者随波逐流的现状;最后用长短结合的句式,表达作者的悲叹与忧思。全段一气呵成,发人深省。
(5)本文先从投食阅读这一现象入手,引出对当今阅读现状思考的话题;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强调当今看似丰沛实则贫瘠与往昔看似贫瘠实则丰沛的阅读状态之间反差;进而辩证思考物质丰盈与精神匮乏之间的矛盾,表达对阅读现状乃至我们命运的反思;最后照应开头,呼吁人们进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主动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解释“投食模式”,这个属于给概念词语下定义,首先要明确种属。投食模式是阅读模式的比拟说法,所以它属于阅读方式。然后再结合文本提炼特征,具体内容可结合语境分析。前文说“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投食的主要表现是榜单、书目、名人推荐、月选季选年选等。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到我们各自所趴着的笼子里”,其中,“投食的主要表现是榜单、书目、名人推荐、月选季选年选等”是说“投食模式是以榜单、书目等为内容”;“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是说“投食模式有固定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是说“流水线一样推送”;“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是说“精细加工后流水线一样推送”。据此可组合成“投食模式是以榜单、书目等为内容,固定时间,精细加工后流水线一样推送的被动阅读模式”。
(2)A项,“描摹昔日人们因读物贫乏而遗弃阅读的景况”错误,与本文内容“他们到废品回收站找书、到贴有封条的仓库偷书……”不符。C项,“突显作者对真正供给不足状态的熟稔与忧惧”错误,与本文内容“有种向往的心态,……其中又有种初恋般的纯度与浓度,甚至带有传奇的美感……”不符。D项,“表达作者对当下阅读丰沛现状的珍惜”错误,与本文内容“阅读上,这些年我一直饥饿,这满目琳琅、饱食终日的饿,已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不符。故选B。
(3)本题中,①段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然后②段写自己的阅读饥饿,“阅读上,这些年我一直饥饿”;接着③段提出阅读上“真正的供给不足”;④段写自己处于投食阅读模式下的感受;⑤分析投食阅读模式的危害“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⑥写反思以后的改变。A项,“是严重缺乏阅读时间”错误,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于过度讲究字体与排版、封面与美观的书籍向来嗤之以鼻”错误,与本文内容“我害怕会碰到反复碰到的情况,那既不甜也不苦,既不烫也不冰的滋味,都搅动不了齿舌,更何谈心肠与脑袋”不符。D项,“会激发自身阅读寻找书籍的动力”错误,与本文内容“每次看到书单,看到排行榜,……我总升腾起一阵迷雾般的焦虑,我不知道我能否有勇气立即站起身、跑出去”不符。故选C。
(4)从修辞角度来看,本段的语言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丰沛的情感,论说富有气势。先用比喻“我饿着。我羞耻于这种饿,像得了道德败坏、见不得人的病”,把阅读的饥渴喻为一种病;再用设问“为什么会在大丰大收、供给丰沛到过剩的背景下如此之饿?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引出阅读过剩下个人阅读能力削弱甚至丧失的感伤;接着用排比“去荆棘、去莽原、去冰雪中捕食的能力,从被抛弃的垃圾堆里、从加锁的门背后、从被打包变卖的废品中,翻找到那些破旧、残缺、没了用处、味淡如水
的,但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罗列陈述阅读应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用一串问句“我为什么要吃大路货?为什么要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好像新晋小开总要赶上新品发布似的,哼哼唧唧地表示津津有味,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思考、发声?”反思当今读者随波逐流的现状;最后用长短结合的句式“想想看,这真是可怜而贫瘠的局面!”,表达作者的悲叹与忧思。全段一气呵成,发人深省。
(5)从内容上看,①段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然后②段写自己的阅读饥饿的现状,本文是先从投食阅读这一现象入手,引出对当今阅读现状思考的话题;接着③段提出阅读上曾经出现的“真正的供给不足”,④段写自己处于投食阅读模式下的感受,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强调当今看似丰沛实则贫瘠与往昔看似贫瘠实则丰沛的阅读状态之间反差;⑤分析投食阅读模式的危害,⑥写反思以后的改变,进而辩证思考物质丰盈与精神匮乏之间的矛盾,表达对阅读现状乃至我们命运的反思;最后照应开头,呼吁人们进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主动阅读。
故答案为:⑴ 以榜单、书目等为内容,固定时间,精细加工后流水线一样推送的被动阅读模式。 ⑵B;⑶C;
⑷ 本段的语言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丰沛的情感,论说富有气势。先用比喻把阅读的饥渴喻为一种病;再用设问引出阅读过剩下个人阅读能力削弱甚至丧失的感伤;接着用排比罗列陈述阅读应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用一串问句,反思当今读者随波逐流的现状;最后用长短结合的句式,表达作者的悲叹与忧思。全段一气呵成,发人深省。
⑸ 本文先从投食阅读这一现象入手,引出对当今阅读现状思考的话题;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强调当今看似丰沛实则贫瘠与往昔看似贫瘠实则丰沛的阅读状态之间反差;进而辩证思考物质丰盈与精神匮乏之间的矛盾,表达对阅读现状乃至我们命运的反思;最后照应开头,呼吁人们进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主动阅读。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中重点词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词语的上下文语境。语段词语所在的文段,分析文段的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和特点,联系文段的主要内容组织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整体理解文本的内容。先理解题目中的段落,分析其主要内容,然后分析文本的全局内容,结合全局内容来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推断能力,注意在文章中找出选项的相关信息。阅读文本,在文本中找到选项的信息,理解分析选项和原文,依据原文信息推断答案。
⑷本题考查的是文本语言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来作答。疏通文段的内容大意,在文段中分析其重点词句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组织答案。 ⑸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结构是赏析能力,注意概括文本的段落内容。阅读文本,分析概括文本中每段的主要内容,筛选每段内容的重点词来组织答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塔下人家 沈念
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
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①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他的咿呀学语、玩耍嬉戏、学习成长,塔都是见证者。塔看着人们来来往往,蹁跹游走,看着城市换着容颜,延展变迁。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房屋、水电路等各类基础设施苟延残喘、灰头土脸,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男孩那张阳光灿烂的脸,自信,刚毅,活力潜涌,怎么看都不像是从老城区走出来的孩子。“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过去多少年,远近渔民打鱼上岸,就在附近交易,鱼巷子久而久之闻名遐迩,是与塔一步之遥的水上集市。②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
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生计所迫,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塔下住着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贫穷并没有限制这个家庭的想象力。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男孩画过的速写本、用过的铅笔头,被夫妇俩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几个纸箱。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从小就记住了父亲的这句话。只有塔,是最熟悉这些塔下人家的困窘和努力的。然而似乎只要汇入城市的人流,这对夫妇、男孩和老街坊们,都变得从容、勇毅了。 在水的波光浪影中,塔把时间创造的变化藏进了城市的身体里。水在西边老城区划下一道边界,城市不断地往东走,越走越远,日新月异,人们的目光追随着这种“新”,只有老街如故。男孩的家至今都没从老城区搬走,有些老街坊离开后会常回来看看,不知从哪一天起,老街巷也悄然变化。③那些曾经一成不变的店面——刻字厂、打鱼佬特色鱼馆、江清侠中西结合门诊、好帮手清洁用品批发、牙科诊所、兴旺布行……,屋瓦上叠积的尘灰,茂盛的茅草,走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看见”里,替换的是整修之后朴素洁净的新气象。细心的人发现,七拐八弯的老街路面铺了柏油,填平了积水的空洼;路灯擦亮了这里的夜晚,暗夜行走变得暖意丛生;社区服务延伸到街巷每个角落,塔下人家多了欢声。这些变化跟着时间前行,这些变化来自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美好共享。男孩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穿过挨挤的房屋中的窄路,走到湖边看水,也抬头回望几年前整饬过的塔。那一刻,男孩似乎能猜到这座实心塔里浮动着的欢喜心思。
我离开这座城市好几年了,挥之不去的城市影像里,众多的建筑标识在脑海中你起我
落、熙熙攘攘,而塔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谁也没有登上过塔去眺望水的风光,塔的实心结构 , 注定它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特定坐标。二十多年来,我也说不上有多少次一个人或陪外来朋友看塔,每一次的场景仿佛都是流动的,只有塔是坚定的不变者。我和男孩每每谈起这座城市,都需要从塔出发,似乎这里是寻找宝藏的入口,似乎离开它就不能拼凑出一个记忆中的城与市。
男孩学业优异,大四时被选送到巴黎一所著名的学校交流,结束学业后他选择了回国,先去了上海,又回到北京,刚做出自己满意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设计作品。这些年,男孩一边上学一边打工,靠自己去挣专业学习的高昂费用,从未停下迈进的脚步。和他的父亲母亲一样,在困难面前,男孩从没有生发过退缩的念头。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鼓舞他自己,向前走。
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当的力量。
这些年城市的变化,细微的,翻天覆地的,塔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时我想,一座城市总是涌现出诸多变化当然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某些不变的东西更是珍贵的。从我所认识的男孩及其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那种珍贵。忧乐之间,先忧后乐,忧中有乐。男孩和他的父母,以及每一个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从这里离开、归来的人,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是豁达、勇毅、坚韧、无畏。有谁能否认,恰是最普通的他们所坚守、坚持的这些品质,恰是他们怀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积淀成一座城市的品质、生机和变化。
(选自2018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周末文化版》,本文有删改)
(1)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
①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 ②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
(2)作者因老街巷悄然变化的欣喜之情在文中划线句子③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3)简要分析“男孩”这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4)根据全文,分析“塔的实心结构”这一说法在文中的多层内涵。
【答案】 (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轮渡现场车辆拥挤的情况写得格外生动传神,用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②运用叠词“丝丝缕缕”“湿漉漉”,强调了鱼巷子独特的水边集市的气息和景象。
(2)①将老街巷里的店面一一罗列,不避其详,不厌其烦,透露出变化是全面又丰富的;②用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巷店面、路灯等人格化,使新变化、新气象显得活泼有趣;③短句为主,间以整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富有抒情意味。 (3)①“男孩”在文中多次出现,和“古塔”一起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②“男孩”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质,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代表,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具体;③“男孩”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
(4)①“实心”首先指塔本身的建筑结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使得塔经受住了时间变迁的考验,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②“实心”也象征这个城市的人们的豁达、勇毅、坚韧、无畏等珍贵品质,这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坚持,永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
【解析】【分析】(1)本题中,①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轮渡现场车辆拥挤的情况写得格外生动传神,用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②运用叠词“丝丝缕缕”“湿漉漉”,强调了鱼巷子独特的水边集市的气息和景象。
(2)“一成不变的店面——刻字厂、打鱼佬特色鱼馆、江清侠中西结合门诊、好帮手清洁用品批发、牙科诊所、兴旺布行”可知作者把店面罗列的很详细,可见变化是全面又丰富;“屋瓦上叠积的尘灰,茂盛的茅草,走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看见”里”此处用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巷店面、路灯等人格化,使新变化、新气象显得活泼有趣;从句式上分析,短句为主,间以整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富有抒情意味。
(3)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此题答案可概括为:“男孩”在文中多次出现,和“古塔”一起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②“男孩”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质,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代表,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具体;③“男孩”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
(4)“塔的实心结构”既指塔本身,又关系小说的主题,从文中“男孩和他的父母,以及每一个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从这里离开、归来的人,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是豁达、勇毅、坚韧、无畏。有谁能否认,恰是最普通的他们所坚守、坚持的这些品质,恰是他们怀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积淀成一座城市的品质、生机和变化”可概括。
故答案为:⑴①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轮渡现场车辆拥挤的情况写得格外生动传神,用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②运用叠词“丝丝缕缕”“湿漉漉”,强调了鱼巷子独特的水边集市的气息和景象。
⑵①将老街巷里的店面一一罗列,不避其详,不厌其烦,透露出变化是全面又丰富的;②用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巷店面、路灯等人格化,使新变化、新气象显得活泼有趣;③短句为主,间以整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富有抒情意味。 ⑶①“男孩”在文中多次出现,和“古塔”一起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②“男孩”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质,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代表,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具体;③“男孩”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
⑷①“实心”首先指塔本身的建筑结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使得塔经受住了时间变迁的考验,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②“实心”也象征这个城市的人们的豁达、勇毅、坚韧、无畏等珍贵品质,这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坚持,永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⑵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⑶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
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⑷此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5.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有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猪手里一根手杖,头上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来美术馆参观的人不多,三三两两,门票只有十五元。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灵、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
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⑪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⑫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⑬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⑭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⑮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⑯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⑰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⑱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⑲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⑳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1) 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用意。
(2) 作者在第①段和第⑥段两次提及梵高,试结合具体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3) 分析第⑱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4)分析第⑳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画线句营造了一个寂静、清冷、迷蒙的意境;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悲伤、苍凉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画作的深刻(独特)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画家本人的欣赏。
(2)第⑪段是从作者的视角写梵高,由木心的诗想到梵高的《星空》,意在表明木心如同梵高一样,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对未来抱着希望。
第⑯段是从木心先生自己的视角写梵高,引用了木心的诗句“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
意在突出了木心艺术追求的高度和执著前行的坚韧
(3)“平时沉睡着”是指平时很多人看他的画并不理解作品的真正价值(没有人理解他),“善良的人”“注视它”“醒了”是指只有知音才能唤醒他的画作,理解他作品的真正含义。表现了木心对知音的渴望。
(4)结构上,首尾呼应,“细雨如丝”呼应了首段“烟雨迷离”,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①含蓄地表现了木心坎坷的一生和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及成就深深感染了作者,引起了作者无尽的思考。②末段以景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情感体会的广阔空间。 【解析】【分析】(1)本句话“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从内容上来说即绘画内容的描写。结合上下文“我”站在木心先生画作前的一句感叹 “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可见作者通过展现木心先生画作的特点:具有空灵飘渺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画作的态度。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即可。
(2)第一次,由“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结合上文“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可得出答案。第二次由“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整理可知。
(3)本题中划线句子“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需要注意人们在看我的画的时候,具体解释“醒着”“睡着”的含义,结合下文“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说木心的画和灵魂都是醒着的,形象的表达了木心画的不朽。也强调木心灵魂的高贵及其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进行整理即可。
(4)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运用手法,比喻,再结合修辞的作用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应结合关键词“思”进行解释。
故答案为:⑴画线句营造了一个寂静、清冷、迷蒙的意境;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悲伤、苍凉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画作的深刻(独特)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画家本人的欣赏。
⑵第⑪段是从作者的视角写梵高,由木心的诗想到梵高的《星空》,意在表明木心如同梵高一样,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对未来抱着希望。 第⑯段是从木心先生自己的视角写梵高,引用了木心的诗句“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意在突出了木心艺术追求的高度和执著前行的坚韧。
⑶“平时沉睡着”是指平时很多人看他的画并不理解作品的真正价值(没有人理解他),“善良的人”“注视它”“醒了”是指只有知音才能唤醒他的画作,理解他作品的真正含义。表现了木心对知音的渴望。
⑷结构上,首尾呼应,“细雨如丝”呼应了首段“烟雨迷离”,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①含蓄地表现了木心坎坷的一生和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及成就深深感染了作者,引起了作者无尽的思考。②末段以景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情感体会的广阔空间。 【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⑵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次要人物在文本中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在文本中主要有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的作用;侧面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提示主题,增添魅力的作用。本题要求回答作者详写梵高的作用,可从内容、人物、情感、主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⑷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要结合文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
①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②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③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
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④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来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环境描写写出了诺曼底战士墓占地广、坟墓数量多,冷清、肃穆,和平年代少有人来,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借此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引出下方对战争的反思。
B. 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C. 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D. 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2)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3)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 【答案】 (1)D
(2)“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省,
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
(3)正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或会有政客为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
【解析】【分析】(1)D项,“以游踪为线”错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作者站在墓地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所以说,本文的行文线索并不是游踪,而是作者的思绪。
(2)首先,抓关键词“橄榄枝”“摧残”,分析关键词的含义:从橄榄枝的象征意义分析,它象征着和平,“摧残”是指对美好东西的破坏或摧毁。“折取橄榄枝”就是争取和平,“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是毁坏了和平。其次,分析句子上下句的关系,代入语境找答案。这句是因果关系:当我们折取橄榄枝,便意味着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的环境已遭破坏。结合实际具体分析言之成文即可。
(3)此题可以先从文章要表达的主体内容思考,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主要思绪是围绕墓地展开的。再考虑概括一下主题:作者表达了对年轻战士的追悼;然后,分析“苍凉”的原因,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间或会有政客为了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对和平与战争的思考,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所以说以此为题,主要从文章主要内容、作者的思绪展开、以及作者思想感情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⑴D;
⑵ “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省,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
⑶ 正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或会有政客为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
【点评】⑴ 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⑶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
张雄文
①小车像只负重的岩鹰,缓缓盘旋而上,将雪峰山深处亘古沉默的幽绿一层层抛在脚下。
②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泻而来,清脆如金石相扣,将山脚统溪河野性的轰响稀释得若有若无,像天外渺远的钟磬声。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从我们一行钻入雪峰山,抵近统溪河河岸,望见穿岩山眉梢时,它们便紧随而行,似乎生恐浓荫如盖的莽莽丛林凉意不够,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
③我依旧汗意涔涔,却都是穿岩山壁立悬崖惊出的冷汗。小车蓦地停在了山腰人工凿出的一处平地,我弓腰钻出车门,长吁一口气。抬头,一座静默的古寨跃入眼眸。“枫香瑶寨”几个大字将银色的雨幕染成温婉的金黄。古寨木墙黑瓦,松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门楼上三层屋檐清俊雅致,弯翘欲飞。我脑海里蓦地闪过许多镜头:白发长髯的瑶王率领族人避居于此,山高林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耕时猎,怡然自乐。
④似乎为了印证这些我从纸上得来的印象,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瑶王”迎了上来。他是一个真正的雪峰之子,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也是我神交多时的好友。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而像是一个大学校园中寻常可见的学者。
⑤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瑶王”陪我重新钻入雨幕,前往右上角的一处泳池。古树参天而立,枝叶交错,几乎将雨水隔绝在十几米外的头顶。路边偶尔开出一点豁口,簇拥几丛翠竹,竹林尽处有一块长条形窄狭菜地,生长着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瑶王”笑笑说,我种的。我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默念,晚餐要有点这地里的菜肴才好。 ⑥泳池是削平一座不宽的山峰而建,山泉从林间岩石罅隙注入。三五游客或仰或俯,搏浪其间,趣味盎然,全然不顾头顶淋漓的雨水。栏杆围就的池边下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谷底升腾出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将泳池裹在一种神秘的氤氲里,令人疑心误入王母娘娘的瑶池。一行人凭栏徘徊,远望,微笑,默叹。我也感慨着“瑶王”的奇思妙想,给森林公园增添了一处奇景。
⑦暮色在依旧酣畅的雨水中四合时,一行人离开瑶寨,进了穿岩山山腰一座隐在竹荫深处的木屋。廊檐下竹香馥郁的灯光里,几个人靠着古拙原始的桌椅团团围坐。风声鸣响于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
⑧晚餐端上来了。果然有“瑶王”自种的辣椒、苦瓜。我一时笑逐颜开。“瑶王”淡然一笑,取过一壶颜色有些浑浊的自酿乡酒,说,别小看这酒,最多只能喝三杯。借着酒,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
⑨廊檐外风雨潇潇,不觉已过三杯。“瑶王”聊起了雪峰山深处的先贤——《辞海》主编舒新城,眼里满是景慕与神往。我一页页翻阅他影印出版的《舒新城与现代名人书信
集》,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山间高士,还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儒者。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草稿,至今不肯出版,说还要锤炼锤炼。我想,他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实已赫然问世,这部书写在大山之巅的大著,将被雪峰山的乡民们藏之名山,传诸后世而不朽。 ⑩夜已深,雨点还在敲击着竹叶。我辗转于床,蓦然想起了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身为父母官的郑板桥,也只能望着暗夜里的屋顶想想而已。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7日 14版,有删改)
(1)第②段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点,请加以赏析。
(2)第③段和第④段是如何塑造“瑶王”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3)第⑦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4)结尾段提及郑板桥,对文章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答案】 (1)善用词语,生动准确,如“粗犷”、“倾泻”刻画雨的大、猛、急,“钻入”写车进入大山,生动准确;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如“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等,采用拟人手法将雨点人格化。
(2)以“我”的想象来侧面烘托(渲染、铺垫)瑶王;正面介绍、描写瑶王;以“我”的视角来写瑶王;描绘出一个古朴、儒雅的隐居者形象。
(3)描写了夜晚木屋周围的风雨声,以声衬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陶醉。
(4)本段写郑板桥作为父母官关心民间疾苦,却无力改变,与瑶王规划设计森林公园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对比,表达了对瑶王的赞美。(或,对当下社会和谐、人们生活幸福的由衷赞叹。)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赏析第②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第②段,结合内容,从用词特点、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②段从内容上来看,重点写的是旅途遇到雨的情景。从用词来看,作者善于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如,写雨大而猛,没有直接说,而用了形容词“粗犷”和动词“倾泄”,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人对雨的感受,也让读者真切可感;而动词“钻入”更是写出山之大,车之小,以及车行之快,生动准确。从修辞手法来看,作者写雨却用了很多写人的词语,如“陪伴”“粗犷”“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眉梢”“紧随而行”“生恐”“怠慢”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雨以人的品格,写出了雨大,雨的范围广,既生动又形象。
(2)本题考查的是形象是“瑶王”,信息区间在文章的第③段和第④段,考生可仔细阅读这两段,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③段中瑶王并没有出场,只写了作者想象中的瑶王形象,属于对瑶王的侧面描写,为下文瑶王出场起到了烘托和铺垫的作用。第④段通过作者的所见对瑶王进行了正面描,“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展现出瑶王儒雅、古朴的特点;而“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则通过作者的感受,点明了瑶王是一个隐居者形象。
(3)从内容上来看,画线句子写的夜晚“我们”在木屋中听到的木屋之外的“风雨声”。从手法上来看,“风声鸣响于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是写声音,但除此之外“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世界是“宁静”的,可见,画线句子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再结合下文“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可知画线句子表达的是作者的陶醉之情。
(4)本文尾段引用了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然而本文作者却说郑板桥“也只能望着暗夜里的屋顶想想而已”,也就是说郑板桥是无力改变百姓疾苦的。结合上文来看,上文作者写了“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瑶王带领“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这样,郑板桥的有心无力与瑶王的成功形成了对比,就起到了突出瑶王形象、赞美瑶王的作用,也可说是赞美了当下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突出了文章主题。
故答案为:⑴ 善用词语,生动准确,如“粗犷”、“倾泻”刻画雨的大、猛、急,“钻入”写车进入大山,生动准确;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如“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等,采用拟人手法将雨点人格化。
⑵ 善用词语,生动准确,如“粗犷”、“倾泻”刻画雨的大、猛、急,“钻入”写车进入大山,生动准确;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如“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等,采用拟人手法将雨点人格化。
⑶ 描写了夜晚木屋周围的风雨声,以声衬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陶醉。
⑷ 本段写郑板桥作为父母官关心民间疾苦,却无力改变,与瑶王规划设计森林公园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对比,表达了对瑶王的赞美。(或,对当下社会和谐、人们生活幸福的由衷赞叹。)
【点评】⑴该题考查文本语言的鉴赏能力,完成这类题目,主要掌握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包括长短句、整散句、动词形容词的运用。修辞主要包括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语、联想、通感、双关等;还要掌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⑵该题考查人物塑造的方法。对于塑造人物方法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描写(他人反应、环境烘托等),还要注意细节描写。
⑶该题考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完成这类题目,可以从几方面考虑:概括描写的内容;营造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⑷该题考查引用内容对主题的作用。回答这类题目,先熟读并理解文本的主旨,再概括引用内容,最后考虑两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引用内容对主题起支撑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湿漉漉的孤独 陈应松
①大九湖的山各有雄姿。从水中看,似乎是从云上蹿出的鹿,正在草场上欢跃。而在湖的对岸,一些牛在深沉的雾气中哞叫,吃草,纯银样的波光围绕着它们。挂甲峰的影子是无比美丽的,这是我唯一能辨识的山峰,其他不知名的山峰有着不知名的美。雾气不仅在水面上,也在山间蒸腾,这让山冈浸润在了水之上,浮着一般,摇晃着,沉入我们的冥想。山与水生成的雾气往往是蓝色的,你会很爱这种蓝,是一种混合的蓝,混合了天空、山冈、树木、湖水、水草和水汽的蓝。它太浓酽,村庄、田垄会洇成这种蓝色,象是一下
子跌入染红,小路、沼泽、奔走的牛群,全都掉入这种比梦游更不可思议的蓝色。这里是神话中蓝衣人的出没之地。天空从远处的村子上撕开了一条缝,就像破晓。永远,这片地方,都在薄雾中破晓。它是永远的早晨。
②大九湖的晨雾大约是最美的,轻柔得像紫玉,云影和山影一旦明亮就会蹒跚坠入湖中,仿佛宿酒未醒。或者,干脆它们就是一整夜在水里浸泡着。一两株树很好奇,它们走近湖边,窥探这些山影的命运。结果它们探出头看时,发现了自己曾有多么自恋。这个早晨多美啊!
③当太阳从山顶出来时,那些雾,就像一层乳液,给草场和牛羊们抹上一层柔软的奶白。雾是大九湖的魂,是这块湖水的精魂,是它点化这湖泊之美的神奇手印,是它袖筒里扬起的魔术的烟雾。雾使山冈、湖沼和树林的层次,在那薄薄的雾缕中被分割,被突出。水把山拉成一片一片的,就像那些会使各种皴法①的中国画画师。有一些岸渚,恰到好处地伸进浅沼,把一簇簇棠棣、椴木、红桦、虎皮楠推到那儿,而这时,树和紧挨着它们的村庄无一例外地发白,像是被寒冷所照亮。那种光芒,带着纯粹的沉静,藏在山脚下,和雾一起浮起,一起盘旋上升,撑开雾,像是一场冬雪的传说。水与山的蓝色在这里总是饱满的,一致的,像是一个基因,一种遗传。
④那些倒影,还是那些倒影,我不能绕过它们,我不能不与它们共恍惚,同沉浮。除了雾,大九湖的倒影是很值得留恋的。如果你恍惚,它会让你从沉沦中拔起;如果你凝神,它们会展翅飞腾,像诡谲的精灵。但是我们不可能没有这样一个易逝的和揉碎的世界,让水来处理这比现实更迷人的空间,深入到水的深处,稀释我们心中的沉重的阴影。山的纹理,树的繁复,层次和节奏恰到好处,色块明朗,光线阴阳的切割顺着山的走向。这一切,水把它们接纳以后,成为另一个山与树的世界,在水的世界中,它们深情纠缠,融为一体,轻与重,妖与朴,真与幻,共同参与创作了一幅旷世的云水图景,也让山和树有了低头一笑,临风惊鸿的妩媚。
⑤最喜欢它的夜色,仿佛等待一个人终于尘埃落定。在天光的覆盖下,树和山的影子呈放射状,那些裂开的纹路千丝万缕,全顺着湖面游荡散发,像无数条游蛇钻进夜的睡巢,像天空中树状的闪电凝固在某个瞬间。
⑥大九湖的星空因为水而气象浩荡,水天一体,遥相呼应。四围的群山似乎为星空腾出了一个位置,就在大九湖的头顶。这片天空的星星,正被群峰挺举着,拱卫着,敬奉着。无数双宽厚的手掌,伸向天穹。那些星光,宛如从群山的峡谷间射出的神秘光束,在天空中漫舞。我曾在一个夜晚遥望过大九湖的星空,眼里不由自主地潮湿。我们遭受过什么样的狙击、混乱和惊吓,挣脱出来,赶在一个万籁俱静的时刻与它们相遇?我们的内心有多么惶恐和不安,而星星压下了我们的心悸。与你离得如此之近的水晶天穹,天上星光如絮,水中银河倒悬。我坐在湖边,沉默如亲人的星空就像母亲在村庄擎起的灯,守望着我,引领着我,安慰着我。它们近在咫尺,有着巨大的瀑布般倾泻的温情。在这样壮阔飞腾的夜空,生命有一种青葱生长的力量,有穿行天地,阅尽风霜的惆怅与悲壮。在最黑暗孤独的寂静的地方,会有那么多闪烁的东西。哦,黑暗如此富有,如此奢华,这是你亲眼所见吗?夜空的鲜蓝色,是论语在擦拭它,搁在我们头顶亿万年了,依然没有一点陈旧感,这是何等高贵优秀的品质?
⑦月亮突然间升起来了,碾盘似的,光滑,厚重,立体,大九湖遽然间变成了一块大浮
冰,像是从大水深处冲上来的。尔后,它荡漾起来,细细的波纹,有头古朴的激情和敦厚的举止。那些荡过来的波浪,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山谷里游来,神秘的水,像是大山聚集起舞的精灵,是野兽、草木、石头和雾岚的魅影。星星在向上腾起,水花在迸射,就像一万个女妖在夜晚的山谷里蹈浪沐浴。这也是山与水悄然融合的时刻,星与浪缱绻的地方,每天夜晚,它们的故事都在这片湖泽上演着。
⑧不知怎么,我会忽然想到它的秋天。我在雾霾的城市写着大九湖时,我对它的秋天有一种高朗的信任和寄托。如果我不歌颂秋天,我的内心就会开始寒冷,笔会凝滞抽筋。我写过《神农架之秋》,我的热烈的文字足以抵挡一个又一个寒冬的欺凌。到了秋天,水是一如既往地清澈澄净,像一位道行极深的高人谨慎地碧蓝着。群山之间,红叶泛滥,红色的火泼泻到湖面上,久不能熄。湖上的红叶不知是论语抛洒的,竟覆盖了所有的水,遮蔽了天空,让天空在缝隙中穿梭,支离破碎。辽阔的草甸上,喧闹的夏日已经结束,细长柔软的芦苇,像深山中修炼过的女妖,白着它们的头颅,撑着纤弱的躯干张望着,也绝望着。
⑨“湿漉漉的孤独”,这是法国诗人克洛代尔使用一个词。因为大九湖柔和的抚摸,那些钻出水面的浅绿色的蒲芯和芦芽,和从山坡上滑下来的春风,那样清澈潮润,沁入灵肉。一个远行人和独行者,我一直追寻并热爱着这“湿漉漉的孤独”,我此时想起在早晨的薄雾中,湖边那个熠熠闪光的几户人家的村子,它的上空飘浮着漫长的烟霭。哦,山与湖的乐趣让人生情,这是上苍的慈悲。我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在这里傍水而居,在傍晚与那些消失的野鹿之魂相遇。躺在满天星空下,手中握着一颗捡拾的陈年橡果。
(有删改)
【注】①皴法: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1)第②段中,划线词“蹒跚”“自恋”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湿漉漉的孤独”中“孤独”的深刻意蕴。
【答案】 (1)蹒跚:形象地写出云影、山影映入湖中的样子,侧面写出晨雾轻柔、缓慢退去的特点。自恋:形象地写出树木在晨雾笼罩下的朦胧美,衬托出山影映入湖中的山水相映之美。
(2)①用词华丽、典雅。如“水晶天穹”、“星光如絮”、“银河倒悬”等,表现大九湖星空的优美和神奇。②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写出了作者由惊悸到平静再到温暖,感受到生命力量的丰富心理,语言充满张力,既整饬又灵动,读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③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形象生动且情感饱满地表现了大九湖星空有着无穷的生命力量和高贵品质。④描写方式上运用繁笔,浓墨重彩,用墨如泼。描写星光、银河、星空、夜空时反复渲染,强化感情。⑤人称上不断变换,丰富多样。通过“我”、“我们”、“它们”、“你”等人称的不断变换,表现了作者对大九湖星空之景的无比激动和崇敬之情。
(3)①虚实结合,宕开一笔写大九湖的秋天景物的优美澄澈和生命的壮烈,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引出下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大九湖秋天自然生命的赞叹。
(4)①大九湖的雾气、倒影、夜色、星空等自然景色优美独特,变幻神奇,营造了一种
冷清、孤寂的氛围。②大九湖的独有神韵正好与远行人、独行者的心境相契合,是作者孤独而高贵的灵魂的体现。③大九湖独有的存在也是人类个体孤独的象征,是作者对当下自然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哲理思考。
【解析】【分析】(1)“蹒跚”,结合“大九湖的晨雾大约是最美的,轻柔得像紫玉,云影和山影一旦明亮就会蹒跚坠入湖中,仿佛宿酒未醒。或者,干脆它们就是一整夜在水里浸泡着”分析,形象地写出云影、山影映入湖中的样子,从侧面写出晨雾的轻柔,退去的缓慢等特点。“自恋”,结合“一两株树很好奇,它们走近湖边,窥探这些山影的命运。结果它们探出头看时,发现了自己曾有多么自恋。这个早晨多美啊”分析,形象写出树木在晨雾笼罩下的朦胧美,写出了山水相映之美。
(2)结合“沉默如亲人的星空就像母亲在村庄擎起的灯,守望着我,引领着我,安慰着我”分析,运用比喻、排比修辞;“它们近在咫尺,有着巨大的瀑布般倾泻的温情”,运用拟人修辞,表现了大九湖星空有着无穷的生命力量和高贵品质。结合“惶恐和不安”“水晶天穹”“星光如絮”“银河倒悬”“倾泻的温情”“一种青葱生长的力量”“阅尽风霜的惆怅与悲壮”等,用词华丽、典雅,描写方式上运用繁笔,浓墨重彩,用墨如泼。抓住“我们”“你”“我”“它们”等分析,人称不断变化,表现了作者对大九湖星空之景的无比激动和崇敬之情。结合“我们的内心有多么惶恐和不安,而星星压下了我们的心悸”“沉默如亲人的星空就像母亲在村庄擎起的灯,守望着我,引领着我,安慰着我”“它们近在咫尺,有着巨大的瀑布般倾泻的温情”等分析,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写出了作者由惊悸到平静再到温暖,感受到生命力量的丰富心理,读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3)结合“我在雾霾的城市写着大九湖时,我对它的秋天有一种高朗的信任和寄托”“到了秋天,水是一如既往地清澈澄净”“湖上的红叶不知是论语抛洒的……白着它们的头颅,撑着纤弱的躯干张望着,也绝望着”等分析,语段主要写大九湖的秋天景物的优美澄澈和生命的壮烈,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结合“因为大九湖柔和的抚摸,那些钻出水面的浅绿色的蒲芯和芦芽,和从山坡上滑下来的春风,那样清澈潮润,沁入灵肉”“红色的火泼泻到湖面上,久不能熄”“辽阔的草甸上……撑着纤弱的躯干张望着,也绝望着”等分析可知,引出下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大九湖秋天自然生命的赞叹。
(4)结合“大九湖的星空因为水而气象浩荡,水天一体,遥相呼应。四围的群山似乎为星空腾出了一个位置,就在大九湖的头顶。这片天空的星星……在这样壮阔飞腾的夜空,生命有一种青葱生长的力量,有穿行天地,阅尽风霜的惆怅与悲壮”“在最黑暗孤独的寂静的地方,会有那么多闪烁的东西”分析可知,大九湖的雾气、倒影、夜色、星空等自然景色优美独特,营造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结合“因为大九湖柔和的抚摸,那些钻出水面的浅绿色的蒲芯和芦芽,和从山坡上滑下来的春风,那样清澈潮润,沁入灵肉。一个远行人和独行者,我一直追寻并热爱着这‘湿漉漉的孤独’”分析,大九湖的独有神韵正好与远行人、独行者的心境相契合。结合“山与湖的乐趣让人生情,这是上苍的慈悲。我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在这里傍水而居,在傍晚与那些消失的野鹿之魂相遇。躺在满天星空下,手中握着一颗捡拾的陈年橡果”分析,大九湖独有的存在是人类个体孤独的象征,体现作者对当下自然及生存方式的思考。
故答案为:⑴蹒跚:形象地写出云影、山影映入湖中的样子,侧面写出晨雾轻柔、缓慢退去的特点。自恋:形象地写出树木在晨雾笼罩下的朦胧美,衬托出山影映入湖中的山水相
映之美。
⑵①用词华丽、典雅。如“水晶天穹”、“星光如絮”、“银河倒悬”等,表现大九湖星空的优美和神奇。②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写出了作者由惊悸到平静再到温暖,感受到生命力量的丰富心理,语言充满张力,既整饬又灵动,读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③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形象生动且情感饱满地表现了大九湖星空有着无穷的生命力量和高贵品质。④描写方式上运用繁笔,浓墨重彩,用墨如泼。描写星光、银河、星空、夜空时反复渲染,强化感情。⑤人称上不断变换,丰富多样。通过“我”、“我们”、“它们”、“你”等人称的不断变换,表现了作者对大九湖星空之景的无比激动和崇敬之情。
⑶①虚实结合,宕开一笔写大九湖的秋天景物的优美澄澈和生命的壮烈,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引出下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大九湖秋天自然生命的赞叹。
⑷①大九湖的雾气、倒影、夜色、星空等自然景色优美独特,变幻神奇,营造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②大九湖的独有神韵正好与远行人、独行者的心境相契合,是作者孤独而高贵的灵魂的体现。③大九湖独有的存在也是人类个体孤独的象征,是作者对当下自然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哲理思考。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⑷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
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
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2)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答案】 (1)D
(2)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③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3)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解析】【分析】(1)A项,“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恶劣作铺垫”理解错误。强调地震的巨大破坏,是为了衬托震柳的奇迹存活,也点明了震柳之名的由来。B项,“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树心“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强调震柳生命力的顽强。C项,“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列举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让震柳的存活更令人震撼。
(2)首先分析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从文中来看,第四段主要是介绍柳树的生长习性和特质,“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柳树的这一特点也是震柳能够战胜灾难顽强存活的原因之一,故这一段进一步交代震柳存活的原因;这一段引用了很多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以及传说,如唐人折柳相送的习俗,如贺知章的诗句,如左宗棠进军西北选弱柳同行等,这些是对文章内容的丰富,让文章更具有文学性;从结构上来看,文章前三段主要写震柳经过强烈的地震却能存活,而第四段通过对柳树习性特点介绍,进一步对上文进行解说,这就上文章上下一体,相互呼应。
(3)先要结合语境点明句子本身的含义,“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句话是说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着约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这株裂而不死、存活至今的柳树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知道曾经有那样一场可怕的地震;然后挖掘文本内在的含义,即给人们的启示,从文中来看,震柳在地震中的艰难存活对我们是一种鼓舞,它能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应坚忍顽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最后,活了近500岁的震柳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力量,这就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③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⑶ 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综合鉴赏能力,注意分析文本的内容和写作特点。阅读文本,根据每段的内容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主旨有特点的文段分析其表现手法,然后辨析选项的正误。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本具体的内容来作答。根据题干要求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文段,概括其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上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分析探究能力,注意结合文本的中心主旨作答。阅读并分析为文本中的相关段落,联系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组织答案。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①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②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③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④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⑤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
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
⑥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⑦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
⑧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⑨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⑩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⑪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⑫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
⑬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⑭什么留住了我。 ⑮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⑯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⑰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⑱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⑲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
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⑳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㉑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㉒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㉓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第①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
(2)探究第⑤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
(3)第⑰⑱⑲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
(4)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
【答案】 (1)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2)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3)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4)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中考生要先观察句子: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本文中就是抒发了对风的狂躁的厌烦之情。
(2)本题题干要求是:探究第⑤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
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其实写榆树叶子被刮回来,实际是在印证上文人被风刮走的情节,这里面有一种被“风”刮走刮回的一丝忧伤和叹息,从人被刮走后的不同命运上看,体现了作者对古老村庄外不可预知的环境的担忧,也体现了现代人远离家园的忧伤和叹息。
(3)本题考生要注意抓住对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从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看,作者表达的是人们开始对铃铛刺的误解和敌视,到一场大风过后铃铛刺留住了人们需要的麦捆。这充分的说明了人和自然相处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自然的态度。
(4)考生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然之子”“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根据以下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故答案为:⑴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⑵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⑶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⑷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
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⑶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