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素养为本的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科课程学习中培育与发展起来的关键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是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的综合表现。而且,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具身性”“情境性”“实践性”“整体性”“复杂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因此,培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凸显化学学科特征、挖掘知识多维价值、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优化学习认识活动等。
1.凸显化学学科特征
由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学科特质的关键素养并反映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故素养培育的教学应凸显“从微观层次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次上创造物质”的学科特征。这就强调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科视角来审视物质及其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思想方法、建立起“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领悟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这是素养培育的关键。正如专家所言:“唯有用学科独特的视角审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素养”。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应立足宏微结合视角来看待化学变化,建立从“物质”到“元素”到“微粒(电子)” 的化学反应认识思路、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模型,并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如何解决汽车尾气处理”的问题解决中感悟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
2.挖掘知识多维价值
化学知识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素养培育过程是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从而实现能力、态度、情感等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化学知识多维价值——迁移价值(先前习得的知识有利于后续学习及问题解决)、认知价值(知识的
学习和掌握能够丰富认知结果、提高认知水平与能力)和情意价值(知识学习过程会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积极影响)。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不仅强调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相关问题,而且强调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发展从宏观到微观的化学变化认识思路、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同时还注重通过“月饼包装袋中物质(脱氧剂)作用的探究”“如何解决汽车尾气无毒化处理”等真实问题的解决,从STSE视角强化知识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3.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如何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内容的结构化则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按逻辑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建立知识网络,还需结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梳理与建构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结构化水平、形成统摄性认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建立氧化还原认识模型”两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质与量”两个维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提炼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认识思路与模型,并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解决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的问题解决中得以应用、完善与发展。这样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知识关联和认识思路结构化的水平,从而很好地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科核心素养。
4.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素养具有“情境性”的特征,因而“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借助生产生活资料、化学史实材料、化学实验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置富有价值的问题。教学时,通过呈现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将化学学科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学科价值追求等方面统一于真实情境下的问
题解决之中,从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教师提供有关“汽车尾气及其危害”的素材,同时提出“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汽车尾气进行绿色化处理”的问题。在此问题情境驱动下,学生开展阅读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等多样化活动去解决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育与价值观念的建构融合起来,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5.优化学习认识活动
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培育,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化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发展、在合作交流中激荡、在反思实践中生成。因此,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与要求,采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开展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符号与表征等具有学科特质的学习活动” ,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发展关键能力、建立价值观念等。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围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学科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结合“分析食品脱氧剂作用、揭示氧化还原本质、建构氧化还原模型、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等任务,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和系列化活动,最终实现“形成微观视角、认识反应本质、建构认识模型、增强社会责任”的教学追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