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桑菊饮加减配麻黄对咽源性咳嗽的论治

2022-11-12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桑菊饮加减配麻黄对咽源性咳嗽的论治

摘要】:目的:阐述桑菊饮加减配麻黄对咽源性咳嗽的辩证思路。方法:桑菊饮+麻黄论治理论结合临床应用结果:桑菊饮治疗喉源性咳嗽有效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桑菊饮;麻黄;

1文献资料《温病条辨》:"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咳成痨者,不一而足。"《景岳全书咳嗽》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医碥咳嗽》云:"木火刑金而肺叶干皱则痒,痒则咳,此不必有痰,故名干咳。"

2、临床表现:以干咳无痰或少痰,突然和反复咽痒咳嗽,或如异物阻塞,甚者咳而作呕为主要特征。其病程有长有短,短者达数星期,长者达数年,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喉痒则咳,伴咽干不适,渴或者不渴,干咳无痰或少痰,昼夜均作,偶遇冷热或异味等外界刺激,或因进食刺激食品而加重后呛咳连续不断,呈阵发性,甚者引起咽痛伴有恶呕不适;后期甚至可能出现晨起口干欲吐,胸闷气紧等不适。多数因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咽部黏膜检查常常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咽喉壁有滤泡增生。肺部听诊、胸片及胸部CT均未见异常。 3、治疗配伍

《温病条辨》:"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此方中桑叶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味甘,能补金抑肝,故用之以补其不足,共为君药,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兼有理气化痰;连翘苦寒清热解毒、利咽散结,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外配麻黄辛温具有宣降肺气止咳,且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增强宣肺止咳之功,以恢复肺气之宣降,为宣降肺气的基本组合;咳嗽伴痰甚者,可加浙贝母、白果仁化痰;咽部干痒甚者加、麦冬、玉竹等以加强滋阴清热;声音嘶哑者加胖大海、木蝴蝶等利咽开音;咽红充血甚者加丹皮、丹参、赤芍、蚤休、玄参等以消肿凉血等;伴有鼻塞者加辛夷花、白芷、细辛以通鼻窍;久病者,所谓"久病伤络"可加一些虫类药,辛散走穿散结,例如全蝎、地龙、蝉蜕等, 4、典型病案举例

陈某,女,22岁。2015年4月45日诊。因咽痒"咳嗽反复发作半年,加重伴声嘶5天"前来就诊。期间多次服用西药抗生素之类治疗,均未治愈,常因换季、及刺激反复发作。5天前因吸烟饮酒后咳嗽加重,出现咽痛作痒,因痒即咳,有时呈阵发性呛咳,干咳少痰,痰不易咯出,咳甚时面红目赤,甚至恶呕,无胸闷气紧,面部痤疮,晨起口干,偶口苦,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舌红(++)、苔薄白,脉细弱。查体:T36.7,咽部充血严重,扁桃体未见肿大,咽后壁有多个大小不一淋巴滤泡,红赤水肿。

西医诊断:喉源性咳嗽.中医诊断:咳嗽。辩证分析:证属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散热,利咽止咳,方用:

桑叶30g生石膏40g牛蒡子20g芦根20g 生麦芽30g黄芩20g炙麻黄15g射干18g 玄参20g麦冬20g桔梗40g炙甘草18g

浙贝母20g蝉蜕15g杏仁18g白果仁35g 马勃20g板蓝根30g蒲公英30g

用法:每2日1剂一日3次温服200mltid 6剂后复诊,基本痊愈。 5、讨论

喉源性咳嗽常见的病种,日益增多,是门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类患者常有急慢性咽喉炎的病史,素体多喜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有嗜食烟酒史,多因感受外邪而诱发。咽喉为肺系所属,与肺相通,外感风热之邪侵犯咽喉,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属木,木火刑金,致肺阴灼伤,咽为肺之门户,失之所养,发为干咳;或胃热上逆咽喉,致使肺胃郁热,肺气郁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嗽。针上述病机特点,选用《温病条辨》之桑菊饮配麻黄加减进行治疗,奏效。 参考文献

[1] 吴瑭.《温病条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9月 [2] 张景岳.《景岳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9月 [3] 何梦瑶.《医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12月

[4]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7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