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托尔斯泰一生通过文学创作,探寻俄国社会的未来出路。他一方面主张用人性善的本质去宽恕恶;另一方面反对以武力革命抗恶,主张博爱。仔细研究便会发现,托尔斯泰晚期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孔子和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巨大,这从他前后期的经典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思想转变。
关键词:托尔斯泰;中国传统思想;孔子;老子;《战争与和平》;《复活》
托尔斯泰一生视文学为生命,始终将俄国的良心扛在肩上。他放弃贵族的一切生活方式,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劳作,苦苦寻求精神上的支柱与家园。19世纪80年代,托尔斯泰阅读了中国哲学思想著作,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其晚年作品传递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大体吻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
(一)孔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
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接触时,孔子最早引起他的注意。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是他不变的追求。在研究孔子思想著述的过程中,更是加深了他的这个思想原则。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同孔子的“仁者爱人”学说相呼应。他们都关怀民众,主张“博爱”。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革命,反对以武力解决社会问题。
托尔斯泰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仅有的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爱”是解决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唯一的办法。他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在于缺少博爱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上帝写在人类心灵上的、永久不变的、无可争辩的法律”。博爱精神是“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依据。[1]托尔斯泰用这样的思想去规范自己,呼吁上层社会关注民众的
疾苦,关怀下层的百姓。虽然托尔斯泰的思想脱离现实,但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他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出发点也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二)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影响
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最大。他将老子的哲学放在两个范畴:“道”和“无为”。认为“道”是一切生灵都应遵守的定律,“无为”是对肉欲的克制,即遵循“道”的唯一方法。人正是欲望太多,才做出很多错事。托尔斯泰希望上帝将人从物欲中解脱,克制肉体的欲望,为精神而活。托尔斯泰是一位忠实的基督教徒,他认为,老子的学说恰恰是基督学说的实质,两者都主张通过节制肉欲彰显构成人生命基础的宗教本源。[2]
托尔斯泰赞赏老子的主张,做人应当“上善如水”。无论遇到什么障碍,永远向前。人只要不断努力向上,心灵就会净化,从而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道德完善的过程。托尔斯泰相信善的法则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人可以依靠理性不断自省,提升道德境界。托尔斯泰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与基督教的《福音书》是相通的,两者结合会更加完美。
中国传统文化对托尔斯泰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一影响波及到他晚年的创作,小说《复活》中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老子、孔子的思想。
二、从前后期作品中看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后托尔斯泰道德观的转变
(一)托尔斯泰前期的创作
《战争与和平》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是俄国农奴制度瓦解的时期。小说里,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入侵,象征着西方文明。此时的托尔斯泰相信,和平才可以抵抗文明入侵,
命运的规律支配着历史。
《安娜·卡列尼娜》是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在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实际上表现了托尔斯泰对什么是天意的惩罚的理解。安娜就受到了惩罚,因为她走错了路。而只有在乡村文明基础上,才有了列文的新生。托尔斯泰心里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判断,即上帝。
托尔斯泰在这两部经典中体现的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有极大的相似性,类似于中国“天道”的思想,这为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托尔斯泰晚期的作品
《复活》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这是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后创作的作品,是其一生艺术与思想的总结。“复活”一词来自基督教,意思是重生。《复活》中的故事情节与基督教文化没有一丝关联,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精神复活、灵魂再生,与基督无关,但与中国传统道德下的弃恶从善契合。托尔斯泰站在人本主义立场,认为道德是信仰的根基。人只有实践这样的道德才能真正复活。[3]显而易见,此时的托尔斯泰道德观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创作《复活》时,俄国社会已处于濒危状态。托尔斯泰借聂赫留朵夫足迹踏遍俄罗斯,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堕落、百姓的痛苦挣扎。聂赫留朵夫在沙皇政府、宗教信仰中痛苦轮回、寻觅,渐渐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了人天生固有的善良本性。他依靠道德的力量,摆脱困惑、迷茫,浴火重生,完成人生的真正蜕变,大声地向世人宣布:“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儿女,我要过人的生活!”。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基本一致。
三、结语
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