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作背景】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歌大意】
在巴山楚水凄凉的地方,二十三年来,今天这里,明天又那方,我不过是一个为朝廷所弃置的人。怀念故友时吟诵《思旧赋》,而回到这地近苏州的故乡来,我反而成了神话中那个把斧头柄子烂掉了的人。我就像一艘沉舟,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我又像一棵病树,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这一曲,深受感动,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主题与赏析】
1.诗作中,作者首先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继而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2.引用典故:“闻笛赋”寄托了因他对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人事全非的惆怅;“烂柯人”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回到家乡,人事全非,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惆怅心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悼念和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赏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示例:作者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写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这两句诗有相当高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练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朝代) (姓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
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歌大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给周瑜以方便,那美丽的大乔和小乔就只有永远锁在铜雀台里了。 【主题与赏析】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话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练习】 1.《赤壁》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姓名)。诗中的“东风”既指自然的风,又蕴含 之意。
2.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并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大意】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研读经书入仕功名开始,以微薄的兵力奋力抗敌四年未停。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身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逃避不死,我要为国捐躯留下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主题与赏析】
这首诗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作者通过写自己的身世和国家的遭遇,表明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民族气节,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赏名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示例:这两句诗中“惶恐”“零丁”一语双关,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含义在暗示自己的艰难处境,表现了过去的惶恐忧虑和眼前的孤苦伶仃,感情与地名自然相对应。 【练习】
1.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2.第二联中,诗人为什么写到“柳絮”“浮萍”?说说你的理解。
3.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丙辰年,此时作者任密州知州,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诗歌大意】
明澈的月亮何时出现?手举酒杯,问询苍天。不知天上的月宫,今晚是何日,是何年。我本想乘坐长风去看你,又恐怕月中宫殿太高远,凡人难以承受那样的凄寒。尽管月中翩舞,清影随身转,又怎比得上温暖的人世间。
月光转过楼阁亭台间,洒遍雕花的门窗与栏杆。映照着离别的人难以入眠!月亮该不会有什么恨和怨吧?又为何总在人们分离时显得格外圆?人间总会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会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类事情自古就难周全。只希望人人都能健康长寿,千里心相连,明月共观瞻。 【主题与赏析】
《水调歌头》上片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下片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练习】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并简析“转”“低”“无眠”用词之妙。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背景】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诗歌大意】
群山重峦在此汇聚,像巨浪狂涛震怒不已,内有华山,外临黄河,潼关好险路。遥望西都古长安,思绪起伏渐渐行。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化作了泥土。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仍受苦。 【主题与赏析】
这首元曲吊古伤今,借历史事实抒发作者的感慨。起篇于写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出了潼关内外地势险要的特点。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必要而充分的铺垫。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做了土”写作者心潮起伏,表面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实际上是抚今思昔,为百姓无穷无尽的战乱之苦而伤心。结尾作者从历代王朝不断兴衰交替,想到人民的苦难,得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结论。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历代统治者的无比厌恶之情。 【练习】 1.《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________代散曲作家________(姓名)。 2.简要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两个字的妙处。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作背景】
诗一组二十首,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后十二年,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诗歌大意】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无车马的喧嚣。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悠然无意间望见美丽的南山。傍晚时分,山中气象秀丽迷人,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此情此景有人生的许多真趣,我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题与赏析】
诗歌前两句描写诗人安定的乡居生活。“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远离喧闹的尘世,超然淡泊的思想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之后所追求并且达到的“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诗人似乎领略到了这大自然妙境中的某种深刻而有高远的“真意”,这“真意”只能悠然心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恬静的归隐生活的欣悦,也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远离名利世俗,向往宁静安详的思想感情。 【练习】
1.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请描绘“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画面,你觉得此间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把“见”字改“看”“望”等词,好吗?为什么? 3.这首诗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天宝三年(744)李白遭受谗言被唐玄宗免去“翰林”官职,愤然离开京城长安时写的。《行路难》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诗歌大意】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主题与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这一次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
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不甘消沉,而是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写出了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吕尚和伊尹,这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首诗抒发了诗的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赏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运用比喻,突出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 【练习】 1.《行路难》的作者是________朝作家________(姓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定。诗中的茅屋指的就是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诗歌大意】
深秋八月,大风怒吼着,狂风刮走我屋顶上几层茅草。风把茅草吹到了江对岸,散落在江边上,茅草飘飞的高得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落到池塘水边。
南村的一群顽皮的孩子欺负我年老了没有力气,竟然忍心当我的面做强盗。明目张胆的抱着茅草跑入竹林里去了,(我)口干舌燥的呼喊,他们也不理睬我,只得回来倚靠着手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密布,深秋天色灰蒙蒙的像天黑了一样。被子用了多年,像铁板一样冷,小孩子睡相不好,躺在被子里两脚乱蹬把被里都蹬破了。(家里处处漏雨)床上因为屋子漏雨没有一处干的地方,可是雨柱密麻一般不断绝。我自从经历战乱以来,一直忧患焦虑很少安睡,如今又在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湿淋淋的,靠什么挨到天亮呢!
怎么能得到高大的房子千千万万间,庇佑天下的贫苦人,使他们都有欢快的容颜,在狂风暴雨中,安稳如山一样。什么时候面前能出现这么高大的房屋,就是独有我的小茅屋破了,自己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主题与赏析】
整个事件围绕着“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线索展开,先写风,后写雨,作者深入细致地描写表现了只有亲身经历苦难才能体会到的情味。最后叙事转为抒情,表现了关心国家、同情人们疾苦,愿以个人冻死换取天下寒士温暖的高尚情操。全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运用了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理想。
【练习】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________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________(姓名)。 2.请描绘“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画面。
3.结合本诗谈谈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诗歌大意】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丝绸的被子因为天气冷都显得淡薄了。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得难以披挂。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的营帐中摆酒宴饮回去的人,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连串马蹄印。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瑰丽奇寒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诚挚浓厚的送别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形象生动地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也表现出一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赏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示例: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示例: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出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掣”字用得十分精确,“掣”本意是拉、扯的意思,在这儿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为送别的场面涂抹上一层雄浑悲壮的色彩。 【练习】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岑参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的 (派别)诗人。 2.请你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展现的美好画面。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再举出一句与此心境相似且借景传情的诗句。
(十)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歌大意】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主题思想】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的思想感情。 【练习】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2.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附录(一)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歌大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主题思想】
本诗以松来比喻堂弟的品性,有赞美和勉励两重意思,希望堂弟在政治上能坚持理想,不同于流俗,其实也是自况。 【练习】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所展现的画面。
附录(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诗歌大意】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主题与赏析】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远大抱负,又充满了对朋友的真挚的情谊。 赏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改古代许多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练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是初唐四杰之一。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三)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大意】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主题与赏析】
起笔先声夺人,在古往今来这巨大的时间跨度中,感叹前贤已去,后贤未及,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练习】 1.“古人”指 。 2.诗人为什么“怆然而涕下”?
附录(四)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歌大意】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赏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示例:这两句诗写诗人徜徉在山水之间,既写出了山水景物,真是诗中有画,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愉悦恬适的心情,语言极其自然,可谓语浅而意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练习】 1.《终南别业》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写作背景】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校书郎李云时之作。 【诗歌大意】
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啊,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主题与赏析】
全诗忧时叹己,抒情言志,既有对宏大志向的追求,又有报国无门的愤懑,更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赏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示例:我们都怀有超逸的性质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照亮黑暗的现实。诗人用瑰丽的想象表现了豪迈的气魄和恢宏的志向。 【练习】 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
【诗歌大意】
京城街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春末。 【主题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早春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绝胜”一词是远远超过的意思,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景色对比,着力赞美早春之美,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七)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歌大意】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有东风起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主题与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传达了诗人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的思念。
赏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示例: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老蚕,说明对意中人的思念到死那一刻都不罢休,也同时用燃烧自己作为代价表示对意中人的衷心。从中我们可知作者的思念之切和爱情的坚贞。现在常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老师的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及碌碌无为。
“东风无力百花残”。
示例:东风刮着,百花残谢。这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妙的契合。表现了诗人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练习】 1.《无题》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八)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写作背景】
这是作者自述囚居生活、书写离愁的词作。 【诗歌大意】
无言地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举头仰望,天上寒月缺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千头万缕的离愁。
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 【主题与赏析】
上片写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下片劈空而来,似波涛汹涌,将全篇推向高潮。作者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形象,自然的表达出来,感人至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练习】 1.《相见欢》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这首诗下片直抒“离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请再写出两句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古诗词。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九)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诗歌大意】
飞来峰上一座高高的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日出。不怕有云彩挡住我的视线,都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 【主题与赏析】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千寻塔高。第二句“见日升”,从一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这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练习】 1.《登飞来峰》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悟?
附录(十)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歌大意】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的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主题与赏析】
上片描写词人登高所见的秋景,为下文的思乡之情作铺垫。下片写词人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的情状,抒发了强烈的思乡愁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愁、去国之忧的思想感情。
【练习】 1.《苏幕遮》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学案(参考答案)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唐 刘禹锡
2.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官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二)赤壁 杜牧
1.唐 杜牧 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或因素)
2.倘若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那么胜败易位,历史重改,东吴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能就深锁铜雀,供曹操享受了。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机遇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用武之地,委婉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三)过零丁洋 文天祥
1.形式的险恶 境况的危苦 2.“柳絮”“浮萍”的漂泊不定都给人以飘零流落之感。国家危在旦夕就像狂风中翻飞的柳絮,个人遭遇命运的浮沉好像是暴风雨中的浮萍。诗人用这样两个景物设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国运衰微、个人命运多桀的悲痛之情。
3.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和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抒情方式+思想感情)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1.月亮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愁人不能入睡。“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睡眠的情境。
2.本句揭示了睿智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3.远隔千里,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只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美好的月色。既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子由)的怀念之情,也是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1.元 张养浩
2.群山重峦在此汇聚,像巨浪狂涛震怒不已。一个“聚”字写出了山形气势;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体现了潼关内外地势险要的特点。作者的笔下景物壮观,气势雄奇。
3.表达了诗人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六)饮酒 陶渊明
1. 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翩然而归,结伴而还。
2.诗人在自己庭园中东篱下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闲适悠然地见到了远处苍翠的南山。他是个亲近自然、陶醉于自然、精神自由、远离尘俗的隐士形象。把“见”字改为“看”“望”等词,不好。“见”字表现了“南山”有情有意,仿佛和诗人一样等候在那里,等待相见的时机,颇有默契。而“看”“望”等词则太有意为之,体现不出我与“南山”的会心。 3.表现了作者对悠闲恬静的归隐生活的欣悦,也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远离名利世俗、向
往宁静安详的思想感情。
(七)行路难 李白
1.唐 李白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唐 杜甫
2.一会儿,风停了,乌云浓黑的像墨一样,秋日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了下来。 3.诗人要解除的是天下“寒士”的痛苦,而不仅是自己的,只要这个愿望实现,天下“寒士”都能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里受冻,死也瞑目。表现了诗人忘我为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唐 边塞
2.像忽然吹来一夜春风,千树万树上的白雪如梨花开满枝头,花团锦簇,压枝欲低。 3.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背影,茫茫雪地上只留下一串孤单的马蹄印记和作者仍伫立远眺的身影。表达了作者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己亥杂诗 龚自珍
1.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2.比喻。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分心力。(表现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他一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附录(一)赠从弟 刘桢
1.诗人赞美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并勉励弟弟要有松柏一样坚贞的品质。
2.严冬季节,那凛冽的风霜冰雪一齐向轻松袭来,轻松巍然挺立,毫不动摇。
附录(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唐 王勃 (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2.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烽烟迷茫。
3.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远大抱负,又充满了对朋友的真挚的情谊。
附录(三)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1.“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2.感叹时空无限,人生有限,壮志难酬,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附录(四)终南别业 王维
1.唐 王维
2.表达了诗人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附录(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1.唐 李白
2.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
3.全诗忧时叹己,抒情言志,既有对宏大志向的追求,又有报国无门的愤懑,更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唐 韩愈
2.京城大道上空,细雨纷纷,春雨像油酥一样细化润泽;远望草色朦朦胧胧,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3.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附录(七)无题 李商隐
1.唐 李商隐
2.表达了作者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的思念。
附录(八)相见欢 李煜
1.唐 李煜
2.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千头万缕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这句话用丝喻愁,将词人那种时刻萦绕心头的难以化解的“离愁”写得生动可感,十分形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附录(九)登飞来峰 王安石
1.北宋 王安石
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感。
附录(十)苏幕遮 范仲淹
1.北宋 范仲淹
2.天空高远澄碧,铺满了金黄落叶的大地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愁、去国之忧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