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形上追求与拯救意识_试论古希腊美学精神及其影响

2021-03-23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20卷第5期2007年09月唐山学院学报

JournalofTangshanCollegeVol.20No.5

Sep.2007

形上追求与拯救意识

———试论古希腊美学精神及其影响

左剑峰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330022)

摘要:形上追求与拯救意识为古希腊美学两大精神,此两大精神奠定了整个西方古典美学的气质。

西方古典美学尽管讨论的问题不一,研究方法各异,但在精神气质上却从未逃出古希腊美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两面,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艺术活动的理解上;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美活动的阐释上,造成了西方美学的先天不足,致使美学研究长期缺乏学科主体意识。关键词:古希腊美学精神;西方古典美学;美学研究;学科主体意识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007)05-0033-04

PursuingMetaphysicsandSavingConsciousness

———OnAncientGreekAestheticSpiritandInfluence

ZUOJian2feng

(LiteratureSchool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

Abstract:TheAncientGreekaestheticspursuesmetaphysicsandsavesconsciousness,whichisthebasisofthetemperamentofthewholewesternclassicaesthetics.Thoughtheproblemsdis2cussedbythewesternclassicaestheticsarenotsameandstudyingmethodsaredifferent,westernclassicaestheticsalwaysinfluencesthetemperament.Thisinfluenceisbothaffirmativeandnega2tive.Theaffirmativeinfluencemainlyreflectsitselfinunderstandingartisticactivitiesandthenegativeinfluencemainlyreflectsitselfinexplainingestheticactivities,resultingthecongenitalflawsofwesternclassicaestheticsandthelossofdisciplinarysubjectivityconsciousnessinthestudyofaesthetics.

KeyWords:AncientGreekaestheticspirit;Westernclassicaesthetics;studyofaesthetics;disci2plinarysubjectivityconsciousness

1 形上追求

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的奥秘抱有浓厚兴趣。关于宇宙起源和自然本性的探讨,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既脱离实际又与人的生存休戚相关。如果宇宙中不存在规律,如果人掌握不了这些规律,那么,人们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跌宕起伏的人生,便会感到茫然恐惧、不可捉摸。这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希腊人一刻也不会怀疑宇宙是有规律的,它是遵

[1](p228)

循着法则的,因而是可以解释的”。要注意的是,古希

识。他们力求使整个世界纳入到一些根本的法则当中,以这些“简易的真理”来解释一切问题,而对那些具体现象却总是“闭着眼睛”。这当然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却带来了形而上学

[1](p246)

和数学这两样重要的东西。

在形而上学和数学中,古希腊人积累起来的本体意识、宇宙论观念及对“简易真理”的嗜好深深影响着他们对美的思考,使古希腊美学具有明显的形上追求色彩。他们虽不否认事物感性形象的美,却认为这些形象之所以美并不在形象本身,而归结为某种宇宙规则或自然本性,甚至以这些自然

腊人所感兴趣的是宇宙世界的总体规律,而非具体科学知

   收稿日期:2007-05-18;修回日期:2007-07-03   作者简介:左剑峰(1977-),男,讲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34・

宇宙的规律本身为最高的美。

唐山学院学报第20卷 

事物的某些形式上的特征:秩序、匀称和明确。这些虽说是形式上的特征,却又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高度组织化、有序化在事物形式上的反映。所以美的事物是一个有机体、一个“活东西”。这种对美的解释好像褪去了对于某种超验本体的兴趣,比较贴近于现实生活,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又有回归柏拉图美学的倾向,这一倾向就表现在他的“纯形式”理论中。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宇宙是一个具有等级的序列,这一序列的上限是纯形式,下限是纯质料,现实事物居于其间。纯质料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但纯形式却是一种实际的存在。“纯形式”事实上就是柏拉图的“理念”或神。在反对柏拉图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与质料不可分,而在此却提出纯形式也实际存在着,这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内在矛盾。纯形式是整个宇宙的目的、发展方向,它对现实世界的作用是通过世界对它的向往和渴慕来实现的。在这个发展方向上,与它越接近的事物就越高级,越高级的事物,就越是有机的统一体,就越匀称、鲜明、有秩序,从而也就越美。所以,有机物比无机物美,动物比植物美,人又比动物美,而纯形式是最高的美。事物的美虽然在于自身形式上的特征,但最终却又是由纯形式或整个宇宙的目的来决定的。这不正是柏拉图的美在理念的观点吗?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柏拉图,这正好说明古希腊美学对形上本体的追求根深蒂固。

由此可见,古希腊人凭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来研究美,表现出对感性世界的鄙视和对超验的本体世界的无限憧憬,他们对于美的肯定是以某种真实本体为依据的,使得审美具有一种神圣的、超越性的色彩,在他们那里,审美与求智慧是统一的,美学与哲学也难以分开。

[2]

古希腊美学就是“宇宙学的产物”。毕达哥拉斯学派

认为,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万物都是模仿数而存在的。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黄金分割的比例、对称、节奏这些规范都能带来和谐的效果,而这些美和艺术的规范却又是数的原则的具体体现。很显然,宇宙间数的法则才是美的最终根据。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事物的变化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逻各斯”。但常人总是被事物的现象蒙蔽,只有爱智慧者才能按照事物的本性去认识它。赫拉克利特反对荷马和赫西俄德,因为他们仅仅只是模仿可见的事物,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真正的艺术则模仿宇宙自然的生成规律,即“逻各斯”。德谟克利特用原子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均由不同的原子组成,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美感在内都是由原子运动引起的。

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的兴趣,在智者派和苏格拉底那里曾被短暂中断,他们关注一些具体的社会人生问题,体现出人本主义倾向。但对于希腊人来说,没有宇宙的生活是不完满的,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便又立刻恢复了这种兴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既不仅仅局限于宇宙学,又不仅仅局限于人本主义,而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人的生活看

[3]

作宇宙发展的结果。”

柏拉图明确将现实世界和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割裂开来,认为天界中的美的理念本身是最高、最神圣、最纯粹的美,而现实世界中的美充其量也只是这种最高的美的摹本而已。审美就是凭着理性的羽翼从现实事物的美飞升到本体界的美,或者说,通过进入一种迷狂状态,使灵魂从对美的事物的观照中,回忆起“美本身”。他说:有这种迷狂的人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因而恢复羽翼,而且新生羽翼,急于高飞远举,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像一个鸟儿一样,昂首向高处凝望,把下界的一切置之度外,因此被人指为

[4]迷狂。像鸟儿一样“昂首向高处凝望”,形象地说明了柏拉

2 拯救意识

与形上追求密切相关的是拯救意识。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如何让灵魂从肉体中拯救出来,如何获得心灵的平静,这是摆在古希腊哲人、美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毕达哥拉斯学派深受奥菲斯宗教影响,相信灵魂轮回,肉体是灵魂的坟墓,因此灵魂须得到拯救。在美学上,他们认为音乐艺术具有净化灵魂的作用:用药物纯洁肉体,用音

[5](p16)

乐净化灵魂。这种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图美学的兴趣之所在。真正的美就在于美的“理念”本身,而审美不能迷恋于感性事物和尘世的美,出于对理念的爱,灵魂当“高飞远举”,达到对美本身的“凝神观照”,这才是值得一过的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是以反驳柏拉图的姿态而出场的,他提出实体论来对抗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将本体世界和现实世界割裂开来,并认为前者是真实的,而后者只是幻想。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现实世界、个别事物就是真实的存在,而且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其所是”并非超越于这些特殊事物之外,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对美的看法就是建立在他的实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既然事物的本质存在于自身之内,那么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也只能从它自身当中去寻找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原因就是

面,音乐艺术能够使人的灵魂和谐完美,例如,刚烈激昂的乐曲可使性格柔弱者变得刚强坚定,舒缓柔美的乐调则能使性情暴烈者变得温和平静。另一方面,音乐使灵魂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善的境界。毕达哥拉斯学派并不仅仅认为生活当中有音乐,而且相信在宇宙天体之间也飘荡着和谐的乐曲,只是一般人听不见而已。但那些善于静观默想者,由于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全神贯注于自身的听觉和心灵,才能够感受到宇宙和谐的声音。所以,要欣赏到音乐尤其是天体音乐的美,就必须要拒斥各种现实的诱惑,虔心沉浸于美妙的旋律当中。审美、音乐欣赏这两方面的净化功能,在柏

 第5期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左剑峰:形上追求与拯救意识

・35・

的基本原则就是中道、适度。例如,过分自信是鲁莽,自信不足则显怯懦,两者之间才可谓勇敢。净化就是对人的情感进行疏导,使其趋于适度。在审美中,通过反复训练,习惯成自然,灵魂便高尚起来。

在古希腊哲人那里,拯救意识与形上追求、真与善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联系的自觉表述就是“:德性即知识”。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他就不会为激情左右,而去做一个正义的人。不仅真与善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而且,在古希腊美学中,真理、道德与审美也没有实质的区分,他们肯定美、热爱美,但这种肯定和热爱又是以对真理的向往、对善的追求为依据的。以道德论美、以知识论美,从此便拉开了序幕。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理性本来是纯粹的,居于天外观看着永恒的本体世界,但神在造物时感到有理智的东西比无理智的东西要好,就将理性放入灵魂,又将灵魂置于肉体。理性本来生活于永恒的天界,沐浴着神的光辉,如今被降低到流变的低级世界,所以时时眷恋着永恒的本体世界。因而人可以借助理性的羽翼去认识、回忆天国中的永恒事物或纯形式。审美就是这种认识、回忆的途径之一,审美的目的就在于把握美的理念。认识、回忆真实本体和理念世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少数热爱智慧的哲学家才能做到。因为他们不为尘世的现象迷惑,而自觉摆脱肉体的束缚,洗尽心灵的污秽,持有一颗对永恒事物的挚爱之心。在审美中,对美的“凝神观照”就意味着对感性欲念与情欲的排斥,就意味着灵魂得到净化。

晚期的柏拉图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对单纯的形式美和音乐艺术厚爱有加。原因就在于,具体事物的美难免让人萌生欲念,而纯粹、抽象的线、面、形、色彩、音调和节奏则不会将人引向恶劣的快感和无节制的想象当中。相反,这种美可以美化心灵、滋养性格,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优美。

[5](p61-63)

3 古希腊美学与西方古典美学古希腊美学在希腊化罗马时期趋于衰落,同时也意味着上述两大精神的衰退。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普罗提诺克可以说是个例外,但他的美学可视为中世纪神学美学的先声。古希腊美学精神,在中世纪那里以神学美学的形式延续下来,并得以发扬。中世纪神学美学认为,美是上帝创造的,美的本体只能是上帝,一切美的事物都是上帝的象征。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纯形式,在此演变为上帝。审美是从有限事物的美向上帝的回归,回归是上帝对于人的一种救赎。这种回归的心境便是静观,它不涉及欲念,相反要拒绝一切来自低级物质世界的引诱。因此,审美的价值类似于古希腊美学中的“净化”。

著名基督教美学专家阎国忠先生认为,中世纪美学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影响深远,形成了近现代美学的“主要基架”。他说道:文艺复兴以后,美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中世纪业已提出的感性与理性,或有限观照与无限观照的统一问题,确切地说,就是从感性与有限观照向理性与无限观照超越的问题。基督教的上帝死了,或奄奄一息了,但是它的巨大身影还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人们虽然不再厌弃世间的美,却总相信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归宿不在这里。……只要我们历史地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孕育在中世纪的那种本体意识、创造意识、象征意识、静观意识与回归意识仍然深深

[7]

地渗透在近现代美学的大部分命题和结论里。近现代美学

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那样否定感性快感,认为人的快感固然含有欲望因素,但同时也有理性的成分,因而快感总是与人的道德相适应的。不过,审美的快感又不同于肉体的快感,后者与生理欲求相关,应当节制,而前者不涉及欲念,不但无伤风化,且有助于灵魂和谐。亚里士多德在音乐、悲剧的净化理论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人公是一些与我们相近的人,既非大德至善亦非作恶多端,他们因一些小的过失而遭受过于严厉的惩罚,所以故而悲剧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怜悯为的是主人公遭受到过重的惩罚,恐惧指的是这严厉惩罚和厄运很可能降临于自身。不过,这只是悲剧欣赏的直接效果,而非最终目的,以此为中介,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心灵的净化。关于“净化”的内涵,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现存篇章中,已找不到具体的阐释,后人的解释一般都是参照他在《政治学》中对于音乐净化功能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说道:有些人在受宗教狂热支配时,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怜悯、恐惧以及其他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可见,净化的目的就在于将那些有害于心灵平静的各类情感充分激荡起来,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宣泄而出,从而情感平衡,心灵得以恢复健康、和谐。净化非直接的道德教育,但与道德又关系甚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道德

[6]

固然受神学美学影响,但我们可以往前推一步,这种影响实际上也是古希腊美学精神在发挥作用。所谓“本体意识、创造意识、象征意识、静观意识与回归意识”,事实上是古希腊美学精神的神学变种。可以说,正是古希腊美学奠定了包括神学美学在内的西方古典美学的精神气质。西方古典美学尽管讨论的问题不一,研究途径各异,血管里却总是流淌着古希腊美学的血液。可举一些著名的例子。康德把审美看作是道德本体的象征,席勒认为美是自由的显现,谢林把审美看作是对“绝对同一”或无限性的直观,而黑格尔则把美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些理论虽然表达方式、具体内

・36・

容殊异,却均与古希腊美学保持着血缘上的联系。

唐山学院学报第20卷 

于艺术美,自然审美更清晰地呈现出审美活动的个性,较明确地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当然,这里绝无否认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意,而旨在说明自然审美在美学研究中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20世纪西方美学侧重具体艺术问题的研究,在一定意

古希腊美学精神对后来美学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两面。积极一面主要体现在对艺术活动的理解上。艺术活动自诞生之日起,从来就不只是为了审美,除审美外,还有突出的宗教、政治、社会等非审美、超审美的诉求。因此,西方古典美学强调艺术深入到生活的本质,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现状,思考人的价值追求,探索生命意义,批判现实,呼唤理想,等等,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些都秉承着古希腊美学的优良传统。

但是,古希腊美学对感性、现象、感官、尘世、形象的轻视,对理性、本质、灵魂、本体界、内容的推崇,使得它不可能如实耐心地去看待审美,这种习气经由基督教神学美学传染给西方后来的美学家,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这种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审美活动的阐释上,造成了美学研究学科主体性的缺失。他们把对美的追求转换为对真善的追求,知识与道德、真与善成了美的存在根据,因而以审美之名做审美之外的文章。从表面看,审美价值因被无限度地抬高而享有崇高的荣光,实质上,审美失去了自己的话语和领地,审美沦落为一种低级的认识或道德的工具。

即便像康德这样热衷于探索审美自身规律的美学家,也不免要发出“美是德性的象征”的高呼。这说明康德美学具有两面性,且这两方面常常混在一起。在总体上,康德美学依旧保持着古典美学的风貌和趣味。

这种负面效应直观地体现为,西方美学以艺术为美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对象。既然以真善论审美,那么艺术在这方面显然优越于自然美。但就今而论,美学研究应当保持自身的学科主体性“,美学的逻辑起点当是人类审美活动之精神

[8]个性”。因此,自然审美才是美学研究的基础性对象,相比

义上意味着美学基础理论的衰退。但是审美活动的个性,审美活动在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真实地位,这些美学学科得以成立的根本性大问题,美学必须给予解答。就此而论,找出古希腊美学精神,分析其在古典美学中的得失,对于强化美学学科主体意识有着深刻意义。参考文献:[1] 基托.希腊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 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9:14.

[3] 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4] 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63:273.

[5] 吴琼.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9:88.

[7]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M].上

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1-12.

[8] 薛富兴.美学三题[J].思想战线,2004(1):83.

(责任编校:李秀荣)

(上接第32页)如庭审法官表示,艾自始至终没有对自己的

[6]行为表示过悔意。我们决不能赞同这种行为,但我们也决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尚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

不能忽略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不公正的社会是一个不幸的社会”,这些话人们耳熟能详。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能否维护和促进公正对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凝聚人心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改革的方向是走向大众普遍受益的和谐社会还是沦为冲突不断加剧的“权贵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再次出现令人瞩目的“东亚奇迹”还是导向弊病丛生的“拉美陷阱”。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做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所指出的“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同时它也是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那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罗戈尔.论社会公正[J].哲学译丛,1988(3):3.[2] 麦金太尔.公正:变化中的美德观念[J].哲学译丛,

1988(3):5.

[3]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6.

[4] 赵义.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J].南风窗,2002(21):18.[5] 鄢烈山.生不逢时胡文海[N].金华日报,200327225.[6] 熊培云.深思“艾氏9.11”[N].南方周末,20062628

(B15).

(责任编校:李聪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