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财会专业范例

2023-03-24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人才培养从“应试型”逐渐向“素质型”转变,高专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以培养社会职业性人才为主。其中,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高职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更加直观,主要满足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同人才需求。财会专业比其他专业的社会实践性更强,需要教育对象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理论知识;高职财会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以最快地速度补充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要,而不涉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部分。

根据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渐加大比例,一般院校从原本的15%提升到了30%,个别院校针对财会专业的实践教育比例提高超过40%。从理论上过来说,这有利于强化教育对象对现实中的操作能力,但如果缺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则会造成很大成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二、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1.规范实践教学大纲、促进实践教学执行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场所之一,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教学计划的有序执行,来实现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计划方面,要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实用性和先进性。

展开对教学大纲的实践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依据教学大纲的指导对各门课程进行规范化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分类和实践教学分类,即那些可以类如实践教学体系,那些只需要进行理论教学;其次,按照教育大纲制定课程的性质,包括对课程的执行进度要求,以及课程的分配、考核、评审等内容。在要求方面,按照财会专业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

2.加强校内实训建设、保障实践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别于一般院校,其中较为特殊的建设项目为校内实训场所,即通过仿真的职场建设来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程度,这对人才培养而言十分重要。

例如,高职院校内针对财会专业教育对象的培养,要建设实训中心,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电算化教室、职场实训环境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充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必要部分;实训环境的建设,需要运用各类高新技术设备,包括计算机、远程会议设备等等,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

其中,电算化教室的环境尤为重要。电算化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财会从业人员技巧,也是基础应用能力之一。在电算化教室的配置上,要贴合当前我国财务部门的特点,从工商、银行、税务等多个方面,搭配合理的软件配置,在操作实训中发挥作用。

3.加强学校企业合作、建立稳定实习基地

无论教育环境中搭建多么标准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都会与真实的职业场所有所差别。因此,实习也是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一个良好实践教学机制,一方面,校企合作便于为企业招聘更好的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校外实习场所的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科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校企双方实现共赢。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技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目的与综合类高校区别很大,其人才的出口主要是社会应用型,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要强于学历、理论知识,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要侧重实践性人才。

针对财会专业的师资建设和培养,不能局限于教师学历,更应该注重其工作经历。例如,可以从社会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财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具体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书本上所掌握的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可以要求一些企业财会专家等进行专门的讲座、培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2

【关键词】:Excel应用;高职;财会

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依赖财务软件,利用电算化软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既简单又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会计人员一般都会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财务工作,使得掌握“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财会专业学生excel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再加上第一学期是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的适应阶段,而从小开始接触电脑的同学,又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娱乐工具”,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时候更加不在意了,因此Excel这部分内容没有很好掌握。

其次,由于前期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的开设,更让学生认为,反正都有财务软件,我只需要输入相关的数据,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自动生成,更认为excel软件的学习是多余的。再加上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老师反复强调手工做账,更让学生忽略了利用excel处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excel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过程实施的首要环节,必须转化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是工作助手”的观念,更要反复灌输任何财务软件都有局限性,而使用Excel软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excel基础知识,但又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如果重新以新知识点去介绍基础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将一些基础知识贯穿到具体会计工作中,以任务为前提,既让学生更理解基础知识,又能理解具体应用,例如:

l、excel基本操作部分与工资表的建立相结合。例如如何创建工资表中的各项工资项目,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员工编号的快速生成,使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去调整每个工资项目的数据格式,如何美化工资表,打印工资表等等。

2、公式和函数部分的使用与具体工资项目数据的计算相结合。例如,工资项目“基本工资”根据职称不同变化,需要合理使用函数来计算。以这一任务为驱动,去了解函数的基本使用,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该工资项目的具体生成。

3、数据管理与分析部分与会计核算流程相结合。例如,现金日记账的生成,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总分类账的生成可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等等。

综合起来,我认为高职财会专业《excel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讲授顺序应该是:Excel基础知识与工资管理、会计核算流程、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2、会计核算流程紧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考虑,正好属于教学中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最佳,再加上财会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又前后关联,是整个会计日常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学生会很主动认真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工资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之所以放到最后,原因是,一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走下来,部分同学可能就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个时候再重新学习新的固定资产管理,一来可以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二来也照顾到教学周期后段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得其不会因为知识点难而放弃学习。

三、《excel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excel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是讲述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因此会计工作中的许多实例都可以拿来进行教学,故该课程采用实例教学法最为合适,实例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代表性和实用性,注重实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要求和所体现的职业素质。例如,在讲授if函数的时候,就列举了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这样一个案例。。

四、《excel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

该课程属于高职财会专业的专业课,采取的是上机考试的方式,即任课教师根据平时所教内容,给学生出一套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上机试题,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所以,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综合大作业实训的方式分阶段进行考核,分成三大模块:工资管理、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所在分值比例分别为30%,50%和2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带来了积极效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在实训时能按时完成考核内容,并反映确实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Excel软件以其在会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青睐,使得“掌握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探索、总结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每—位高职教师的责任,也是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婕,葛畅,姬昂.Excel在会计和财务工作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3

【关键词】高职;财会;ERP;课程

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基于ERP的信息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ERP系统为平台的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也推动了ERP相关课程在院校内的设置。可是,尽管在高职财会专业领域一般将ERP财会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骨干课程,但各院校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大相径庭,因此笔者以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同,探讨本课程的设计标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动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ERP财务管理》课程性质、设计思路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ERP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针对ERP技术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包括ERP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ERP财务模块对各项会计业务的核算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内容。本课程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用ERP财务模块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因此需要在ERP技术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以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提高学生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块解决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技能。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建立账套,正确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块解决会计核算业务,提高企事业单位ERP信息化管理的水平(见表1)。

二、《ERP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设计(见表2)

三、《ERP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应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与特点,选用教材时应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将ERP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合为一体,采用项目式教材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不仅注重ERP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学,同样注重学生对ERP软件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应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组织教学活动时,需充分利用ERP教学软件与课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与讲授,让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项目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客观规律,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经济活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

(三)课时建议(见表3)

(四)教学条件

(1)配备机房、ERP软件。

(2)理实一体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制定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学日志、题库、实训项目等资料。

(五)课程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PPT课件;备课笔记;试题库;办公软件;。

(六)教学评价

运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将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的质量纳入期末总评成绩考核。

(1)课程总评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期末考试命题应以课程的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评分结构(见表4)。

(七)其它说明

(1)授课前应确ERP软件运行正常。

(2)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

四、小结

本课程标准已经过为期多年的实践运行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目式训练的兴趣、如何更好的总评期末成绩等,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晓鸥.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2]王新玲,陈利霞.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含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4

1.我国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核心能力内容的八项规定,结合财经行业特点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财会专业学生应主要具备六个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 即语言沟通与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自律和耐挫能力等,才能适应财经行业工作的复杂局面,更好地发挥职业专门能力的作用。

1.1 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弱。根据对近几年我院财会专业学生的调查,接近 80%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模糊,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欠缺。这一点也符合一般情况。调查显示,只有 13. 39%的学生觉得自学能力很强, 13.86%的学生对学习感觉轻松。90. 2%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学生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抱怨学习条件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由于大部分学生比较偏重专业课学习,教师对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不足和课程教学组织设计能力不足,使学生接受职业专门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较少,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1.2沟通与合作能力欠缺。在自我封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既不愿意和父母、老师交流, 与他人交流也比较少,多数同学喜欢网络交流。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l现,就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 35项基本工作能力看,高职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 5项能力中“有效口头沟通”排第一,但通过几年学习这种能力得到的满足感却排在后两位。这种现象在财会专业的学生中表现也比较突出。

1.3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欠佳。信息处理能力包括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职于财经行业,每一项业务或重要工作都会涉及对众多信息的获取、整理、评价和分析。就目前的培养情况看,高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很薄弱,对于教师布置的有关市场调查训练项目,多数学生不仅在设计项目调查表方面显现能力不足,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根据环境对市场进行比较好的分析和判断。

造成上述职业核心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多方面,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管理的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力度、教师的课程设计与组织等方面存在缺失。例如,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本质改变。训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项目、平台较少,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核心能力等方面不足,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核制度设计,这些都制约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我国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培养工作面临着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等。

2.1铺厚加宽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石。没有适应未来发展的厚实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没有高品位的人格素养,而仅仅注意培养职业专门技能,学生在未来长远的就业道路上就很难厚积薄发,展现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事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技能毋庸置疑,但专门技能的培养、应用和发挥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根据财经类相关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激发兴趣, 启迪智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自律和自控能力、语言沟通与合作能力等。

2.2 在专业课教学中凝练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一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在高职教学中,课程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

3.财会专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改革探索

3.1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财会工作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遵循的总体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该能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应是:第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应以行业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出发点。第二,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与企业应相互沟通。

3.2岗位实习。校企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随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这个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无论从培养 与财会岗位“零距离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增强教师实践知识以及丰富案例取材的角度来看,开展校企协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是整个专业教学的最终环节,是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的桥梁,是从学校教学顺利地过渡到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5

一、引言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其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使学生在会计相关岗位中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会计知识。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经常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会计知识缺乏兴趣,在考试之前不得已死记硬背,甚至采取作弊等不道德行为;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语言创建学习情境,学生也难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学生无法将课堂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最终导致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降低。

本文提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通过真实案例呈现和问题情境设计,使学生实践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由此,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教学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或者存在案例设计不规范、案例呈现不真实、教师案例教学能力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会计知识体系的有序构建,对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其次,教师要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将教学案例的应用计划通知全体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案例相关资料发放给学生,或者以课代表为牵头者,组织全班学生认真扎实地做好开展案例学习的准备工作。如果教学案例中涉及一些指定资料,例如会计法、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收集好资料,根据个人能力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也可以统一向学生提出与案例相关的若干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做好预习和准备。

(二)课堂实施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案例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学生在课前对案例相关内容进行了准备,但不能代表学生已经了解了案例的本质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主动担任引导者的课堂角色,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思想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时,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对案例的想法和见解,也不能直接表达教师本人对问题的看法,做到认真倾听、引导解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能正确表达问题,或者思考问题的逻辑比较混乱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当学生分组讨论的内容已经偏离了案例主题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向学生提出与案例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到问题本质的层面。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收银员、出纳、店长等不同岗位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模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情景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分组讨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分组讨论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教师提出统一问题,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二是由教师提出正反两面的论题,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对问题开展讨论。小组中的每名学生都要承担相应问题任务,积极准备与案例相关的各种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内容,整理汇总之后在小组内进行发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探讨。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但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基于多个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本质,在相互讨论和辩论中对问题达成统一共识,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案例分析报告撰写

在案例分析报告撰写部分,学生要按照教师呈现的案例主题和问题重点进行思考,形成对案例的整体回顾,深入分析和总结分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案例分析报告。总结提高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教学案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回顾和归纳,梳理极具代表性的问题观点和意见,分析产生不同意见的本质原因。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与其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案例素材,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在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过程中会感觉非常顺利。

(五)总结提高

在课堂案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吸取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教训,在以后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得以提高。教师组织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本身就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客观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客观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准备资料能力、个人发言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后期教学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

(一)教学准备工作

(1)教学内容:出纳工作流程

(2)教学对象: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大一学生

(4)教学手段:光盘、教学软件工具;互联网

(5)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但对于毕业生来说,顺利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仍然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岗位时的要求较高,通常会设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限制。。

(3)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课堂中的教学重点。

(4)课堂反思,总结提高

如果将出纳工作流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不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使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6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人才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会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内容与表现。

北京依托科技、人才、信息优势,不断发挥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高首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保证了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0美元;。这一明确的经济发展方向,需要大量经济管理类、尤其是面向现代服务业第一线的会计人才的支撑。

在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和区域经济不断变化的时期,为落实《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年”工作计划,我院会计专业提出了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基于这一目标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次调查欲深入了解行业、企业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对未来高职会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完善。

一、调研活动概况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课题组开展的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用人单位、学生及发展政策三个方面。多方面的调研结果有利于资源互补、相互印证,保证调研结果更为客观有效。其中:用人单位以2012届和2013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为主;学生以2012届和2013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及会计专业在校生为主;发展政策包括高职教育规划发展政策、北京经济规划发展政策等。

。。同时,为获得大量客观的统计数据,我们针对需求分别设计了企业需求情况调查表及毕业生(实习生)情况反馈表等调查问卷,并有效回收问卷;信息搜集内容主要高职教育规划发展政策、北京经济规划发展政策等,这些资料将作为调研分析的重要参考。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主要特点

1.高职人才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从北京人才网的统计信息来看,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销售人才的需求。繁荣的区域经济是由大量的企业经济活动推动的,新注册企业每年同比增长10%-20%,需要大量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较强的财务人员,从北京人才网的信息统计来看,近两年企业对财务人员招聘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表现为供需两旺的态势。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根据调查问卷与教师实地访谈的结果也显示,多数用人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向上的态势,纷纷表达出了扩大经营业务规模、扩大种类人才需求量的要求。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类型的岗位,其人才需求量是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形式欣欣向荣的北京,首都经济必将带来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一个新高峰。

针对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学历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成为了企业人才需求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来看, 多数企业表示会计类岗位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达到专科以上即可,甚至有少数企业表示没有学历要求。从问卷结果来看,企业用人更重视实践技能,高职人才已经逐渐为企业所认可。另一方面,各院校借助着国家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政策的东风,不断地推进高职教育的探索,各院校的教学质量都大大地提升,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高职会计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升

。同时,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掌握外语知识,这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掌握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

针对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多数企业表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较为缺乏、“文字书写能力”较为缺乏。这一结果反映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与岗位“无缝对接”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这要求我们在未来的改革方案中要注重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内涵建设。部分企业表示学生“文字书写能力”较为缺乏,说明我们教育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职业技能以外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于职业人来讲,文字书写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调研结果中,我们还发现企业倾向于诚实的学生。基于财会类岗位的工作特殊性,企业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给予相当重要的高度。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课程和活动实施。这一素养对于学生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1.探索“分向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

以“多元化”和“职业发展导向”理论为依据,进行工学结合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分向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研究面向社会需求、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的专业方向设置方法;研究基于学生兴趣、特长、就业意向的学生实习安排机制和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在基于能力层次的专业划分基础上,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路径。

2.制订职业能力分向培养标准

制定适应企业需要和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分向标准。采用“2+1”模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学习完成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第三学年即按照不同细分方向的专业需要,开始职业能力分向培养及对应进行顶岗实习。

3.制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的职业分向能力培养模式的关键。课程的设置以及实习实训的安排,以任务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具有高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采用分向化、层次化和综合化等多种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尝试把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4.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师能力提升新模式

与企业合作,切实加强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是有计划地派遣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素质。二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不同方向职能的工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基础理论,提高业务能力。三是有目的地让青年教师承担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任务,承担企业的实际工作。同时,聘请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团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型实训教学基地

坚持把实训教学基地作为培养学生会计技能的平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完善校内、外会计实训基地。专业实习依托经贸类企业,成立校内“虚拟经贸公司”,对外承接业务,使其作为学生校内实践技能训练的最佳场所。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效用。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构建宏观――金融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性进行研究”(YETP1910);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BG125YB080);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学结合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分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会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科技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研究”项目(Y15102RN00)。

参考文献:

[1]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

[2]黄文艳.高职会计专业需求+能力课程体系构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