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2-02-05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双减”背景下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探究

【背景】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7月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小学与初中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过渡和衔接。六年级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常常出现学习上不适应,成绩有所下降的情况。认识学生的身心变化,做好衔接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是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改革以来,有颇多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小学升初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探索。既然实践已经展开,就有必要对其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有所探讨和设计,这正是我要探讨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问题的初衷。以我校衔接教学实验为研究对象,以初一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现状为切入点,从中发现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对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提出相应策略。希望通过我的思考为小学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有效促进语文教学。

一、引言

小学生在由小学升入初中时往往会出现此问题,由于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难度增大,

阅读量增大,一些学生会出现短期内难以适应的情况,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心态,调整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小学至初中的过渡阶段。

二、小升初语文衔接的问题

1、思维习惯的衔接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小学生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借助形象进行思考。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关注表达的短文, 或是有着丰富奇特想象的童话,或是梳理情节、理解脉络的故事。学生阅读及写作的思维习惯很多都是在直观形象中进行学习,小练笔更多写的是生活所遇之事物、日常所识之人物。但是初中阶段则会接触议论文、散文等多种文体。特别是散文阅读,由于其形散神聚的特点,再加上很多作家在写作时往往结合自己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还有些名家名篇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质,很多学生由于读不懂文章,看不懂题目问题导向,理解不了作者本质意图,导致阅读理解成为中学语文考场失分大项。小学直观思维已经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需求。

2、学习习惯的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虽然在课改的大环境下也逐渐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生年龄阅历偏小,老师更多在课堂上会通过反复讲、反复练、反复背的方法,对字音、书写等知识点不断地进行复习巩固——小学阶段更强调的是基础性的扎实积累。但到了初中阶段,由于课时量的改变和学习内容强度的增加,初中的学习模式开始逐渐过渡到自主学习,教师上课只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分析和点拨,在作业批改上也是统筹兼顾,不会

像小学拼音字词那样细致——中学阶段更看重学生的自主独立的思考精神。如果只像小学阶段不断反复背诵、默写,在中学阶段是不容易取得高分的,这种现象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努力了也没有收获的错觉,进而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

3、学习内容的衔接过渡

原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文言文,而是以短文和古诗词为主,且都是篇幅短小的入门级诗词。小学阶段考评内容大部分在教材中可以体现或者原文再现。而在初中阶段,增加了很多文言文内容,其中大量的古汉语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主谓宾等语法知识点,这些对于没有任何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增加了难度。我发现,部分提前接触过文言小短文的孩子比从未接触过文言文的孩子普遍语感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强很多。新版部编教材解决了小学课本一篇文言文没有、直接从初中零起点教学的问题,但小学阶段教学更强调基础性理解,中学阶段更强调发散性思维。中学阶段考评内容除了部分字词解释,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考点全在课内学习后的融会贯通。学生死记硬背跟掌握知识点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

1、语文教材内容的过渡与衔接

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们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册的内容,将一至六年级凡是相关联的知识系统的总结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而不只是简单的教本册书的内容。要了解初中的考试模式及题型,了解初一教材的教学内容。

2、语文学习兴趣上的过渡与衔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过渡期。许多学生由于初中课业压力加大,便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非常不利于教师日后的教学。对此,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常氛围。小学时,教师多采用具有高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如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依然可以运用这些手段,学生只有对课堂感兴趣才会认真听讲,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日月潭》课时,利用提前制作好的幻打片展示中国地图,指引学生找到台湾所在的位置。“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出——台湾。宝岛台湾有个著名的景点,那就是台湾最美、最大的湖泊,那里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映人眼帘的湖水山石、树木花草,让人看了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你们知道是哪里吗?那就是我们要走进的‘日月谭’。”随后播放有关日月潭的视频短片。小学阶段可以增加对视顿、音乐的播放,到了初中,教师要逐渐减少这些教学设计,只将其作为课常导入部分,把教学重点落在对知识的学习上。

3、语文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与衔接

学习语文的方法有许多种类,教师应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当地变换教学手法。在小学阶段,教师一般采用比较直白的教学手段,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速度很快,只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就可以基本理解知识。但是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更为高级且系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因为初中语文的知识在难度上有了提高,如果学生还利用之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就难以取得进步。针对初中语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阅读教学衔接的

策略是渗透理解性阅读方法,小学生主要运用认知性阅读学习方法,但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是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初中更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要以形象思维培养为主,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专项训练。

例如,在教授《狐狸和乌鸦》课时,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了狐狸的图片,通过狐狸与乌鸦的言行揭示出寓言的道理喜欢听别人奉承的人容易被骗。留下续写寓言的作业:“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那么之后狐狸与乌鸦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多以图片进行展示,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初中作文加入了说明文、简单的文言文,而且文章篇幅加长,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理解作文要求为第一要义,认真审题,提取写作要求的关键词。另外,在进行写作专项训练时也要重视练习,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和文众结构的安排。

4、语文学习心态上的过渡与衔接

学生由小学进人初中,不仅在学习内容上需要教师帮助进行过渡与衔接。在心态上同样需要注意。小学其实是一个学生学习最长的学习阶段,六年时间,学生们朝夕相处,积累广深厚的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经受不住打击,和朋友的分别,对新学校的陌生、学习压力的增大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不安、畏惧、伤感等不良情绪。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正视这此问题,告诉学生无须为此焦虑。教师在六年级就应该逐渐为学生渗透初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这样当学生升人初中后就会加快适应速度,开展班级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帮助他们尽快融人新班级、学习新知识。

有些学生到初中阶段出现了语文成绩下降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知识的容量加大,难

度增大,另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心态还未调整过来,许多学生还抱有小学阶段的心态,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此外,学生刚刚进人新的班级、有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但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还存在距离,这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例如,在讲解《李父速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此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重现”,学生们共同合作进行表演,这样就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利增进友谊,提升班级困结,帮助学生级和心态。

四、结语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重视语感和方法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方法学习和情感探索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语文学习能力有着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如果从小学阶段就掌握学习方法和能力,对后期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做好小开初语文教学的衔接,要从学习惯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