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04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出现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进度无法统一的问题,根据分层导学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尝试。“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

标签: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个别化教学

我校是一所城镇五年制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设信息技术课。由于地域、生源的差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不同,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师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齐步走的方式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提出与学生的起点相适应的教学要求,开展与他们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下面就是本人根據任务驱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与实践。

一、了解学生,暗中对教学对象实施分层

我设计了一张表格,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目的是对班内的学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表格内容包括:你学过信息技术吗?在哪一方面有特长?参加过信息技术兴趣班或校外辅导班吗?家里有电脑吗?会上网找资料吗?……然后归类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分层的依据之一。第一节课我不急于讲授课本内容,而是让每位学生花两节课的时间(连课制)自由完成一个作品(任何作品都行,可以是绘画作品、作文等),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然后收集学生作品作为分层的依据之二。再经过两周的新课讲授,对上传的作业情况加以分析,分析结果作为分层的依据之三。然后根据三个分层依据,教师在心目中将学生分为基础好的、一般的和基础差的,最后根据计算机室微机分组情况,将分好层的学生分别对应在A组、B组、C组。这样教师一进教室看见学生虽不能马上叫出姓名,但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知肚明(计算机教师带班多,不一定能记住所有学生姓名)。

二、教学的分层

1.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分层。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画图中的一课——《为图画添加文字》中,我将教学目标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差的,掌握在图画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学会使用“文字工具栏“设置文字格式,能对文字进行移动增删等操作;对一般的学生而言,可在掌握前一目标的情况下进一步掌握立体字的制作,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我将它设计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对出现的问题个别辅导;基础好的,在一般目标都已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利用前段时间所学过的画图工具,加上美术知识设计一幅环保刊头画。各层次的学生掌握得都相当

不错,整个课堂效果也很好。

2.备课上的分层。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单元教学中,先进行任务驱动,再让第一层的学生去自学,自主探究,第二、三层的学生在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再进行练习。然后,要重点指导第三层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第一、二层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3.操作练习上的分层。比如,在讲解完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后,就把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分为两层。第一层,让学生玩起了“纸牌”游戏;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玩“空当接龙”游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的不同层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玩得欢,而且学得好,更可以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

4.学习小组分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应该开展大量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校的机房虽然不像一些其他的学校是几人圆桌电脑,可机子还是按组分排摆的,6人/排,每一排或者两排安排同一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协调,能够在相似的水平层面上进一步提高。对一些基础操作的内容,可适当抽高层次的学生当小老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特别重视反馈——矫正策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应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和提高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对基础差的学生以表扬为主,并且评价要及时,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杜绝了前面所讲的课堂中出现的现象,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如何将差异变为优势,缩短学生间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是作为课堂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