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正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能够较全面地、准确地考核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经学院批准,决定在我校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测评办法》)。
本《测评办法》中的测评指标体系力求科学、合理,体现高校的培养目标、高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我院有关规章制度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激励作用。
本《测评办法》中的实施方法力求简便、易行,体现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特长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状况进行测评,定量表述。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将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评先评优、评奖、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
一、根据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指标分为思想品德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1)、智能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2)、身体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3),分别付与权重系数为30%、60%、10%。
二、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激励学生创新能力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考虑学生行为因素的影响,本着奖惩结合的原则,在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中决定增设附加分(S4)=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特长、奖励(G)—惩罚(A),权重系数不超过20%。
三、综合上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定量考核指标(S)应为:
S=30% S1 +60% S2 +10% S3 +20% S4(G-A)
四、综合素质测评等级:综合考核指标和各分项考核指标一律以百分制计算,按下列规定评定等级:优——95分以上(含95分);良——85分至95分(含85分);及格——60分至85分(含6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三章 学生品德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1)
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主要通过学生的操行成绩来考察和评定,即学生在思想、素质、特长、能力、经历等方面的评价。它主要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诚信承诺记录为依据,采取定量测评与定性表述相结合的办法,按照规定标准评定每个学生所得操行成绩分数值S1。
1.操行成绩S1满分为100分,共有5项,每项20分。 2.基本分规定标准:
(1)思想政治表现:自觉维护稳定,团结友爱,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积极要求进步,不参加任何有损于国家利益和荣誉、危害社会秩序的活动,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积极参加政治教育、时事政策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学好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和思想品德修养课。
(2)文明守纪:自觉遵守宪法和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正常教学和校园公共秩序。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带早点进教室,不穿拖鞋进教室或老师办公室,不无故旷课,不起哄闹事,不打架斗殴,不在课堂上玩手机、不酗酒赌博,不违反宿舍管理规定、不观看淫秽制品等。遵守社会公德,诚信守实、注重个人行为仪表。
(3)学习态度:有明确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态度认真,独立完成教学试验和作业;积极参加教学实训、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有良好学风,考试不作弊,遵守学习纪律。
(4)实践公益: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能主动赔偿,积极参
加公益劳动。
(5)团队精神: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关心集体事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团队意识强,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基本分的评定:
(1)基本分S1为100分,对照基本分规定标准,将学生自评SA、班组评议SB和辅导员评议SC的平均值乘以0.3计入总分。
(2)各种级别的评定要以平时表现的资料为依据。根据学生表现,各学院对基本分作出终评意见。
第四章 学生智能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2)
一、学生所学课程成绩是学生智能素质的主体部分。学生智能素质考核指标(S2)主要通过对其学年度所学全部课程成绩进行综合测算(即求平均分)结果来表述。
二、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1.凡学年度教学计划中所开设的全部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均属本章计算范围;
2.对于考核成绩不及格的课程,均按原考试成绩计算;
3.留级或休学复学的学生成绩计算方法:一律按其在复读班级的重修课程考核成绩计算,如有免修课程,经批准则按原考核成绩计算;
4.选修课不列入本章计算。
第五章 学生身体素质定量考核指标(S3)
一、学生身体素质定量考核指标主要通过日常体育锻炼和积极参加学校、院举办的体育活动来考察评定。分别付与不同的权重(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可酌情处理)。
二、对于身体素质考核指标S3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表述相结合的办法
评定。凡能做到下列要求者,可评得身体素质考核分数,做得不好者适当扣分。
1.能积极参加学校、院、班级组织的各项文娱体育活动或比赛。 2.能坚持日常锻炼,积极主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选修课。
3.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整洁,积极维护并参加公共卫生劳动,认真当好值日生。
三、学生身体素质定量考核S3为日常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卫生劳动。指标S3应为:S3=60%体育活动+40%体育锻炼(学生自评、班组评议和辅导员评议的平均值考核。)。
第六章 附加分(S4)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附加分(S4),是考虑学生能力行为状况与影响而设置的。它分为创新、特长、贡献等奖励加分(G)和违规违纪等惩罚扣分(A),以体现学生能力特长和奖惩结合、奖优罚劣的原则。
一、加分(G)的项目及其标准 1.学生干部奖励分
凡经过组织手续而担任党、团、学生会、社团和班级工作的学生干部,由学生处、党办、团委、各学院办公室及辅导员,认真考核他们履行工作职责和平时表现情况,称职的酌情给予加分;在校学生会、团委、自律委员会、各社团工作的学生干部,评分时学生处、党办、院团委需要向有关系(院)、专业班级提供他们的表现情况;加分标准列于下表:
职 务 校学生会正副主席、社团管理委员会主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自律委员会副主任 党支部委员、校学生会各部部长、校团委各部部长、学院学生会正副主席、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社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校学生会各部副部长、校团委各部副部长、自律委员会委员、学院团总支委员、学生会正副部长、团支部书记、班长、社团管理委员会各部正副部长、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各部正副部长、各学生社团正副会长(理事长)、各青年志愿者分会正副会长(理事长) 校、学院学生会干事、团委各部干事、班委、团支委、各学生社团各部正副部长、各青年志愿者分会各部正副部长、广播台骨干、大学生记者团骨干、大学生艺术团主要成员、大学生礼仪队主要成员 楼层长、寝室长、课代表、团小组长 2.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分
加分 8 6 5 3 2 凡在全校性的各项评比中荣获先进集体(如先进团支部、团小组、五好文明宿舍等)的成员和先进个人,酌情给予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分。加分标准列于下表:
先进班级 先进团支部 五好 宿舍 文明 宿舍 优秀 党员 优秀 团员 通报 表扬 校 院 级 级 5 3 评 比 种 支班 班 成 支 团 室 成 室 成 类 部 书长 委 员 委 员 长 员 长 员 记 加 5 3 1 5 3 1 3 2 2 1 8 分
5 注:①被评为省(部)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分加倍;②受院党、政通报表扬以文件为准;③积极参加院和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视情况加2-10分;④对获得同一项目加分取最高项加分。
3.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优胜者
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活动获胜,应给予加分。 类 别 团 体 个 人 (单 项) 名 参 参 次 加 一 二 三 加 加 一 二 三 者 者 分 级 别 国家级 30 20 15 - - 15 10 - - 5 3 - - 30 20 5 3 20 15 4 2 15 10 3 1 5 3 - - 破纪 录者 翻倍 翻倍 翻倍 - 省、部级 20 校 级 院 级 - - 注:①对于同一类竞赛只取最高分,不累计加分;②对于同一次比赛得多项名次者,可以累加;③上述团体赛中以主力队员为标准,非主力队员加分减半;④院级竞赛,每学年累计加分不得超过1分;⑤“参加者”指未获奖的同学;⑥“破纪录者”指参加体育竞赛。
4.积极参加各类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业资格证书者每获项加5分。 5.非专业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证书每一项加5分。
6.图书年借阅量:50本及以上的学生加2分,40本及以上的学生加1分,35本及以上的学生加0.5分。
7.教改、科研奖
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成绩,并在国家二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在论文评选中获奖者,应给予加分。
A、发表论文(分/篇)
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者 加30分 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者 加20分
B、论文评选(分/篇) 等 加 级 分 级 别 国 家 级 省、部级 30 20 20 15 15 10 一级 二级 三级 注:同一篇论文只取最高分,不重复加分。
C、凡在科研工作、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实验室建设中表现出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建议而被采用者(需有关专家或组织证明),可视情况加15~20分。
二、惩罚扣分(A)
1.旷课:每学时扣3分(上课迟到、早退累计三次折算为旷课一学时)。 2.通报批评:院级——3分/次;校级——10分/次。 3.各种处分。(分/次) 类别 行政处分 党\\团处分 撤销党(团) 内职务 30 留党(团) 察看 40 处分等级 警 严重记 留校告 警告 过 察看 警 告 严重 警告 扣分
10 20 40 50 10 20 注:因犯同一错误受到几种处分的,只扣高限分,不重复扣分。 4.被认定为“不合格宿舍”的,又不积极整改的宿舍成员每人扣3分。
5.学生图书借阅不足10本(含10本)扣2分,不足20本(含20本)扣1分,20本以上30本以下扣0.5分。
第七章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实施
一、测评组织
1.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评分小组,由辅导员、班长、团支部书记和经过民主推选的学生代表(2~3名)组成,辅导员任组长。班级评分小组在系测评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考核和评分工作,并提出初步评分意见。
2.各学院成立测评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辅导员、院学生会、团总支、自律委员会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7-11人组成,负责本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并平衡和确定评分结果。
3.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由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常务副院长任副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执行副主任,党办、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总务处、就业实训处、团委和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任委员,主要负责全院测评工作的审定和协调、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指标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具体负责全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测评时间
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评分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结合评优和评定奖学金工作进行。在新学年开学后的四周内将上一学年的评分工作评定完毕,并排出班级学生的得分顺序(由高分到低分,下同),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审定。
三、测评范围
上一学年度学生在校期间,专科为一、二年级参加综合素质测评;本科为一、二、三年级参加综合素质测评。
四、测评程序
综合测评并非由少数人评定,需要经过学生自我评定和组织评定两个
环节,因此,测评程序一般是:
1.自我评定。每个学生按照测评指标要素,对一学年来自己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写出本人学年小结,并进行自评,按各项具体指标规定逐项打分。
2.专业班级评分小组认真组织审阅学生本人学年小结,并结合平时考核情况,逐项考核和评定,得出初步评分结果,并在班级内予以公布。
3.各学院测评领导小组在专业班级评分小组工作基础上,确定评分结果并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审定。
4.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审定,反馈各学院告知学生。 五、对测评工作的要求
1.学生学年小结是评分的基本依据,而操行评定又是自我评定和组织考核的重点,要求每个学生在撰写本人学年小结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如实反映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对于认真而求实的学生,可适当加分(用机动分);对于不实事求是或敷衍了事、不认真的学生,班、系(院)评分小组均可适当扣分。
2.各级评分组织的成员,必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作风正派,不徇私情,严格遵守测评纪律,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应调查核实,任何人不得将评分过程的情况向外泄露。违者追究其责任,造成后果者给予纪律处分。
3.对于专业班级、各学院测评组织中学生成员的评分工作,可采取“回避”办法,也可由辅导员和各学院领导直接评定。
4.学生本人对评分结果有异议时,在公布后的7天内可以投诉至本班辅导员处,并组织班级小组复议,各学院测评小组要认真调查并负责给予妥善答复,如学生不能接受可向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申诉。
第八章 附 则
一、本《办法》自2013年9月正式实行。
二、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修订和解释。
2014年7月再次修订
安徽三联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年 月 日 学院 项 目 自 评SA 思想 政治 班组评议SB 辅导员评议SC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基本分(100分) 政治表现 文明守纪 学习态度 实践公益 团队精神 0.3 S1= 得分 成 绩 学院意见 S1=(SA+SB+SC)÷3; 0.6S2= 加权平均分 智能 素质 S2= 成绩 项目 自 评 体育 素质 班组评议 辅导员意见 体育活动60% 体育锻炼40% 0.1S3= 总得分 S3= G1= 原因: G2= 原因: G3= 原因: G4= 原因: G5= 原因: G=G1+G2+G3+G4+……= 减 分 总分 本人 签字 A1= 原因: A2= 原因: A3= 原因: S=0.3S1+0.6S2+0.1S3+0.2S4(G-A)= 班测评 组签字 辅导员 签字 加 分 测评等级: 学院测评组签字 学校测评 组意见 年 月 日 安徽三联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统计表
学院____________ 班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序号 姓 名 0.3S1 0.6S2 0.1S3 0.2S4(G-A) S总 名 次 等级 备 注 专业班测评组_____(签字) 学院测评领导小组______(签字) 学校测评领导小组______(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