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性格分析
21号胡少杰
2012-10-21 16:39
一、导语:
《郑伯克段于鄢》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这是个战火纷飞、礼乐制度逐步瓦解的时代。文中讲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本文刻画了鲜明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细致地描绘了君臣、亲子、兄弟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可非议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是以褒扬郑庄公为主,武姜氏,共叔段的所为更突出郑庄公的韬光养晦,雄才大略,足智多谋。
分析人物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就来公正、客观的的分析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二、分析:
1.忍辱负重。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文中首先以“寤生”“遂恶之”为后文发展作了铺垫,因为这个先天原因,与其胞弟共叔段相比,可推测出郑庄公成长过程中,必是缺乏母爱,饱受打压的。但郑庄公没有为此难倒,忍辱负重。
2.老谋深算。
从姜氏的“...为之请制。”到“请京,使居之。”,郑庄公采取的是欲擒故纵的态度。并非郑庄公软弱可欺,而是老谋深算的表现,武姜请名于军事险要地区邑地,庄公立即回绝,而答应给京。可以看出庄公一来减少了段的威胁,二来表现了对共叔段的照顾,三来不会完全弃母亲的要求于不义。
3. 洞悉于未然。
再来看看共叔段的一系列作为,“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到“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再到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面对共叔段的变本加厉,郑庄公并没有急于发难;面对大臣“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以及“若弗与,则请除之。”,郑庄公淡定自如,表面仅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回应。其实,郑庄公早已洞察于未然。
4.后发制人。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共叔段认为庄公软弱可欺,觉得军事上已做好完善准备,内有武姜氏接应,本该万无一失。简单的一句“公闻其期”,实则写出了郑庄公的充分备战。由庄公的讨伐京邑,鄢城追击,太叔段远逃共国可看出。
5.有情有义。
对其同胞兄弟共叔段:面对胞弟的弑兄夺位,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我相信庄公是可以彻底除去这个后患的,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共叔段最后逃到了共国,性命得以保留。
对其母亲武姜氏:以\"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流放其母,到最后“遂为母子如初”。古代人是很看重“孝”的,庄公此举不仅赢得了美名,更赢得了民心。
所以可以说,郑庄公有情有义。
三、总结:
读完了《郑伯克段于鄢》,是可以有很多东西值得加以借鉴的。有人说郑庄公阴险、虚伪、狡诈。但我个人还是觉得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值得褒奖的人。
面对自己先天的不足,懂得忍辱负重;面对其母及胞弟的阴谋,懂得防范于未然;面对胞弟的叛变,懂得雷霆出击;面对有过错的母亲,懂得冰释前嫌。
郑庄公赢了这场兄弟的博弈,赢得了天下民心,赢得了“孝”的美名,更赢得了流芳百世、永颂其名。
对于人生,何尝不是应该学习郑庄公,面对困境不气馁,对待阴谋泰然处之,做起事来果断、必成。面对亲人宽容有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