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发性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09-16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第19卷第23期 患者感觉不舒适,应及时停止冷敷。本组患者无不适主诉。gZ 局部红肿硬结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 一630型光子治疗仪照射时距离要正确,以防烫伤。本组患者 119. 未发生烫伤。 [3] 曲瑶,白岩,闫丽辉.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致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如下:置管前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的 的观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09—810. 重要性和必要性,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 [4] Piuner WS.Principies an d 1C ract'ce of iu travenous Therapy 作;选择位置合适的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输液速度不可 [M].Sihicd philadclphia:lippincou,1993:100—130. 过快;不持续输入高渗药物;推注封管液要缓慢;缓慢拔管后 [5] 曲瑶,白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 再按压局部,以防损伤静脉内膜 。 [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40. 参考文献 [6] 肖冬英,陈荣,曾令秀,等.护理干预对降低PICC静脉炎 [1] 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959— 2002:377. 960. [2] 薛扬,须梅.gz一630型光子治疗仪用于治疗罂粟碱所致 本文编辑:徐杰 2013—10—12收稿 原发性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及对策 杨扬。李燕 (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如东2264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23.060 文章编号:1006—7256(2013)23一O111一O2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现已广泛用于临床, 3原因分析及对策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推荐PICC头端应位于上腔静脉 3.1位于颈内静脉异位于颈内静脉7例,所有患者无任何 的下1/3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但在临床实际操作 不适,抽回血通畅。对策:立即回无菌操作室,摇高床头30。一 中并不能完全做到一次性插管成功。Venkatesan等 研究报 60。,使患者呈斜坡或半坐卧位,向其说明导管异位的原因,常 道,PICC导管尖端位置放置正确为44%~99%。在插管过程 规消毒后退出导管15—20 cm,重新指导患者将头侧偏向穿刺 中导管进入各种异常位置,包括对侧无名静脉及锁骨下静脉, 侧,下颌尽量靠紧肩部,同时由助手帮助患者转头低颌,重新 同侧或对侧颈内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称 缓慢送入导管。调整后数字胃肠机透视显示导管头端仍位于 为原发性导管异位。导管异位可引起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药 颈内静脉1例,患者取站立位,退出导管后协助患者转头低 物外渗、静脉炎、心脏穿孔,进入右心房可导致死亡 J。2007 颌,手臂与身体角度>90。,助手将导管连接30 ml注射器冲注 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为483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 生理盐水,缓慢送管2次成功。为提高复位成功率,其他6例 发生导管异位16例,根据异位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调整到正常 均在超声引导下调整一次成功。 位置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3.2位于右心房异位于右心房2例,均按外测量长度置人 1资料与方法 导管。其中1例患者于操作中导管到达预定长度,突然出现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7— 胸闷、气急、面色潮红随即发白,VI唇青紫,烦躁不安 对策: 86岁;乳腺癌5例,肺癌4例,胃癌3例,恶性淋巴瘤2例,食 立即退出导管5 cm,给予吸氧和心理支持,待症状缓解后再缓 管癌2例;有化疗史13例,放疗史6例;置管途径:贵要静脉7 慢送管4(In。摄片证实头端到位。另外1例患者无任何不适 例,肘正中静脉3例,头静脉6例;穿刺点:肘下12例,肘上4 主诉,摄片报告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退出从胸片测量的超出 例;异位位置:颈内静脉7例,右心房2例,腋静脉3例,锁骨下 长度,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 静脉4例。所有患者置管后X线摄片提示导管尖端异位。 3.3反折人腋静脉反折人腋静脉2例若导管头端反折入 1.2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型号为4 腋静脉而继续送管,会感觉前端有阻力,导管不能前行,推注 Fr/5 Fr。操作方法INS有关PICC操作规则进行,置管后不撤 生理盐水时,患者主诉腋下有凉、胀的感觉,抽到回血但不通 除导丝,局部无菌敷贴覆盖外加弹力绷带妥善固定后摄片,位 畅,呈间断性。对策:同法退出导管10(In,抬高患者手臂> 置正确后再撤导丝。所有患者置管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90。或由助手按摩患者上臂、肩部及腋下,尝试送管2~3次后 2结果 顺利送管。 本组所有患者操作完毕给予喜辽妥外涂并以轻柔拍打的 3.4位于锁骨下静脉异位于锁骨下静脉4例,其中3例患 手法使药物充分渗透至皮下,同时热敷联合按摩穿刺点上方 者胸片提示导管在左锁骨下呈“8”字形环绕,头端指向左头臂 至肩关节,连续7 d。根据异位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调整到正常 静脉,回血通畅。对策:退出导管至腋静脉重新送管,遇阻力 位置15例,未发生静脉炎;1例出现穿刺处红肿,给予碘伏小 时立即退出导管0.5 cm,分别尝试摇高床头,抬高患者手臂与 方纱湿敷15 min/d后覆盖安普贴薄膜,3 d后症状缓解。 身体>90。或<30。,让患者咳嗽耸肩、手掌呈腕状轻叩击导管 11 1 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第l9卷第23期 附近前胸壁,助手脉冲生理盐水,最终成功。另1例患者导管 置入36 cIn,患者主诉置管侧手臂胀痛,回血不畅。超声下进 行注水试验,水柱头端指向锁骨肩峰端;胸片提示导管位于锁 骨下,头端呈“C”形回返。3次尝试调整均未成功后拔管。 4讨论 末端畸形,1例调整失败,请求床边超声检查,结果发现置管侧 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置管前重视病史的评估; 置管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了解血管管腔是否有血栓形成、管 壁及瓣膜是否有炎症、血管周围是否有淋巴结压迫。目前超 声引导加改良赛丁格法在PICC置管中已得到肯定。对未购 置管时选择血管非常重要。一般认为贵要静脉直、粗、静 脉瓣少,为到达上腔静脉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PICC置管的 首选血管。其次肘正中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大,静脉瓣较多。 头静脉前粗后细,高低起伏,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有静脉瓣, 且头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人口连接处形成上弓形角度,导管尖 端易抵触血管壁而折返进入腋静脉。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 置置管专用超声仪的医院,普通超声仪同样可帮助护士预先 评估。我们曾借助普通超声仪顺利完成评估和置管28例。 全面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可提高调整导管异位的成功 率。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优点、注意事项、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及采取的相应对策,使患者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一旦 发生导管异位不会因过于紧张而导致血管收缩或痉挛,从而 在无法选择贵要或通向贵要的正中静脉时,才选择头静脉置 管。本组2例异位入腋静脉患者均经头静脉穿刺置管。当选 择头静脉置管时,手臂外展与身体角度>90。,使臂部肱二头 肌和三角肌上抬,头静脉与腋静脉的静脉角度减小、锁骨下静 脉角增大,导管易顺着角度较大的静脉前行。按摩导管异位 的局部,有可能使血管或瓣膜瞬间改变走行而利于导管通过。 置管时恰当的体位能避免或减少导管异位,尤其是导管 颈内静脉异位。当导管送至肩部时,指导患者将头转向穿刺 侧,下颌紧贴肩部,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形成锐角以 阻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但部分患者因体型肥胖、颈部较短、 有颈部放疗史、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或手术疤痕等原因,导致术 中转头低颌困难或不到位。此时可抬高床头30。一60。,使患 者取斜坡或半坐卧位,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取站立位。在实 践中发现,若患者取斜坡或半坐卧位甚至站立位时进行转头 低颌动作容易到位。本组7例异位入颈内静脉患者中,有2 例体型肥胖,4例有手术和放疗史,1例为恶性淋巴瘤,均因仰 卧位时自主转头低颌不到位造成导管头端走向颈内静脉,改 变体位并在助手帮助转头低颌后置管成功。 准确的导管测量可避免导管置入长度的误差。本组x线 证实异位在右心房1例,1例根据症状判断进入右心房。分析 原因是因天气寒冷,患者拒绝脱去毛衣,隔着毛衣测量长度有 误差,从而导致导管送入过深。目前临床广泛采用外测量法, 即让患者平躺在床上,穿刺侧手臂与身体成90。,并与躯干在 同一水平,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再加上右胸锁关 节至第三肋间隙的长度。导管置入实际长度,最佳为测量长 度减去1.5~2.0 cm,即使导管头端未到位,可在摄片后送入 导管,从而避免导管直接进入右心房。 置管前全面评估不容忽视。导管异位于锁骨下静脉4例 均与术前评估不全面有关,其中2例在置管术后详细查阅病 史,发现患者曾因肺癌行肺切除,又因肺癌伴锁骨上和纵膈淋 巴结转移行放疗,其血管可能发生牵拉变形、受压扭曲、静脉 炎症或瓣膜僵硬。因此在PICC置入时遭遇阻力。若送管太 快或强行送管使导管头端遇阻力而反折。将导管退至腋静 脉,重新缓慢送管,遇阻力立即退出导管0.5 cm,分别尝试摇 高床头、抬高患者手臂与身体>90。或<30。、让患者咳嗽耸肩、 手掌呈腕状轻叩导管附近前胸壁、助手脉冲生理盐水,最终成 功到位。另外1例在介入科植入上腔静脉滤器时发现锁骨下 1 12 提高成功率。操作者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蔼可亲的表情,不仅 调节操作室的气氛,还能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增加安全感。 导管异位调整后并发症的预防。退出导管异位长度后再 重新送管,对血管内膜有一定的刺激;且重新送人的导管已无 保护套,残存的手套滑石粉等异物易随导管进入血管;导管多 次进出血管,即使操作者遵循无菌操作,也会增加感染概率。 导管异位调整后指导患者置管侧手臂不宜进行引体向上、提 重物等大幅度活动,积极防治便秘、慢性剧烈咳嗽等,密切观 察,及时发现导管留置期间头端异位即继发性导管异位。 导管异位的调整有一定难度。操作者操作前充分评估患 者情况、操作时采取恰当的体位并选择合适的血管、尽可能准 确测量导管长度,可减少原发性导管异位。一旦发生导管异 位应立即采取多种手段调整到位。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术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 的发生。目前,x线定位法仍为PICC头端定位的金标准 。 当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时,最好在超声引导和监测下调整导 管后再摄片。当导管异位于非颈内静脉时可在数字胃肠机透 视,初步确认导管调整到位后再摄片。这样既减轻患者的经 济负担,又能避免反复摄片的射线伤害Mj。综上所述,在临床 操作中应依据操作者的经验、医院的设备和患者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辅助设备,以期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参考文献 [1]Venkatesan T,Sen N,Komla PJ,et a1.Blind placement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antecubital central catheters:initial catheter tip position in relation tocarina[J].British Journal ofAnaesthesia,2007,98(1):83—88. [2] Orme RM,Swiney MM,Chamberlain RF.Fatal cardiac tam— ponade as a result of apere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7,99(3):384—388. [3] 石英,李艳华,易建华,等.PICC导管异位的预防与正位 处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2):21—23. [4] 陈桂英,王惠琴,赵锐袢,等.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 静脉导管头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10):1037—1069. 本文编辑:谭峰 2013—04—02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