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2023-11-28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任征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6期

任 征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以2017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以下简称新规定)和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发展为前提,分析、反思和重构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关系。

[关键 词]新形势;师生关系;反思;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6-0060-01

一、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中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Flipped Class(翻转课堂)、MOOC(慕课)以及Micro Course(微课堂)正以“洪荒之势”成为教学方式方法的新载体和平台,而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从较为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逐步向“平等交流、交互学习、教学相长和共享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在以创业、就业为主体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中,产学结合、企业文化渗透、校企合作等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和特色,也使师生关系具备了具有“匠心”精神的“现代师徒”关系。

二、反思高等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不协调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协调情况普遍存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专制型

在这类师生关系中缺乏情感交流,教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高姿态”,“听我传道、听我授业”成为常态;久而久之这种人际关系只会让学生对教师或辅导员敬而远之,师生情感渐行渐远。

(二)放任型

在这类师生关系中彼此之间情感冷漠,教师对学生的课业、日常生活、心理发展、成长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唯求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辅导员则以学生不出事儿为“安全底线”;学生也乐于教师和辅导员的“不管不问”,渐渐地自由散漫,无约束力、无自制力、无沟通交流,彼此各自为政,久而久之师生变成“陌生人”。

(三)兄弟型

在这类师生关系中,情感上的交流过于频繁和紧密,老师和学生之间称兄道弟,这种变相的情感交流,师无师尊可言,生无礼数可为,这种师生关系在表象上貌似融洽,实则越过界限,

过犹不及。渐渐地师生之间充斥着江湖气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有效地得到开展。

(四)溺爱型

在这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或者辅导员似乎充当着“保姆”的角色,只要是学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无原则的亲力亲为;学生只需按照指令行事,无需动脑思考,担当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学生成为被牵着线的“遥控娃娃”,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欠缺。

三、新形势下对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相长、共享和谐作为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主要特征,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伙者、参谋者、协作者、沟通者、倾听者、关怀者转变,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体现教育的本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终生发展的需要。

(一)破除单线,搭建充分沟通的平台

“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教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热情友爱;对待自己恪守职责等这些品质都会通过日常的教学、师生相处中被学生感知,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

(二)破除固化,建立民主宽容、理性的师生关系

在某些高职院校教师心里普遍存在着一些观念,他们认为高职学校的孩子,一天就知道玩、就知道打游戏看电视。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多建立在成见之上,导致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少了一些,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少了一些,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成见是能感觉到的,慢慢的,学生的心房对教师或辅导员关闭了,心结产生了,关系变得敏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导致师生关系不良发展。

(三)破除专制,走向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新规定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了学校和学生新型的关系,厘清了学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充分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现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是尊重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原有的专制、独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理念,构建以爱和理解为核心的师生关系更是一种必然和良性发展趋势。

(四)破除单一,构建交互共享、协作的师生关系

要突破这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态度是不是认真,而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是否获得了提升和升华。同时,作为教师更应该掌握更为有效的、先进的、系统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产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共鸣,共享与合作的教学,融洽、协作、交互才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