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2022-12-24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 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

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 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

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

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

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4.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等。

5.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

图案和符号即单纯装饰性和象征性之间的应用。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的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量,即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来规定。人们从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观点出发,由此划分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应用阶段。

50年代西方设计界将符号学应用于建筑设计,认为建筑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过程。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结构主义提倡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罗兰。巴特的《神话》,他认为不应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

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解构方法。

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的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法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尤其对所谓原创性提出挑战。

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两种,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

法国哲学家的德里达《绘画的真实》,试图用解构方法解读绘画。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

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界。按照通俗的解释,是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

5.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为止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所谓多重设计,实际上是指批评者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

6.信息技术。

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1.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在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中,最基本的技术因素和形式原则便是尺度和比例。

3.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

墨子的设计思想: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志趣。

管仲:视装饰为忤逆。

阴阳五行说以及老子的“道”说、“无为说”,表明天下百工之作无不因循万物之质材特征和自然规律方可工成事遂的因果关系,从设计方法学的角度讲老子的“道”与良匠之道匹配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庄子的“天人合一”与古代风水学。

分析题:论述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的关联及启示。

4.中国的设计,西方的反应。

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应该说始于20世纪萌生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他们的设计实践和思想,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和产品设计的先河,并为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思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08年,赖特在《建筑范例》月刊上首次提出了他的有机建筑概念,以追求建筑的实在——内部空间的真实表达为终端,通过对整体性的探索,最终找到以连续性和可塑性的

结构实现整体性的具体途径。

中国的农业技术只是给西方农业甚至工业革命带去的推动作用。

赖特以其毕生丰厚的建筑设计作品和杰出的人文思想阐释了中国古代先哲的理念和东方文化的伟大传统。

分析题:论述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和启迪。

赖特和凡德洛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

复习题

1.设计学是怎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的

2.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称为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最早的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直到18世纪,巴托把各种艺术细分为实用艺术、美的艺术,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由于近代西方越来越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素描、绘画,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作为有艺术含量的创造活动,设计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设计不是直接地进入生产,而是巧妙地引发了另一个新的设计。

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今天,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这就为艺术拓展了大片的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很多新情趣。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参照:设计属于创造。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无论是借用、解构、装饰,都不能简单的模仿,而要表现出适度的创新,参照不失为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在基本规律或基本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1.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解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以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组成,艺术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工业设计中的艺术设计内容涉及到项目的功能系统,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在造型上追求完美的技术功能和操作功能,追求使用、信息、审美功能的结合,将造型的个性、创造性寓于应用的艺术风格,它追求形式的完美。在用材上它追求材料的应用于结构要求相符,材料的应用于功能要求相符,并且与生产工艺相宜以及与材料供应相宜;充分表现材料的本色美与工艺美。在色彩上,它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的材料的本色和表面处理的本色,使之与造型、材料、使用功能、审美心理相宜,并表现出某种个性和风格。在产品处理方面强调艺术思维,即选择最佳处理工艺以表现和创造材料的肌理之美,从而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的装饰处理,主要是要求设计者将母题、纹样、色彩构成等及功能与审美的协调等方面纳入思考范围,综合运用艺术手法让使用者接受产品,让产品与其功能一致,同时赋予产品风格的协调性。

2.广告设计的艺术特征:始终是商业的艺术、媒介的艺术,是大众传播的艺术和民俗艺术。

广告的艺术设计是整个广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又可以划分成五个方面,即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

3.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

室内设计也分实体设计和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的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从艺术的角度为室内设计的实体、虚体、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解决美学问题的方案。

五、艺术推动设计(容易出分析题)。

设计与艺术的发展并行不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艺术推动设计,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

涉及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上也力图打破艺术与设计的一切界限,从而创造“完全艺术品”。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

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

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

艺术与设计关系存在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一、设计与科技进步(容易出分析题):

设计总是受着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技术包括生产用的工具、机器及其发展阶段的知识,它是生产力的一种主要构成要素。设计是设计人员依靠对其有用的、现实的材料和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受惠于当时的技术文明而进行的创造。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表述:

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这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思考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深刻的关系。直到18世纪,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首先,设计与制造的分工。18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平的智力活动。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机器生产同时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各种优质钢材和金属被应用于设计。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广告设计从本世纪20年代起甚嚣尘上,而CI设计也有了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轧钢、轻金属等等,毫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塑料在30年代已经建立起了它的工业地位,并且

被工业设计师们赋予了社会意义,成为“民主的材料”。他们大受工业设计师的青眯,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因而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品符号的灵活运用,新材料的出现总是鼓励着设计师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索。

1930年照相的铜板技术发明,使摄影从此在广告设计中占住了确定位置,并成为今天照相设计的基础。电影的出现,收音机、电视机等多种新媒体的使用,广告产业迅速发展,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但创新,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同时大大地扩大和深化了视觉传达领域。

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如果说现代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反响,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便是对信息技术的反响。

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CAD软件已成为广大设计师经常使用的工具。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师可以直接了解他的设计品效果究竟如何,因此设计获得了传统手工艺生产的某些特质,即强调产品的使用,操作上的便利,功能上的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特殊要求的适应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

解答题:为什么说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理论(容易出分析题):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描述:

设计创造直接与人类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察联系在一起。设计的进步依赖于人类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如设计对形态、结构的认识,就借助了数学、物理的观察成果。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发达,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都起着作用。

对设计的研究也与科学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设计需要进行有机的研究。设计研究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设计的发展和设计学的建立都是以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整合为基础的。

设计科学是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学的综合,它的概念是1969年赫伯特。西蒙正式提出的。设计科学的产生表明设计除了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具体应用外,在方法论上也有了进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设计以讲求多元化、动态化、优化和计算机化为特点,故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论,解决愈来愈复杂的设计课题。

现代设计以追求多元化、动态化、优化及计算机化为特点,故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论,解决愈来愈复杂的设计课题。

1.控制论。现代设计论将任何系统、过程和运动都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因而控制论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2.信息论。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信息论最早产生于通讯领域,申农是其奠基人,他引入了“熵”的概念作为信息的度量。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播、处理等问题。

3.系统论。所谓系统,即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有机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种有序性整体。系统论方法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具体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逻

辑分析法、模式识别法、系统辨识法等。

现代设计无时不与现代知识体系紧密相连,科学理论推动着设计,而设计科学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描述: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尤其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科技资源需要设计加以综合的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的吸收,才完成了科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以电能为例,人类电气文明的形成,是设计运载科学技术划下的轨迹。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开发和使用的关系。▲ 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技术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成商品的。设计没有技术无以为设计,而科学技术没有设计参与也找不到同社会生活的结合点,从而不能转化成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技术的一个部分。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所以高度强调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德国最早意识到设计的这一性质并有效加以利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认识到设计的这一作用。

第三节 设计的经济性质(容易出分析题)

一、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日本政府从50年代引入现代工业设计,将设计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80年代,设计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所关注,都成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或研究中心,全面推行和实施现代工业设计,并且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开发型。

90年代的市场竞争明显取决于设计竞争,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都把设计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

90年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又取决于设计的竞争。设计不仅物化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且具体地规范了企业文化的运行模式,将企业职工与市场和社会内在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个公司只有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能力。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费的结合点。

二、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设计是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

第一类层次主要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要。第三类层次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值的时代。

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指企业得到劳动者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高附加价值不仅仅是从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材料与感性三者统一考虑才行。例如,众所周知,日本时装价格不菲,原因在于日本时装的设计思路上——日本时装绝非为大批量生产而设计,而是小批量多品种进行生产,一种款式的衣服可能只有几件,还分别出现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上。设计作为创造附加价值的手段,还能提高信息的价值,将最新信息寓于设计符号之中,设计往往结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开发新产品。

此外,设计的艺术内涵是创造高附加价值永远的保证。

设计在附加价值问题上突出地表现其价值手段的功能。设计的价值意义还表现在设计的价值工程上。提高设计对象的价值,正式价值工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可以说价值工程是一种设计方法。

承造高附加价值的商品竞争主要依靠商品竞争。设计作为一种措施还可以解决成本上的难题,从而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三、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及以设计塑造企业文化。

四、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设计与生产:

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上产活动。

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

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由于精力所限,很少有设计专家同时又是生产专家。但可以肯定的说,不精通比较先进的工厂,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

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发挥设计在生产中的先锋作用。

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

设计必须拥有生产的支持才能得到实现。

分析题: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设计与消费: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法,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

设计能够唤起隐性的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

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

人类需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体现。▲

设计创造消费的能力不仅源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心理同构之中。

分析题:分析设计与消费的关系(考过两次)。

复习题

1.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论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2.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如何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的

3.无止境的消费必然带来资源的枯竭,设计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石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设计也从相对稳定的手工艺设计时代发展到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特色的现代设计阶段。▲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石器设计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由于石块粗笨,器形短小,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又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不只是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工整、锋利。最后有的还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高实用价值。

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二、原始“彩陶”的设计

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

文化”。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

1 、半坡型

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人面鱼身盆和尖底瓶汲水器。

2 、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 、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 、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5 、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立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陶器的设计发明则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匠师不仅从造型上注重陶器的使用功能,为了美化器物,还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如拍印、刻画、堆贴、镂孔、彩绘等,其中彩绘是我国新时期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通过对彩陶器和黑陶器的造型与装饰图案的设计创造,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匠师极大地丰富了诸如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均衡等美的形式法则,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人类手工设计阶段的开端,中国原始陶器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设计。

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奠定了将来木构架建筑的锥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

狩猎工具与武器的设计中,石块和木矛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

第二节 奴隶社会石器的设计

一、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就是创塑姿。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以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铜礼器为基本特征的。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使用天然铜制造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从夏代开始铸造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设计铸造达到了顶峰。

青铜器设计,是我们的祖先继彩陶和黑陶以后,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又一伟大创造。

奴隶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残酷的阶级统治是青铜器设计的基本特征。

青铜器的设计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需要、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对青铜器的设计施加着决定性的影响。又由于商代的统治着尊神重鬼、崇拜祖先,青铜器的设计又充满了神秘和威严的色彩。如人面方尊、虎食人卤、四羊方尊。

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青铜礼器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它们通常以抽象和半抽象的动物纹样为主要装饰。最突出的是 ,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采用纹,即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其他还有夔纹、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逐次效果。图案组织多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出威严工整的艺术氛围。

青铜器的冶铸方法:陶范法和失蜡法,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

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尊侯乙尊盘就是采用失蜡法铸造。

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焊接、刻画、镶嵌、金银错、鎏金等。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宴乐水陆攻战壶。

青铜器设计意图的实现,离不开高水平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过商周以来不断地改进,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同时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院落群体组合。

儒家孔子主张“文质兼备”。反映着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思想。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这是功能第一的观点。老庄关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说,其“有”与“无”的概念,丰富了我们的空间设计思维。韩非子主张“好质而恶饰”,反对“以文害用”,这与墨子的观点近似。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其所谓“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一重要的设计观点。▲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中国建筑设计到了汉代,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当时的木结构技术已渐趋成熟,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并且能够建造多层木建筑,斗拱已普遍使用。砖石

结构技术也成长起来,拱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中国建筑特有的布局形式已经形成,成为后来两千年中国建筑发展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达到了极盛。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隋代已经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迄今为止1 3 00 多年还基本完好。这一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城市与宫殿的设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构件,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时后来宋元明清建筑少见的特色。

12世纪初由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建筑和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在宫殿、坛庙、宗教建筑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不少建筑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明清建筑设计的成就不在于对前代建筑设计的变革性发展,而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一次全面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

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结构、色彩和布局设计诸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外观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

在结构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唐宋时期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到明清时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

在布局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有一种简单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合。

在装饰和色彩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也别具一格。装饰主要几种在梁枋、斗拱和部分,综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在色彩设计上,运用对比强烈的原色设计,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显著的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建筑设计史上独树一帜。这一体系不仅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泛流传应用,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续时间最久的体系,也是传布范围广泛的体系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著名作品:天坛的设计艺术、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设计艺术。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所体现的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空间处理,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

中国古代桥梁设计:

( 1 )汉朝时的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故是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

外形平直。

( 2 )种类繁多的拱桥。如卢沟桥

( 3 )著名的桥梁设计:万安桥、赵州桥

中国住宅设计实例:

于阑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住宅、闽南土楼住宅、河南窑洞住宅。

二、园林设计

1 、中国园林设计发展简介:我国古代园林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商周。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设计形成追求自然野逸的风气,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时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时期,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诗情画意”逐渐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保存至今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特点:首先,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其次,中国园林设计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园林风景设计上的复杂多变,同时达到了“体宜”的效果,而无丝毫杂乱无章之感。再者,中国园林设计崇尚意境。设计不止满足于对自然美景的仿造,更追求诗情画意境界的创造,借以寄托游园者的思想情怀。

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四、家具设计

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商周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雕饰精美的姐、禁之类的家具。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的设计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遗存的早期家具造型古拙,装饰繁缛,通常运用漆、绘、雕等多种装饰手法,色彩华丽,纹饰丰富,雕饰精致,是具有很高艺术性、技巧性与实用性的设计佳作。

家具设计主要是随人们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商、周至三国时期,跪坐使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因而相应性形成了矮型的家具设计,席与床(塌)是当时室内陈设的最主要家具。汉代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增加。中国家具形式大变革的时期是唐到五代。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存在,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总的趋势是由上层阶级带动民间向垂足而坐和高型家具过渡。这一时期的高型家具有各类桌、案、凳、椅和床。后世所用家具类型已基本具备。家具的造型简洁实用、朴素大方,结构趋于合理的简化,嵌细及各种装饰工艺被进一步应用到家具上。高型家具经五代至宋代己日趋定型化,并且衍化出了高几、琴桌和床上小炕桌等新的家具式样。宋代家具的结构与造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作“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1、注重结构美;2 、注重材质美;3 、注重造型美;4 、注重装饰美.明式家具不止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设计史上也独树一

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体重显得更加庞大厚重,出现了组合柜、可折叠与拆装桌椅等新式家具。而在装饰设计上为了追求富丽堂皇、华贵气派的效果,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的繁琐堆砌。清式家具以苏作、广作和京作为代表。被称为清代家具三大名作,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特色,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四、陶瓷设计

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胎质不同、用釉不同、火候不同。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漫长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半瓷质陶器,瓷质陶器远在殷商时代己经出现,至汉代渐趋成熟.原始瓷器施有釉料,釉色青黄,故称“原始青瓷”。到了六朝,青瓷己经完全成熟取代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

六朝的青瓷产地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并且逐渐形成“南秀北雄”的不同风格,正式奠定了南北瓷器两大体系。六朝青瓷以青瓷鸡头壶和仰覆莲花尊最负盛名。

到了唐代,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瓷器装饰以花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多。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的一步。

唐代最具特色的陶瓷器还数被称为“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它主要采用黄、绿、白三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滋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还远销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各地。制作地点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

青瓷以汝窑、官窑、钧窑、耀州窑和龙泉窑成就最高。

宋瓷在造型与装饰设计上都有许多独创性的成就,其中尤以梅瓶的造型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元代瓷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元瓷的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元代青花瓷器,被称为“白地蓝花瓷”,属釉下彩绘,多为白地蓝花,色调清新明丽,风格纯朴雅致,与民间蓝印花布形同双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釉里红是继青花以后,景德镇瓷匠创造的姐妹品种,属于釉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形成红色花纹,有如凝脂般的华丽效果。元代陶瓷在造型设计上,一般很大,胎骨厚重,粗犷有力。

明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青花瓷、五彩和单色釉方面。青花瓷是主要的产瓷品种,以宣德年间所产最佳。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了“彩瓷时代”。

清朝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中国陶瓷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景德镇仍为全国瓷器的中心。康熙朝还创造了极为名贵的珐琅彩瓷器,后人称“古月轩”。青瓷在制作水平上远远超越了前代,而在设计意匠上,青瓷欠缺较高的美学境界。

中国古代瓷器设计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在世界古代设计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五、纺织品与服装设计

染织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飞跃的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证明我国在公元1世纪前已经拥有了相当复杂的提花机。汉代丝织品的花纹设计,主要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和吉祥文字,其中以云气纹和吉祥文字最具特色。

六朝的丝织品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为著名,六朝是中国装饰纹样设计由动物纹为主向植物纹为主的过渡时期。

到了唐代,在名目繁多的丝织品中,以唐锦最为出色,唐锦是以纬线起花,称“纬锦”,区别于汉魏六朝以经线起花的“经锦”,唐锦的花纹设计以联珠纹最具代表性。

宋代因为丝织品的国内外需求都很庞大,丝织业较唐代更为发达,称宋锦,纹样设计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绛丝。

棉织是在元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工艺,棉纺织家黄道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松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品。丝织品中以一种名叫“纳石失”的夹金织物最具特色,称织金。

明代织锦称明锦,主要品种有库缎、织金银和妆花三类。明锦图案设计由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缠枝为明锦代表特色。刺绣以“顾绣”最为有名。

清代的丝织、刺绣、印染均非常发达。丝织有南京的云锦、苏杭的宋锦和四川的蜀锦为最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设计的基本风格是庄重和实用,中国女子服饰设计则充满绚丽流动的色调。

六、工具设计

1 、农业工具

耕作工具:犁、来招、江东犁、曲辕犁

播种工具:褛车

排灌工具:汉代“辘护提水”、翻车、筒车

加工工具:磨、碾、雄、扇车、罗等

2 、纺织工具:纺机、织机、罗织机等

3 、交通工具:车、船的设计。

七、兵器设计

中国兵器大致经历了石兵器、铜兵器、铁兵器和火兵器的四个发展阶段。

进入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兵器进入青铜兵器时代,越王勾践剑。汉代进入铁兵器时代,铁兵器是冷兵器的成熟阶段。大约10 世纪的北宋初期,中国进入了火兵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早期的火兵器主要用于燃烧、发烟、放毒,锁着火药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火药兵器设计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为主。公元1132 年,南宋的陈规设计了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18 世纪以后,注重利用新技术的西方兵器设计迅速超越了固步自封的中国清朝兵器。

八、漆器设计

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楚都江陵如今出土过众多精美的漆器。汉代漆器制作方法有木胎、竹胎和夹胎等,增加了大件物品。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盛行,漆器制造流行夹经工艺。金漆和雕漆是宋元漆发展的最高成就,张成、杨茂是卓越的漆器设计家。明清的雕漆与宋代有显著的不同,工艺上有更大的发展。

所谓中国风格,是“指17世纪和18世界西方室内设计、家具、陶器、纺织品和园林设计风格。”是由“17世纪初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工匠开始自由仿效从中国进口的橱柜、瓷器和刺绣品的装饰式样”而逐渐形成的设计风格。

复习题

1.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

2.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

3.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

第四章 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

说明:因本章部分为很多学校的考察重点,仅限于课本知识已远远不够,因此,本章笔记又结合其他设计书目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补充,故打破了本书原来的章节顺序。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的设计:

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弓箭的发明。洞穴艺术代表着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主要艺术和设计成果。 丰富多彩的原始洞穴壁画更是代表着原始艺术设计的高度成就。

二、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建筑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由于农业时代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们有可能建造固定的住房,于是村落开始形成。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制陶技术最早出现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西亚地区,早期的陶器以实用陶器为主,,器形简单,品种单一,制作粗糙,而随之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的品种和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器形日趋复杂,只走也比较精致,多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为原型,装饰纹样不仅具有植物和动物的纹样,而且将动物形象作几何化的处理。

三、两河流域的艺术

地中海东岸和亚洲的西睡并行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是最早进入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希腊人把这一地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

两河流域地处东西交通的要塞,使得该地区的居民和外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十分频繁。因此,两河流域的设计艺术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即综合了各民族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两河流域艺术的目的是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的.设计的内容都是限于说明神和国王的权

威,具有相当严肃的形式感,普通人的个性描写在两河流域的艺术中儿乎看不到。装饰己经在建筑和造型设计领域出现,但其风格与整体的艺术风格一样,也是十分庄严和雄壮有力的。1 、苏美尔― 阿卡德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苏美尔人修建的砖制塔庙“白庙”;

苏美尔的雕刻艺术注重于表现虔诚的宗教崇拜,所以大多数都是宗教祭祀用品;苏美尔人的工艺设计成就斐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制品。

阿卡德人的建筑多是神庙,雕刻技术比苏美尔人有了显著的提高。

2 、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宫廷建筑在巴比伦时期得到了辉煌的发展,琉璃砖镶嵌装饰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之中,极大丰富了建筑的饰面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装饰技法。

古巴比伦现存的雕刻作品非常少,最著名的当属汉漠拉比法典碑,上面刻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3 、亚述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亚述帝国的建筑吸取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经验,皇帝喜欢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大的宫殿,最著名的宫殿是萨尔贡而是王宫和阿苏尔巴尼帕宫殿。前者外墙上装饰着大面积的浅浮雕,是艺术史上最早的叙事浮雕。

4 、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设计成果依然充分体现在建筑上,赫赫有名的“空中花园”就建在这里,这座类似于塔楼的阳台式建筑以其工程伟大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5 、古代波斯的艺术与设计

标志着波斯建筑艺术顶峰的是从公元前518 年即开始兴建的波利斯宫殿建筑群,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才宣告完成。此外,波斯的雕刻设计和工艺设计都十分发达,尤其是金属工艺品对中国古代瓷器造型有相当的影响。

四、古代埃及艺术与设计

埃及设计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明确的秩序感,它的形成与埃及社会高度的组织化、系统化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艺术家们力图通过设计再现一种永恒的理想和秩序,他们并不着力于传达个人的情感,而是一如既往地遵循着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重视描绘事物永恒的形象,力图通过造物设计来表现整个社会所追求的严明、规整、宏伟以及对神灵狂热的崇拜,追求长盛不衰的风范。此外,埃及工艺设计善于把形象的真实性和灵活自如的装饰化手法巧妙结合起来,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埃及的壁画和雕刻特别繁荣,雕像的题材范围很广,代表着埃及艺术设计现实主义的一面。雕刻的题材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王的权威和力量的视觉化,理想中的个性精神,现实主义的肖像作品。具体地说,一类是法老像,一类是贵族、官吏以及普通劳动者的雕像。浮雕和壁画构成了埃及墓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艺术形式上十分相似,其造型和艺术特点多方面地表现着埃及人的审美理想和现实生活。

金字塔是埃及设计艺术发展史士的高峰,反映出了埃及人达到的数学和几何学的成就以及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在设计上追求简洁、宏大、稳定和崇高的效果,用宏伟的气势、单纯朴实的造型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反映出为了永恒而进行建造的初始愿望。其

中吉萨金字塔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文明的精华。

埃及建筑艺术与古代希腊一样,是以列柱承托屋顶的承柱式为基础的。神庙在埃及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布局也体现了埃及人尊重秩序的世界观,他们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内部特殊的空间构造上。

五、爱琴文明及爱琴艺术

地中海的东北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一片海域,希腊人称之为“爱琴海”。公元前2500 年前后,他们先后进入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后来这一带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称之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部分。

1 、克里特艺术与设计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南端最大的一个岛,也是爱琴文化的中心。本世纪初,有学者在克里特岛上发明了著名的米诺斯王宫,这是克里特时代最重要的艺术设计遗存。

在克里特艺术的繁荣时期,造型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以小型雕塑为最,克里特人似乎对大型的纪念雕像不感兴趣,其雕像大多是小型的、有彩釉的持蛇女神的雕像。爱琴世界雕刻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喜用精雕细琢的装饰型。

此外,克里特人还以极其漂亮的首饰和金银器见长。

2 、迈锡尼的艺术与设计

迈锡尼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前身。迈锡尼的皇家陵墓极为完善的技术成就令世人叹为

观止。

六、古代希腊艺术

希腊艺术和设计可以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顶峰。它自成一格,独具特色,给人类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而丰富的遗产。希腊艺术的繁荣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它神秘而又威严,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的享受。

作为奴隶社会艺术发展顶峰的希腊艺术,其主要成就在于它表现人的精神力量,肯定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颂扬人的坚强意志。和埃及、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相比,希腊人更重视“人”的本位作用。在人本位思想指导下,希腊古典造型艺术贯穿了两个要素,就是“自然”和“理想”,表现理想化的自然,便是希腊艺术的核心。

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遵循着质朴、合理、端庄、协调的原则。希腊的建筑是开朗而和谐的,雕刻是充满活力和勇于展现人的精神气质的,绘画是富于世俗的生活情趣的。按照希腊艺术的发展历程,史学家把它分为四个时期:

1 、荷马时代― 萌芽期

荷马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带有一定的原始简陋性和粗犷意味,并且都与巫术宗教紧密相连。因此荷马时期希腊的造型艺术与建筑,尽管其社会基础来自于人民,可是,既没有达到表现包罗万象的人民生活,也没有达到艺术上新的发展境界。主要艺术成就是陶器的装饰纹样由抽象逐渐向具象过渡,几何纹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

具象场面。2 、古风时代― 成长阶段

古风时代的艺术,以它非同一般的独创性而引人入胜,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希腊建筑中著名的柱式系统,主要有多利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充分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古风时代确立了前两种柱式,为古代建筑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希腊的建筑物是巡实主义风格新的典范,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风时期的雕刻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上:裸体年轻男子和着衣的女子。面部均作微笑状,统称为“古风的微笑”。后期,人物姿势逐渐变得自然而具有动感,表情也富有生动的神采。陶器彩绘的“红绘式”逐渐取代“黑绘式”。在一些套器彩绘上,一些艺术家己经开始探索透视技法。

3 、古典时代― 顶峰期

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与埃及建筑相比,古代希腊在营造建筑群方面尤为突出。在雅典城里,城市国家市民精神和信仰代表― 神庙被建立在卫城的中央,在卫城的建筑群里,它具有威严的君临一切的气势,其中主要建筑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这一时期科林斯柱式出现,成为古典建筑中的三种程式法则。

古典初期的雕像开始注意通过人生动的形体美来展现性格,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这一时期己经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赋予雕像以强烈的生活气息,最优秀的雕刻家有三位:米隆、菲迪亚斯、波留克列特斯。古典后期的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放弃了初期那种冷漠的神圣纯洁。

4 、希腊时代

希腊时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古典严谨而庄重的风格受到排斥,而富有装饰趣味的新型建筑物大量出现。建筑在注重实用性的功能基础上比以往增加了装饰的成分,精致的爱奥尼克柱式取代多立克柱式而广为流行。神庙失去往日的辉煌,公共城市建筑繁荣,其中最著名的城市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点的亚历山大里亚。

希腊时代的雕刻家对反映妇女的题材大感兴趣,出现了众多的裸体女像,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画面。另外,在希腊雕塑史上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作品《 垂死的战士》。七、古罗马艺术

罗马帝国时代艺术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的宏大雄伟,通过艺术的威慑力来衬托皇帝的威力和力量,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充满了宏伟和坚毅的力量,这在罗马的建筑、雕刻和造物艺术中成为一条贯穿一致的基本原则。

1 、罗马艺术的基础― 埃特罗里亚艺术

罗马的宗教仪式沿用埃特罗利人的方式,其艺术的基本立足点是拉丁民族的写实风格,即埃特罗里亚人开创的艺术传统。罗马的建筑是埃特罗里亚人的弯隆和希腊柱式的完美结合,罗马的雕刻在希腊的古典规范中注入了埃特罗里亚式的强烈个性,所以,对埃特罗里亚艺术的了解对研究罗马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埃特罗里亚的建筑的发展对罗马建筑起了重要积极的作用。目前保存惟一完整的遗物是坟墓,是由在地面上圆形的大丘和地下弯隆构成的筒形墓室组成,善于运用拱券式砌造技巧,且技术相当成熟,后来的罗马建筑正是发扬了这种技术而形成自己的体系的。

此外,埃特罗里亚的神庙、雕像和青铜的加工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 、繁荣的帝国艺术

罗马建筑在公元前2 世纪起表现自己的特点,填料技术产生,建筑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状,拱、弯、弯窿顶成为罗马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三种形式。

罗马帝国的民间住宅也别具一格。一般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实用性,而是通过布局和装饰来体现主人的身份。

罗马帝国的城市规划己非常先进,从公元2 世纪起,罗马人就开始进行浩大的城建工程。

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重视,公共浴池和剧场在罗马出现,竞技场是罗马时代特有的产物,用于演出杂技和进行残酷的角斗表演。科洛西姆竞技场和哈德良万神殿是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炫耀罗马的武力征服,罗马还修建了大量的纪念性建筑物,主要有两种形式:凯旋门和纪念柱。

在雕塑方面,帝国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肖像雕刻。罗马的肖像雕刻的风格与希腊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希腊的肖像雕刻重视共性的表现,力图在雕刻中歌颂某种共同的精神和力量,而罗马的雕刻则注重突出个性,展现个人的魅力和力量。3 世纪以后,肖像雕刻失去了古典式的细腻和自然的写实风格,变成象征某种特定精神的符号。

罗马的浮雕雕刻和肖像雕刻一样也很发达,往往被做成高浮雕,与凯旋门、纪念柱、祭坛等纪念性的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发挥强大的宣传功能,题材也始终是描述具体时刻发

生的具体事件。

第二节 中世纪的艺术

公元467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欧洲中世纪从公元5 世纪到公元15 世纪,以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作为开始,终结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其盛期发生在11 世纪末到15 世纪末。

这一时期的设计受到宗教的广泛影响,伴随着政治上的稳定也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兴盛期,一种平面化、装饰化的风格主宰了中世纪的艺术设计,宣告了一种新的设计传统的诞生。由于宗教的绝对统治,使得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体现了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水平。

一、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

1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采用了比较直观的艺术表达形式,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格,往往借助于传统的形象来传达基督教义,表达基督教的精神。比较典型的是地下墓室、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的镶嵌画和石棺雕刻。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巴西利卡”式样。

2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将基督教艺术和宫廷艺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风格。在设计上它既继承了基督教艺术的某些非写实性的特征,又保留了一些希腊的古典传统,同时还从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成为希腊、罗马、东方三大文明的相会点。

拜占庭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喜用抽象的语言形式,热衷于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巧妙地体现光与色的变幻;抑制对三度空间的表现,而采用图案化的平面造型手法,体现人物与背景间韵律感。同时也吸取了希腊艺术中和谐、对称、均衡等原则。

拜占庭的建筑是砖的建筑,这使得从外部看,建筑物带有一种粗朴的趣味‘早期差不多都采取了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式构造,但不久就发展了一种新的风格,建筑设计中开始把巴西利卡式和弯顶集中式结构结合起来,出现了带弯顶的长方形会堂形制。希腊的十字式是拜占庭最具特色的创造,成为后来拜占庭建筑最明显的特点。

镶嵌画、壁画在拜占庭时期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发展,几乎在所有拜占庭时期的重要建筑内,都留下了它的杰作。镶嵌画区别于早期基督教艺术中的镶嵌画,获得了独立的发展,金色成为镶嵌画的主旋律,塑造了一种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昭示出基督形象的不可侵犯的神圣感。圣像画是拜占庭独创的艺术形式。

二、罗马式艺术

罗马式艺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设计风格的高峰,它经历了一系列惊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带有地方性特色的设计形式。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产生了罗马式最典型的样式,而在意大利,罗马式被称之为“新拉丁”。罗马式艺术设计在总体上是为了宣泄一种宗教激情,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主要以教堂建筑为中心,在教堂艺术上结合了其他的造型设计,形成了金碧辉煌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诸形式。

1 、建筑设计

罗马式艺术设计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不论是在宏伟或是和谐方面,罗马式

建筑的结构总是朴素和克制的。

罗马式教堂全力发展了长方形的布局,长方形会堂和拉丁十字形平面的结合是教堂建筑的典型模式。拱顶是其最具独创性和特色的地方,拱顶主宰着建筑物的整个结构,保证了各个部分的统一。在法国的罗马式建筑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建筑流派,风格之多在建筑史上堪称举世无双。英国的罗马式教堂以诺曼底风格为其特点,在n 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 、雕刻设计

罗马式的雕刻成为建筑纯粹的装饰节奏,在罗马式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没有深刻的宗教含义,其人像脸部之所以闪耀着精神生活的光辉,是由于哥特式天才已正在那儿苏醒。

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艺术大约在12 世纪末产生于法国巴黎周围地区,在不到半个世纪内迅速风靡了欧洲大陆。

哥特式艺术是纯粹的创造力,结构、线条、装饰、灵感在这里都获得了崭新狗体现,突破了以往任何时期的形式范例,摆脱了罗马式艺术陈旧形式的束缚。哥特式艺术最成熟和最完善的体现是哥特式建筑艺术。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的小尖塔,强化了升腾的感觉,同时也体现出了神的至高无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教会势力在封建社会中无比强大。在装饰上设计上也十分讲究,其中玫瑰窗最具特色,闪烁着神秘的光,造成种种幻觉和虚渺的气氛,赋予了一种神性的浪漫。

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大发展,13 世纪扩展到了全欧洲。总的来说,哥特式是通过向垂直方向的推挤,而不是像罗马式那样向水平方向的伸展,来求得革新的,从而打破了罗马式的静态的体快,创造了哥特式的动感的旋律。

第三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萌芽

14 世纪的意大利旋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复兴”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与文化的“再生”。艺术设计在文艺复兴时代确立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原则,为文艺复兴时代艺术性将来临的高潮做了准备。

2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从巧世纪30 年代起,意大莉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中诞生了众多的艺术流派,各种艺术思潮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展开斗争,这一时期以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为代表,开拓了一条带动文艺复兴艺术积极发展的主要路线。

用科学态度来对待艺术领域的问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最明显的特征。艺术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古典艺术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探求自然中的“美”,不是机械地去摹仿古人。布鲁涅列斯奇是文艺复兴早期最著名的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匠,它开创了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新风格,因此,艺术史上称它为近代建筑的革新家和奠基人,最杰出的贡献是建造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的圆屋顶,被人称为欧洲建筑史上的建筑的奇迹。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雕刻史上最为人称道的雕塑家之一是多纳太罗,他是近代现实主义

雕刻的奠基人,其风格预示着米开朗琪罗精神的到来,最有名的作品有《 圣乔治》和《 大卫》 。3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15 世纪末至16 世纪初,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是整个文艺复兴伟大文化的最高潮。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纪念碑上铭刻着三个光芒四射的名字: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达• 芬奇的作品:《 岩间圣母》 、《 最后的晚餐》 、《 蒙娜丽莎》等;米开朗琪罗既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家,更是一位天才的雕塑家。建筑上最伟大的作品是罗马卜皮托尔广场的布局。雕塑作品有《夜》 、《 垂死的奴隶》 、《 大卫》 等。拉菲尔被誉为“绘画之神”。他的作品平易亲切、纯真优美、庄重自然、丰富博大,洋溢着温情的韧性。其代表作《 西斯廷圣母》以其庄严博大的境界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第四节 风格主义

风格主义流行于盛期文艺复兴后后、巴洛克时代之前,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风格主义与人文主义理想背道而驰,脱离真实的现实而沉迷于主观感受世界,使主观主义的感受在艺术里处于首要地位,最终退化为追求新奇的矫揉造作的形象上的空虚。它并不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风格协调统一的运动,而是由一些艺术家独自进行的个人的实验,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借鉴了所有复杂、含混、冷涩、不平衡、反自然主义的语汇,以期记录下变化的时代。

第五节 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

近代中期的欧洲艺术史开始于17 世纪初,上承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延

续至18 世纪末,共约200 年,在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经历了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艺术、洛可可艺术和其他艺术风格或流派的发展高峰。其中,巴洛克艺术发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艺术和洛可可艺术则在法国特别兴盛。

1 、巴洛克设计艺术

巴洛克设计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一反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追求高度写实与和谐端庄的人文主义传统,以鲜明饱满的色彩和扭曲动荡的曲线,而追求华丽、夸张、怪诞和壮观的表面效果。通过光线变化和形体的动感来塑造一种精神气氛,从而把现实生活和激情幻想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凉心动魄的戏剧性趣味。

建筑设计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效果,外观自由奔放,线条曲折多变,建筑的构图节奏不稳定,常常不规则地跳跃。在装饰上多采用曲线,使用扭曲多变的纹样形式,成为复杂迂回的形状,喜用大量的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姿势夸张的雕像,多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主要建筑师是波罗米尼和贝尼尼。

巴洛克雕塑设计是附属在巴洛克建筑之上的,在雕刻方面,艺术大师贝尼尼的成就最为耀眼。作品有《 大卫》 和《 圣德列萨的神谜》 。

工艺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家具设甘方面。家具设计的特色是热衷于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整体制作喜欢用华丽的装饰,极具流动感。玻璃器皿和瓷器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发展.

2 、古典主义

在欧洲艺术史上,古典主义指的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为典范的艺术,一般具有明晰、严谨、想象和谐的特点,歌颂理想主义,气魄宏大,多以神话、圣经和历史事迹为题材。面对巴洛克焕发的巨大魅力,法国人更愿意继承文艺复兴的传统,到16 世纪的古典大师那里寻找灵感,追求庄严、雄伟并且符合规范的艺术理想,在理想的智慧和原则的指导之下,创造伟大的作品。

17 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政权下的产物,得到王权的支持、倡导和钟爱,打上了深深的官方烙印。

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以水平、垂直、明晰、理性为基础,向巴洛克的曲线造型发起了挑战,带有古典倾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是残废军人宫和卢浮宫的立面。17 世纪90 年代,西方最辉煌、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 凡尔赛宫开始建造,是法国最伟大的古典名胜,成为欧洲王宫建筑的典范。

3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主要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大量采用曲线型的贝壳纹样,雅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洛可可最初是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中出现,后来扩展到了雕刻和绘画领域,在法国,它雄踞了整个建筑和家具领域。洛可可轻盈、精美的风格十分适合居住面积不大的现代公寓,因此,最漂亮的洛可可建筑都出现在私人公馆中,大量使用曲线形的花草、贝壳、漩涡纹样。此外,洛可可艺术的特殊贡献是引发了意大利舞台设计的变革。

工艺方面,设计家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把动植物某些生长的规律和外在形态的某些特点作为装饰的因素加以发展,并应用到一切小工艺品中。室内装饰器物的设计最为典型

地体现了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雕塑作为建筑物的装饰物的功能也特别明显,法尔康奈是18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著名代表作是《浴女》 。

第六节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1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从18 世纪下半期至19 世纪上半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在欧洲各国兴起的艺术流派,它起源于法国,是对18 世纪流行于封建宫廷的洛可可艺术的强有力的反抗。

新古典主义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非常热衷与向往,以回归希腊― 罗马艺术形式为特点,提倡博爱自由的理想和古代艺禾的严肃高尚的形象,提倡严重、严谨、单纯、简洁、明确的形式和严格的选择题材,提倡构图的完整和均衡。

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末,欧美盛行着古典的建筑式样。建筑吸收了古典艺术的传统,在设计上表现出罗马建筑的严谨雄伟和希腊设计优雅精妙的结合。洛可可繁多的装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庄严的立面。在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在英国和德国则以希腊式样为主。最为雄伟的新古典建筑,则是1860 年拿破仑下令修建的巴黎星形广场,即现在的戴高乐广场。

新古典主义雕塑的重要代表是乌东、卡洛瓦和富拉克曼等人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工艺设计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具有单纯典雅的风格。2 、浪漫

主义

18 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了一种与学院派古典主义针锋相对的艺术。这种艺术向往回归自然,迷恋中世纪的设计风格,它抛弃了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以强烈的激情和想象焕发出艺术的个性,这就是卷席欧洲的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打破了古典主义讲究纯理性和公式化,强调个性和感情的表现,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宣传艺术超越生活之上,带有或多或少的唯美主义倾向。

在建筑方面,美感的源泉不是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而是从中世纪建筑式样中吸取其独特的经验,因而,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便表现为对中世纪建筑形式的模仿。

第七节 西方各国设计流派概况

一、工艺美术运动

1880 年至1910 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涉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工艺美术运动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

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工艺美术运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重大缺陷。

工艺美术运动在追求质量可靠、形式简练的同时,还追求产品和装饰的道德价值。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了一种社会行为,艺术家们都怀着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思想。

二、新艺术运动

1 、新艺术运动的动机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新艺术运动有两个动机:一是与历史主义决裂,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创造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形式;二是与自然主义划清界线,针对当时自然主义对自然简单的、生搬硬套的形式模仿,提出设计应该表现自然界、理解自然。同时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为体现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2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关系

和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并不怎么反对机械生产,相反地,它能够逐渐地接受机械化的变革,是新艺术运动成为连接现代设计运动的桥梁。

3 、新艺术运动的内容

新艺术运动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在整个欧洲广泛开展,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在装饰风格上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经常运用曲线和非对称线条加以自由大胆

的想象,这些线条大多取自自然界中具有优美曲线的形体,以表现动植物发展的内在过程。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发源地。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比较多的民主色彩,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威尔德和维克多• 霍塔,霍塔设计的“霍塔尔旅馆”,到处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曲线美,成为新艺术运动中最为经典的作品。法国的新艺术设计追求华丽、典雅的艺术效果,巴黎和南希是新艺术的集合地,主要设计师是吉马德,其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巴黎地铁设计。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语言简洁明快,尽量用简单的直线描绘自然形态,注重儿何造型的使用,更趋于现代感。设计家霍夫曼是分离派的核心人物。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造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他独创的雕塑性建筑―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折衷主义的艺术风格。它力图使手工艺与大工业生产相结合,既避免机器条件下批量产品的单调和乏味,又避免了过度繁琐的不适当的装饰,从而创造出符合公众需要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现代产品。

装饰艺术运动始于1920 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喜欢用带有古典意味的符号、花饰和有凹槽的珠子,装饰化的花卉纹饰和巴洛克式的卷曲花纹取代了新艺术风格中装饰的奢华与繁褥。作为两次世界大战间占主导地位的实用艺术,它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装饰设计诸多领域,尤其在家具设计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家具设计抛弃了奢华繁缉的装饰开始倾向于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在不完全摒弃装饰的情况下,设计日趋单纯与简练,形成了特色。1925 年后,这种风格除在欧洲大陆外,还在英国、美国等国的设计师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在欧洲,艺术装饰运动的造型语言表现为放射状的线性装饰和金字塔的阶梯状结

构。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口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一系列的大型建筑都是艺术装饰风格的产物,如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等。

四、美术革命

立体主义: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来描绘客观世界,代表人物毕加索。

未来主义: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俄国的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积极追求符合工业社会精神的艺术语言,歌颂机器生产,对批量生产和现代化的工业材料赞赏不已,提倡用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构成主义的设计理念对后来的现代设计包括包豪斯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有名的作品是建筑师塔特林1919 年第三国际纪念塔。

六、风格派

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 年至1931 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它起源于立体主义运动,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抽象运动,深刻地影响着20 世纪的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1917 年10 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风格派认为艺术不应该与自然界的物体发生联系,而应该运用几何形象的构

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 和谐,对和谐的追求成为风格派艺术家共同的目标。风格派的中坚力量是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德,前者的“红、黄、蓝”油画直接影响了后者“红蓝椅”的设计。

七、德意志联盟和现代主义

德意志联盟中最著名的人物贝伦斯。

现代主义是在德国的格罗佩斯、米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这些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的积极推动下形成的。1919 年,格罗佩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了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为西欧最激进的一个设计中七、和现代主义的摇篮。

本世纪30 年代后期,格罗佩斯、米斯等一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要任务移居美国,把现代主义带到了美国,在德国从未完全实现的梦想在美国变成了现实。

八、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风格是随着工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以美国为中心流行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它不仅运用于功能改进上,还用在家居产品上,采用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形式。20 世纪初,“泪滴形”己经成为阻力最小的形状而被广泛接受。

但是流线型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样式设计”,在美国,流线型成为促销的手段,从而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流行性的情感价值超过了其实用的功能价值,具有强烈的商业意味。九、企业识别设计

企业识别设计的中心就是企业商标,它用在企业的每件物品上,包括从文具到广告。

贝伦斯是第一个实行这个企业识别设计项目的人。

十、前卫设计

前卫设计师用来形容那些建筑少乎设计师、艺术家、作家• 音乐家运用超过同时代认知和接受的技巧及设计理念进行创作,前卫设计的产品数量并不多,但它在设计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十一、反设计运动

反设计拒绝现代运动的理性成分。反设计者尝试在设计中实现个人创造性的表现。超现实主义是反设计让人看到的第一个例子。

十二、高技术风格

“高技术风格”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它的发展是与50 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和罗杰斯于1976 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高科技风格在六七十年代曾风行一时,其影响以至波及到80 年代初。

十三、波普设计

母波普设计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

着流行于大众化的品位。它的鼎盛时期是20 世纪60 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代表着60 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和商业产品,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由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此外,波普艺术还很强调灵活性和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比较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国画家理查德• 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 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十四、机能设计

机能设计是19 世纪首次在雷尼、马金托什和赖特的建筑设计中出现,直到20 年代晚期和30 年代早期,机能设计的主要提倡者阿尔托在技能设计的人性化以及现代形式语汇方面进行了研究。

十五、激进设计

激进设计作为对“优良设计“的回应,60 年代在意大利出现。它与反设计相似,但更注重与理性和真实性、政治性,企图用鸟托邦式的处理方法来改变大众对它的看法,为后现代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对建筑师及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方法而非风格,是用最逻辑、最高效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问题。20 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的设计师在功能主义中结合理性主义,希望寻求全球化的设计解决方法。

十七、国际风格

“国际风格”一词首先由阿尔弗莱德于1 931 年发明,他认为国际风格超越了国界,尤其是现代运动中的建筑师及设计师们,使功能、技术与凡何的形式语汇相结合,产生了现代主义美学观。

十八、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以少构建、多解构的价值取向受到设计界的关心。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立场以及其娱乐性。

后现代主义是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涉及到其他涉及领域,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 年针对现代主义的“少就是多”的信条提出的“少就是乏味”。

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是1978 年至1983 年在纽约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总部大厦;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1980 年12 月的“孟菲斯”的设计师集团。

后现代主义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即功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

设计不仅要有使用价值,还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

隐喻或符号。

但是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化的特点来说,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后现代主义是极为脆弱的,它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分割和形式方面,并没有涉及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核心。

第八节设计史概况简述

一、工业设计的起源― 工业革命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和机械制造的诞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工业资本充足的英国,后来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二、工业革命时代产生的设计

工业革命开始的机械化大生产,使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而批鼻生产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和合理化,以适应技术条件的要求。标准化是工业生产的产物,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对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设计摆脱了手工艺的传统,步入现代设计的脉搏。20 世纪以后,设计的产品、风格、理念、哲学都呈现出空前的多样化,这也是由于设计过程的不断复杂化所致。

第九节 意大利的设计

一、意大利设计概况

意大利虽然在早期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形象并不突出,但是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在50 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师们的创造性才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从60 年代的p 叩设计到80 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师一直都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他们在设计领域展现的创造力,使别国的设计师眼花缭乱。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他们的设计是继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为一体,与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意犬利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看待与创作。

二、现代主义与反现代主义的论战

由意大利发起的一场伟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大论战,使它在近30 年里成为当时设计的中心。存在于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之间的斗争并非仅是风格上的竞争,它更像是两种直接对立的设计哲学的斗争。

五、各年代概况

1 、60 年代: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介绍和引进,使现代主义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反现代主义运动从此开端。

2 、70 年代:米兰确立了它在意大利设计中,特别是反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地位。这一时期现代主义主要的设计、技术、材料上的创意元素产生了,现代主义仍是主导风格,但没有演化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对60 军代生物和几何形态的迷恋持续不衰。同时,塑料和聚氨醋仍是最受欢迎的材料。可笑的是,反现代主义在70 年代早期也失去了动力和迷失了方向。这些年中最有意义的要算米兰“阿尔其米亚“工作室的建立和后现代设计运动

中最著名的代表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团。它在否定和超越现代主义的运动中,显示了来自后现代主义在材料、形状、尺度、图案和概念等方面戏剧性的变化。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后现代主义运动。“阿尔其米亚”设计风格独特,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造型丰富、独具匠心、大胆运用色彩和图案装饰。

3 、80 年代和90 年代:80 年代设计思想的转变如同一场地震,反现代主义取得了暂时的胜利。90 年代的意大利设计师们可以说攀登上了一个高科技的顶峰,但设计师们的作品不是过分地简洁就是过分地装饰,设计似乎走到了两个极端,而且不知道去向何方。进入9 。年代后,环境问题成为设计界最关心的问题,意大利在把设计做得更具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希望把家具放在自然的大环境里。•

四、主要的现代主义设计师:盖• 奥林提、安娜• 菲丽、贝理尼等。

五、主要的反现代主义设计师:索特萨斯、吉奥• 庞提、乔治阿罗、罗西、科伦波、平尼法尼那等。

第十节 英国的设计

一、工艺美术运动与威廉• 莫里斯

1851 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暴露了当时设计界的很多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批评。莫里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是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莫里斯主张回到中世纪,主张真正的艺术要为大众所服务。他结婚时建造的“红屋”诗歌特式建筑与英国乡村建筑的结合体,自然、简朴、实用,极具创造性地强调了功能胜和舒适性。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再加上对粗糙的工业产品的厌恶,莫里

斯希望对设计进行改革,它成立了设计事务所,从事家具、纺织品、彩绘玻璃和日用品的设计和制作,90 年代发展到书籍设计。

二、招贴画和插图

六、1 、代表人物马克穆多:在马克穆多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目睹_l . 1 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过渡时期分割上的变化。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作品中的线条更为自由、流畅、夸张。植物的母体己不再是写实与理智,而朝着感性和夸张抽象的方向发展,绵长的流水、变形的花草、苗条漂亮的年轻女郎使更多的主题,更多带有令人’童憬和幻想的色彩。1884 年马克穆多的“世纪联盟”发行了《 木马》 杂志,为新艺术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2 、插图画家奥布雷• 比亚兹莱

英国新艺术运动时期最富有木华的插图画家奥布雷• 比亚兹莱,最擅长在插图画里用线条描绘女性形象。比亚兹莱夸张和曲折的形式不仅是新艺术风格的典范,他大胆的线条运用也大大影响了后来的平面设计。他于1893 年创办了《 工作室》 杂志,在众多传播新艺术风格的杂志中,这本杂志是读者最多、销路最好的。

3 、二战后更新英国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人物― 斯本赛

三、建筑和室内设计

1 、“格拉斯哥学派”代表麦金托什

“格拉斯哥学派”是苏格兰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代表,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麦金托什和以他为主的四人设计小组。麦金托什的主要成就是设计新哥拉斯哥艺术

学校、克瑞丝顿小姐茶室和世界闻名的高靠背椅。

麦金托什的苏格兰出身背景使他把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理性成分,在感性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里保留了简洁、平衡和稳定,然后发展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设计风格,使他的设计在现代设计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

2 、凡• 德• 威尔德

凡• 德• 威尔德的创作思想带有莫里斯理想主义的色彩,又非常强调作品的社会效益,他是理论家和实践家,同时他的才华还表现在绘画、建筑和装饰等诸多方面。威尔德作品的新艺术风格直接从工艺美术运动发展而来,从造型上和观念上继承并发展工艺美术运动,因此他的作品结构简洁、视觉感朴实,尤其是家具设计,具有传统民间艺术的质朴感。四、金属制品: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瑟• 西维、阿瑟• 瑞克斯父子、本森以及阿什比。五、英国设计世纪英国设计教育简介

第十一节 法国的设计

一、招贴画和插图

法国招贴画的繁荣得益于19 世纪巴黎作为艺术中心的地理位置,早期的招贴画还没有脱离绘画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的一部分,同时,法国的招贴画风格也深受此时法国各种绘画流派如象征主义、后印象派、象征主义等的影响。

1 、法国招贴画家阿尔丰斯• 穆夏,对现代商业性的招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 、

劳特雷克与红磨坊:劳特雷克被认为是招贴画成熟的标志,是法国招贴画画家的代表人物,他为巴黎娱乐场所“红磨坊”设计的招贴画,为其赢得了知名度。

二、工艺品及家具设计

1 、法国家具的百年变迁

2 、南希学派:法国另一个新艺术中心是南希,南希艺术家们经过努力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新艺术作品,形成了所谓的“南希学派”,设计的家具最为出名。

三、建筑和室内设计

建筑方面的新艺术风格主要是吉马德设计的地铁站体现出来的,那些装饰着弯曲的、类似植物图案的巴黎地铁站很好地把美观和使用结合起来,至今仍然是巴黎繁华街头的一道美丽的景观。

室内设计方面:盖勒、拉里克的玻璃制品、拉里克等人的女性主题设计、设计大师罗杰搭隆的设计等。

第十二节 德国的设计

l 、“青骑士”艺术年鉴

德国设计以严谨著称,尤其是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德国的产品设计全球闻名,德国的品牌是质量与实力的代名词。德国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凝聚在《青年》 (又译作“青骑士”) 杂志的周围。《 青年》 于1897 年创刊,是新艺术风格的主要传播者,德国的新

艺术运动便以此为中心展开。因此,德国的新艺术风格也被称为“青年风格”。

德国新艺术运动主要接受了威尔德和麦金托什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带有理性成分。1900 年以后,德国开始形成一种抽象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不谋而合,因此德国成为开展现代设计运动最早的国家。

2 、格罗佩斯与德意志工作联盟

1907 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德意志工作联盟”实为一个现代主义运动的组织。1919 年由格罗佩斯出任校长的德国包豪斯学校继承了德意志工作联盟的思想,在创造以工业技术为基础,具有功能性、合理性的新的造型美的同时,又在广泛的领域内进行了艺术与工业结合的新设计尝试,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

3 、包豪斯

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这个学校还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了一套格罗佩斯的新的方法、方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包豪斯教学方式成了世界上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里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二战后,为了追随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重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

4 、德国设计师及作品简介

艾斯林格与青蛙设计

贝伦斯与德国著名的电器公司AEG

“设计奇才”科拉尼和博朗

第十三节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

1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概况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始终保持着朴素自然的设计风格。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触角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说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设计毫不为过。

同时,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是一种现代风格。他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2 、瑞典设计和人体工程设计:马姆斯登和马特逊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确立了瑞典居家环境富于人情味的格调。

3 、丹麦的家具设计:悠久的手工艺传统、极高的工艺水平、考究的选材使丹麦的家

具设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首都哥本哈根的贝勒就是世界上三大家具展销中心之一。4 、芬兰的家具设计

5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及作品简介:芬兰设计大师阿尔托、丹麦维纳、汉宁森的灯具和雅各布森三个经典椅子没计等。

第十四节 美国的设计

一、流线型设计和诺尔公司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冰箱、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40 年代流线型设计广受欢迎,设计师也广受称颂。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大多数是流线型风格的传播者,其中罗维是最负盛名的流线型设计师。

诺尔家具公司的设计极具革命性。

二、美国设计师及作品简介

1 、商标设计和视觉识别系统大师兰特安托

2 、路易斯• 沙利文的建筑设计:沙利文把建筑形式和人们的美观需要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形势服从于功能”的建筑设计口号而成为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他在芝加哥设计的那些高层建筑也确实成为现代摩天大楼的雏形。

3 、赖特的建筑设计特点。

4 、罗维的可口可乐瓶及其交通工具设计。

5 、沙里宁的建筑设计、格雷夫斯、文丘里等人的设计。

第十五节日本的设计

一、日本的设计发展概况

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取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按现代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

日本的传统设计作品找到了设计文化与艺术的契合点,富有深刻理性和感性。现代设计中,日本的汽车、摩托车、照相机等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日本的插图

日本插图的主要形式是浮世绘版画。近代的插图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两条平行的轨迹:一条是从浮世绘走向新版画的插图创作过程;一条是由西方艺术的引进,促进插图创作多元化表现成熟。日本的优秀插图画家们,创造性地完成了这一东西方文化合璧的历史发展轨迹。三、日本设计师及作品简介

第十六节现代设计趋势

一、设计发展的趋势

现代设计发展趋势基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儿点

l 、设计的异化倾向;2 、寻找感情的寄托― 坏旧、伤逝、情有独钟

3 、注重自然品格的生活空间;4 、设计的前卫意识― 极简主义

5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6 、当代室内设计的技术主义和功能主义二、数字化趋势

三、绿色设计趋势

复习题1.试论“装饰”观念在西方设计中的变迁

2.试论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3.试比较重要设计运动背后的价值观。

复习题:

1.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2.简答流线型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波普派?

4.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是什么?

5.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简要说明二者的区别。

第五章 设计的类型

对于设计类型的划分,不同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曾根据各自不同的观点进行过不同的归类。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 产品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 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因素:“自然一人一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

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不同的设计类型,各有其特殊的现实性和规律性,同时又都遵循着设计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分析题:从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来论述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环境设计与三大要素间的关系。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

是信息的载体。

广义的符号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

视觉传达设计中作为发送者的设计师必须针对接受者,根据接受者的知识背景与传达内容来选择符号媒介,这是传达设计的基本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招贴画为中心的印刷品设计发展起来的。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1 、文字;文字主要有象形、表意和表音三种类型。在人类的信息传达与交流活动中,

文字是最普遍使用的视觉符号元素。

2 、标志

相对文字符号,标志表现为一种图形符号,具有更直观、更直接的信息传达作用。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指示性标志与其指示对象有确定的直接的对应关系,而象征性标志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事物及其存在性,而且可以表现出包括其目的、内容、性格等方面的抽象概念。

按使用主体,标志可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公共标志指公共共同使用的标志,非公共标志是指专属某机构、组织、会议、会计、私人和物品使用的标志。

3 、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和复合插图三种。绘画插图表现手法灵活,富有个性;影像插图比手工绘制速度快捷,真实感强;符合插图制作手法新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1 、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主要有中文字体设计和西文字体设计。设计字体包括基础字体设计变化而成的变体、装饰体和书法体等。

2 、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必须力求单纯,易于公众识别、理解和记忆,强调信息的集中传达,同时讲究赏心悦目的艺术性。设计手法有具象法、抽象法、文字法和综合法等。

3 、插图设计:

插图设计必须根据传达信息、媒介和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形式与风格。

4 、编排设计:编排设计,即编辑与排版设计,或称版面设计,是指文字、标志和插图等视觉要素进行组合配置的设计。

主要包括书籍装祯和书籍、报刊、册页等所有印刷品的版面设计,以及影视图文平而设计等。

文字编辑、图版设计和图表设计是构成编排设计的三个要素设计。

5、广告设计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广告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传达广告信息的设计。广告有五个要素: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广告主)、广告信息、信息接受者、广告媒体和广告目标。

根据媒体的不同,广告设计可分为:印刷品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户外广告设计、橱窗广告设计、礼品广告设计和网络广告设计等。

6、包装设计

包装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包装有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

提高价值的作用。工业包装设计以保护为焦点,商业包装设计以促销为主要目的。

7、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或称陈列设计,是指将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

展示设计包括“物”、“场地”、“人”和“时间”四个要素。

第二节 产品设计

一、什么是产品设计

所谓产品设计,既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

二、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产品的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造型是产品的实体形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功能的实现和造型的确立需要构成产品的材料,以及赋予材料以特定的造型乃至功能的各种技术、工艺和设备,这些被称为产品的物质技术条件。

三、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功能性要求;2 、审美性要求;3 、经济性要求;4 、创造性要求;5 、适应性

要求▲

四、产品设计的分类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可以划分为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两大类型。前者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设计,后者是以机器批量化生产为前提的设计。

1 、手工艺设计:是以手工对原料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制作的设计,主要依靠双手和工具,也不排斥简单的机械。

由于手工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没有完全分离,传统风格与个人经验趣味的影响常常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相比于标准单一、使人有冷漠感的工业产品,手工艺品更具有民族化、个性化、风格化的特征。其独有的亲切、细腻与自然的美感,是机制产品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由于受生产手段的制约,以及相对封闭和分散的发展形式,造成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一样广发地进入普通人们的生活。

手工艺是“工”与“艺”的结合,内涵有“技术、技巧、技艺”之意。手工艺设计师双手的技巧是手工艺设计制作的前提。手工艺设计往往不仅承袭传统的技术与传统的设计样式,连制作原料也继承传统的选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物质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手工艺设计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将不断地革新和发展。

2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经过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的产物,以区别于手工业时期的手工设计。工业设计(IndLlstrial Design ,简称ID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 世纪初的美国,用以代替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这些概念而开始使用。

成立于1957年的国际工业协会联合会在1980年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修订的工业设计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或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沟槽、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广义的工业设计几乎包括我们所指的“设计”的全部内容,所以有人干脆以“工业设计”代替整体的“设计”的概念。一般理解的、即狭义的工业设计,是指对所有的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其核心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色彩、表面处理、装饰诸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它是人类科学性、艺术性、经济型、社会性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

工业设计是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成果,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创造学、技术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中艺术与技术是工业设计相辅相成的两根支柱,技术为艺术增添活力,艺术赋予技术以灵魂。工业设计不能简单的像技术创造那样只服从自然科学的客观法则,也不能类同艺术创造那样主观自由地发挥,而应该两者有机的结合,使设计的审美价值产生在功能的完善之中,实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而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的中介,工业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为载体,借助工业生产的力量,全面参与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以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其根本宗旨的。

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按设计性质划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式样设计、形式设计和概念设计。

按产品的种类划分,工业设子可以包括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家电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

第三节 环境设计

一、什么是环境设计

在所有三类设计中,环境设计是最新的设计类型概念。一般地理解,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

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实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人是环境设计的主题和服务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当代人的环境需求,表现为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和高情感的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倾向。当代环境设计,理当以当代人的环境需求为设计创作的指导方向,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理想的生活空间。

二、环境设计的类型

一般理论上,大致按空间形式,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

1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环境设计概念的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布署,以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

的城市环境。

2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

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即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

3 、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是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

室内设计包含四个主要内容: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

室内设计大体可分为住宅室内设计、集体性公共室内设计、开放性公共室内设计和专门性室内设计。

4 、室外设计:是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

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是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两个分支,它们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互补性空间。

5 、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复习题

1.讨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在现实中的交叉

2.讨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独特处与共通处

3.思考在这几大领域内,中国现代设计所取得的成就

第六章 设计师

设计师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作品,是设计师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社会产品。设计师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后,因为分工的需要和专职的可能而出现的一类脑力劳动者。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最早意义的设计师:二三百万年前“制造工具的人”;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艺生产的工匠(百工)。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为专业设计师的产生预备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中国古代工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设计文化,许多伟大的设计创造在公园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中国古代的手工匠人,堪称为世界手工设计时期杰出的“设计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工技术的进步,手工行业自身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古罗马时期,工匠(含艺术家)、专业设计师开始出现;古罗马伟大的建筑师维特鲁威著有《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学著作,对后世建筑师影响深远。

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始于13世纪的工业技术革命,出现了专门的纺织设计师,中世纪的工匠与艺术家仍然在“同一阵线”,文艺复兴时期,存在着工匠、艺术家(兼)、专业设计师。

16世纪前在意大利和德国从事设计和装饰的主要是金匠、画家和版刻家,它们的影响非常深远,训练了专门的设计师,并成立了多个固定的行会组织,从而为其他地方设计师的组织和教育提供了模式。

到了18世纪,建筑师在设计领域比画家和雕塑家更加活跃,不好画家或工匠转行成为建筑师和设计师。非官方或半官方的设计学校的出现,由此更加快了设计师的职业化过程。

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莫里斯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出现了德雷瑟、贝伦斯、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柯布西埃等现代设计运动的巨子。1915年,英国成立了设计与工业协会,最早实行了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使工业设计职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1919—1933年的包豪斯是设计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建立了完整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现代设计师。

二战以后,社会、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北美和西欧的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地被认为是科学性和研究性的工作。在意大利,设计师却更多地被当成“艺术家”来看待。

设计师发展到今天,设计师在更关注、发掘人们的真实需要的同时,已不再只是消费者趣味与消费潮流的消极的追随者,而是向更积极的消费趣味引导者、潮流开创者的方向转变。设计师的角色,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商品“促销者”的层次,而是向文明型、智慧型、管理型的高层次发展。设计师已成为科技、消费、环境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二节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设计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结合的非常特殊的社会生产部门。

从制造原始工具开始,人类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制造知识技能。

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和综合型学科。我们可以把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一只手,自然科技与社会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另一只手,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这是所有设计时必要的首要条件,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及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艺术与设计理论包括美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造型基础技能以训练设计师的形态—空间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为核心,为培养设计师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乃至设计表达与设计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设计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混色法、序列法、对比法、调和法、色调组织法,用色彩塑造、表现和装饰形象法,选择与组织色彩实现一定的功能的方法等。

构成造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以及光构成、动构成和综合构成。

制图技能包括机械制图与效果图的绘制。

材料的表面处理则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外观肌理与质感效果,是设计师理应掌握的“面子”技能。

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等。

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

设计方法论是挖掘创造智慧,展示设计无限可能性的主要方法。价值工程学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设计分析方法,是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包豪斯提出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设计从最初的动机到最后价值的实现,往往都离不开经济的因素。设计的最终价值必须通过消费才能实现,设计师应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心理,理解消费的文化,预测消费的趋势,从而使设计适应消费,进而引导消费,实现设计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设计不止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设计是设计师的实践行为,不能停留在空间的理论上,也不能一个人闭门造车。设计师除了要有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和科技应用实践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是设计师重要的社会技能,成功的设计师都是成功的合作者。

第三节 设计师的类型

按工作内容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环境设计师三大类;按照从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驻厂设计师、自由设计师和业余设计师三大类;按设计作品空间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平面设计师、三维立体设计师和四维设计师。在一个系统设计中,按照工作内容与职责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师和助理设计师四个层次。

一、横向的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师,或称视觉设计师,即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他的工作任务是设计、选择、编排最佳的视觉符号以充分、准确、快速地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

产品设计师,即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他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是设计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环境设计师,即从事环境设计的设计师。创造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是他的工作职责。

二、纵向的分类

第四节、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设计创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地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

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

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

我们提倡设计师“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其实,设计师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

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师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

解答题: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在设计中怎样体现?

第七章 设计批评

第一节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设计批评的对象既可以是设计现象又可以是具体的设计品;设计创作的一切形式,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环境设计。而设计批评者是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批评的活动诉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购买行为。

设计品绝对地依赖它的批评者。设计批评者与设计品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设计的实用功能和社会效果方面寻求解释,也能够从审美关系上找到答案。此外,设计批评者有集团性,由于设计的实用特征与社会特征,其消费者往往表现为集团批评者,即消费者分为若干文化群体,每个文化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倾向。

二、批评者的多重身份

诉诸文辞的设计批评者有着广泛的背景,包括设计理论家、教育家、设计师• 工程师、报刊杂志的设计评论员和编辑、企业家政府官员等等,他们以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立足点去评价设计,表现出设计批评的多层次性。这里层次所指的不是高下差别,而是相对不同目的需求的批评取向。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艺术性上去进行考察,这三个方面包括了技术评价、功能评价、材质评价、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等。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沿用的评价标准及其量次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在其自然状态下,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批评标准根本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人们对设计要素的不同理解。科技发展目睹了人类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等多方面的重大变化,设计批评在每一个时期对于设计诸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功能本来是具有共性、相对稳定的标准。然而,设计品的功能可能发生转移,同一设计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首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准后

来让位于机器美学是时代所趋,大事必然。然而,设计在经历过现代主义运动以后,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60年代又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循环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他们在不同的程度和不同方面为设计批评的新观点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的信条在荷兰、德国、法国、新兴的苏联都确立起来。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已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

设计批评的标准又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过去宣扬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正如艺术批评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一样,设计批评也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更换着标准。标准总是很高的,是一个时代的理想,而整个地看来,标准又是运动的,表现出明显的历时性和相对性。

解答题:为什么说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变?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设计批评有两种方式一一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国际博览会的方式典型代表是1851

年“水晶宫”博览会;而集团批评的方式,则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

1851年在“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暴露了新时代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起到了指导设计的作用。

无论博览会成功与否,其社会效应总是直接的、超国界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1853年的纽约“水晶宫”博览会,由于施工不良和组织不善造成失败;1855年、1867年、1878年的巴黎博览会赢得了建筑上的声誉;1889年的巴黎博览会,为了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建造了艾菲尔铁塔。

自1851年开办以来,国际博览会这一批评形式对现代设计运动起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事实上,国际博览会本身就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

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和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及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谈判磋商的过程。集团购买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设计批评。所谓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理论

设计批评的理论包括两重涵义:其一是当时的人所提出的关于设计的批评思想;其二是后人对这些批评思想所作的分析与理论研究。

一、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擅变

最早出现的设计批评理论是关于设计功能的探讨,可以追溯到荷加斯的《 美与分析》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批评理论,却是从19 世纪才开始的。19 世纪对于工业革命的反响,成为设计批评理论响亮的开篇。早期的设计批评理论表现出将设计与伦理道德结合的思想,并常常致力于装饰问题的讨论。

对于1851年“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影响最深远的批评来自拉斯金,以及其设计美学思想的追随者、工艺美术运动的领袖莫里斯和阿什比。拉斯金以《建筑的七盏明灯》为代表,为建筑和设计提出了若干准则,后来称为工艺美术运动重要的理论基础,莫里斯便直接集成了拉斯金的思想。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锋》对现代主义来龙去脉的分析大大地帮助了人们理解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

到了20 世纪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理论又将设计的道德责任放在重要位置,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设计批评理论也在不停地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20世纪早期的设计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构成主义美学和新造型美学。构成主义美学宣扬打破传统,赋予艺术和设计更大的民主性而非精英文化,强调人类经验的“广泛性”,认为人类在自然的象征主义和抽象的象征主义方面有着共同的词汇。这一理论对荷兰“风格派”的设计批评造成显著的影响。

包豪斯汇聚了现代主义设计批评的主流,包豪斯成了设计革命和思想创新的象征。

现代主义的设计理论将设计的道德原则放在重要位置。比之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批评理论,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理论是较为温和、有限制的。它的信条不是指在形成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就能实现,而是作为一种长久的道德观。

二、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与现代设计的多元化相呼应,从“产品符号”、“商品美学”到“设计先驱”、“绿色设计”, 设计批评理论的发展也趋于多元化。然而,各种各样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迅速地吸收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使设计批评在观念上和研究方法有所突破。传统科学的根本原则,即秩序、简单、稳定,己被新的科学世界观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准则,即混乱、复杂、变化,设计批评的理论的发展正好吻合了这一规律。

复习题

1.思考中国现代设计批评的现状。若有不足,分析其原因; 举实例说明

2.阐述设计批评是怎样影响设计实践的,并举例说明

3.试归纳西方设计批评的发展脉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