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 亡羊补牢 ”和 “揠苗助长” 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4、用所懂得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 亡羊补牢 ”和 “揠苗助长” 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难点:
1、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2、用所懂得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常规问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故事吗?(喜欢);都喜欢什么故事?(生自由答)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同学们能根据图片猜一猜都有什么故事吗?(老师播放图
片,生自由说,师相机表扬:同学们读得书真多,能知道这么多的故事,它们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学作品。)
3、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两个寓言小故事,请同学们打开12课,看一看,12课是不是共有两个寓言小故事(生:是)所以“二则”就是“两个”的意思,“寓言二则”就是有两个寓言故事。
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出示课题,指导书写“亡”和“牢” )课题是一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5、请同学们做一套选择题。“亡”是什么意思?(丢失);“牢”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6、这里还有“亡”的两个小亲戚,同学请看(出示忙、芒,引导生组词), 7、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检查自学效果(这里有一些带拼音的生字宝宝,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读,相机纠错)(真棒,谁还想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去掉拼音以后,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认识)谁想试着来读一下?
3、经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都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吗(认识)?让我们开火车来读一下。(学生齐读)
4、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回到了词语妈妈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认识),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齐读)去掉拼音以后,大家还认识吗?(认识)大家再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5、大家看一下这“悔”字,如果把竖心旁换成三点水是什么字?(生答:海)组词(大海)。
6、这里还有一个字很有意思,羊圈的圈还有另一个读音,是什么(生答quān,圆圈)真棒,(出示多音字圈),谁来领读一下。(生领读)
7、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读得真正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来区分多音字的?(问父母、问老师、查字典)(不错,大家的方法挺多的,尤其是查字典,这是最便捷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词我们都弄清楚了,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如不完整,找其他同学补充)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老师这里有一个填空题,是对这个故事内容的总结,大家一起来做一下。(出示填空题,老师引导学生边说,边出示答案) 四、再读课文,品读释疑
(一)、同学们对故事内容把握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两次);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养羊人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第二次丢羊是什么原因?养羊人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1)如果你是养羊人,现在会怎么做。可是这个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所以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说说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小组合作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3)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个不听劝告的人?(小组讨论)(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4)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大家尝试读一读(生自由读);(谁想来挑战一下)指名朗读。
(5)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赶快)(师总结:对,从“赶紧”这个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所以要读出劝的语气)
(4)分角色来读对话(师相应评价、总结,直至读到位。)体会对话双方不同的心情。
(二)、他不听街坊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1)从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有第一次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羊圈,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丢羊。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哪两个字来概括?(亡羊)
师总结,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发表看法)(结合朗读,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有丢过羊。)
(4)、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会有什么后果呢?(一只羊也留不住,全被狼吃掉)
(5)可见,知道及时改正错误,任何时候都不晚。 六、拓展 1、
(1)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是不是有满腹的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2)、你想对《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我想对《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的放羊人说,你能知错就改,也不算晚。) 2、
(1)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像养羊人那样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2)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七: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知错能改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说课稿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它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内容较短,清洁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二年级教学为主,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田字格的生字,正确读写寓言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等词语
2.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寓言内容,结合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寓言故事。
由于刚上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未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法:
1.直观法:运用课间播放寓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了解寓言内容。
2.比较法:把文中几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语气的句子与几个普通的句子相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学习法:为突破哦这只重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寓意. 4、“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有几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寓意。
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一.自学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二. 读课文认知生字,检查生字. 三.直观感受,理解寓言内容.
在这里我采用直观教学法.1.电脑课件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解说词既是寓言内容.由于小学生还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有趣的动画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内容.
2.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寓言. 四.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蕴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用“---”划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听了街坊邻居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样想的,并说说两次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这两次丢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不听劝告结果继续丢羊,一是接受劝告结果不丢羊.养羊人这前后两次不同态度的对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关键.
2.重点句子理解. 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对比法,通过两个不同句式的对比说一下那一个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寓意,体会两次态度的差别. 第一组句子对比: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让学生把它变成肯定句“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试读一下这两个句子,哪一个语气更强些?(反问)为什么要用反问句?(更能突出养羊人根本没想后果执迷不悟.)指导学生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并插入小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回怎样做?
第二组句子对比: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与“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个别读,范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划出有关的词语.( “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知道读出重音.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3.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的两次不同态度。 4.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寓意.寓意是本课的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在遇到学生单独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时,小组合作比较有效.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基本可以突破重难点. 5.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先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老师总结.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的越快,错误造成的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五.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新课表要求我们“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要学生根据这节课的语文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六.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准备下节课交流.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第五单元 12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着急”在句子中的作用,练习用词语说句子 体会“赶紧、着急”在句子中的作用,要通过理解全文,掌握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前后的的心理变化,具有一定的难度。 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仍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状态,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而对于抓住描写人物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具有一定难度。 重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诵读和表演,体会养羊人的心理变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看图片猜寓言故事的游戏。哇!你们知道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真了不起,其实寓言就是小故事揭示大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2.板书课题,提醒亡和牢是生字。 (“亡”第一笔点在竖中线,第二笔横稍长,起笔在横中线,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左边,折段不宜过长;“牢”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牛”字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横要写长些,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些。) 指名读题(提醒牢是边音),齐读课题。 3.那么《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会藏着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看着屏幕,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2.同学们认真倾听的样子特别可爱,一定也想自己读一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说,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
1.羊为什么会丢失呢?那几个小节讲丢失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1)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2)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3)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指名背。(指导方法) 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紧”?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书写差,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否感受到了修饰词语的重要性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过程中,能够多多使用这样的修饰词语,让你的习作变得更加出彩吧! 12.《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里的第一课。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 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 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寓、则、亡”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亡羊补牢》动画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的名称(亡羊补牢)。指导读题,同时点明故事的体裁(寓言故事),并简单补充关于“寓言”的知识。 二、初识题意,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亡羊补牢》,试着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2、学生自读,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亡”在课文中并不是指“死亡”,而是“丢失”的意思;“牢”也并非指“牢房”,而是指“羊圈”。引出题目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丢失了羊(从前有个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这个人前后一共丢失了几次羊(两次)。(板书:第一次第二次)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两次丢羊所在的自然段(1、4自然段),课件出示两个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指导生字读音,适时范读,注意“圈”是多音字,在文中读“juàn”,“窿”虽然是第二声,但在词语“窟窿”中应该读轻声,另外注意“叼”中间有个介韵母,不要读成了“刀”的音。
4、再读故事,看看在两次丢羊的过程中牧羊人都经历了什么事情(街坊劝他,他先是不听,后来又听从了劝告把羊圈补好了)。重点提醒在“街坊”中“坊”读轻声。
5、引导学生在读故事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归纳。
三、精读故事,明白寓意
1、快速读故事,看看牧羊人前后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教师适时出示故事第1~4自然段,聚焦句子: A、“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引导学生从中明确羊被叼走的原因。 B、“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牧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师:面对街坊让他修羊圈的劝告,这位牧羊人是怎么想的呢? 师:你觉得牧羊人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师:事实证明了牧羊人确实想错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丢了一只(补充板书:再次丢羊),真是一个固执的人。
3、想象体验:看到羊再次被叼走了一只,牧羊人心里又会怎么想(感到很后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牧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赶紧、结结实实”等词语体会牧羊人是个犯了错误及时改正的人。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句话,明确他再没丢过羊的原因是“听街坊的劝告”(板书:听从劝告再没丢羊)。
4、延伸拓展: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想想自己最想对牧羊人说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犯了错误时听从劝告与不听从劝告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板书:及时补救,为时未晚)。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同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从这些事例中都明白了怎样的道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故事的寓意。(课件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激活思维,同时对故事所阐明的道理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 四、拓展延伸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爸爸妈妈先交流一下。(板书: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第一次)不听劝告 (再次丢羊) (第二次)听从劝告 (再没丢羊)
(及时补救,为时未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