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与基础并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10-04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廖 菊 2013年9月 University Education 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与基础并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童玲刘震田雨邱根 611731) (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支持下,在“测 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面开展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针对研究型工科专业也面临的诸多问题,设计了专业核心课程模 块化教学和综合设计项目系统,通过引入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工程能力 模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8—0060—0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景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出现端倪,优秀师资资源严重 不足,软硬件匮乏,培养模式陈旧。大学注重课堂教学、 忽视课外培养,注重知识学习、弱化能力培养,高等教育 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工科类专业,与发 .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背景 达国家相比,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差距逐渐加大,与社 会需求的差距也在加大。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我国高等 院校采取了多种教育改革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 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是 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这是高 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高等院校要培养更多的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加强教育改革,努力推进 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以社会需求为目 标,建立一套适合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国家经济建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作出 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决 定的因素是人才,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支 撑和动力的高等学校,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真 正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设、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 理工科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此外,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还远远无法满足国家、社会、企业等对人才的渴求。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单向灌输”,过分强调对已 有知识体系的传承,加之以“分数”为考核目标的“学生 评价体系”占主导地位,在培养模式中学生创新意识、创 新观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导致我国创新人 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 等,出现了著名学者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因此,如何结 目前,教育部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就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培养大批 接受过良好工程教育,具有坚实基本工程素养和卓越创 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是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 在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 的重要保障。 二、目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人才培 合各自专业特点引导、激励、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形成可 以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的培养模式是目前国内外教 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国家特色专 养规模以每四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尽管国家针对高校 的软硬件投入也大规模增加,但是在如此高速发展的背 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专业综合改革试 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四川省重点教研项目 [收稿时间]2013—06—04 [作者简介]童玲(1963一),女,浙江宁波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微波测量与遥感。 University Eduction ……………………………………………………………………………… 辨 察 酬鳃鞭 瓣 爨鞋 i瓣毪 等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支持下,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 强专业能力的平台。 测量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结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特 同时引入国际著名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将模块内容 点,经过近十年研究与实践,提出打破课程界限,以学生 与企业工程设计案例结合,形成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相 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系列综合设计为手段,以 融合的案例教学,如:安捷伦公司分别安排了数字电压 知识点为要素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模块化构建为形式的 表、波形分析与显示、频谱分析和网络分析等分部的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面向专业特色,以高端技术 计师分别参与模块课堂教学,向学生全面介绍了知识模 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前沿科技创新项目为牵 块对应的一线设计技术。 引,注重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工程观念和能力培养”的 四、成果特色 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与基础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1.针对学科和专业特点打破课程界限,提出了全新 改革总体思路:打破专业核心课程界限,以学生能 的以知识点为构成要素的专业核心教学模块群构建 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全新的“以知识点为构成要素”的专 思路。 业核心教学模块群。同时,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设计系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学科和测控专业特点,打 列阶梯形综合设计性实验研发项目,在前沿科技创新项 破课程界限,在国内首创并实施了一种全新的以知识点 目的牵引下,注重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工程观念和能 为构成要素的专业核心教学模块群构建思路,并建立了 力培养的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与基础并重,全面提高 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适合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 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竞争实力,培养了 1.针对学科和专业特点打破课程界限,建立了全新 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的、以知识点为构成要素的专业核心教学模块群架构。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创建了“教学目标+学科方向+ 依据学科分支的相互关系,形成专业核心知识教学模块 知识体系+科学考评”的多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体系,实现一种打破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界限的全新教学 以优势学科为牵引,针对学科方向优化课程知识体 模块群构架,形成以专业知识点为教学单元的课堂教学 系和教学模块,将一线科研成果融入知识体系中,以不 模式。例如,打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电子 同学科方向的高水平师资和科研队伍保证每个教学模 测量原理”、“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原理”专业核心 块的专业性和前沿性,并针对学生在每个知识模块中的 课程界限,建立“计量与误差”、“基本电参量测试”、“时 创新活动成果进行科学的考核及评估。形成全新的面向 域测试”、“频域测试”、“测试信号产生”、“网络测试”、 “研教结合”的“教学目标+学科方向+知识体系+科学考 “测试总线技术”、“测试系统集成”、“虚拟仪器软件”、 评”的多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模块化仪器”等由低到高、由单体到系统、由理论到实 3.建立了创新人才遴选、激励与培养机制,形成了科 验完整体现专业核心知识的教学模块群。 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2.全面改革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将知识学习与 针对培养创新人才中存在的“培养谁”、“怎么培养” 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全面提 的问题,建立“测控专业”本科四年拔尖创新人才遴选、 高学生综合素质。依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点和培 激励、培养机制,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科学 养目标设计了“三位半数值电压表”、“波形显示系统”、 评价体系,构建了新时期适应国家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频谱分析系统”、“接口技术”、“测试系统集成”知识相 培养新思路。 互衔接、难度阶梯上升的综合设计项目指南。以“项目管 理”模式将课内外结合,由科研实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 [参考文献 ] 富的教师组成“项目管理组”。全面训练学生研发团队组 建、资料查询、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申请报告撰写、项目 [1] 童玲,王厚军.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中 申请答辩、项目实施、技术总结等综合能力,提升团队精 国大学教育,2008,(6). 神、领导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技术文档撰写等个 [2] 丁钢创新:新世纪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Q 人综合素质。 [3]刘献军.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 3.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由教学团队承 版社.2000. 担专业核心知识模块群教学任务。教师个体承担的教学 [4]姜书艳.高校理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思考和实践[M].北 模块单元与其研究方向对应,将其前沿研究成果直接引 京:高等理科教育,2012. 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个体的教学内容高、精、尖,教学 [5]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M].北京:高 团队整体的教学内容广、厚、实。将课堂从知识灌输的场 等教育研氪2013. 所变为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技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增 [责任编辑:左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