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本科高校校企深度融合育人的思考

2023-02-25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6卷第1期 2015年2月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VO1.36 NO.1 Feb.2015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地方本科高校校企深度融合育人的思考 方胜强 ,陈超 ,李进金 (闽南师范大学a.招生就业处;b.校长办公室,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培 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以“行会指导,校企主体,全程协同,分类培养”为原则,以建立长久合作机制为保 障,以搭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为抓手,以协同育人为根本目标,从搭建育人平台、完善制度建设、分类培养育人 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全程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地方本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一O683(2O15)01-0139—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1》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适 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 建设以及培养育人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本科高校开展校企 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 求意见稿)》中指出,要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 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国务院在2013年出台文件《关于金融支持经 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制定l0条意 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 展,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 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的办学模式 。二者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 新的要求,也给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 ——见调整经济结构促转型升级,要求引导、推动重点 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 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 中,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加快高素质队伍建 设,要求高校加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 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截止到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2 491所,其中 本科高校1 170所[Zl,地方所属的本科院校(以下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类型的人才如科研创新 型、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的 支撑,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等 简称地方本科高校)600多所。作为发展定位有别 于研究型高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地方本科高校, 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彰显自己人才培养上的特色 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 人手,结合普通本科教育向职业本科教育的时代 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地位 要求高校在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 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急需数量更大、层次 背景,就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研 究,对地方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保障体系 收稿日期:2014一I卜05 更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整体发展高职本科教育 基金项目: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协同培养机制研究(JA14205S) 作者简介:方胜强(1982一),男,湖北英山人,闽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硕士;陈超(1969一),女,福建福 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李进金(1960一),男,福建泉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39 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高校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 进行相关转型,对办学体制与机制,教育理念、人 才培养、课程设置等进行配套的转型与调整,在这 一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依据自身特色积极 谋划好转型之路。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开展校 企合作育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文件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 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 建,必须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而发展本科职业教 育,除了发掘现有高职教育资源以外,本科高校向 职业本科的转型尤为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自 1998年以来由专科院校升格、重组而形成的地方 本科高校的转型极为重要。在教育内涵与定位特 征上,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存在共性与关联,包 括教育类型与层次、培养规格与模式、服务面向等 内在特征 ,二者在教育类型上均体现出“职业 性”,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 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和人才 培养层次上的一种衔接和递进,且二者均以职业、 就业为导向。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为职业 本科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凸显职业性,进一步加强 与企业合作,培养符合职业需要的本科层次应用 型人才。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培 养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强调地方性和应用 性,坚持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是地 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基地。区域经 济发展迫切需要了解区域发展实际、符合区域行 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对人才的行业性、专业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行业 发展加快,处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用人单位, 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动态化、个性化、多样化。 上述因素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的人 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校 企合作,充分整合二者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 中兼顾人才的行业性和专业性,注重人才培养的 个性化与多样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将为地方经济 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四)地方本科高校的自身发展要求开展校 企合作 教育是高校社会存在的核心要务,高校教育 的本质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 化传承,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高校定位多强 调地方性和应用型,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更多承担 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职能,当前由于多方面因素 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在人才 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社会的实 际需求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对人才的满意度、 学习者的满意度都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在宽口径、 厚基础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 养。而在培养应用技能方面,离不开与行业、企业 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高校是新技术的重要发 源地,技术的转化也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实践。地 方本科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了高校的人才培 养理念,优化了高校的服务面向功能,将人才培养 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满足了区域 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办学实力,明 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按照合作的领域大小、紧密程度、实际效果来 分级,校企合作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全面深度合 作、专项深度合作、浅层合作以及没有合作等四个 级别 ,从合作的项目可以分为基于项目的合作模 式、订单式的合作模式、顶岗实习的合作模式、学 工交替的合作模式、课程置换的合作模式以及产 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 。当前,随着国家对高等 教育的重视与支持,高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大多 数高校比较重视推进与开展校企合作,部分企业 也比较重视与高校合作开展,但实际合作却仍有 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上述提及的合作模式中,处 于全面深度合作以及专项深度合作的比例为10% 和15%I ,校企合作更多停留在较浅层面。 高校一头热,企业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以 下方面:一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一 方面国家没有激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另 一方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能承担的法律 风险使得多数企业望而止步。二是缺乏行业组织 服务。一个企业需要多专业多方向人才,在校企 合作中,企业需要与多家高校开展合作,依靠单一 企业的努力开展全面校企合作,企业在人财物上 的巨大压力使得部分企业选择放弃或者急功近 利式合作。三是缺乏利益驱动。市场经济中,作 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以利益和利润为最大目标。 在校企合作的诸多层级中,普遍开展的浅层合作 中企业获利多不及高校,导致部分企业放弃深层 次合作或者放弃校企合作。四是高校缺少相应 的管理制度。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校企合作 负责机构,更没有深层次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企 业在合作过程中担心权益受损。五是高校缺少在 校企合作中的经费投入,在校企合作中主要依靠 企业的投入。 当前,部分高校开展的深度合作中,厦门理工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亲产业”,将人才培养目标 与区域、行业发展紧密融合,率先启动《服务海西/ 厦门行动计划》,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参 与组织厦门市产业战略联盟建设 ;深圳大学注 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采取政校企合作,即与深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 建的办学模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 ;德州学院开 展“三结合”“三紧跟”“六共”同校企合作人才培 养新模式,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基于上述合作的现状,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深 度融合,要考虑到以下五个方面的融合。一是高 校发展与企业利益相融合,在校企合作中,要深度 考量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与需求,制定相关 制度保障,一定范围内高校帮助企业分担在校企 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成本;二是高校培养目 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相融合,发挥自身 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制 定人才培养目标;三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资源 深度融合,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课程设置与企业需要相 融合,结合岗位共性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五是 人才培养与预就业相融合,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 践达到校企协同制定的标准获得实践证书或者通 过相关测试之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者免修相 关课程并推介就业。 三、校企业深度融合、推进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 地方本科高校的校企合作,要充分展现自身 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充分融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建立长久合作机制为保障,以搭建校企深度融 合平台为抓手,以协同育人为根本目标,以优势互 补、校企双赢为根本原则,深入发掘高校和企业的 资源和优势,在校企合作中遵循“行会指导,校企 主体,全程协同,分类培养”,按照“岗前培训、企业 实践、预就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依据分类培 养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校企双赢。 (一)校企双主体,搭建育人平台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证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 前提,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校企合作提 供一个工作平台,负责协调、管理校企合作事务, 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可以利用该平台 加强与区域行业协会、商会的沟通联系,邀请行会 专家作为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的成员。 1.行会指导协调是育人平台构建的关键。企 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不足,部分源于其在合作 中的投资行为收益率偏低以及投入收益外部化。 发挥行会指导协调作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 与人才需求,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准确的市场资 讯,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提供及 时有效的依据;其次,行会能够最大限度协调各企 业资源的最大效用,生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企 业文化的多样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高校在育人上 的多样化需求。再次,行会的参与,使得单一企业 与高校的合作演变为在行会的引领和指导下的多 家企业同时与高校的合作,合作方的增加一方面 可以减少单一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物的投 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投资收益率,且可实现 投入收益内部化,提升企业参与的动力。最后,行 业协会、商会可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中的约束与 监督功能,在保证顺利实施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以 对校企合作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并对校 企合作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2.校企主体作用是育人平台夯实的保障。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收益主要体现在人 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效应;企业作为市场经济 的主体,其收益主要在于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 效益。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资本投入、人 力投人以及责任风险多由企业承担大部分,由 此,在合作育人的目标、模式、方案、过程监管也 141 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培养目标的制定、课 程体系的调整、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岗位标准的 要求都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企业 积极参与到上述育人过程。只有实施校企双主 体,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地位,才能改 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相对弱势地位,一定 程度上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互补与统一,便于校企 合作的实施推进。 (二)完善制度建设,全程协同管理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协同育人的保障,而全程 协同管理是育人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环节。明晰 行会、高校、企业三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制 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包括经费投入比例、激励机 制、检查评估机制、风险应对机制等相关制度,便 于全程协同管理。全程协同始于人才培养目标的 制定,终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贯穿整个育人全 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高校和企业间培养过 程的无缝衔接,能够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以 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而高校、行会、企业三 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共同承担育人 责任,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 容、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体系的设计、企业培养 方案与标准的设计、学生预就业的管理、校企合作 育人的评价与考核等内容均应该有行会、高校和 企业的三方协同参与。 作为高校而言,强化对校企合作管理,表现为 几个方面: 1.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联 系,力争取得政策法规上的支持。校企合作的顺 利开展,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 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发 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教育体制中的核心作用,出台 相关政策法规如《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对校企合 作中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为校企 合作提供法律保障。高校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对 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企业中的组织功能, 出台相关行业规范与标准如《行业校企合作基本 规范》等,明确行业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要 求和标准。 2.优化校内各部门对于育人平台的支持配 142 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建设。各部门要研究 制定相关支持校企合作的制度文件,为参与校企 合作的学生、教师提供切实的支持与保障。教务 部门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满足校企合作 的教学管理模式,便于对校外学生的教学管理,如 企业实践成绩、学分、毕业设计的认定等;人事部 门要为教师进企业锻炼指导提供政策支持,如进 企业锻炼在职称评聘、工作量计算上的有关政策; 学工部门要加强对学生进企业提供相应管理服 务,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财务部门要加强对 合作过程中的经费保障工作,对涉及校企合作基 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经费予以保障。按照制 定的相关制度,落实学生在企业期间的教学安排, 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得到实践;加强学生 在企业期间的指导服务,用好企业导师和高校导 师的双导师制度;严格学生在企业期间的考核评 价制度,确保学生培养质量;协同做好学生在企业 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开展校企合作评价工作,提升校企合作质 量与水平。校企合作能否长期进行下去,取决于 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水平,而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水 平则取决于合作方对合作项目的结果评估,基于 此,合作方要建立校企合作目标以及绩效评估管 理系统,企业可以通过“人才的获取、知名度的提 高、资本的付出”等多方面建立企业合作绩效评估 体系,高校则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专业技 能的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学生权益的保 障”等多方面建立高校合作绩效评估体系,行会通 过“行业人才需求供给、行业合作企业发展变化” 等方面建立合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三方的协同 评估对合作模式、过程进行部分微调和修正,提升 校企合作质量与水平。 (三)分类培养,实施协同育人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合作的根本 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而不是简单的实习实践。分类培养指的是 在行会的协调参与下,整合行会企业对行业通用 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共性要求,依据高校学生对于 企业实习实践岗位的自主选择,基于岗位的不同 来分类培养人才,即分类培养的依据和基础是岗 位的不同特点,协同育人则指由高校和企业共同 协商制定培养方案,承担培养任务。分类培养,育 人工作兼顾了行业的共性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发 展,满足了行业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的具体岗位需 求,也体现了高校的育人特色,确保了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这个培养模式基本框架是:大三下学期,完成 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本阶段根据校企协同 制定的专业知识培养方案,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 完成进企业前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大三学期末, 整合行业协会下不同企业实际的岗位需要,由大 学生对岗位自主选择,行成不同类别;大四上学 期,根据不同类别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与培训方案,对大学生分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 间根据企业需要可设为卜3个月,培训结束进入 企业实践,本阶段完成校企协同制定的企业培养 方案,大四下学期,进入预就业以及就业双向选择 阶段,企业和大学生根据岗前培训以及企业实践 的具体情况双方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的签订 就业协议,未达成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由行业协会 以及学校推荐到行业内其他企业就业。 参考文献: 【II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 见稿)[EB/OL].2014—04—15【2014—08—20].http:fwww.jstu. edu.cn/s/3/t/5 1/88/8e/info34958.htm. [2】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4—07—0412014—10—1 1].http://WWW.moe.gov.cn/public一 6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633/201407/l71 144.htm1. [3】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 意见[EB/OL].2013—07—512014—08—20】.http:/finance.peo— ple.tom.cn/n/2013/0723/c1004—22298992.htm1.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 划的通知[EB/OL].2012-07—0912014—08—101.http:∥www. gov.cn/xxgk/pub儋ovpublic/mrlm/201207/t20120720_65368. htm1. [5】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09(1):23—25. 【6]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一以地方应 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 (3):18—22.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2014—06—2212014—08—011.http:∥www.chinajob.gov.cn/ newscenter/contentJ2014-06/24/content_942589.htm. [8倍武霞.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 价值[J].中国高教研究,2011(19):46—50. 【9】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9(1O):81—82. 【1O]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IJili[J].高等工程教 育研究,2012(3):48—50. 【1 1】黄红武.亲产业重应用——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探 索【J】_中国高等教育,2011(20):6-23. 【12】陈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 校科技,2012(4):45—47. 【13】季桂起.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 实践『J1.中国大学教学,2011(6):22—25. 责任编校刘正花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