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在山的那边教案 新人教版

2020-03-20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教案 新人教版

授课时间:第一周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

2. 学习并掌握生字生词。

3.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2、“山”、“海”的象征意义。 (二)难点

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照人生、感悟人生。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

2. 学习并掌握生字生词。

3.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诗歌和作者 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节奏美、意境美、主题美。 (三)课前检测

1.报5个字词让学生写于练习本中。 读《动态》“基础整合”。 G.喧闹沸腾。

1

2.用课文中词语填空:

小时候,我常__________在窗口__________。 于是,怀着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想望。 山那边的山啊,__________________脸。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_________! 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海。 (四)朗读诗歌 自学指导1:

朗读诗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

1.听读诗歌,初步感知——听老师朗读课文,把笔拿在手上,边听边标注生字词的读音、节奏的停顿、语调、情感。

2.自由朗读,自主把握——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把你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情感的把握融入朗读中。你有5分钟的朗读时间。

3.代表朗读,读出情感——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一二节,要字音、停顿、语调、情感。 4.全班齐读,以声达意——全班齐读诗歌。 (五)感知内容 自学指导2:

默读诗歌,快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思考: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1~2句话概括(可以从时间的不同、情节的不同、“我”的心理变化、“我”倾诉对象的不同等角度概括),写于当堂练习本中。你有4分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效果。 【成果交流】: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的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 从情节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

2

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感悟和信念) 从方式看:(第一节是我和妈妈的对话,第二节是我与读者的对话) 小结:

第一节写小时候自己对大山外面世界的痴心向往。

第二节写今天的我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理想。并且把这个人生感悟告诉他人。 (六)研读第一节 自学指导3:

女生朗读诗歌第一节,思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意思是什么?“我”痴想的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2)“想望”也就是“希望,企求”,为什么作者说是这个想望是“隐秘”的呢 ? (3)作者爬上山顶后的感觉是“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效果。 【成果交流】:

(1)“痴想”原意是发呆的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向往外面的世界。

(2)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向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与想望。)

(3)“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七)达标测试

1.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动态》P3第3题(2)

这是拟人手法。“铁青着脸”赋予了“山”人的神情,因为“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八)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小时候 对大山外面世界的痴心向往

3

第二节:今天 不断奋斗实现理想

第二课时

初一备课组,主备课人:赵微 授课时间:第一周

一、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2.“山”、“海”的象征意义。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照人生、感悟人生。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2.“山”、“海”的象征意义。 (二)难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照人生、感悟人生。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二)研读第二节 自学指导4:

男生朗读诗歌第二节,女生思考: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效果。 【成果交流】: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 合作探究1:

4

齐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作者没有看见海,为什么说听见海在为“我”喧腾呢?为什么说“我”的心灵是干枯的呢?“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四人一小组讨论4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效果。 【成果交流】:

因为诗人确信远方有海,渴望看见海的这个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三)领悟诗歌主旨、诗歌情感。 合作探究2:

诗中“山”和“海”多次出现,你觉得小时侯和现在,“我”对于“山”和“海”的理解一样吗?也就是第一二节中的“山“和“海”的含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效果。 【成果交流】:

第一节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山”和“海”。

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 象征手法与意象 所以诗歌中的“山”和“海”已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思的物象,在文学创作里我们称之为“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如茅盾《白杨礼赞》片断:

5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 达标测试2: 《动态》P3第4题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有2分钟时间准备。 学生自由畅谈。

小结:是的,奔向征途的人生是漫长的,充满了重重困难,但只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最终将实现。 (四)再读诗歌,以声传情。

学完了整首诗歌,结合我们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我们要来再次朗读诗歌。朗读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节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成果交流】:

1.“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妈妈,那个海呢?。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

6

——失望——困惑”的语气;这几句前半部分应该读出一种憧憬、满怀希望,“可是”这一 转折后应是失望,最后变成一种困惑。 合作探究2:

第二节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请你自由朗读第二节,在课文旁边注明部分该变化的诗句的语气、感情。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

干的心灵”。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

小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下面让我们再次带着感情齐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学完这首诗我们已深深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心中的梦想吧。’ (六)达标测试 1.(必做)

(1)《动态》P3第3题

(2)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和感情? )第7题

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里的“信念”指的是妈妈给我含义的信心,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整句话突出了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信念得以实现的

7

惊喜之情。

2.仿照示例扩写句子。(选做)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句子:鸟在歌唱。 (七)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山” 困难 象征 “海” 理想

人生哲理:克服困难,坚持奋斗,实现理想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