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史记》中看孔子的忠君爱国

2021-01-01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从《史记》中看孔子的忠君爱国

姓名: 张艳 学号:222011308042010

摘要:

孔子一向是众人学习的标杆与对象,是道德的典范,被尊称为圣人。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坚信“学而优则仕”的孔子对仕途的迫切渴望,让人对他的忠君爱国产生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内心仍是热爱鲁国的。本文将通过对《史记》中孔子的记载,来分析孔子是否真的忠君爱国。

关键词:

孔子 史记 忠君 爱国

孔子,名丘,“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父亲叔梁纥,母亲为颜氏女,因“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字仲尼,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鲁昌平乡陬邑”人《1》,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幼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季氏招贤纳士的时候,在服母丧的孔子去拜见,但被拒绝。后被鲁君送去向老子学习。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三十五时,鲁乱,到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再次问政于孔子,十分赏识她,想赐予他封地,受到晏婴阻止。后鲁国内乱,“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

鲁公九年左右,“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齐景公想以和鲁国结盟为名号,陷害鲁君和孔子。孔子看出齐景公的不良居心,使计谋落空。齐景公深感愧疚,归还侵占的鲁地。定公十三年,孔子请求堕三都,以削弱大夫的势力。定公十四年,摄行相事,治理鲁国成效显著。齐人担心鲁国强盛,用美女和良马献于鲁君,“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无奈离去。

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年老懈怠于朝政,故只用了孔子一段时间。孔子在去往陈国的路上,在匡国被拘捕五日。后回到卫国,应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求,孔子不得已而见之。但仍觉得“丑之”,于是又离开。到宋国,又被赶走。在陈国生活了三年,但最终因战争离开,回到卫国。卫灵公仍是不用他。孔子想去晋国,由于赵简子杀贤大夫窦鸣犊﹑舜华,孔子以为残忍,故不去。后来灵公向孔子问兵事,孔子言自己“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得罪了灵公,只好离开卫国。后来,季桓子病重,遗言务必请孔子会鲁国。但公之鱼建议用孔子的弟子冉求,于是,孔子只好继续漂泊。

孔子到叶国,后又回到蔡国,途中遇到一些隐士劝他归隐,但孔子都不为之所动。孔子在蔡国呆了三年,楚王想聘任孔子。陈蔡的大臣担心孔子被重用,将孔子及弟子围困于郊外,后被楚昭王救,但由于楚令尹子西的劝阻,楚昭王没有重用孔子。后来,孔子回到卫国。

鲁哀公八年,孔子得以回到鲁国。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

圣人孔子是否忠君爱国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如果从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观点的角度出发,孔子必定是忠君爱国的,但汉代董仲舒的观点与孔子原有的看法有一定的出入。在忠君方面,孔

子对君臣关系看法是:“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论语八。。》也就是说臣对君忠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君要待臣以礼。而在爱国方面,孔子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运用自己的才能破除齐国的假合盟的计谋,并在“堕三都”的战役中尽显其才能,“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而且,孔子的弟子中也有杰出的军事家,例如冉求、冉有。“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而且,当问及自己的军事才能,“冉有曰:‘学之于孔子。’”所以,孔子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的。但是,当孔子无奈的离开鲁国,在卫国时,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事,“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的拒绝,不排除有明哲自保的心理,但从某个程度上而言,仍能反映出他对鲁国的忠心。而且,在周游列国中,两次提到孔子思乡的感慨,“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弟子子赣“知孔子思归”。说明孔子对鲁国还是念念不忘的,心里很热爱自己的祖国。

可是,孔子在征召方面的急切不得不令人怀疑他的忠心与爱国。一向认为“学而优则仕”的孔子,往往一有机会就去应诏。孔子十七岁以前,就已表现出这种倾向。《史记》中记载“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当时的孔子还在服母丧,但就急切的出来应征。虽说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孔子家境“贫且贱”,所以不得以才这么做。但是,孔子后来的生涯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做,让人觉得他似乎缺乏一些基本原则。《史记》中记载:“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公山不狃当时是鲁国的乱臣,孔子却因自己“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想要应召前去。此举连弟子子路都觉得不正确,劝说孔子不让他前去,最终孔子也没有去。但是,后来遇到类似的情况,孔子仍是做了相同的决定。《史记》记载:“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再次劝阻他,“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虽然孔子为自己辩解,说自己“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可是,如此简单的曲直关系,孔子怎么会不明白呢?

如果帮助了乱臣,对维护君王的统治又有什么好处?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仁”的建立又有什么帮助呢?而且,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的孔子更是四处投奔,“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离开鲁国后,孔子辗转于齐国、鲁国、卫国、宋国、蔡国等国家,一心希望自己能被长久地重用,但都没有得偿所愿。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很难称得上忠君爱国。虽然孔子认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可是,似乎君主除了没有重用他,几乎没有不以礼相待,而且都很赏识他的才华。按照孔子的“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的观点,他不应该待君主如此的“不忠”。孔子的心里牵挂着家乡,热爱着祖国,但是又拼命的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理想。两者相比,我认为孔子更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在忠君爱国方面似乎有所欠缺。

总而言之,孔子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可否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孔子也的确忠君爱国。但是,这程度似乎不够深刻。孔子迫切的想要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导致他不能做到真正的忠君爱国。这不仅是孔子的性格所决定的,更与当时社会的动乱、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