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保护和安全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保护自已的方法和遇到不安全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免受不良行为的诱惑。
第二部分:学会专心。帮助学生认识分心的害处;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事专心的习惯。
第三部分:学会学习。训练学生掌握恰当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自我监控,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些方法。 四、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学活动进度: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日期 2.10--2.13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入 学 教 育 所需 课 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2.16--2.20 《被人欺负时》 2.23--2.27 3.2—3.6 3.9—3.13 《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 《一个人在家》 《抵御诱惑当标兵》 六 七 八 九 十 3.16—3.20 3.23—3.27 3.30—4.3 4.6—4.10 4.13—4.17 《一心一意》(一) 《一心一意》(二) 《上课走“走神儿”》 《写作业“走神儿》(一) 《写作业“走神儿》(二) 《困难面前不分心》 《我能说清楚》(一) 五一放假 《我能说清楚》(二) 《看题要仔细》(一) 《看题要仔细》(二) 检测与评价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十一 4.20—4.24 十二 十三 4.27—5.1 5.4—5.8 十四 5.11—5.15 十五 5.18—5.22 十六 5.25—5.29 十七 6.1—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