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江丽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9期
[摘 ; ; ; ; ; 要] ;在科技化以及信息化时代之下,创新创造和人才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并推动新课程改革,我国许多教师开始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为基础和前提,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
[关 ; ;键 ; 词]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61-01 一、引言
在落实改革开放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自己也得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法律金融以及风险投资等设施不够完善,难以真正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实奠定可靠的基础,教育缺乏一定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相比之下,国外早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机制,但是我国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实际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相对落后以及传统。 二、建立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过程,创业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落实创业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国需要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保障不同学生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够接受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更好地实现个人综合创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对此,国家需要积极建立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教学阶段的创业教育,立足于我国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具体水平,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来积极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从目前来看,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开始在中小学阶段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商业能力以及经济能力,使其在主动沟通以及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为个人走向社会之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我国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以及经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支持
从目前来看,国外的创业教育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在于政府部门提供了诸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引导,通过教育支持项目解决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我国可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积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以及支持,保障不同阶段的学校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更好地落实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时代培养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较强的综合型人才。 四、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同时对教育实践者以及学生个人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推动该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学校必须加强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保障产业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各类支持。产业学术以及研究之间的合作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各类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其中美国已经建立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加强与基金会组织以及中小型企业之间的联系,保障创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依据以及资金支持,我国也可以积极借鉴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主动解决学校在實践教育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及障碍。
五、开发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长达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之中,国外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我国可以结合创业模块课程的具体情况,设置单独的创业课程,积极选择不同的课程计划以及院系组织模式,通过对创业教育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真正为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以不同学院现有的教学依据为基础,积极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需要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以及经验,立足于我国目前高校特点,积极创造出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主动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的依据。
六、结语
新时期之下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更为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我国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并以此为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更多的依据,教师在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前提,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保证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李范成,张晓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18(5). [2]李亚员,王瑞雪,李娜.创新人才研究:三十多年学术史的梳理与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18(3).
[3]张业华,刘锦鑫.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意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4).
[4]杨春敏.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1). [5]周学刚.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