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系清乾隆帝的重臣东阁大学士。先后任甘、晋、陕、鄂、赣、闽、湘、苏两省巡抚,两广、湖广
总督。陈宏谋一生致力发展生产,不畏权贵,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故里为诸峰环绕,“风水”传说
颇多。陈氏家族,世代功名不断,五代连科,翰林连袂,自陈宏谋起的190年间,陈氏家族科甲曾有
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进士4名、解元2名、举人26人、贡生9人、凡35人。
王半塘(即王鹏运,1849-1904)年,桂林临桂县人,自号“半塘老人”,他是我国近代有名的词学
家,著有《半塘定稿》3卷,《剩稿》1卷。他伤国忧时,发而为词,是清代词坛之大师之一。
马君武 (1881-1940)桂林人,生于恭城。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爱国诗人。早年
就读于体用学堂,后留学日本和德国,是中国留学生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追随孙中山先生
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长、上海大夏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广西大
学等校校长。马君武学识渊博,懂英、法、德、日四种外语,翻译过许多世界名著和工程技术等专著
,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为祖国培养造就人才作出了贡献。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桂林临桂县两江乡人,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上将衔,1948年任国民
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12月移居美国。1965年7月回国。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有官邸在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6号。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11月中旬,李宗仁曾在此居住办公。其旧
居在临桂县两江乡。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
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上将衔。1949年飞往台湾,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区
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近处有公馆。
王维俭 女,运动健将、高级教练员。广西桂林市人。生于1947年。1958年入桂林业余体校,同年被选入广西技巧队,1959年参加第1届全运会技巧比赛后,调入国家体操集训队,改为体操运动员;1963—1972年连续在全国体操比赛中蝉联个人全能冠军,同时每年都获得2—4枚金牌;1963年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夺得个人全能、自由体操、平衡木、跳马4枚金牌;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是获得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并获得个人全能和4个单项共6枚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在亚洲体操比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1963年荣立特等功;1964年获运动健将称号,荣立一等功,1975年任国家体操队教练员,培养了马文菊、黄群等一批全国冠军和参加世界体操大赛的优秀选手。1980年获高级教练员称号。1988年曾任第11届亚运会集资部副部长。现兼任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司长,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女子少年运动训练法》等3篇文章。
姓名:莫慧兰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07.11 身高:150cm 国籍:中国 籍贯:广西桂林 莫慧兰简介
1985年7月,莫慧兰进入广西桂林体操学校,1990年12月进入国家体操队。1994年10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莫慧兰一人独得团体、平衡木、自由操、跳马和高低杠五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莫慧兰获得跳马银牌。莫慧兰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抓杠”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被命名为“莫式空翻”。 虞舜:为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禅让贤君,幼年丧母,对父及后母尽至孝道,用象耕田于历山下,受尽磨难,时洪水猛兽为害,由四岳推举尧帝任其摄政。他勤于政事,巡行四方,体察民情,解除民疾。尧帝去世,虞继其位,仍咨询于“四岳十二州牧”,挑选贤人,于下大治,又选治水有功之禹为继承人。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相传虞帝晚年曾南巡桂林,登临虞山,视察岭南山川形势,死于苍梧之野。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著名诗人,南朝刘宋时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为纪念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和阮咸五人,特建“五咏堂”在读书岩旁。“七贤”中的王戎和山涛因贪恋权势,为颜所鄙视,故不在“五咏”之列。北宋时,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黄庭坚书录颜延之的《五君咏》。刻碑石于龙隐岩内。是桂林石刻之珍品。
鉴真大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后,曾于天宝九年(750)从雷州半岛北返途经桂林,受到官、僧的隆重欢迎并在开元寺主持授戒大典,时桂州都督冯古璞率领驻此的岭南七十四州官人、选举试学人等数百人,接受了菩萨戒,盛况空前。鉴真大和尚一行在此休整了一年,后下桂江,经阳朔、平乐、梧州、广州北上。回到扬州后,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此为桂林佛教史上一盛事。
朱邦苎(?--1572),是七世靖江王朱经扶的嫡长子,嘉靖六年(1527)袭封王位,隆庆六年(1572)薨,谥号恭惠。
朱任晟(1538—1608):靖江宪定王,是八世朱邦苎的次子,叔袭侄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辅国将军进封靖江王,三十六年(1608)薨,谥号宪定,终年71岁,是靖藩中年寿较长者。
性因,原名金堡,号道隐,浙江钱塘人,崇祯庚辰科进士,官至南明永历朝兵科给事中,因直言“罪谪”至桂,削发为僧。但仍心怀报国,关心抗清大事,常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名臣瞿式耜共商复明大计,极受时人尊敬。瞿、张二公抗清成仁后,被暴尸于天,他与栖霞寺主持浑融和尚仗义冒险收殓,成为忠义之举。
张同敞(?-1650),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永历年间,任南明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历帝援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随侍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困守桂林孤城殉国。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唐家村东侧。
马文毅:清初康熙十三至十七年(1674-1678)期间,吴三桂在云贵叛乱,广西风云突变,守将孙延龄举旗附应。在省城桂林的广西巡抚马雄镇(马文毅),则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被叛将孙延龄执拿,马巡抚“詈骂不屈”。后全家及幕僚被杀害在鸟金铺。此次叛乱,先后有马雄镇和傅宏烈两任广西巡抚被叛将杀害。为表彰忠烈千秋,立碑纪念(该碑出土于桂林火车新北站(古称城北鸟金铺驿站),现在桂海碑林博物馆。
李秉礼:(1748-1830),字敬之、号松圃、七松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寓居桂林。工诗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捐刑部江苏郎中。为照顾老母,四十二年辞归。四十九年(1784),大诗人袁枚重游桂林,与之相交甚欢,有《朝阳洞题诗》等诗作,袁枚对其诗文极为赞赏,曾云:“松圃诗才清绝,不慕显荣。”著有《韦庐诗内外集》。诰授中宪大夫,驰封光禄大夫,与父李宜民、子李宗瀚被称为“李氏三代红顶子”;与父李宜民、弟李秉绶、子李宗瀚等,在清一代这享有“临川李氏”盛誉。晚年曾在榕湖“湖西庄”建有“七松斋”爱舍。有神道碑在桂林象山区平山五金仓库大院内。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号退庵,福建长乐(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任广西巡抚兼学政,在桂林六年,严厉禁烟,制止考场舞弊,开发风景名山,推进文学创作,极有政声。
查淳:满人,落籍宛平(今北京通州),曾任桂林知府。其父查礼,曾任广西庆远府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奉令参与修浚灵渠事,曾探查湘漓之源,并于二十年在飞来石摩崖“灵渠”二字。查淳为了却父亲遗愿,于38年后刻“湘漓分派”碑于铧嘴上,是灵渠较有影响的石刻,极引人观赏。1938年12月,蒋介石夫妇曾来到兴安灵渠并在原碑处观碑,后立美龄亭于碑旁。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附生。咸丰七年(1857)间,曾率“义勇军”人滇镇压杜文秀领导、坚持18年的回民起义,由知县升至巡抚。嗣后任默、闽等省巡抚、云贵总督。中法战起,奉命节制关外粤、楚各军,曾创造“地营法”,击破法军援兵,攻克了越南山西、河内等地。后还曾代表清廷完成滇越边境的划界。其墓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西南麓岑家岭。
李济深(1886-1959)广西苍梧县大坡人,字任潮。陆军大学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3年与第十九路军蔡廷锴等联共反蒋抗日,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0-1944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桂林办公厅主任,上将衔。大力支持桂林抗日救亡活动和文化出版事业,保护过叶挺、廖承志等同志,并协助李克农、夏衍等安全撤离桂林,还营救过胡志明等“越盟”盟员。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9年病逝北京。
雷酒人:名鸣春,字亮工,明末江南著名儒士,常与靖江王府宗室交往,性嗜酒,每饮必醉,被称为“酒人”。明亡后,隐居酒壶山下,结庐而居,遍栽桃李,行医授徒,为人尚义,有节操,常登壶山之巅,高啸长吟,抒怀明之情。传说在康熙年间的一次独饮后竟长眠不醒,后人将他葬于骆驼山北,以骆驼山岩壁为碑。其著作《大文参》《桂林田懈志》,叙述了明宗室的内讧及清兵入桂烧杀淫掠事实,被清廷禁毁。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武昌起义时担任总司令兼防御使,后来追随孙中山参与讨袁。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由湖南来桂林途中,至全洲黄沙河被巡防营统领秦步衢部逮捕,同年9月1日押解至桂林,依从袁世凯电令,10月9日处死于丽泽门。时年28岁。1921年冬,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来桂林督师北伐,亲临蒋氏就义处悼念,并建立纪念碑。
黄旭初(1892-1975),广西容县人。1914年入北京陆军大学。1923年任“定桂军”参谋长。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师长,留守广西。1931年7月在桂林任广西省政府主席直到1949年。后寓居日本和香港。1075年在香港病逝。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上将衔。1949年飞往台湾,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近处有公馆。
徐悲鸿(1895-1953),我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35年因反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
愤然离开南京来到桂林讲学和创作。李宗仁先生特在阳朔购置一座砖木结构的单进三开间平房给他作卧室、画室以及客厅,1936年居入,居住年余。在此,他自称“阳朔天民”,创作了《漓江春雨》、《走岂渡》、《鸡鸣不已》等名画。
张曙(1909一1938),原名恩袭,安徽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攻学西洋音乐。“九?. 一八”事变后,与聂耳等组织音乐创作研究会,成为新音乐运动创始人之一。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参加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三厅工作。先后创作抗日救亡歌曲200余首,深受广大军民欢迎。1938年11月随三厅到达桂林,主办反轰炸歌咏大会,影响很大。是月24日,日机轰炸桂林时在福旺街住宅与其爱女达真(4岁)同时遇难,年仅29岁。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普陀山北麓灵剑溪畔。墓冢右侧立有郭沫若1938年题书的原碑,正面直行题刻:“音乐家张曙父女之墓”,楷书。
苏曼(1914-1942),广西苍梧人,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罗文坤(1916-1942),苍梧人,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妇女部长、桂林市委书记;
张海萍(1917-1942),广东东莞人,原中共南方工委驻桂林特别交通员。 曹 邺
【曹邺】(约816~875)唐代诗人。字业之,一作邺之。广西桂林人。自幼聪颖,勤于攻读。唐大中四年(850)中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礼部郎中、吏部郎中、洋州刺史。后辞官南归,迁居桂林城北阜财坊,以读书、写诗、教馆自娱。其诗多吟咏故乡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乡土气息浓郁,如《题广福岩》、《东郎山》、《西郎山》、《东洲》、《迁居桂林寄阳朔友人》等。其故居在阳朔县城北面的龙头山和北鹿山之间。后人在其故居处修造了曹公祠堂、曹公书院。据传及第前曾在天鹅山下石岩读书,后此处被辟为曹邺读书岩。岩口存有民国年间朱谟题的\"曹邺读书岩\"5字榜书及明朝解缙的《曹邺读书岩》诗刻。有诗集3卷,后只存2卷,《全唐诗》收其诗108首。 曹 唐
【曹唐】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字尧宾。广西桂林人。初为道士,后还俗,举进士不第(一说于唐太和或大中年间进士)。咸通年间(860~873)为使府从事。工于诗,尤以游仙诗著称。常遨游名山大川,寻仙访道,写有诗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共148首。其中小游仙诗占98首,大游仙诗50首。其诗想象力极为丰富,对景物的描述栩栩如生,贴近自然。诗中流露出不满现实,自持清高。与曹邺有晚唐\"二曹\"之称。原有专集,已散佚,后人集为《曹从
事诗集》。 莫休符
【莫休符】生卒年待考。唐代官吏、学者。广东封开县人。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融州刺史、御史大夫。晚年辞官退居桂林。于唐光化二年(899)写成《桂林风土记》,将所见所闻录入书中,是一部有关桂林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最早的风物志。书中有李渤、元晦、裴行立、韦灌等人开发桂林山水、修建风景名胜的记载,以及张固、卢顺之、张丛、元晦、路单、李渤等吟咏桂林山水的诗作,多为轶篇,弥足珍贵。原书3卷,宋时已佚失两卷,今存1卷,42个条目。 赵观文
【赵观文】生卒年待考。唐代状元。广西桂林人。官翰林院侍讲。唐乾宁二年(895)应进士科时,由于考官舞弊,录取张贻宪等25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落第举子对此不满,指责考官崔凝,纷纷要求重考。唐昭宗下令在武德殿重试。赵观文被钦定第一,高中状元。赵观文自持正直,不善阿谀奉迎,终因言辞过激,得罪了权臣刘季述,托病辞官归里。唐桂州长史朱韫新修尧舜祠落成时,特请其撰写《桂林新修尧舜祠祭器碑》。陈可环任桂州都督时,特将其所住街坊改名进贤坊。清人于凌汉等人在其家乡立\"赵状元故里\"石碑,策励后进,以垂永久。 石安民
【石安民】生卒年待考。宋代官吏。字惠叔,广西桂林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象州判官,执法严明,决狱明恕。后分教廉、藤二州,提倡德教,文风大振。早年曾从沈晦、胡寅游,受知于张浚。能文善诗,博学多能,与其弟安行、安时并称\"三石\"。后知吉阳军,未赴而卒。著有《惠叔文集》。 包 裕
【包裕】(1437~?)明代官吏。字好问。广西桂林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抚州推官、监察御史、贵州巡按、云南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佥事等职。置身官场,却淡泊名利,\"凡事务通民情\"。在抚州时,郡无冤狱,时人称为\"小包\"。在云南时,督兵讨平叛乱,区划地方事宜,\"遗利甚广,滇人赖之\"。因不满官场腐败,以疾辞官归乡。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捐钱
出力,修整会仙岩,并撰有《重修广西省城碑记》、《桂林五贤祠记》、《永济桥记》、《重修怡云亭记》、《重修临桂县治记》等碑文。平日居家以诗酒自娱,闲暇时邀集地方官吏冯镐、陈崇德、管琪、周进隆等畅游题咏,在伏波山、月牙山、南溪山、虞山、华景洞等处有题诗、题记。其诗文多被收录于《三管英灵集》、《粤西诗载》、《粤西文载》中。著有《拙庵稿》。 吕调阳
【吕调阳】(1516~1580)明文渊阁大学士。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广西桂林人。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廷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太保、少傅兼太傅、吏部尚书等。留京近30年,以廉正闻名。教育监生时,注重言传身教,先德而后艺;为穆宗帝讲学,引经据古以规时政,深得朝廷敬重。能文能诗,古雅淳厚。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并纂修嘉靖、隆庆两朝实录。万历六年(1578)秋,因病辞官归乡。撰有《佛塔寺碑》、《全州建库楼记》、《勘定古田序》、《奉国中尉约畲墓志铭》等碑。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唐磊:
1978年7月出生。广西桂林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96级信控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大学时开始组建阳台乐队,担任主唱。并开始开始词曲创作,98年4月举办了乐队第一次原创大型演唱会。在山东省高校取得较大的反响。2000年大学毕业后,乐队解散,去了深圳。业余时间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和表演。主要作品有《丁香花》、《夏夜》、《我哭 你在不在乎》、《末班车女孩》等,早期的风格有校园民谣的味道,现在偏向流行 靳羽西
1942年10月生于桂林。美国《看东方》, 《世界各地》节目主持人。3岁随父母到香港, 17岁移居美国。十多年前, 办起了《看东方》节目, 获得“杰出妇女奖”“杰出人才奖”,并被评为美国电视界最重要的6位名人之一。1984年因及时自编、自导、自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实况而获美国卫星转播公司的“大使奖”.1986年10月4日至5日, 重游出生地桂林。1988年4月-1989年3月又到桂林参观游览。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家。 生于广西桂林。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在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将地质学、地震学及比较行星学有机联系起来,考虑变形、孔隙流体和热传递复杂耦合作用,从而在地球动力
学定量化模拟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开拓了地热构造学研究方向。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研究中对区域地热特征形成机理,特别是印度板块俯冲剪切生热和藏北热松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释。对大别-苏鲁古老超高压变质带和新西兰现今陆壳俯冲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二维模型局限性,提出了俯冲洋壳携低密度陆壳窄条俯冲到超高压变质深度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P-T-t轨迹形成的控制条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郁钧剑简介
1956年生于广西桂林。1971年入桂林歌舞团。1979年考入总政歌舞团。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班。2002年12月任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
演唱过《说句心里话》《什么也不说》《家和万事兴》《哨所喇叭花》《送给你》《花纸伞》《小白杨》《兵之歌》等歌曲。十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和军队双拥晚会。录制过40余张独唱专辑。多次获得全国、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或优秀奖以及中国“金唱片奖”,中 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电视、中国军旅音乐电视金奖等,被评为“全国十大歌手”和“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等。多次担任国家级声乐大赛评委。出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版过四部诗集,一部散文集,一部书画集。书画作品入选过全国美展,全国书法展,全军书法展等并获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画展
虞舜 为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禅让贤君,幼年丧母,对父及后母尽至孝道,用象耕田于历山下,受尽磨难,时洪水猛兽为害,由四岳推举尧帝任其摄政。他勤于政事,巡行四方,体察民情,解除民疾。尧帝去世,虞继其位,仍咨询于“四岳十二州牧”,挑选贤人,于下大治,又选治水有功之禹为继承人。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相传虞帝晚年曾南巡桂林,登临虞山,视察岭南山川形势,死于苍梧之野。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 著名诗人,南朝刘宋时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为纪念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和阮咸五人,特建“五咏堂”在读书岩旁。“七贤”中的王戎和山涛因贪恋权势,为颜所鄙视,故不在“五咏”之列。北宋时,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黄庭坚书录颜延之的《五君咏》。刻碑石于龙隐岩内。是桂林石刻之珍品。 鉴真大和尚 第五次东渡失败后,曾于天宝九年(750)从雷州半岛北返途经桂林,受到官、僧的隆重欢迎并在开元寺主持授戒大典,时桂州都督冯古璞率领驻此的岭南七十四州官人、选举试学人等数百人,接受了菩萨戒,盛况空前。鉴真大和尚一行在此休整了一年,后下桂江,经阳朔、平乐、梧州、广州北上。回到扬州后,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此为桂林佛教史上一盛事。
朱邦苧(?--1572) 是七世靖江王朱经扶的嫡长子,嘉靖六年(1527)袭封王位,隆庆六年(1572)薨,谥号恭惠。 朱任晟(1538—1608) 靖江宪定王,是八世朱邦苧的次子,叔袭侄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辅国将军进封靖江王,三十六年(1608)薨,谥号宪定,终年71岁,是靖藩中年寿较长者。 性因,原名金堡,号道隐 浙江钱塘人,崇祯庚辰科进士,官至南明永历朝兵科给事中,因直言“罪谪”至桂,削发为僧。但仍心怀报国,关心抗清大事,常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名臣瞿式耜共商复明大计,极受时人尊敬。瞿、张二公抗清成仁后,被暴尸于天,他与栖霞寺主持浑融和尚仗义冒险收殓,成
为忠义之举。
张同敞(?-1650),字别山 湖北江陵人,永历年间,任南明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历帝援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随侍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困守桂林孤城殉国。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唐家村东侧。
马文毅 清初康熙十三至十七年(1674-1678)期间,吴三桂在云贵叛乱,广西风云突变,守将孙延龄举旗附应。在省城桂林的广西巡抚马雄镇(马文毅),则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被叛将孙延龄执拿,马巡抚“詈骂不屈”。后全家及幕僚被杀害在鸟金铺。此次叛乱,先后有马雄镇和傅宏烈两任广西巡抚被叛将杀害。为表彰忠烈千秋,立碑纪念(该碑出土于桂林火车新北站(古称城北鸟金铺驿站),现在桂海碑林博物馆。
李秉礼(1748-1830),字敬之、号松圃、七松老人 祖籍江西临川,寓居桂林。工诗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捐刑部江苏郎中。为照顾老母,四十二年辞归。四十九年(1784),大诗人袁枚重游桂林,与之相交甚欢,有《朝阳洞题诗》等诗作,袁枚对其诗文极为赞赏,曾云:“松圃诗才清绝,不慕显荣。”著有《韦庐诗内外集》。诰授中宪大夫,驰封光禄大夫,与父李宜民、子李宗瀚被称为“李氏三代红顶子”;与父李宜民、弟李秉绶、子李宗瀚等,在清一代这享有“临川李氏”盛誉。晚年曾在榕湖“湖西庄”建有“七松斋”爱舍。有神道碑在桂林象山区平山五金仓库大院内。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号退庵 福建长乐(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任广西巡抚兼学政,在桂林六年,严厉禁烟,制止考场舞弊,开发风景名山,推进文学创作,极有政声。
查淳:满人,落籍宛平(今北京通州) 曾任桂林知府。其父查礼,曾任广西庆远府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奉令参与修浚灵渠事,曾探查湘漓之源,并于二十年在飞来石摩崖“灵渠”二字。查淳为了却父亲遗愿,于38年后刻“湘漓分派”碑于铧嘴上,是灵渠较有影响的石刻,极引人观赏。1938年12月,蒋介石夫妇曾来到兴安灵渠并在原碑处观碑,后立美龄亭于碑旁。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 广西西林人,附生。咸丰七年(1857)间,曾率“义勇军”人滇镇压杜文秀领导、坚持18年的回民起义,由知县升至巡抚。嗣后任默、闽等省巡抚、云贵总督。中法战起,奉命节制关外粤、楚各军,曾创造“地营法”,击破法军援兵,攻克了越南山西、河内等地。后还曾代表清廷完成滇越边境的划界。其墓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西南麓岑家岭。
李济深(1886-1959)广西苍梧县大坡人,字任潮 陆军大学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3年与第十九路军蔡廷锴等联共反蒋抗日,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0-1944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桂林办公厅主任,上将衔。大力支持桂林抗日救亡活动和文化出版事业,保护过叶挺、廖承志等同志,并协助李克农、夏衍等安全撤离桂林,还营救过胡志明等“越盟”盟员。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9年病逝北京。 雷酒人:名鸣春,字亮工 明末江南著名儒士,常与靖江王府宗室交往,性嗜酒,每饮必醉,被称为“酒人”。明亡后,隐居酒壶山下,结庐而居,遍栽桃李,行医授徒,为人尚义,有节操,常登壶山之巅,高啸长吟,抒怀明之情。传说在康熙年间的一次独饮后竟长眠不醒,后人将他葬于骆驼山北,以骆驼山岩壁为碑。其著作《大文参》《桂林田懈志》,叙述了明宗室的内讧及清兵入桂烧杀淫掠事实,被清廷禁毁。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 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武昌起义时担任总司令兼防御使,后来追随孙中山参与讨袁。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由湖南来桂林途中,至全洲黄沙河被巡防营统领秦步衢部逮捕,同年9月1日押
解至桂林,依从袁世凯电令,10月9日处死于丽泽门。时年28岁。1921年冬,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来桂林督师北伐,亲临蒋氏就义处悼念,并建立纪念碑。
黄旭初(1892-1975),广西容县人 1914年入北京陆军大学。1923年任“定桂军”参谋长。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师长,留守广西。1931年7月在桂林任广西省政府主席直到1949年。后寓居日本和香港。1075年在香港病逝。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 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上将衔。1949年飞往台湾,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近处有公馆。 徐悲鸿(1895-1953) 我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35年因反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愤然离开南京来到桂林讲学和创作。李宗仁先生特在阳朔购置一座砖木结构的单进三开间平房给他作卧室、画室以及客厅,1936年居入,居住年余。在此,他自称“阳朔天民”,创作了《漓江春雨》、《走岂渡》、《鸡鸣不已》等名画。
张曙(1909一1938),原名恩袭,安徽人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攻学西洋音乐。“九× · 一八”事变后,与聂耳等组织音乐创作研究会,成为新音乐运动创始人之一。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参加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三厅工作。先后创作抗日救亡歌曲200余首,深受广大军民欢迎。1938年11月随三厅到达桂林,主办反轰炸歌咏大会,影响很大。是月24日,日机轰炸桂林时在福旺街住宅与其爱女达真(4岁)同时遇难,年仅29岁。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普陀山北麓灵剑溪畔。墓冢右侧立有郭沫若1938年题书的原碑,正面直行题刻:“音乐家张曙父女之墓”,楷书。
何信(1913-1938) 号德漳,桂林人 毕业于广西航空学校,留学于日本明野航校。1938年1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大队八队上尉副队长,赴徐州第五战区参加鲁南保卫战。3月25日凌晨,何信与战友驾机14架与日寇17架作战,击落日机7架,当返航至牧马集上空时,又与20余架敌援机相遇,再次激战。何信机油尽弹绝,胸部中弹,毅然猛冲敌机,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6岁。建国初,即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尧山西麓尧庙遗址内。
章亚若(1914-1942),江西新建县人 南昌葆灵女子中学毕业。1939年投奔赣南参加救亡工作,为三青团干训班第一期学员,与赣南专员蒋经国相恋,1914年下半年来桂林待产。次年2月生下章孝严兄弟,8月15日突患腹泻去世。由在马鞍山下附近的广西警训所主持安葬在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路西马鞍山凤凰岭腹部。1993年9月5日,时任台北东吴大学校长的章孝慈辞去政治身份,毅然从台来桂,为母祭扫。1994年11月18日,章孝严身为政务官,在特殊情况下,也从台来桂,为母祭扫。 吕德慎:桂林人 民国初年任职兴安县知事,任上,刮地皮、增田赋、欺上压下、贪赃枉法,民愤极大。民众公推乡绅曾石年等人状告吕德慎,曾石年等人冒险去到时任两广巡阅使的陆荣廷驾前拦马告状。吕德慎终被告倒,在离任当年,由曾拟文,刻下一碑,于兴安县灵渠四贤祠碑廊内。该碑一反歌功颂德常规,以泼辣简赅之辞表达了民众心声,为后世为官者之鉴。
陈宏谋、李征凤、唐景崧、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白鹏飞】【包裕】【梁漱溟】 蒋廷瑜、
好几个传说呢!
桂林米粉的传说讲了好多年,谁也不请楚,也没得几个人去考证它。传说讲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他老哥子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脆啊。来到漓江一看,哇,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捧得起,乐得他乱拍屁股,叫船家赶快弄来,银子多多的给。一餐不晓得要用好多条鲤鱼才炒得出一海碗,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把个月,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去。急起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去,让他葬身鱼腹!河伯晓得了警告说,帝王之事乱来不得,你赶紧另想办法吧。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啦。
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成了千古暴君,老百姓不喜欢他了,干脆把桂林米粉的传说内容改头换面,改成桃花江上摆渡的年轻人,救了漓江的鲤鱼王,鲤鱼王问他要什么报答,年轻人是孝子,说老母亲有病,胃口不开,鲤鱼王听了,就教他学会了制作米粉的工艺,老母亲一吃,又可口又消化,病也好了。因那年轻人是瑶族人,所以传说讲米粉最早是瑶族同胞做出来的。从前,米粉作坊压花格窗上.总爱挂一条木制的鲤鱼,就是根据这些传说来的。
传说归传说,桂林米粉到底是哪个做出来的呢?原来,秦王赢政为了统一中国,派屠睢率50万大军征战南越,紧接着又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勾通湘江、漓江,解决运输问题。南越少数民族勇猛强悍,不服秦王。秦军三年不解甲,武器不离手,可见战斗之檄烈。由于南越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秦军水土不服,加上粮食供应困难,大量士兵经常挨饿、生病。秦军伙夫根据北方合落面的制作方法,用兴安大米生产出南粮北吃式的新合落面,也就是今天誉满天下的桂林米粉。 关于桂林米粉,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是当年秦始皇派兵修筑灵渠的时候,士兵们发明的,有人说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桂林时候,发现了这个东西,把它带到了意大利,就改造成了今天的意大利通心粉,这些说法,既然是传说,当然就无从考证。
不过,我们到实地考察到了桂林米粉的发源地——桂林雁山区甲山乡敦睦村,听到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桃花江边有个摆渡的后生叫睦哥,他家境贫寒,心地善良,守着一个年老多病的母亲度日。桃花江边有两个村子的人,为了争夺土地和山林,祖祖代代械斗不已。睦哥见了非常痛心,也劝说过很多回,终因人微言轻,无济于事。
一天傍晚,睦哥正准备回家,忽然看见一只凶猛的鱼鹰从空中俯冲下来,叼起一条鲤鱼正要腾空,说时迟,那时快,睦哥举起鱼叉掷向鱼鹰,就下了鲤鱼。
那鲤鱼是龙王的小女,为了报答睦哥,给睦哥留下了几根鲤鱼须,要他拿回去做,并且将制作方法如此这般地告诉了他。
睦哥盛上一碗给老母亲吃了,顿时,母亲头发也黑了,皱纹也没了,病也好了,腰板也硬朗了。米粉的香气,从睦哥的屋子里跑出来,飘呀飘,飘了十几里。附近的人闻香而来,争着要睦哥教他们做桂林米粉这好吃的东西。
睦哥要求停止械斗才能教他们制作方法,他们答应了。睦哥就教他们照着鲤鱼传授的方法,做出了米粉。举行正式的仪式那天,两个有仇的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摆下隆重的米粉宴。两个村的族长,向睦哥跪拜,指天为誓,世代和好,永不械斗!
后来,这两个村子并成了一个村,取名“睦邻里”,又叫“敦睦村”,就是敦促和睦的意思。方圆几十里的人慕名而来,到这个村子来学做米粉,渐渐,桂林的许多地方都有米粉了。
在众多的桂林米粉传说中,人们普遍比较看中这一个传说,因为它既浪漫美好,又有现代意义。
戏说桂林米粉的起源于秦,并非凭空捏造,空穴来风。从米粉文化的种种蛛丝马迹中,我们就能捕捉到它的影子。
从前卖“担担米粉”的小贩,都是穿着木板鞋上街的。木板鞋走在石板路上,发出“嚏嗒、嚏嗒”的声音,好像是小贩在做“米粉、米粉”的有声广告。“嚏嗒”与“米粉”,在桂林话中发音十分相近。木板鞋是春秋战国时履的一种。桂林蔡家渡从前是担担米粉小贩的聚集地,如今那里的老人都还有爱穿木板鞋的习惯呢。
还有一件趣事:由于米粉用大米制作,从前米粉作坊的米缸上不写“福”字而写“虎”字,以代猫镇鼠。十二生肖起源于东汉,秦时无生肖说,写“虎”字也是“米粉产于秦”的佐证吧。因为当时秦国是军事大国,龙虎风云,很能说明秦人心态的。
关于桂林米粉起源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史禄修好灵渠后,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始皇帝爱用鲤鱼须、鱼肚下酒。漓江里的鲤鱼王为了拯救子子孙孙,便用大米制成了米粉代替鲤鱼须,切粉代替鱼肚(这跟西北的拉丝面、刀削面又是何等的相似)。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啦。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成了千古暴君,老百姓不喜欢他了,干脆把米粉的传说又改头换面,改成———灵渠修通后,漓江的鲤鱼王想通过灵渠游到湘江去玩,结果灵渠太窄,被卡住了,是一个瑶族小伙子救了他。鲤鱼王十分感激,问小伙子需要什么报答。小伙子是孝子,说老母亲有病,胃口不开,鲤鱼王就教他学会了制作米粉的工艺。老母亲吃了米粉,又可口又消化,病也好了。所以传说讲,米粉最早是瑶族同胞做出来的。从前米粉作坊的花格窗上,总爱挂一条木制的鲤鱼,就是根据这些传说来的。 有人讲桂林人吃得咸,吃得辣,吃得酸,是因为湖南人多。中国人的口味大致分为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秦国50万大军征战百越,必然会将西北人的口味留在了南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量的东北人因戍边的需要而移居南方,也把东北人的口味带到了桂林。所以说桂林人的复合型口味不是湖南人的到来形成的,而是大量西北、东北人移迁到桂林后就形成了。而
后又融入了湘人口味,因而桂林米粉的吃法很多,几乎东西南北中的人都合适。你是西北人就吃酸辣粉好了,你是南方人不妨吃清淡的三鲜粉,你是北方人吃油腻的炒粉也行。桂林卤味粉跟北方人的干捞面同出一辙。
也许用文物解释“桂林米粉起源于秦”更有说服力。只要你去看一看原始米粉压榨机的“离合器”就不难看出,它是多么像战国时期的农具“耒”呀。秦统一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那压榨机的加力石也很像秦国的权(秤砣),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呀。 一、桂林米粉起源于兴安灵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殊的时代特征。
我在去年第一届米粉节研讨会上的发言和之前几年关于桂林米粉发源地问题的研究和探寻中,认定桂林米粉起源于兴安灵渠,是二千三百年前秦始皇派来兴安修凿灵渠时由修渠的工匠士卒们发明的。这一观点至今仍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和肯定。一年来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学习和研究,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桂林米粉起源于灵渠,兴安是桂林、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唯一的米粉发源地这一论断的认识。
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加工技术。桂林米粉由秦代修凿灵渠的工匠和士卒们首先发明和推广,是中原饮食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在兴安地域结合的结果。 公元前三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和岭南广大区域,历来是越族人的居住地,越族也是夏王朝的后裔,以部落群居为主统称为“百越”。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管辖过这些地方,根据发掘和考证,当时的楚国的零陵郡的郡治,就在兴安县城北面十余里的界首镇城东村委城子山村。公元前248年,秦始皇灭楚后,降服了部分越族首领,设置会稽郡和闽中郡,但岭南大部分地区的越人不服秦朝,于是就有了秦始皇派屠睢领军五十万征战岭南的战争。屠睢的五十万大军实际上是东拼西凑成份复杂的杂牌军。其中除了能征惯战的剽悍军士二十余万外,其余的由刚为秦始皇修筑琅琊台的五万黔首(囚犯)和十万贱奴(指赘婿、小商贩)等组成。根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本月播放的“大秦帝国”节目介绍,直到秦朝灭亡,这五十万秦军始终没有机会回到中原参加保卫秦中央朝庭的战斗,而全部留在岭南。史禄从全国另外征调有修渠经验的工匠十万人专事修渠,一干就是三年。这在生产力还相当落后的年代里,三年是一个漫长的日期。这些民工、士卒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和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他们在这在这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长时期从事着同一种劳动,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年代特征、特殊地域环境的“经济开发区”。在这种特定的年代和环境下,随他们而来的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不断相互结合、融洽,创造或派生出与凿渠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中的新鲜品种,出现制作米粉、米花等独特的食品加工制作工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正因为兴安处在湘桂走廊的要害部位,是中原通向岭南的最好通道,秦末和汉初时期,南越王赵佗在兴安大溶江修建“王城”等一系列的城堡营寨,作为桂林郡始安县县治。他的这一举措,使得兴安地区较岭南其他地区空前的繁荣,居住在兴安的除了前朝修渠时留下来屯田、守渠的居民外,还有不少取道湘桂走廊这一捷径移居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兴安留了下来。据《资治通鉴》记载,赵佗归顺汉朝后,在始安县三个地方驻有大批军队,曾专门请求汉高祖刘邦送3万名“缝人”(即未婚妇女)到兴安为他的驻军“缝补浆洗”。汉高祖只给他派来1万5千名,其余要他自己在本地解决。他们与兴安本地居民的进一步融合,使兴安除了集中有他们从中原带来的先进的农耕技术,酿造技术,纺织技术和养殖技术外,工匠们修渠时发明的食品加工技术,也在此得到继续的完善和流行。而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修浚灵渠时,把重点放在灵渠沿岸农田的开垦灌溉上,促使当地农耕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米粉文化得到进一步流行。这是马援成为历史上对灵渠有重大贡献的四大贤人之一的重要因素。 二、米粉、米花等食品的制作工艺,是秦代工匠们从谷物酿酒法中发明创造出来的。 古代中国大约在七八千年前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伴之而来的是酿制谷物酒的兴起。兴安地域大约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水稻的种植(依据是原区博物馆蒋廷瑜馆长和区考古队彭书琳队长于1997年在资源县晓锦村后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几千粒炭化米所证实)。长江流域的先民们从已经发霉发芽了的稻谷中发现了酿酒的酒曲,并用这种酒曲和稻米酿出了世界独树一帜的谷物酒。日本学者在研究了中国的酒曲酿造谷物酒后,认为其方法独特,影响深远,称之为世界“第五大发明”。而到公元前16至11世纪的商代,先民们已能极熟练地制作酒曲和酿制谷物酒。“尚书”中就说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当时饮酒之风极盛,酒的生产逐渐上规模,大批出土的青铜酒具和陶制酒具以及殷圩酿酒遗址的发掘,证实了这一点。到周朝时,酿酒已成了独立的生产行业,最早的农书《四民月令》称周朝专管酿酒的官员为“典馈”。特别是周代还总结出一套世界上最早的谷物酿酒经验,提出酿酒讲究季节,抓好原料、酒曲、清洁、水质、酒具、火候等六个方面的工艺技术要点。到了秦代,酒曲酿酒技术已相当发达,《齐民要术》记载秦代用各种原料酿酒,品种就达四十一个。酿酒的酒曲也由散曲进一步发展成了“曲饼”,由于曲饼比散曲好用,进而酿酒工艺也进一步发展成“九酝酒法”的酿造方法,即在酿造上分批连续投原料,用曲量仅及原料上的5%。堆花酒(溶江三花酒),就是由修凿灵渠的工匠们,用此方法参照秦代的笨曲法酿制春酒的技术,在灵渠边上酿制出来的小曲香型米酒。
关于堆花酒,这里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溶江的秦城内与率兵进攻南越的将领们商讨凿渠以通粮道的大计,屠睢命人向秦始皇敬献军营中刚煮出来的“堆
花酒”,只见此酒一斟出,透明的酒液中泛起一大一中一小三个气泡,突然在杯中同时炸开,形成三朵美丽的鲜花,秦始皇尝之,香气袭人,清甜爽口,是他有生以来从未见过也从未饮过的美酒甘露,不禁大喜。一问酒名,答曰“堆花酒”。觉得太拗口,便说:“就叫三花酒吧”。有了秦始皇这一句话,从此溶江三花酒二千多年来一直长盛不衰,深受欢迎。 秦人在灵渠边用“九酝酒法”酿制堆花酒时用的原料每次总剩下很多,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的过程就逐渐演变成了做米粉的过程。酿酒原料按照比例,用十石大米经过淘洗浸泡后用石碓捣成米粉,过筛后大部分用蒸笼蒸熟,小部分加水煮成米糊糊,然后掺进熟粉里拌匀,用木槌打成饼糊状,时人称之为“再馏饭”,也叫“馈”。将馈和酒曲粉混合调好后放入酒坛中被称为“下酘”(音:豆 dòu)每坛容量为十石米的酒,要分九次下酘,而每次下酘用馈的量视坛内酒气和酒味的情况逐次减少。“勿使米过,过则酒甜”。因此,每次酿完酒后,都有原料剩下,多时达一石左右。工匠们对这些剩余原料(馈)如何处理,当初还颇费周折,直到后来将馈直接用调味料加热煮软后进食,比吃纯净的大米饭好吃,馈的用途就变大了起来。齐民要术“飧饭”篇中介绍,“用香浆和暖水,浸馈少时,以手挼无令有块,复小停,然后壮”意思是用一种叫香浆的调料加温水把馈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手搓揉饭团,不让它有团块,稍留一会后,将已成米浆的馈装入坛内,便成了做米粉的米浆。
那么,如何将米浆处理成米粉呢?最初秦人用的工具是牛角。“取牛角似匙面大,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取新绵细绸两段,各六尺半,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著绸,裹成溲粉,剑四角,临沸场上搦出,熟煮、矐注”,意思是说,割一片牛角,如汤匙大小,开四五个刚好容得下韭菜叶通过的孔,再取两段新织的白绸,按牛角片的大小开洞,将牛角片缝上做成圆形漏斗,将调好了的米粉浆装在绢袋中,在开水锅上面捏着浆袋,让粉浆成粉条状从牛角片的孔中漏入滚水中,煮熟后捞出就成了盘成饼状的米粉。如果做切粉,则用一铜盆放在开水锅上,将调好的米浆舀入铜盆中成块后倒在开水里煮熟,捞出来就成切粉了。因此带孔的牛角片和铜盘是最早用来制米粉的主要工具。
米粉由酿酒的工匠们发明后,在修凿灵渠的秦军民工们中引起了关注,民工们本来就吃不惯粗糙的红米饭,现在有了米粉,给他们非常单调的食谱中新增了诱人的品种,于是他们在参照酿酒制馈的做法之时,又增加了加工红米的工序:先是舂红米时,一舂米里搁一把蒿叶,一把盐混合着舂,使红米变白,用手反复搓,反复加水,把米淘到极白,做成的米粉比用酿酒剩余料做的更好看、更好吃(带韧性)。另外,为了方便外出携带,还发明了将米粉制成干米粉的方法:把再馏饭晒干,捣碎细筛,另用红枣蒸熟捣汁,掺进干饭粉里,制成粳米枣干米粉,用同样的加工技术,他们还将糯米加工成米花、油炸成“乱枳”“炬粧”等食品。
兴安民间加工米花的方法,至今仍然沿袭着秦代用手工加工的方法,因为米花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人们对其加工的方法未予以重视,所以米花的加工方法数千年不变,自古沿袭至今。 三、桂林米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卤水,也最先在修渠的秦军中最先发明,吃米粉加卤水,是桂林米粉的重要组成特征。
兴安当地的物产最早有记载的是“骆越之菌——竹笋”,而最早的调味品“甜酱”则在战国时已进贡到楚国(腼鳖炮羔有柘浆些),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兴安修凿灵渠时,在市面上有“香酱”、“酪酱”、“芥子酱”、“胡麻酱”等调味品流传,此外还有二十一种醋和四种豆豉的加工方法。说明当时可用作米粉调味料的东西还真不少。但史料中唯独没有卤水的记载。从这一点上也应推测到米粉加卤水的吃法是最先在秦人修渠民工士卒中首先以用于治病为目的而出现的,经过研究我们才知道,吃米粉用的卤水是用二十余种中草药加各种香料调配而成,其中桂皮、白芷、生姜、豆豉是解表祛风的中药,草果是芳香化湿的中药,青皮、木香、山楂能理气消积,而丁香、大小茴香、胡椒能温中,党参甘草能补益。这些中草药在二千多年前应该是修渠的秦军民工经常用得上的药材,因为前来修渠的民工士卒,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难免很多人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对中草药的需求量很大。这就为这些还在生病服药的民工士卒从众多的中草药中选出部分药材和香料熬制成浓汤,加入米粉中同食而谋取更佳口味,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古人药膳的起源。卤水的制法直到明代农书《便民图纂》中才记载有四种制作方法。对吃粉加卤水是桂林米粉的重要特征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前不久我曾去海南岛三亚旅游了几天,在宾馆餐厅吃早餐时,见也有米粉,便尝了一碗,米粉虽然是切粉,但汤料却只是一些酱油味精之类的调合物,没有卤水。问服务员,竟然不懂卤水为何物。完全是按吃面条的吃法来吃“米粉”,自然与在兴安吃的桂林米粉口味上相差甚远。这也说明桂林米粉的卤水是独特的。没有卤水的米粉不能称为“桂林米粉”,也正是由于桂林米粉的独特卤水配方,使得兴安许多去外地甚至外国经营桂林米粉的商户业主,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几年下来,很多人成了百万富翁满载而归。
四、秦以后从汉代到宋代,米粉在桂林地域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交流到中原和国外。 米粉在汉代到宋代数百年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史记《货殖列传》中记录的“文君当垆”的故事说明当时市面上酒馆和粉馆已相当普遍,加工制作米粉等食品的有关米粉作坊,酿酒作坊,油盐食杂店样样俱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岭南与中原民族文化、生产技术的大交流,中原的饮食文化品种逐渐大量传入岭南,如面条、馄饨、饺子等面食品,而岭南的米粉、米糕、粥品等地域风味食品则交流到内地。《齐民要术》对各种制盐、制酱、制酒、制醋、制豆豉、制米粉、制干肉、腌鱼、肉等技术都作了具体的介绍,仅制酱一项,从荦到素就介
绍了11种,制醋21种。唐代食品丰富多彩,盛唐时期,粮食人均占有量已达1000多斤。不仅面食品五花八门,如饼、酥、包子、凉面等,以米为原料制作的粉、糕等食品名目繁多,不少食品加工和制作方法还大量输出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开创了饮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河。宋代,市场上开的饮食店已经非常的讲究,不仅白天经营,还经常开夜市,米粉作为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在民间已流传得相当广泛。
五、明清以来桂林米粉在制作上得到不断地发展,米粉、面条之争,最终还是米粉占主流。 明清时期,桂林米粉在整个桂林地域发展得相当普遍。如明代介绍食品加工方法的专著《宋氏养生部》中就有专门介绍米粉制作食用方法的章节“粉食制”。清代的大诗人兼学者袁枚到过兴安、溶江等地,在他写的《随园食草》中,介绍了3326种流行食品的制作食用方法,其中自然也提到桂林米粉。
在米粉的制作工艺上也出现了用木料制作的榨米粉工具,这类工具的样品现存于兴安体育馆内,而这一时期北方的面条也非常的盛行,面条的强势南下在桂林地域与米粉曾有过激烈的交锋。
面条在秦代以前已有,盛行于北方及中原,称为“煮饼”,“水溲饼”以后历代有称之为“水引”“冷淘”的,到明清时称为“温淘”“汤饼”(即热汤面)等,一般还是叫面条的多。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在他的著作中就载有“萝卜面”等8种面条制作方法,清代时,北京的“炸酱面”、杨州的“裙带面”、福建的“八珍面”风靡一时,并且先后往南发展。
然而,北方人以粗而滑的面条为主食,多将面条和菜料分开。先煮熟面条后再盖配菜于面条上,而南方人往往将面条作为点心来吃,面条斡得细而韧,吃法上与北方面条的吃法相反,变成将配菜煮成汤料后将氽热的面条放入锅内一道煮熟而食。对于北方饮食文化的南下,桂林米粉始终守住了阵地,一直是桂北饮食文化中的主流,以兴安镇每天的早餐市场而论,早餐吃面条、包子之类的面食人群,远远低于去米粉店吃米粉的人群。不论是兴安本地人,还是外地来兴安的人,宁愿到米粉店排队等候吃上一碗米粉,也不会随便吃面条和买几个包子做早餐,可见米粉魅力之大,流行之广,在兴安地域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 六、现代桂林米粉品种特征
现代的桂林米粉,以物美价廉为其特征。你要“过早”或“宵夜”,花不多的钱,吃上一碗米粉,既能饱了肚子,又享了口福,走出粉店,仍然回味无穷,吃过桂林米粉称为有“口福”,未尝到桂林米粉则成遗憾。吃米粉成了桂林地域人民生活的习惯。
由于桂林成为举世瞩目的“甲天下”名城,桂林米粉也沾上了名城的光,现代米粉文化以桂林市为首,在桂林地域迅速的发展了起来。仅在桂林市内,经营的店家就相当多,总计不下七八十家,过去更有晚间挑担过街穿巷的“担子米粉”。招牌老、风味浓的米粉店,首推义利居、又益轩、艳香居三家,他们经营有几十年的历史,可谓桂林米粉世家,他们肯在质量和特点上下功夫,保持了桂林米粉的独特风格,经久不衰,生意十分兴隆。
传统的桂林米粉在制作工艺上比秦汉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采用精米制作,佐料考究,大致有如下品种:
生菜煮粉 佐以猪肝、瘦肉片、粉肠(即猪小肠),撒上一把葱花,淋几滴小麻油,鲜红辣椒少许,有生菜的季节烫几叶绿脆嫩的生菜。顾客入店随买随煮,其特点是汤清滚热,味道鲜甜无比,特别在寒冬腊月,一碗既热又辣的生菜米粉下肚,顿觉浑身暖烘烘的舒服。 卤味米粉(亦称冒热米粉) 其特点为卤水鲜美,臊子(即粉上所铺的菜肴)繁多,有清脆松口的锅烧肉、叉烧、烧香肠、卤猪(牛)肝、卤连田(猪横利)卤牛尾巴、卤猪肉及卤牛肉等。煮时将粉团放入滚开的水锅中冒热,搅散,滤干水倒入碗内,浇上预先调制好的卤水、熟油,铺上卤菜,撒上一把油炸花生,再配上葱花、芫荽、蒜末、油淋辣椒粉或辣酱。满碗白的米粉、红的辣椒、绿的葱花、芜荽,加上卤制得黄爽浓香的卤菜,香脆的油炸花生米,真是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滑利落,鲜美爽口,滋味无穷,闻名的桂林米粉,卤味米粉即是其一。
原汤米粉 即用碎肉汤或猪脚、牛杂、羊肉、酸辣等配菜制作的汤米粉,汤米粉的品种日益繁多,最受群众欢迎。
马肉米粉 马肉米粉名闻遐迩,是著名的传统风味米粉。民间流传有“不吃马肉米粉,不知天下之美味”的佳话。据说,马肉米粉始于秦代灵渠修凿时,因为秦军的主要作战工具战马在修渠士卒手上已无大用场,于是他们将马宰了制成腊马肉和米粉掺合着吃。此风味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最初见于街头小摊,其后相继设店经营。桂林的会仙楼、又益轩、义和居、艳香居等十多家,以又益轩最有名,自1932年开业以来,已有几十年历史了。
马肉米粉的做法:宰马之后,留出一部分马肉腊挂起来,如遇到天气炎热,必须油泡,马肉米粉所用的碗特小,普通一团米粉分为五下,直接在马骨汤中烫热,随粉勺一捞,顺势将汤带入小碗之中。每碗米粉放八片马肉,其中一片是腊挂马肉,并有一片“板腊”,其余是新鲜马肉,但都经过油炸再放入碗内的热汤中,佐以卤汁、芜荽、大蒜丝、熟油及小麻油等。腊者其味香浓,“板肠”香脆可口,吃者必须细嚼慢咽详为品尝之,加以其汤清澈鲜美,真是色香味俱佳。吃马肉米粉不重在吃米粉,而重在吃马肉,更重在吃马肉(骨)汤。吃马肉
(骨)汤最讲究“热”,否则就不能保持其醇香滋味。因此,传统的经营方式是用特制的小碗盛装马肉米粉,那碗小到几乎一口就能把一碗米粉咽下去。顾客来吃,也绝不会只要一两碗,而总是以几十碗计,这是马肉米粉颇为有趣的又一特点。
现代桂林米粉的制法,较秦代始创时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第一步用米,一般选用二禾米,先将米淘洗净用清水浸泡数日,然后将泡好的米磨浆,又将粉团晒干搓成团,再将粉团煮熟捣粘,便可开始压榨。
榨米粉在明清以前都是手工操作,器具也是很原始的,现代的米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则是在一口大锅上悬一条大桩,桩上横架一条长木,锅里烧着滚水,将粉团放在木坎里,横木一端悬上石头,利用石块的重力将粉一条条压出滚进滚水中,为了加大压力,有时人也坐在横木上,米粉在滚水中煮熟后,便捞出放在冷水里漂洗,然后将柔软韧性的米粉卷成一团一团的出售。团米粉时要团得紧,才无水气。一般都用竹箩装,下势麻叶,小箩十团,大箩二十团。
现代卤水 制作时须用好的豆豉坐锅,中药及香料(加罗汉果)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再放入猪牛肉、牛下水等同卤,卤锅不断地添加新鲜的猪牛肉、下水等,卤水越熬越浓香、鲜甜。这种原汁卤水是桂林米粉之所以好吃的关键。但在下米粉时浇卤水的分量也是重要的一环,一定要适当,以刚刚能搅匀米粉为度,米粉吃完,碗中滴水不剩,使人吃后感到卤水甜香,留有回味,是为上品。
吃卤粉的卤菜,在现代也越来越讲究一是以锅烧(猪肉)、连田、牛肝、牛肉巴为主,而以少数牛下水,如牛鞭、牛肚等为辅,卤菜一定要随用随切,才免于干掉水份而失掉原味。二是品种要多,每样一两片,铺在米粉上,好看又好吃。三是卤菜要切得薄,因为吃米粉时,是将米粉和菜拌匀后一起吃的,菜薄,就容易咀嚼下咽。四是熟油也要放得适当,拌起米粉来才显得湿而不枯。此外,蒜末、芜荽、油炸花生米、油辣椒,也是桂林米粉不可缺少的原料。
此外,冒米粉也要讲究,行家有三字口诀,即热、散、干,水不开不冒,冒时用筷子搅散,滤干水才能入碗。
七、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地域风味食品登上米菽文化的最高殿堂。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3月),白崇禧为其母马氏做八十大寿,蒋介石派何应钦为代表向白母马氏祝寿,住在桂林市东镇路白崇禧私邸,晚上,白氏以马肉米粉待客,作为宵夜,何应钦吃后赞不绝口,次晚宵夜又以卤味米粉款待,何吃后赞叹说:“桂林米粉品类何其多也,其味何其美也!”又宋美龄在抗日战争时期随蒋介石来桂两次,白妻马佩章亦曾以卤味米粉
款待,宋美龄吃后亦赞不绝口。以后达官贵人来桂,莫不以能吃桂林的马肉米粉和卤味米粉为他们的口福。桂林米粉,自此一经品题,身份倍增,居然驰名遐迩了。
著名画家龙廷霸曾以“过街米粉”为题,在1984年的《广西日报》上发表了一幅木刻作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担子米粉”穿街过巷的情景。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2005年来兴安报道魅力名镇时,还专门到兴安镇的米粉店品尝桂林米粉。
从历史资料记载来看,古代灵川县志中关于米粉和面条的记载是桂林地域米粉和面条发展情况的最真实的记录,灵川县志最早修篡于明代,以后历代沿袭增补,到民国六年时已是第五次修志。该县志中物产篇就记载有各类副食品加工成产品的情况;当时灵川县共分为九大区,面条是一、二、三、四区有加工,而米粉则是各区皆有,可见当时米粉已成为当地妇孺皆需的日常食品了。
综合以上情况,米粉起源于秦代修凿灵渠之时,以后历代在灵渠流域不断改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食品。其他外来食品即使流入桂林地域也超不过米粉的流行。由于米粉2000多年来始终在桂林地域流行,长盛不衰,米粉文化在兴安灵渠也就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品牌的发源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