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24-01-12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张若洋 王润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

摘要: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细胞的一部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保护与利用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了可行的保护与利用的模式。 关键词:纺织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建筑 中图分类号: J523.1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青岛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业遗产,它们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和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而纺织工业遗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历史和现状

青岛的纺织工业地位在中国举足轻重,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时期。 解放前,主要是德日占领和国民党统治时期。青岛近代纺织工业肇始于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德华缫丝厂建于1902年,是近代青岛与山东纺织工业的第一家企业。1914年11月日本占领后,先后建了9家纱厂。到1937年8月青岛所拥有的纱锭总量占华北地区纱锭总数的57%。1945年国民党政权进入青岛,将9大纱厂接收,改为中国纺织建设总公司青岛分公司,纱厂依次命名为中纺一厂至九厂。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贪污腐败、美国商品对华倾销,青岛纺织工业处于历史发展的低点。

解放后,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整合转型。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将中纺公司所属各厂改为国营企业,成为经济骨干。1955年,青岛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11,800万元,而纺织工业的产值占到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建国以后,青岛纺织业英雄辈出,涌现了郝建秀等众多劳动模范,青岛纺织工业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光辉旗帜,有“上(海)青(岛)天(津)”的美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以轻纺工业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工业格局一直没有改变,青岛纺织业的规模、效益亦在90年代初达到历史发展的颠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工业出现多元化趋势与格局。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岛的传统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则陷入了发展瓶颈,很多老企业面临发展窘境,众多纺织企业或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或因城市发展需要而搬迁。目前,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七厂、国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九厂已搬迁改造,国棉一厂、国棉二厂保留了部分车间、办公楼、仓库,仅有国棉五厂、六厂、八厂保留大致完好。 3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和价值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保护与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持和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1从历史传承看

工业遗产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现在青岛保留尚好的几个老纺织厂,厂区内大部分建筑都是日占时期所建,具有接近百年的历史。建筑基本保持了最初的外貌和机理,厂区内依然弥漫着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和历史符号,漫步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工业化时期标准化、高效化的理念,见证了日占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3.2从社会效益看

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构成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早期的青岛因纺织工业而发展兴盛,所以青岛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纺织情结,这也行成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由于时间的积累以及历史的沉淀而逐渐积累成了一种精神,那就是纺织工业遗产的精神价值。 3.3从经济效益看

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因大拆大建而把有价值的遗产变为建筑垃圾。青岛市的很多老纺织厂的仓库、生产车间等都具有空间高大、内部宽敞、易于改造的特点,具有时代代表性和区域地标性特点,通过重新梳理、归类和合理利用,完全可以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源泉。 3.4从科技价值看

工业遗产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青岛老纺织厂体现了当时先进合理的建造方式、结构形式与施工工艺。很多建筑都是蘑菇石墙基、砖木结构的墙身、红色坡屋顶等,外墙也多为素水泥砂浆抹灰,呈现了当时日式建筑的风格。另外仓库和生产车间等都解决了单层大跨度的结构问题,并且依靠特有的锯齿形屋顶解决了所有车间的采光通风问题,目前锯齿形屋顶仍在很多大跨度厂房中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业时代的建筑艺术,其对现代建筑仍有所启迪。 3.5从美学角度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业遗产的特殊形象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志,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青岛老纺织厂紧凑的厂房布局,精密的生产流线,厂房、仓库等典型的工业建筑都包含着工业美学的价值,而锈迹斑斑的铁轨、整齐划一的锯齿形厂房等如今已成为一道特色的城市景观。 4保护和利用的模式探讨

在西方发达国家,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工业遗产的管理利用的研究起步早,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模式。尽管国内在研究理论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迎来了发展新局面。就青岛而言,2009年4月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优秀建筑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对优秀历史建筑抢救和保护、着力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和认定为重点,开展保护和利用工作。结合青岛本地实际,在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有几种模式可以借鉴探讨。 4.1创意产业模式

1997年,英国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意在大力推进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这个观念从此被正名,其模式为地产+创意产业,虽为商业运作,但侧重文化建设,目的是推进文化、个人原创力在经济中的贡献。在我国,北京和上海是发展创意产业较为成功的城市,通过充分利用旧工业建筑,将其适当改造后,形成文化景观的一大亮点。这无疑给青岛市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利用老纺织厂高大厂房和工业建筑设施的基础优势,吸引高水平的景观、环境、传媒和工业设计企业入住,发展动漫、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提升都市工业区的文化品位和产业能级,盘活城市土地存量资产,保护城市文脉,发展现代服务业。如市北区(含原四方区)规划建设了19处都市工业园、创意产业园,以电子科技、传媒及艺术创意为主,以办公或办公+商业为主要类型。 4.2工业展览旅游模式

在对工业废弃地环境优化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设施的配置,将服务性产业加以整合,开发工业展览旅游,使普通大众有机会对历史建筑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也使工业遗产获得重视和保护。青岛国棉六厂是当初日资9大纱厂中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纺织企业,其历史意义、建筑美学、工艺流程等都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同时,因其具备拥有火车站、城际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的交通优势及客群优势,可以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展示基地,来宣传城市形象、展示纺织工业文化,并提供旅游购物、休憩娱乐等综合服务。 4.3地产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商业型地产开发与住宅型地产开发两种模式。其中商业型地产开发模式是将建筑打造成商业店铺、餐饮、休闲、娱乐以及多功能会所等项目,对工业遗产在保护的同时加以再利用。青岛多数老纺织厂周边已具备大型购物商业功能,可适量开发主题性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配套。而周边酒店及创意办公配套严重短缺,可考虑从厂房构建方面量体改造创意公寓、配置精品酒店及办公区。住宅地产开发模式是指在旧工厂原址或附近地块内打造精品住宅,以人文社区为核心,对已有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景观式的改造与再利用。随着青岛市城市发展北移,主要置业区正逐渐由南部沿海向北部腹地转移,这给地处城市北部的老纺织厂带来开发机遇,目前国棉一厂、国棉三厂、五厂等都已进行房地产开发。必须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地产开发模式都要做好历史文脉和人文因素的呼应,而不能盲目地拆旧建新。 4.4工业遗址景观公园模式

工业遗址景观即后工业景观,是指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包括工业建筑物、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等,和场地上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包括植被、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和更新利用,设计和营造新型景观。仍以青岛国棉六厂为例,该厂区占地面积较大,达12.81公顷,厂区内植被相当丰富,曾有“李沧区的小八大关”之称,厂区毗邻青岛新建火车站,部分地块将成为火车站的核心景观区,可考虑发展工业遗址景观公园。 5结束语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更加突出地摆上了议事日程,政府、各类组织、各行各业的人们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城市决策者、规划建设者和专家学者应努力探索和实践,力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充分展现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 徐旳.城市空间演变与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

(英)罗宾斯,埃尔-库利.塑造城市——历史·理论·城市设计[M].熊国平,曹康,

王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王润生,朱宁,高琦.论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之路[J].工业建筑.2013 [5] 李卉. 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