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外力作用与地貌
一、选择题
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图1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图2为该小组在P地拍摄的一组鹅卵石照片。读图,完成1~3题。
1.同学们发现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2.关于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3.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分选性相同 B.M地分选性最好 C.P地分选性最好 D.N地分选性最好
解析:1.A 2.A 3.B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读选项B和D坐标轴中N地鹅卵石的直径不在8 cm左右,B、D错误;根据左图中山脉的位置,推断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滩中鹅卵石沉积规律应该是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因此鹅卵石直径P>N>M,所以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A图。故选A。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河流沉积物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③。故选A。第3题,河流流动到平缓、开阔的下游河床,河床纵比降减小,使河流流速降低,因而水动力减少,河流发生机械沉积,使得在这些地段可看到砾石、沙和粘土沉积物,分选性较上游好。读图1可知,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对于P到M段来说P为上游,M为下游,因此M地分选性最好。故选B。
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4~5题。
1
4.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5.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解析:4.D 5.D 第4题,图示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三面环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不是分布在临河平原地区,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洪涝灾害频发,分布在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地势相对较高地带,使聚落地势高于洪水位,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危害,D对;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聚落分布越靠近山区,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越多,A错;靠山建住房不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例如聚落位于山地迎风坡,则地形雨丰富,暴雨侵袭更严重,B错;靠近山区,更容易受山洪威胁,且山区附近也不利于地震逃生,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地形为平坦开阔地区,C错。第5题,坡度陡的地区,地势起伏大,修建梯田种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梯田应修建在坡度较小的山区,A错;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容易造成水污染,规模过大还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B错;大力发展山区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但对改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在山坡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D对。 福建平潭岛常年盛行东北风,其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图1),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2为平潭岛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沉积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岩石风化物 D.台湾岛
2
7.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 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8.该沙丘几百年来从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沙丘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B.该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解析:6.B 7.D 8.D 第6题,若该沙丘是由河流沉积形成的,则该沙丘应位于入海口附近,A错;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岩石风化,其风化物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平潭岛遥远,该沙丘的沙源来自台湾岛的可能性较小,D错;该岛屿常年盛行东北风,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最可能是该沙丘的沙源。选B。第7题,海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2中显示的沙丘位置不符,A错;该沙丘主要是由风力堆积形成的,不是由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该地纬度低,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C错;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东北风在搬运海滨沙滩泥沙的过程中遭到君山阻挡,风力减弱,泥沙下沉堆积形成沙丘,D对。选D。第8题,结合该地盛行东北风和图2中沙丘的位置可知,该沙丘位于君山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作用较小,B错;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该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选D。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9~11题。
9.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
A.500 m以下 B.1 500~2 000 m C.2 500~3 000 m D.3 500~4 000 m 10.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冻融堆积 B.冻融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11.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 A.南坡沟谷 B.北坡沟谷 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
解析:9.D 10.A 11.B 第9题,由材料可知石河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也就是雪线附近,吐鲁番的海拔为34 m,夏季的日最低气温为23到25 ℃。根据气温随海拔的递减规律,海拔每上升1 km,气温下降6 ℃,因此气温0 ℃可以算出该处的海拔为3 800~4 100 m,结合选项可知,正确答案选3 500~4 000 m,只有D选项最接近。选D。第10题,由材料可知高大的山地冻土层发育,山坡上崩塌的砾石顺着下垫面往地势较低的地方移动,遇到沟谷或者是凹槽便沉积下来对其进行填充,这就是石河景观,因此它的形成是由于冻
3
土层融化物堆积,与河流水作用无关,注意是砾石土块进行移动,因此与河流无关,选A。第11题,由材料可知,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进行移动,注意是湿润的,天山北坡受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因此相对南坡比较湿润,同时凹槽或沟谷进行沉积,因此选B。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图1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到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2为城市C第四纪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
4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
(2)描述黄河冲积扇上城市A到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判断城市C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 (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河流决口是指水流对河岸侵蚀而导致河岸出现缺口,水流外溢的现象。黄河下游易决口,一是下游多为地上河,汛期水位高,河水对河岸压力大;二是下游水流速度较慢,以侧蚀作用为主,侵蚀河岸导致河岸出现缺口。第(2)题,一般来说,比重大、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反之,后沉积,所以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减小,且沉积物厚度也变小。第(3)题,城市C的岩层在时间上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不连续沉积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①在某阶段,该地地壳抬升而没有沉积;②前期有沉积,后期抬升把前期沉积物侵蚀掉而缺失;③该沉积时期气候变干,缺少沉积物来源而缺失。第(4)题,注意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地形对城市建设的具体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地区多洪涝,而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不易发生洪涝;有充足的土地且较疏松的沉积层有利于地下空间建设等。
答案:(1)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流速慢,河水侧蚀作用明显,河岸易崩塌;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河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
(2)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沉积不连续(沉积发生中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
(4)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山麓冲积扇地形较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山麓冲积扇地下水丰富;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