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 真挚情感的投入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是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相反,如果你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不仅都喜爱阅读而且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名好教师,而且是一名优秀教师了。
而要想让学生不但喜爱阅读而且热衷于阅读,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了。教师要有热情,并进行适当的煽情,学生才能被感动,才能投入自己细微的感情,并融入到阅读中,从而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如果缺乏老师的审美、适当的煽情,这个过程可能会变得索然无味。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时,我给同学们搜集盲人阿炳的相关信息,如图片、事迹等,还给学生们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以此让学生对阿炳有一个全面的、真切的认识的同时,也投入自己的感情。感受阿炳在双目失明后一开始的沮丧,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以及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我们常讲“过犹不及”,所以情感的投入要“恰到火候”,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拨动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 个性“差异”张扬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着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阅读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对故事结局的预料,那他就会更多地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那他可能会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关注自己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可能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他对阅读的方方面面可能都有兴趣,措词、造句、文章整体的结构„„教师应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这些倾向给予充分的理解肯定。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学习。这时教师需要扮演的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舞台上最耀眼的“演员”。这时候你的学生会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学生的阅读空间拓展了,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储存知识将不再是学生头脑的主要功能,而成了被点燃的火把,并不断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三 品评鉴赏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即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时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独到理解给予充分的肯定。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收获阅读的成果。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强的生命力,还需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