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21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高位回落,这主要是受积极财政政策投资扩张力度减弱、货币信贷政策向常态回归、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等因素影响

文/杨萍

一、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趋势

(一)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实际增长19.5%,比2009年低14.8个百分点,但与全球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增长率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另外,与不同时期的年均增速相比,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低于危机前经济快速增长期(2002-2007年)的年均实际增速,但高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的年均增速(见图6)。

(二)制造业投资增速趋势回归,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创历史新高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实际增速为22.5%,较2009年增速下降了7.2个百分点,比经济高速增长期(2002-2007年)年均增速低3.6个百分点,比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年均增速高5.3个百分点,从增速变动特征看,以2005年为分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2001—2005年增速持续上升期,另一个是2005-2010年增速震荡下行期(见图7)。从2010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见,2010年的制造业投资增长正在回归2005年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见图8)。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仅次于制造业,位居第二的是房地产业。 2010年,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实际增长28.8%和28.6%,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2009年增速高5.8和9.6个百分点。 与制造业投资增长状况不同,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变动特征有:(1)总体表现为震荡上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的最高记录已经数次被刷新;(2)紧随每一次增速下降的都是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者说紧随连续两年增速上升之后的都有一次增速的向下调整;(3)增速变动的震荡幅度加大,1998-1999年,增速下降2.32个百分点;2001-2002年,增速下降2.62个百分点;2004-2005年,增速下降8.36个百分点;2007-2008年,增速下降12.37个百分点(见图9)。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变动状况与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之间既有明显差异,也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经历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是在增速创出新高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都会出现明显的向下调整,且调整幅度也出现了不断加大的情况;两者间的差异在于增速变动趋势上,1998-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基本处于上升通道,2003-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则是处于震荡下行的过程中。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突破了2003-2009年形成的增速变动趋势。

在上述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状况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特征表现为1999-2003年的不断上升、2003-2008年的逐步下行以及2009年快速大幅提高后的下行趋势回归。

(三)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下降幅度大于东部地区

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分别为18.5%、21.8%和22.5%,分别比2009年下降8.5、16.5和16.9个百分点。与危机发生前(2007年)的投资增长状况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落后于其2007年增速6.2和1.8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投资增速则高于其2007年增速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2010年东部地区投资增速最低,但从变动趋势上看,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及其作用下实现的经济触底回升继续使东部地区投资增长势头强于危机前的增长趋势状况;与东部地区不同,2010年的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仍落后于2007年的水平。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一是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扩张力度减弱。一般情况下,中央政府公共投资会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因此,从公共投资增幅下降对地区投资增长影响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二是治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要求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一是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二是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三是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四是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五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短期看,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将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并进而影响其投资扩张能力。由于中、西部地区市场融资能力弱于东部地区,治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给它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

二、影响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积极财政政策投资扩张力度减弱

尽管2010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由于公共投资增量较上年大幅缩小,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下降更为明显,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明显弱化。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09、2010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汇总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用于公共投资的部分,2008、2009、2010年,中央政府安排的公共投资分别为4205亿、9080亿和9927亿元,2008、2009年实际完成的

政府公共投资分别为5245亿、9243亿元。从执行情况看,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较2008年增加3998亿元,增幅达76.2%。而从预算安排看,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比2009年预算安排规模增加847亿元,比2009年实际完成规模增加684亿元,增幅分别为9.3%和7.4%。另外,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2009年中央公共投资实际增幅、2010年预算安排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增幅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分别是2.3%和0.3%。可见,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与2009年已不可同日而语,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

(二)货币信贷政策向常态回归

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末低11.8个百分点,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贷款节奏更加均衡,各季新增贷款分别为2.60万亿、2.03万亿、1.67万亿和1.64万亿元。从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长稳步回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相对平稳。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3%,比年初增加5.1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 4.2万亿元,同比少增 7938亿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0年第4季度)

与人民币贷款增速变动趋势相似,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速为24.5%,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致。此外,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结构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其他资金增速分别较2009年下降40、28.5和4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速与2009年相同,其中自有资金增速高于2009年9.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增长由负转正,增速为9.9%。

(三)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开展的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2010年前3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一直保持在79%左右,但第4季度出现了高位回落的情况,第4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只有74.2%。此外,季度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在2010年攀升,虽然已经持续了7个季度,还仍处于上升过程中。在上述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在2010年前3季度连续走高,第4季度才出现了略有下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