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我国教育主要以应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身的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致使学生只能依赖教师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普及,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创了新纪元。文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信息化发展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推动优秀人才的输出。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生;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274-02 1 信息化时代下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研究结构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站在总体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必须提上日程,因此要推动教育方式的调整和革新,以期能和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国内的教育机制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只是单纯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优良的成绩便可,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导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1]。
最近一段时间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引入信息技术并在各大院校进行了普及,深受广发师生的推崇,“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未来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得到了丰富和拓展,教育方式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紧密地联系,推进了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开阔了教育发展的空间[2]。同时,众多专业和学者对信息化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开创了包括教育生态系统等在内的新概念、新理论,但是对在信息化的趋势下,有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培养探索相对不是很多,文章在我国教学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技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产生的意义以及实施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 教育信息化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内容“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融入并推动教学工作质量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指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能推动学生进步以及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能力。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逐级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情况如下所述:能推动敏锐地识别问题并且通过自身思考处理问题,增强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问题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和想法,这是时代发展对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假如学生不能自主思考以及不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便很难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首要工作便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发挥自身创造力,不断创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设定的目标。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成效(1)信息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工作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实施自主学习,塑造终生
作者简介:夏智敏(1997—),女,湖北荆门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保障上述工作顺利实施,现在国内的诸多院校开始实施互联网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其二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部分学校构建了“电子书包”平台来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3]。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革新,打破了常规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只负责接受的手段。在上课之前,教师借助于学校的教学网站对学生下发下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经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对课堂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掌控,按照实际学习状况决定观看视频的速度和次数,独立思考和解答教师布置的问题;在遇到疑惑时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请求教师解答,也可以自己在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自主解决问题。不但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打破原来教师是讲授知识主体的现象,转化为“学生演示”的教学模式,共享上课之前查找的资料以及自身的收获。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开展小组的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针对瓶颈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推动教学工作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后,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力求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与同学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渠道,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完善,推动了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信息化推动学生健康生活。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化技术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生活信念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建班级二维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将自身的网站以班级为单位生成二维码,家长运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掌握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学校可以举办“好习惯优秀学生”的评比活动,全校的师生以及家长主动积极地分析学生的良好习惯,刺激学生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二是在教学活动信息化的作用下实施“晨诵午练暮省”,该学习方式是一种符合人类自身生理情况的有效的提升方式,能起到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内涵与底蕴的作用。清晨是一天中焕发着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时刻,学生在早晨借助于网络多媒体平台朗读经典诗词等知识以,能达到清晰的认知和记忆的目的。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新的知识点的学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将自己学习的体会分享到学校网络平台之中,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实现共同成长[4]。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师生以及亲子之间的交流,对当天的收获进行分享,增加生活的乐趣。三是借助于自媒体平台推动德育实践,教师就组织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给社会和家长,比如开展的“清明节扫墓”
274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
Theoretical Innovation活动,教师可以以直播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不但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给为其留下美好的回忆。(3)信息化推动学生开拓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和时代发展保持一致,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潜能的无限发挥。其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构建网络创意社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学生按照教师给予的素材结合自身的意识实施创作,打造出自己的创意作品。该社团分设了艺术类等几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编创故事,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首先学校构建一个故事创编平台,鼓励学生从事故事的创编工作,并根据故事内容配置相关的图片和食品,增强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在班级范围内还可以实施“故事接龙”活动,推动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前5min分享学生创作的优秀的小故事,并且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三是鼓励学生进行小视频拍摄,充分展现其风采。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比如将教材中的小故事拍摄成小视频,通过视频的形式记录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并共享到校园网。教学活
理论与创新
动通过融入信息化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下都能展开学习和思考,为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反思及展望
学生时期是人的一生中人格的塑造以及知识沉淀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格外重要,能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提高综合素养,文章根据国内教学实际情况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然而,教育的深化改革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系统的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飒.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
育,2019(29):107-108.[2]李雪琴.浅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J].汉字文
化,2019(18):120-121.[3]刘华顺.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
育,2019,5(17):63-64.[4]陈淑芹.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
育,2019,5(17):70-71.
(上接第273页)设难题,将幼儿教育作为主要的工作,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与优秀品质,以此全面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还需重点培养每位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使其拥有解决“小学化”问题的能力,以此全面提升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5]。
2.4 加大教育监督的力度
从根本上促使教育工作质量的增强。3 结束语
学前教育的工作中“小学化”问题尤为突出,势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进步,鉴于此,学前教育的领域中应积极推广先进的办学理念,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并加大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旨在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身心素养做出努力。
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问题较为突出,单纯凭借教师、领导人员的力量很难快速地解决此类问题,因此,教育部门的监督作用尤为重要。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加大教育监督工作力度,强调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致力于帮助学前教育机构解决目前存在的“小学化”教育工作问题,全面提升教育的工作质量,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在教育部门的工作中,应统一学前教育工作标准、制度,调查是否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一旦发现教育内容、规章制度或是项目活动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就应该取消,以此从根本上杜绝“小学化”教育问题的出现。其次,阶段性、不定期地开展教育工作的检查活动,强化监督工作的效果,重点执行指导工作和引导任务,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提出整改和解决的建议。最后强调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优化教育内容与基础设施,改善目前的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贾少慧.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
教育(中旬刊),2019,1(9):8-9.[2]张海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撤点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
(电子版),2019,24(6):23-135.[3]郭丽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魅力中
国,2019,58(25):199-200.[4]嵇双艳.浅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软件(教
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4(6):55-145.[6]王明阳.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其应对措施[J].才
智,2019,35(12):20-144.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
2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