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
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
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学习焦虑 猜 你 喜
欢小贷公司信息系统免费p2p系统自然拼读英语小学小学数学思维辅导班现货交易系统手机版
电梯五方对讲系统报价小学补课一般多少钱寮步镇男科医院系统整机维修南汇男科医院地址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其心理健康往往被人群所忽视。其实,小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哪些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详细讲解下。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3)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4)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以上就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详细讲解,了解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日常成长的重要性后。家长和老师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被同学欺负怎么办? 问题分析
这个孩子较为柔弱,在受到同学欺负后,经常是不吭声,更不要说反击了。导致那些调皮的孩子得寸进尺,经常欺负他。
咨询回复
你要清楚,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负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首先,你要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当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时,要敢于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对方的侵犯如果看到被欺负的人如此坚强,一般会很无趣的离开。另外,你要学会行为反击。也许你的父母经常教育你以避让为主,不要和他人正面交锋,这固然是一种策略。但有时,受欺负的孩子表现出一些勇敢的反击行为,也能让人震惊,从而停止欺负行为。你还可以主动地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尤其是要敢于在老师面前揭发他们的欺负行
为,如果他们报复你,也不要怕,继续将向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帮助你,使他们感到你不可欺负。
效果
一开始,他还只是向老师寻求帮助,慢慢的他也敢于面对,并与之对抗,让欺负他的人不敢再犯。
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问题分析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咨询回复
1、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2、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4、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5、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6、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7、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效果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这孩子纪律性特别差,而且不愿意与人交流。(由班主任带来) 问题分析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
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咨询回复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效果
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
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
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
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
培养意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
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
(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小学生跳楼自杀、厌学、孤僻……许多极端的事例表明,现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
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
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
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篇:谈小学生攀比心理的表现及教育
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甘肃省酒泉市康盛小学 曹晓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身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慢慢的形成了盲目攀比,攀比行为蔚然成风。比如攀比着买生日礼物,攀比着穿品牌衣服,攀比着吃喝玩乐。甚至有些孩子,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超出了家庭能力范围,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也给校园生活中涂抹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
1、比物质。有些学生看到同班同学买了新书包,自己也回家嚷嚷要买一样好看的书包。有些小学生看到同班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自己也想买一样高档的新衣服。还有些学生,会私下里抱怨自己家住的房子比不上别人的大,自己家的住房环境不如别人家的优雅。他们会比谁家住的是别墅,谁家生活条件好。我们有时看到这样一个情况:每天放学的校门口,排队等候着许多接学生放学回家的小车。学生会私下里做对比,谁家的小车高档,谁家的小车豪华。平时在班级各种活动中,还有些学生会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会炫耀谁花钱大方,会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2、比面子。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审美观念已经烙上了时代特点。很多学生会在班级里做比较:谁在班里长
的帅,谁在班级里长得漂亮,谁胖,谁瘦,谁最受欢迎,谁最没有前景。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喝,住的攀比风气,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一些家长无意识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着自己的孩子。新闻媒体,娱
心灵受到一定的影响。
3、比父母。有些孩子的父母当官,有些孩子的父母打工,有些孩子的父母做生意。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层次,使得有些同学形成了攀比父母之风,他们会比谁的父母当的官大,谁的父母挣钱多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不当引起的。个别家长在孩子面前,在亲戚面前,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长时间就让孩子知道可以拿父母说的跟自己的同学比,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
4、比过生日。小学生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每个学生最开心的是自己的生日。所以每到生日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的请同学陪自己过生日。而且父母在生日那天都会去最高档的餐厅,买孩子最想要的礼物,请孩子最要好的同学去庆祝。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攀比。看谁的生日排场大,看谁得到的礼物多,看谁生日最热闹。看谁送的生日礼物最贵等。
5、比荣誉。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做官,有些小孩子当了班干部,同学们面前得意,觉得很荣耀。久而久之,所以也会拿这个去攀比。谁当的官大,谁没有当官。还有的攀比,谁最受老师的喜欢,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等。
二、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1、环境影响
生活的富裕,人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很多娱乐节目,社会不正之风,腐败的影响,多多少少的给小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污染或者负面
起吃饭,互相夸赞,谁长得漂亮,谁的孩子聪明,谁的孩子得到的荣誉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注重起家长们的这些攀比内容了。这样在无形当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攀比的心理。
2、个性不同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个性不同。有些孩子性格舒缓,有些孩子个性偏激。还有些孩子自我中心,总认
为自己是对的,看问题易偏激,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钻牛角尖,不听取别人意见,固执己见,容易走向极端。其实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认为自己不是不如别人,而是机遇不好,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3、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是影响孩子一生成长最早的教育基地,也是孩子最温暖、最需要停泊的港湾。个别家长,因为社会的原因,自己的原因,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管教方式不当,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家庭环境恶劣,家长的言行不一等,反而使之成为攀比心理滋生的温床。
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自己的心头肉,娇生惯养,舍不得打骂,舍不得批评。很多孩子犯错,和颜悦色,不正面教育,不对症下药,而是一味的去溺爱。这些溺爱,为小学生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优越感。一些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自卑感。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条件
人瞧不起,当孩子要什么东西时,父母都会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爱”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好”、“更好”、甚至“最好”,让孩子出乎其类。但是,攀比孩子和教育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4、老师教育
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影响,时间久了,一些群体的不良风气就会形成,这样的形成,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个别老师因为工作的繁忙,事情的繁杂,在遇到学生偏激行为时,缺乏耐心,爱心,在处理偏激问题时,也缺乏调查,处理事情急躁,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老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照顾不到个体差异,总是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比如对弱势学生说:“你如果有谁谁同学一半优秀就好了,如果谁谁的一半聪明我就高兴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有的会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他们会看不清自我,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进行
攀比。
三、小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这些盲目的攀比,对其成长是不利的,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学习放松。
学生在攀比上想得太多,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些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作业,还有些学生应付学习。他们很多时间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的是同伴的赞美,老师的夸奖。长时间存在这么一个浮躁的心态中,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呢?久而久之,班级中学生不比学习,不比勤奋,不比努力,而是比吃,比穿,比阔气。
2、负担加重。
学生平时的花销都是完全依赖父母,这样长期的攀比,长期的浮躁。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他们会想尽办法要钱购买自己的“所爱”的东西,而且有些同学会因为“攀比”,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买一些不适合自己用的东西,于是,又得选择别的东西去买。这样增加了父母的额外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虚荣心理在作崇。
3、价值观的偏移。
由于攀比行为,个别学生丧失了传统的美德,价值观开始产生偏移。学习不踏实,态度不端正。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偷窃行为。
四、引导攀比心理的策略 1、以故事来引导
小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只有听故事的时候,会全身心投入。通过故事来引导孩子,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如《小刺猬烫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主要讲有一次,班里举行选美大赛,各个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打扮的花枝招展,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只
有小刺猬娜娜,一身尖尖的刺,为了比美,它去理发店烫发了,头发变软了。它赶到学校,得了第一名,当它拿着金灿灿的奖杯回家时,遇到了上次被自己打败的一只大老虎,因为没有了刺,还穿着高
跟鞋,它仓惶逃回了家,却把奖杯弄丢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跟着别人攀比。
2、丰富主题班会
每一周的班队会,中队辅导员可以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班队会,比如:《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主题班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究竟要比什么?是比学习,还是比吃穿,是比进步,还是比浮躁。
3、定期组织家长培训。
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有计划的给家长做培训,让父母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
4、正确引导。
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教育,遇到棘手的事情,多做调查,以豁达乐观、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精神教育学生。重过程,抓细节,常教育。
第四篇: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
仅仅由别人的评价来判定自己是不全面的,当自己也沉淀下来,窥探自己的内心,写下自己的自我评价,这样才可以不断进步。但是自我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一
我是一个乐于助人、喜欢看天文书的人,我的爱好是运动,我还是个运动健将呢。在这学期中,我参加了集体舞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团体金奖。工作上也很好,基本上作业也不欠交了。上课也好多了,比如说:课堂上发言多了、作业质量好了、上课不开小差了等等。下课的时候,我会跟几个要好的同学玩。不过,我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的地方,早上的时候比较晚来学校,值日也做不好。睡觉还总是迟到,最严重的是偶尔也会开小差。
从今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改正缺点,从而继续发扬优点。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的!
在学习方面,我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严谨对待各课测验,
从不作弊。语文课,刁老师说我上课专心了,比以前积极举手发言。课余时间,我能阅读大量有益的课外书籍。但有时上课,我还会走神,不能做到全神贯注听课。妈妈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品格和成绩。所以,在生活中,我正在努力改正丢三落四,做事没条理的坏习惯。
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全力冲刺,在每个考试课目中找出自已的薄弱环节,系统地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劳逸结合,以最佳状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向大家总结我在学校里这学年的表现。
我在学校很活泼,爱打乒乓球,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我非常尊敬老师,每次上学、放学我一见到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如果见到我校外来的客人时不时也会向客人问好。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认真完成,在家里我积极做练习题。每到课余我会喜欢看别人打乒乓球。我还参加兴趣比赛,钢琴演奏会得了“最佳进步奖”,“小记者故事大赛”拿了奖杯,“预防碘缺乏病知识网上有奖问活动”得了“优秀奖。”
我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例如课余爱追逐,上课有时候会不听课有时测验成绩不理想。
我决心下学年一定改掉这些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奋起直追,名列前茅。
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二
我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积极参加升旗活动,能尊重国旗、国徽,自觉唱国歌。比较关心时事政事,比较关心家乡发展,能够学好的方教课程。能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法规,能很好爱护公共设施。尊规守时,能很好的服从学校及各项规定的管理。能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能面带微笑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老师及身边的陌生人,能做到拾金不昧,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能做到不说谎,不抄袭及步作弊,认真对待自己。能做到言行举止文明,穿戴朴素大方,爱惜自己的名誉及尊重他人的名誉。
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遵守网络道德,
不说脏话、不骂人、举止文明和网络安全规定,能做到不去三室一厅,能从小事做起,很孝敬父母,能主动承担其学习劳动等应尽的职责,能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接受帮助时很是会心存感激。能做到自觉爱护环境,乐于参加环保宣传活动,会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气,肯定做到生活节俭。
我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很珍惜集体荣誉,能维护集体利益。能够很好表达个人观点,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及处境,不太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能做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够建立融合的人际关系。能够细心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经验,去感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参与探究讨论活动,能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乐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实践能力,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能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在实验活动中能大胆动手操作。
我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我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小学五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我能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三 优点:
能够响应学校号召,关心集体,和同学能搞好关系。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做值日(打扫卫生)比较主动,在植树造林活动和除“四害”表现突出。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学习成绩一般,但
在关键时候知道用功夫。好奇,愿意琢磨新问题,能自己动手制做和试验。
缺点:
顽皮不懂事。思想不要求进步。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不喜欢的事敷衍了事。
上课小动作多,经常带昆虫和弹弓到课堂,甚至把小猫放在桌子里上课,在上课时斗蛐蛐,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课堂上交头接耳说话,老师不在时串坐。上语文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解,但不抄写笔记。字迹撩草,难以辨认。作业不认真,甚至由同学写(大揩,小揩,图画都有)。散漫成性,虽然喜欢玩耍,但是文体都不爱好,更不擅长。
小学生表现自我评价四
(一)我这个学期以来,思想品德好,学习、卫生较上个学期有所好转,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活跃,课堂发言好。我想参加发言评比。
(二)我这个学期以来,思想品德好,学习积极性高,严格遵守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及老师的安排,讲究卫生,助人为乐,团结同学,我想参加学习及卫生的评比。
(三)这个学期,我在学校见到老师就问好。上课偶尔会讲小话,做作业三心二意,常常考不到100分。学习一般,老师喜欢的人不是我,而是赵茜岚。我的卫生也不是很好,有时垃圾都懒得去丢,都是放在抽屉里,放学再去丢。我想参评“书写之星”发言之星”和“朗读之星”因为我字写得漂亮,上课发言积极,朗读好听,所以想参选这些!
(四)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学习当中,我不爱发言,争取在下学期能够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品德还不错,下学期再接再厉。纪律不是很好,在课堂上会讲小话,下学期一定改正。卫生能够做到讲究卫生,我会继续保持。
(五)这个学期,我在品德、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生活中能帮助同学,热爱劳动。但是
我的缺点也不少,写字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学习不主动。以后我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学
1.2.3.4.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科学心理学: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儿童心理学: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科学的著作《儿童心理》 弗洛伊德理论:
人格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5.皮亚杰理论:
(1)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只有动作的智慧,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
2.前运算阶段(2~7):具有 相对的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三座山实验),刻板性(液体守恒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人物;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掌握了群体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5):能够抽象的思维,假设和检验假设。
(2)发生认识论:实质是关于认识如何起源的理论;特点是用发生学的观点、方法来
研究认识,强调认识个体心理起源、历史发展;基本观点是认识总是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因而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相互作用论”: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里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认识逐渐形成。认知结构基本单位是图示。
(3)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
1.对偶故事法 2.品德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至8、9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于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学级。此阶段儿童,思维开始摆脱自我中心,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认为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与他人相互尊重和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6.维果茨基理论:
(1)两种心理机能:1.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2.历史发展的结果,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而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
(2)心理活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高级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一是将要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即最近发展区。
7.乔姆斯基理论:
先天语言生成说也称作转换生成说,儿童语言发展的决定因素不是经验学习而是大脑的机能,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装置LAD,转化过程通过LAD实现。
LED包括—>普遍语法——语言环境——个别语法 8.儿童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观察、考察以获取研究
资料的方法。根据研究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根据研究内容可
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观察法是一种专门的技术,需要事先有基本的了解,目的明确,是被观察者尽量自然,做到客观精确,多做记录以便分析整理。
(2)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性最强,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常用的实验室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
实验、实验室实验。实验法的特点是:对实验情景、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实验结
果量化、记录准确客观,使用大量的实验仪器,随机抽样、随机安排。
此外还有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
9.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包括向前推进和消亡衰退的变化。
10.毕生发展观:核心是人的一生是不断发展的。特点: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个体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
11.“关键期 ”: 个体成长过程中,其行为、习惯形成的最合适的时期。2~3岁是幼儿
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12.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影响的假说:
(1)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生。 (2)共同决定论:辐射论---斯腾;成熟论---盖塞尔。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瓦龙、维列鲁学派。二者相互依存、转化、渗透。
1.遗传的作用及其作用大小离不开环境因素;2.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现实条件,社会生产方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需要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
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二是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与水平。
13.始动调节:在儿童刚开始学习或活动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这
种起动性现象成为始动调节。 14.注意的功能:
(1)选择者:选择性注意,对信息进行筛选,是否值得注意或可以忽略。
(2)放大器:选中的信息成为焦点更易于处理,未选中的信息被弱化。
(3)指南针:注意引导认知的方向。
(4)分配者:认知资源有限而任务很多,分配使得各任务相互配合共享资源。
15.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区别: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意识程度比较强。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意识程度比较弱,不像有意注意可能由间接兴趣引起,它一般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联系:二者虽然存在区别,但任何一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二者的共同参与。并且二者可相互转化,从有意注意转化来的无意注意叫做有意后注意,它的意识程度降低,不需要太多意志努力,但仍有预定目的,是自觉的注意,也是高级的注意形式。
三种注意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协同作用。
16.注意的起伏:视觉和听觉出现一会增强一会减弱的现象。 17.注意的品质: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转移:注意的中心根据心得任务,主动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上。
18.感觉、知觉的关系:
联系:(1)感、知觉同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
感觉的有机综合。
区别:(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3)感觉是天生的反应,知觉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19.感觉阈限:只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1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回忆。 20.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1)在量方面:记忆广度,记忆容量发展,7-9岁是儿童迅速发展时期;
记忆保持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与兴趣有关。 (2)在质方面:态度,有意识记、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方法,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内容,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发展着。
(3)记忆策略:复述策略,对信息不断重复帮助准确牢固记忆信息;
组织策略,根据记忆材料进行分类、组织;
精加工策略,在难归类的材料建立联系,赋予意义,便于提取。
21.思维:人脑借助于言语、动作、表象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关系:
区别:再造想象:(1)具有再造性,是根据词语、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
适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出的形象是已存在的; (3)在一般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
创造想象:(1)具有创造性,是不根据现有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包括幻想;
(2)创造出的形象是前所未有的; (3)在创造性活动中作用较大。
联系:(1)都是根据已有表象构造新形象; (2)想象中的事物是以前没有直接感知过的; (3)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4)互有成分。
23.机械模仿说:阿尔波特;选择性模仿说:怀特赫斯特;学习----强化说:斯金纳;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社会相互作用论:布纳、贝茨。
24.言语的分类;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25.内部言语的特点:语音的隐蔽性;与思维的相关性;片段性和简略性。
26.斯皮尔曼关于智力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特殊因素s。 27.吉尔福德在三维结构模型中,将智力分为内容、操作、产物三个维度。
28.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唤醒、指向功能)
29.学习兴趣:是求职的需要,渴望通过学习活动去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直接、间接)
30.情感的种类:
按状态,(1)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短暂的,由外界强烈刺激引起);
(2)心境(微弱、平静、持久的,与个人感受有关); (3)应激(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积极或消极)。 按社会性内容,(1)道德感(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体验); (2)理智感(对知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 (3)美感(根据审美标准进行评价的体验)。
31.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2.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特点;
(1)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软弱发展到坚强;
(2)调节作用的控制源变化---由外部控制为主逐渐转为由内部控制为主;
(3)品质发展特点: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33.认知、意志、情感的关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意志行动的目的本身就是认识活动的结果;
实现预期目的所需要的有关计划、方法是人是活动的结果;个体在意志行动中
能克服困难是认识活动参与的结果。
(2)意志也给认识过程以巨大影响:克服困难需要意志;认识世界需要意志。
(1)情绪、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2)意志对情绪、情感起
到控制作用。
总之,认识过程引起情绪、情感和确立行动目标的基础;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意志品质又能对它们巨大影响。(因此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34.个性: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括了一人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5.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6.社会性: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
方式的总和。
37.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勤奋对自卑(6—12)。 38.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9.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0.性格: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1.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
42.自我意识: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也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
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
4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44.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1)亲子关系:父母控制(6以前),共同控制(6-12),儿童控制(12以后)。
(2)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态度(向师性),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就(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评定与小学儿童的伙伴地位(依赖成人评价发展伙伴关系)。
(3)同伴关系:同伴接纳性(包括受欢迎的程度、在同伴中的地位;影响因素:社
会行为、学习成绩、生理特征、教师的影响)。友谊的发展(五个阶段)。
4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标准总称。
46.性别定型化:
是伴随着儿童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对自己性别和对异性性别的稳
固认识与塑造。
4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即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学习。 48.道德品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49.柯尔伯格的认知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道德两难故事 2.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第1阶段:惩服和服从的取向 第2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第3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 第4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开始 第5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 第6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
50.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见证。道德行为
造成的结果会反馈给个体,从而进一步强化或修正原有的道德认识并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