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关键点探讨

2024-05-06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关键点探讨

作者:杜 林 潘有成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第11期

摘要:基于我国高校校园交通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高校校园智能交通规划的三个关键点。然后分析了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结构,探讨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校园交通组织的衔接,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步行校园的构建。最后指出校园智能交通规划不仅要适应目前的校园形态及交通需求,更要是引导校园形态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交通;交通规划;智能交通;关键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增长,大学校园也不例外,这就对现代大学校园道路网规划、交通合理组织等交通软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学校园交通发展的随意性较大,结构相对松散,在内与大学的内涵、在外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匹配性不足。因此,有必要引入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概念,对大学校园交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提高校园系统的有效性,保障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持续发展,促进校园交通环境与校园环境的改善。

1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结构

校园交通与校园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校园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校园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校园交通又具有引导校园形态发展、塑造校园功能形态布局、保障与改进校园环境的功能。我国高校往往存在新、老校区空间距离远,老校区土地使用强度高,新校区交通基础设施富裕但交通组织滞后,交通安全压力大,步行交通的空间被机动车逐渐挤占等问题。

因此,高校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诱导,优化校园交通组织与管理,实现校园交通向步行交通的回归,保障校园交通安全,改善校园交通环境,确保校园交通与大学校园的功能相匹配(图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智能交通系统与校园交通组织的衔接

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航定位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处理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使人、车辆、道路密切配合,和谐地统一,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系统[1]。

校园智能交通规划是在常规交通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运用于校园交通,从而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校园交通系统,具体智能交通技术包括车牌识别、图像抓拍、视频流量检测、实时监控、停车场资源信息诱导、线路诱导系统以及校园出入口自动化处理系统等,而校园交通指挥中心的建立是智能交通规划的关键所在。

校园交通指挥中心的建立,可以基于学校保卫系统的监控系统之上,通过光纤传输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及时掌控。首先在关键时间段(学生上下课时段,大型活动时段等)对机动车进行动态控制,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对校园交通组织的促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智能交通系统与步行校园的构建

高校校园的交通环境直接影响校园的教学环境,有研究认为校园交通稳静化(Traffic Calming)理念能解决校园出行安全和教学质量问题,交通稳静化是针对我国校园进入机动化阶段而言,对改善教学环境、提升人文交通、建立人性化的交通理念及绿色交通环境理念具有重要意义[2]。在校园智能交通规划中有必要引入校园交通稳静化的理念。

同时,考虑到我国大学校园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建立步行校园并不意味着消除机动车,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TDM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的引入。通过运用校园交通与校园发展的互动原理,通过改变校园交通的时间、空间布局方式,改进校园交通参与者的现行观念和行为来改善校园交通环境,减少与避免不必要的交通的发生,缓解局部时空范围内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

通过引入交通稳静化、交通需求管理两个理念,将整体与局部相协调,将步行交通与机动化交通的优势相整合,实现校园交通的人、车和谐发展(表1)。

4结论

综上所述,校园交通不仅关系到校园的整体环境,更关系到校园的发展形态。高校校园交通规划,需要根据不同校园的具体特点,将智能交通的结构、智能交通与交通组织、智能交通与步行校园的构建作为校园交通规划的关键,不仅要适应目前的校园形态及交通需求,更要是引导校园形态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张飞舟,杨东凯,范跃祖等.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公共交通信息管理体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26(4):385-388.

[2]金键.校园交通稳静化行为意向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3):97-99. [3]陈浩强.步行校园的建构[J].华中建筑,2006,24(6):74-77.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科研项目(07zx3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