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保护你们?是父母还是武器?是少年法。”这是《告白》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最深的羁绊往往不是来自于我们爱的人或者是爱我们的人,而是憎恨自己或自己憎恨的人。正面的情感最容易被忽视和忘却,负面的伤痛却清晰而又持久。不会在幸福和甜蜜中坚强,反而会在绝境和悲哀中成长。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同时也是最难以割舍之痛啊。 压抑,绝对的压抑,直到最后也不给一点阳光。形式上来说,将小说的独特自述形式映画化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告白》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年B班的班导师森口悠子小姐在她的辞职演讲中平静的讲出了自己4岁女儿爱美已故的事。虽然警方判定为意外溺水事故,但是森口并不这么认为,她指出女儿的杀人凶手就是自己任教班上的两个学生A和B,A是一个天才学生,表面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变态的事迹——他做了一个天才博士网址,把虐待猫狗的处刑机器发布到网上,并且做了一个“防盗钱包”,也就是他用来杀爱美的凶器。B是个自卑的爱锻炼的人。
有一天A找到B并把他的恐怖计划告诉了B,于是A就利用森口老师没有买给爱美的小绵兔包包电晕了她,A以为她已经死了,于是准备离开,B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凶器而怀疑他,就把包包扔掉,并作出让别人以为爱美溺水身亡的假象。
A有杀意,但是没有杀死人;B没有杀意,却害死了爱美。 一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寒意的一起杀人案件,被中岛哲也导演诠释的非常详细和全面,A和B都是13岁的未成年人,他们不用为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负责,因为有少年法的保护,他们最多就是写份忏悔书,就可以返回学校了。但是一个4岁的无辜的小生命的惨死就能这样被轻易的放下吗?当然不是!当一件事不能用法律讨回公道的时候,用暴力的办法解决似乎是唯一的办法了。
很多人对森口的做法有很多争议,但是我对她最后炸掉A的母亲和骗A、B牛奶里有艾滋血的行为表示很能理解,她复仇要的是一句对不起,是一个对生命尊重的表示,当她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命字的时候,最后一划带着尖锐刺耳的响声似乎在述说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极大愤怒。
现在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映像最深的几个地方吧:
1、 电影通过故事主人公每个人的内心告白揭示了人性最深处的阴暗。
这让我想到了《好奇害死猫》这部电影,也是通过这种手法来揭示事实真相,让观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件事。
电影一开始用非常可爱符合13岁少年少女的音乐来开场,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产生明显的反差,电影中森口老师用平静的让人害怕的口吻讲述自己女儿的遇害过程,看的我神经紧绷,快要窒息。
也许当一个人发生了一件打击十分大的事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心再游起伏了,就像森口老师说的:自从爱美死了,我的心也死了。
这种平静的口吻再一次证明了她的复仇决心。“现在就算把他们告上庭,也会以无罪处理,我认为这不足以为戒,教师有责任将学生导入正途,我希望他们认清自己的罪过,认识生命的宝贵,了解自己犯下重罪,然后背负罪恶的活下去,我在那两人的牛奶中加了料,HIV 的血。”伴随着全班
同学的恐惧的尖叫声,噩梦开始了。 2、 关于痛的教训
另一个让我映像深刻的地方是,电影讽刺了爱的教育。
第二学期来的新老师——维特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他想和每位学生当朋友,天真的以为只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就能懂他们的內心世界。
可是,这样真的是对学生好吗?与学生做朋友不是不好,而且不能太不尊重老师,就像电影中的热血男老师,空有满腔教学热忱,但事实上他根本打动不了任何学生,所有人对他阳奉阴违,完全没把他方在眼里。成了大家眼里的笨蛋。
一个花样年华的13岁的少年A修哉是怎么变成一个轻视生命的杀人魔的? 归根究底还是有很多原因的,修哉的妈妈是一个电机天才,但是为了生下他牺牲太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她居然不止一次的对他说:“要是没有你就好了” 一个单纯的小孩子怎么能承受这句话?连孕育出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想要自己,那自己的生命有多么没价值,我估计A杀爱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嫉妒她有一个十分爱她的妈妈和一个十分爱她的爸爸。一个缺母爱的孩子很难在自己的力量下回到正途,A渐渐有了恋母情结,于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和关心,他必须做点什么,于是他参加比赛,做了“防盗钱包”,但是那天的报纸版面报导却被露娜希抢走了,她不过是杀人而已,于是他也想杀一个人来引起他妈妈的注意,不过,他的计划又被B破坏了,于是电影的高潮来了,他想炸掉自己并且让全校师生陪葬!多可怕的计划。人性是多么的脆弱才能变态到这个地步!!!!
如果说因为A只有13岁,因为他被父母抛弃就原谅他的行为,我觉得实在有失公平,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因为A没有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重要而造成的悲剧是不可原谅的,所以我觉得森口老师给的痛的教训是值得的,只有让自大自负,觉得身边的人都是笨蛋的A真正了解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他才能舍生处地的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愚蠢和幼稚给他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是很难磨灭的。A在“杀”了爱美之后,还若无其事的继续上学,无视周围同学的霸凌,毫无悔过之意,“我只想让我妈妈注意我,其他人的死活跟我无关。”爱美死后,A居然丧心病狂、得意洋洋的在死者的妈妈面前说他的杀人计划,多么的让人寒心啊!
片中还出现了一个人——美月,她是我们正常人的代表,我们每个人都像美月,表面正常,但是内心都藏了一个露娜希,每个人都有一个阴暗面,片中C跟A在交往,A居然用“打发无聊时间”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杀死了最最了解A的她,死后还说身体有温热,很恶心,把尸体放到冰箱,而且一点也不怕天天打开冰箱时面对C的尸体,A已经病入膏肓了,不是C所能拯救的了。
我想说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是想让观众来争论在这起事件中谁对谁错,谁公平,而是让观众站在十字路口好好思考人性的问题,心态的问题。还有教育的问题,我不知道影片结尾森口老师说的:“开玩笑的”是说炸死A妈的事是开玩笑的,还是你新的人生才刚开始是开玩笑的,如果是前者,我十分赞同老师的做法,又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又让A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3、 过分溺爱带来的严重后果
电影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B 的母亲,在森口问她儿子自己女儿的死因的时候,B母一直在说:“太可怜了”不是说的爱美,而是说的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妈妈,B母是不称职的,她对直树太溺爱,是B改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以前自己眼中那个十分善良的儿子,现在在经历了这种打击之后变了,但是她一味的埋怨他人,推卸自己的责任,(其实大家都是这样,这是作为人的本能)。但
是人们还是在不断的改善,想变的更好,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人要有高度的行为准则、道德准则,才配得上人这个名词,当B母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是有意杀了爱美的时候,心中善良可爱的儿子的形象破灭,于是便想跟儿子同归于尽,多么自私、不负责任的妈妈!!
虽然,电影让我从开始告白的第一秒一直寒心到最后,但也让我一直思考到最后,它对人性剖析的程度之深让我惊讶,人性本恶,就像圣经中的话——世人都犯了罪,人人都是罪人,但是我们任然努力想变好,我们有的选,我们想做好人 ,黑暗和光明都会存在,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但是为了那些许的光,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