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与服务:博物馆职能的新认识 [发布时间:2011-05-18] 作 者: 杨志刚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四章,标题即是“展示与服务”。将这两个貌似寻常、直白的概念放置到中国博物馆学的语境中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其实都有“微言大义”存焉。将其揭示出来,当有助于增进对博物馆职能以及博物馆发展方向的认识。 一、展示:博物馆的“宿命”
陈列展览体现着博物馆这一“类”机构的本质特点,也是其实现自身角色定位、完成社会使命的必由之路。《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有关博物馆的定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该定义说,博物馆是“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这里的所谓“开放”,当然是指开放陈列展览。2.鉴于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机构也带有陈列的属性,故而该定义强调它们也具有“博物馆资格”。本文无意于彰显植物园之类也属于博物馆,而想以此从逻辑上证明,展示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博物馆界习惯把博物馆概括为具有研究、教育、收藏三重性质。此“三性”一说本身是正确的,可也容易引出种种误读:其一,过于强调博物馆的研究功能而忽视展示的功能;其二,过于强调博物馆的收藏功能而同样忽视了展示功能;其三,在强调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的时候,却又将其最根本的手段——陈列展览,给忽略了。这些认识上隐藏着的偏差所造成的事实上的反映便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诸多奇怪的现象,如挂了牌却没有馆舍的博物馆,缺乏展厅的博物馆,长年不提供展览或多少年陈列面貌一成不变的博物馆,等等。若严格地按博物馆的定义,那些空挂牌子的或事实上处于闭馆状态的“博物馆”,其实已经不属于博物馆。这是由博物馆的本质特征、存在方式所决定的。 这就牵涉到了博物馆学中关乎博物馆“存在与本质”的一个基本哲学问题。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笔者在四年前撰写的《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功能、类型和管理》一文中,将展示置于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地位(所谓功能,是就其在社会上可以发挥的作用而言的;所谓职能则是就其承担的分内工作而言),强调博物馆是吸引公众用眼睛“看”的地方。正是在这一点上,博物馆有别于学校、文化馆、报社等其他的文化教育机构。笼统的“宣传教育”的提法,有时难以触及博物馆“类”的本质,甚至会模糊对于本质的认识。 我们注意到,《博物馆管理办法》对博物馆的展示和开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博物馆全年至少须开放8~10个月的时间。我们更欣喜地看到,业内对“展示”的认识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境界。比如,反映在博物馆内部部门的设置上(这可充分体现博物馆对自身工作的定位和期待),既要有利于基本陈列的制作和后期调整,也要更有效地便于推出各种临时展览及外展。像上海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展览部,以负责临时展览的策划、组织、协调。再比如,一些博物馆的临时展览越来越丰富和精彩,在提升博物馆形象、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已举办了六、七十个展览,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该馆陈列设计部主任李蓉蓉说得好:川无止流,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不断引进各种展览,犹如江河,永无休止。努力做好基本和临时的各类陈列展览,可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宿命”。 二、服务:博物馆的新担当
博物馆承担服务的职能,对此中国博物馆界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即已成形的“三性两务”说就明白地规定了博物馆的两项基本任务,一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二是为广大人民服务。有意思的是,在1974年国际博协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中,有关“博物馆”的定义也提到了“服务”。这个定义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对博物馆认识的一个重要基石,而国际博协所突出的“服务”与我国的“两务”存在相当的差异。经过多年的讨论,中国博物馆界已在“两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吸纳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服务意识。新意识基于三种信念:
1.公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分享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乃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既然作为博物馆,就理应从维护公民权的角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满足公众共享遗产的需求。
2.博物馆应该改变以往在提供宣传、教育、娱乐时候“被动”的、“单向”的行为方式,而采用更“主动”和“双向”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博物馆的“服务”不仅针对观众,还针对社会和社会发展。比如,博物馆有助于改善地区的文化形象,提升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甚至如生态博物馆的倡导者所设想的,生态博物馆还是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和发展的一个工具。
正是顺应了上述变化,2001年版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专门辟设《博物馆教育与服务》一章,从服务的角度阐述博物馆教育的新观念和主要任务,并且归纳了社会教育与服务的一些方式方法,如陈列讲解、流动展览、电化教育及如何改善服务设施。最近的《博物馆管理办法》更从行业规范的角度强调:“博物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围绕新的服务意识,当代博物馆工作方法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博物馆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具多样性,它从一个单纯的从事收藏、展示、研究的场所,发展为同时还是一个社区文化中心。此种转变,与整个当代社会的转型,人际关系和人类交往方式的深刻变化密不可分。博物馆工作者应当洞悉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从而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位。 三、“三贴近”与博物馆发展方向
2003年10月,中央领导对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指示,这成为博物馆界深化对展示和服务问题认识的重要契机。因为,唯有从展示和服务入手,才能积极有效地、并且从根本上解脱“不贴近”的种种困窘。在此背景下,一项名为“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研活动”的重大课题诞生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共同组织实施的该课题不仅顺利完成,而且郑重地向社会奉献出研究成果——一套四本的博物馆书系,包括《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览》等(学苑出版社,2005年9月)。 诚如该课题的两位负责人所说的,“做好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是博物馆工作的根本任务”(马自树:《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序言》),“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能力”(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后记》)。我以为,增进对这种根本任务和核心能力的认识,并积极地加以改善和提升,事关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事实上,上述研究课题就已经部分地为颁布《博物馆管理办法》起到了理清思想、凝练智慧的作用。从该课题的展开到《博物馆管理办法》第四章的定型,有心人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其认识上的相关性,以及升华的轨迹。 (来源:中国文物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